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辽宁高二物理水平测试考点总结知识点2013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学习指导语:明确考纲内容、熟练掌握其中的规律及知识点物理必修1第一部分:运动的描述1质点 A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物体的尺寸远小于研究范围。2参考系和坐标系 A(1)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做“标准”的物体,即假设不动的参照物运动的绝对性;运动的相对性;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自由)的(2)坐标系:一维坐标系(X直线运动)、二维坐标系(XY平面运动)、三维坐标系(XYZ空间运动)3时间(间隔)与时刻 时间(时间间隔)指时间轴上的一段,时刻指时间轴上的一点。时刻时间(间隔)区别1在时间轴上用一点表示1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表示2时刻与物体的位置相对应,表示某一位置2.时间间隔与物体的位移相对应,表示某一位移联系两个时刻差值即时间间隔4路程和位移 A位移路程定义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由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区别矢量,方向:起点指向终点标量(没有方向)联系路程位移(大小)只有单向直线运动等号才成立5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6匀速直线运动 A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7加速度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是=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也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单位:m/s2直线加速运动:a与V方向相同 直线减速运动:a与V方向相反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时,它们都是每隔0.02打一个点。 若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9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10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速度公式: ( B ) 位移公式: ( B )位移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1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速度时间图像 A 0V/(ms-1)T1t/s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表示物体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表示物体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的位移12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位移时间图像 A0x/mt/sX1 纵坐标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 图像意义:表示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表示物体做 静止 ;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表示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 13自由落体运动 A(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3)规律:vt= gt h= vt2= 2gh 。(补充)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科学研究过程:(1)对现象的一般观察(2)提出假设(3)运用逻辑得出推论(4)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5)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第二部分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14力 A(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的作用,有受力物体必定有施力物体。(2)力的三要素: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是矢量。(3)力的表示方法: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力的示意图)。15重力 A(1)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等于万有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或重力加速度。(3)方向: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不能说垂直向下。(可以说垂直于水平面向下)(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对于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不规则形状的薄板状的物体,其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确定。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16形变与弹力 A(1)弹性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3)产生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5)弹簧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有,x为形变量,k由弹簧本身性质决定,与弹簧粗细、长短、材料有关。17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A(1)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直接接触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d、有弹力(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同方向,可以与运动反方向,可以是阻力,可以是动力。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都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正压力,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由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一般情况下:01,N与G无关)(5)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阻碍作用(6)产生条件:a、直接接触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趋势d、有弹力(7)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用平衡法或牛顿第二定律来判断,可以是阻力,可以是动力,运动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8)大小: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两个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个发生相对运动的相接触物体间的摩擦力两物体相接触,且相互挤压(有弹力)两物体相接触,且相互挤压(有弹力)接触面粗糙接触面粗糙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大小 0FFm(最大静摩擦力)F= u FN (u:动摩擦因数;N:正压力)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18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A(1)合力与分力: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2)力的合成方法: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两个力合力范围 力的合成是唯一的。(3)力的分解方法: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一个已知力究竟怎样分解,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4)在什么情况下力的分解是唯一的?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求两分力的大小。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1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A(1)共点力的概念:共点力是指作用于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各个力。(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概念: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合=0,也就是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如果用正交分解法,可以立以下两个方程(F 合x=0和F 合y=0)。(4)三个共点力能平衡的条件(合力为0):两个最小的力之和最大的力20力学单位制 A(1)国际单位制(SI)就是由七个基本单位和用这些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组成的单位制。(2)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单位: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物质的量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米千克秒安培摩尔开尔文坎德拉msAmolKcd(3)力学中有三个国际基本单位:长度:米(m)、质量:千克()、时间:秒(s)。21牛顿第一定律 A(1)伽利略理想实验(小球滚到同一高度,减小倾角,小球滚到同一高度而更远,直至水平,小球一直滚到下去)(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 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定律)(3)力与运动的关系: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5)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6)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惯性就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A (F=ma)(1)实验思路: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2)实验方案: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加速度和外力。