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阳明治黄三方.ppt_第1页
第十节-阳明治黄三方.ppt_第2页
第十节-阳明治黄三方.ppt_第3页
第十节-阳明治黄三方.ppt_第4页
第十节-阳明治黄三方.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节阳明治黄三方 阳明治黄三方 1 茵陈蒿汤2 栀子柏皮汤3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原文 阳明病 发热汗出者 此为热越 不能发黄也 但头汗出 身无汗 齐颈而还 小便不利 渴引水浆 者 此为瘀热 在里 身必发黄 茵陈蒿汤主之 236 伤寒七八日 身黄如橘子色 小便不利 腹微满者 茵陈蒿汤主之 260 1 茵陈蒿汤 主治 阳黄兼里证 词解 热越 即热邪向外发泄 水浆 泛指饮料 瘀热 即邪热郁滞之意 提要 论湿热郁蒸于里而致发黄的证治 释义 本条文讨论两个问题 1 热越不能发黄 阳明病 发热汗出 此为热越 热随汗泄 不能发黄 2 阳明湿热发黄的证治 主证 但头汗出 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身黄如橘色腹微满 病机 湿热郁蒸 里气壅滞 热郁于里而熏蒸于上 湿不得下泄 热盛津伤 湿热熏蒸肝胆 胆汁外溢 湿热内郁 腑气壅滞 治法 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清热利湿 疏利肝胆 清泄三焦而通利水道 导热下行 临床应用 本方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如急慢性肝炎 重症肝炎 小儿肝炎 钩端螺旋体病 胆囊炎 胆石症 胆道蛔虫症 急性胰腺炎等病机为湿热内阻肝胆者 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原文 伤寒 身黄 发热 栀子柏皮汤主之 261 提要 论湿热发黄以热为主的证治 释义 主证 身黄 如橘子色 发热 湿热郁蒸 本证是湿热郁蒸 而热势较重 故还当见心烦懊侬 口渴 小便不利 舌红苔黄等证 2 栀子柏皮汤 主治 湿热发黄 热势偏重证 治法 清泄湿热以退黄 方药 栀子柏皮汤 栀子十五个黄柏二两甘草一两 清泄三焦实火 清热燥湿 甘缓和中 防苦寒伤胃 临床应用时常加茵陈以增强疗效 病机 湿热郁蒸 热重于湿 现代研究 药理研究证明 栀子柏皮汤中的栀子体外实验有广谱抗菌作用 并有降血胆红素和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黄柏对痢疾 伤寒 大肠 绿脓 白喉 百日咳 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可使尿量增加 并可增加肝脏功能而有明显的解毒作用 临床应用 本方常合用茵陈蒿汤治疗肝炎 菌痢 钩端螺旋体病 变应性皮炎 咽部异感证等属于湿热内阻 热重于湿者 原文 伤寒 瘀热在里 身必黄 麻黄连轺 赤小豆汤主之 262 提要 湿热发黄兼表的证治 词解 连轺 即连翘根 现均以连翘代 3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主治 阳黄兼表证 释义 主证 伤寒瘀热在里 治法 解表散邪 清热利湿 病机 湿热郁蒸 肌表郁闭 风寒在表 当有发热 恶寒 无汗 头痛 身痒等症 指湿热郁蒸 身必黄 方药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二两杏仁十四个生姜二两 目前临床用本方 常以连翘代连轺 桑白皮代生梓白皮 若加茵陈则疗效更佳 大枣十二枚甘草二两 连轺二两赤小豆一升生梓白皮一升 解表宣肺 清热利湿 健脾和胃 临床应用 结合近年临床报告 本方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急性肾炎 荨麻疹 水痘 牛皮癣 湿疹 脂溢性皮炎 带状疱疹 血管性水肿等其病机为湿热内郁兼表邪不解者 茵陈蒿汤证栀子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