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教学范例科右中旗第二中学赵哈斯一、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微观学习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就是让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认识的开始。因此本节课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建立微粒观至关重要。(二)、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多媒体、课本图片,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2.通过阅读课本,小组探究实验能够总结分子的三个特性。3.能运用分子的三个特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宏观现象。4.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画、图片,得出分子、原子的定义。5.能够从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分子的三个特性。 2. 能从分子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建立微粒观。二、 学情分析 分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他们已经从物理、生物学科中接触了分子。但分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微粒,它有什么特性,学生缺乏准确的认知。虽然分子客观存在,对于学生来讲却很抽象。所以学生要建立微观概念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宏观实验现象认识到分子的确客观存在,变一种理念学物质。三、教法分析、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情境导入,小组创新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地学习。 我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揣着问题探究实验,怀着问题走出课堂。我把这三种理念糅合在一起,就是为了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实验中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并且培养他们小组合作能力。 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对一些问题产生质疑,比如:1.分子是否真实存在,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2.分子如何构成物质?3.分子如何运动的?4.任何状态的分子都存在间隔吗? 这些问题都会以各种形式贯穿课堂,让学生得到明确答案。四、教学程序(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通过一个有趣的魔术“铁树开花”,让学生看到一个神奇的的现象,让他们带着问题这是发生了什么?为什么? 给学生一个开场明确的引导:出现神奇的现象,是因为一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分子构成的物质固体品红溶解在热水中的现象和轨迹,并思考:能看到品红,能看到品红分子吗?怎么样才能看到分子?(二) 展开想象,接触新知展示课本苯分子和移走硅原子形成文字的图片,确定分子客观真实存在,初步建立微粒观。之后阅读课本有关水分子的资料,把水分子的质量的科学计数法改写成小数,来水分子的第一个特性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三) 探究实验,推进新课分子的特性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探究,突破重点。首先多媒体展示酚酞和浓氨水特性,然后直接将酚酞试液滴入浓氨水中,让学生看到酚酞遇到浓氨水变红。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否可以利用桌上提供的试剂、仪器,在浓氨水和酚酞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让酚酞试液变红。紧接着出示一些生活现象,用分子不断运动的特性来解释,巩固突破知识点。多媒体展示常温下和受热沸腾时水分子静态示意图,让学生知道分子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并且立刻抛出太阳下衣服比阴凉处晾衣服干得快的问题,解释其中原因。我已为学生们提供了浓氨水,酚酞试液,点滴板等药品和仪器,让学生们设计实验酚酞试液在不接触浓氨水的情况下变红,证明分子客观存在并在不断运动。第二个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推进注射器的活塞(另一端被密封),感受是否能推到尽头,并且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提问:注射器内的空气能被压缩,是因为里面的分子被压缩小了吗?如果是,那反向思考,分子就可以变大,直到肉眼能看到,这就与我们刚归纳出来的分子的第一个特性相悖,从而引出分子的第三个特性:分子之间有间隔。多媒体展示水分子三态的分子间隔示意图,让学生明确同一物质气态的分子间隔最大,液体次之,固体最小。展示题目:密封装置内50mL水和50mL酒精均匀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这是为什么?到此,第一个重点完全突破,学生再自我总结分子的特性,并直接引入微观角度解释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多媒体展示水蒸发和水电解视频资料。学生自己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并顺利引出分子、原子定义,将第二个重点难点突破,巩固加深了建立微粒观的难点问题,到此,大约用时30分钟。(四) 梯度设问,回到生活1. 微观角度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2. 微观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地运动C.液体汽化分子间隔变大3.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实验室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4.在实验室做完实验忘记盖上酒精灯灯帽,下一次使用时很难点燃,请用分子的观点进行解释。5.如何从微观角度解释“扩散”,“挥发”,“热胀冷缩”。6.用分子角度解释蜡烛熔化和蜡烛燃烧有什么不同。用生活中实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子的特性和定义,并能用分子特性和理论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实现了我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板书设计3.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的特性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3.用分子理论解释问题 分子的定义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教学反思优点:1.用实验贯穿课堂始终,以实验的小魔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实验建立学生微粒观,通过实验突破重点、难点,最后回归实验魔术从微粒角度解释生活现象。 2.实验改进,氨水对身体有害,所以用浸泡氨水的小棉球代替氨水做探究实验,也是响应课改的号召。缺点: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必修课试题(含答案)
- 网络管理员(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软件资格考试(初级)试卷及解答参考
- 机载设备维护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食品低温杀菌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投行银行笔试题及答案
- 松原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智慧社区网络系统:认证计费方案优化技术
- 解剖课肺的课件
- 人工智能在2025年金融市场量化投资策略中的风险预测与控制报告
- 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强化训练题及答案
- THBSF 003-2023 红椿大径级无节材培育技术规程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手册+全套程序文件+表单
- 一小时漫画缠论实战法
- 幼儿园教职工保密协议内容
- 校园安全工作专题培训会
- 《大数据基础》 课件 项目一 走进大数据
- 橡皮障隔离术知情同意书
-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 营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单元整备课》word版教案
-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