测量质量用天平,位移用刻度尺量出,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测量加速度和外力。测量加速度的方案:采用较多的方案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根据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X=aT2 求出加速度。测量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方案:由于我们上述测量加速度的方案只能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我们必须给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并且要测量这个外力。23牛顿第二定律 B(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及其数学表达式: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F合=ma。(2)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产生物体的合加速度: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物体的合加速度也随时间性变化。加速度的方向(速度变化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的关系。(有力就有加速度)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各个力单独存在时所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即 a=a1+a2+a324牛顿第三定律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平衡力(二力平衡)不同点两力的性质相同两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不能求合力)作用效果可以抵消(合力为0)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任何力都有反作用力一个力不一定能找到它的平衡力相同点等大,反向,同一直线上(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要能区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一关于力和运动有两类基本问题: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二超重与失重 (注意:重力不变)(1)超重:物体受到的拉力或支持力N重力G,(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具有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物体受到的拉力或支持力N重力G,(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具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或支持力N=0, a=g 例如:自由落体,平抛(抛体运动)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无法测重力)超重失重完全失重定义压力重力压力重力压力=0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向下加速(或向减速)a=g注意三种情况:重力都没有变化物理必修2第三部分: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25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A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等时性 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 独立性 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它分运动的影响 等效性 各分运动的规律迭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2)运算规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是矢量。所以都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26. 平抛运动的规律 B (1)运动性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它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2)运动规律在水平方向: aX0;VXV0;X=V0t在竖直方向: aYg;VYgt;Y=gt2/2t时刻的速度与位移大小:S=;V=下落时间:高度决定时间Y=gt2/2 水平位移:由下落的高度与水平的初速度决定(X=V0t)27.匀速圆周运动 A匀速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各点线速度方向沿切线方向,但大小不变;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大小也不变,但它是变速运动,是变加速运动28.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 A(1)线速度V :描述运动的快慢,V=S/t,S为t内通过的弧长,单位为m/s (矢量)(2)角速度:描述转动快慢,/t,单位是rad/s(3)周期T:完成一次完整圆周运动的时间(4)三者关系: V=r,2/T V=2r/T讨论 V= rV一定,与r成反比 一定,V与r成正比 r一定,V与成正比29.向心加速度 A (矢量)方向:总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方向总是改变),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大小: =r2 = 30. 向心力 B(1)向心力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方向与向心加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 r2=m(2)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不是一种特殊的力,可以是弹力、摩擦力或几个力的合成,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为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注:受力分析时没有向心力)第四部分: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31万有引力定律 A(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注意r:是指球心与球心之间的距离(2)表达式:F = GG 6.671011Nm2/kg2(卡文迪许测量出G)32.人造地球卫星 A(1)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F万= F向 即 G= m G=m2r G= 半径r越大:周期T越大,线速度V越小,角速度越小,向心加速度an越小(2)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面静止的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卫星要与地球自转同步,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卫星绕地球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且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等于24h)。2卫星运行的圆形轨道必须与地球的赤道平面重合。3(高度,运行方向,加速度,角速度,线速度大小)都是确定的, (质量不同)33.宇宙速度 A (1)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 = 7.9 km/s 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 是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环绕速度v = )(2)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人造天体脱离地球引力束缚所需的最小速度v2=11.2 km/s (3)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 v3= 16.7 km/s 34.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A(1)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低速运动,宏观物体,弱相互作用。不适用(高速,微观)(2)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及量子力学(高速,微观)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第五部分:机械能和能源35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公式:W=FL(2)定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即(3)功是标量,单位:;(4)正负功的物义:力对物体做正功说明该力是动力;力对物体做负功说明该力是阻力。(5)F与速度V(位移L)夹角a0a900 :F做负功;36功率 A(1)概念:t(与方向相同)单位:瓦特()(2)理解:平均功率t 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7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概念:重力势能mgh 重力做功mg(h1h2)重力势能的增加量pmgh2mgh1 WG= -p()理解: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是和地球共有的,即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3)重力势能: 确定参考面 该点到参考面的距离为h 参考面 38弹性势能 A 弹簧的弹性势能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39动能 A (标量) 动能:mv 40动能定理 B动能定理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mvmv=EK2-EK1=EK41机械能守恒定律 B1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3公式:机械能=重力势能(Ep=mgh) + 动能(mv)4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1)守恒条件(2)EK+EP的总量是否不变42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A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10V以下,而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2用公式=mgh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所选纸带1、2两点间距应接近2mm。3器材中没有秒表和天平43能量守恒定律 A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44能源 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A1非再生能源:不能再次产生,也不可能重复使用的2能量耗散:在能源利用过程中,有些能量转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人类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的现象3能量虽然可以转化和转移,但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选修1-1第六部分:电磁现象与规律45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A(1)自然界的两种电荷:玻璃棒跟丝绸摩擦, 玻璃棒 带正电;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橡胶棒带负电。