(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 (5).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 (5).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 (5).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 (5).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 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情感目标 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说到三国这一段历史,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确,在三国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曹操,刘备,孙权。可谓“三足鼎力,水火不容。”可曹操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死当如孙仲谋。”孙权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曹操的佩服?可能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他作为帝王的一面,而他的其他方面或许我们还很陌生,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孙权劝学。 、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同学自主阅读课文下注释。)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读一读: 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全班齐读。 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 故事复述。 、议一议: 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测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溢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保护。)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身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示出吕蒙对自身才略出息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扮演,体验反思 、模仿扮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同学作点评。 、体验反思: 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总结存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出息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课外延伸: 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