(2)元电荷e= 1.610-19 C,所有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 整数 倍。(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无论哪种方法,都是电荷在物体之间的转移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是不变。(4)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存不变。46库仑定律 A(1)库仑定律的成立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2)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的条件:如果带电体间距离比它们自身线度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3)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4)表达式:, k= 9109 Nm2/ c2 .47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 A(1)电场:存在于电荷周围的特殊物质。实物和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方式。(2)电场强度的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跟它的电量的比值。 表达式:F/q。电场强度的单位是N/C。 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3)电场强度方向的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跟 正 电荷在该点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也与该点所在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与负电荷在该点受的电场力的方向 相反。(4)电场线的特点: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 电场线在电场中不会相交; 电场越强的地方,电场线越密,因此电场线线不仅能形象地表示电场的方向,还能大致地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电场线磁场线电磁场方向正电荷在该点所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在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受力方向该点所在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电场强度方向该点所在磁感线的切线方向磁感应强度方向电场中任何两条电场线都不相交磁场中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相交强弱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越密越强)磁场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越密越强)区别1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1 N,S极是不可分割的2电场线不是闭合的曲线,正负电荷可单独存在2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磁体外面N指向S 几种常见的电场线匀强电场点电荷与带电平板+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孤立点电荷周围的电场48磁场 磁感线 A(1)磁场:磁体和电流周围都存在磁场。(2)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某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也与该点所在磁感线的切线方向一致。(3)磁感线的特点:a.磁感线是假想的线b.两条磁感线不会相交c.磁感线一定是闭合的 (4)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磁感应强度)越大49电流的磁场 安培定则 A(1)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展示了电与磁的联系,说明了电与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这对电与磁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预示了电力应用的可能性.(2)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对直导线,四指指向磁感线方向;对环行电流,大拇指指向中心轴线上的磁感线方向;对长直螺线管大拇指指向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方向.50磁感应强度 A (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当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导线所受的安培力跟电流与导线长度乘积的比值,即B=F/IL。单位:特(T)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磁场的方向 (3)磁通量:穿过一个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的多少。=BS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51安培力的大小 左手定则 A()安培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安培力()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BIL;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此时安培力有最大值F=BIL;注意,I/B时,此时不受安培力F=0。()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52洛伦兹力的方向(1)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F=qvB(2)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3) 左手定则判定洛伦兹力的方向: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穿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运动的正电荷在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负电荷的受力方向与正电荷的受力方向相反注意:V/B时 或 电荷静止时,不受洛伦磁力53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是谁发现的?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回路的的磁通量发生变化。54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动势: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公式:(单线圈) (匝线圈)发电能量转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5电磁波电磁波是谁预言的?又是谁证实的? 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a.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b.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波的特点:a.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电磁波本身是一种物质,电磁波具有能量;c .波长、频率和波速: (c 波速 ; 波长; f 频率)d.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c=3.00108m/s电磁波谱:. 电磁波按波长又大到小的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b. 不同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频率,因此具有不同的特点 无线电波适用于通信和广播,微波炉中使用的微波也是一种无线电波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应用有:夜视仪、红外摄影、红外线遥感 可见光能引起视觉,不同颜色的光是频率范围不同的电磁波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能灭菌消毒;具有荧光效应,能激发许多物质发光 X射线穿透能力较强,能透视人体,检查金属部件内部有无缺陷 射线穿透能力很强,能治疗某些癌症,探测金属部件内部有无缺陷第七部分: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56有关电磁领域重大技术发明(1)1800 年_伏打_发明了电池(2)1820 年_奥斯特_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证实了电可(3)1831 年_法拉第_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证实了磁可以产生电(4)1864 年_麦克斯韦_建立了电磁场理论(5)1866 年_西门子_发明实用的自激式直流发电机(6)1876 年_贝尔_发明电话(7)1879 年_爱迪生_发明白炽灯(8)1882 年_特斯拉_制成第一部交流发电机(9)1888 年_赫兹 发现了电磁波(10)20 世纪早期_马可尼_发明了无线电通信57发电机、电动机对能源的利用方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A发电机:将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有交流和直流发电机之分。 发电机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当转子转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发电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气化时代。大量廉价电能的获得促进了新型电器的研制,迅速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社会。AB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也有交流和直流电动机之分 电动机工作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安培力)。58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 A传感器:能将温度、力、声、光等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元件。常见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a.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 原理: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右图为日光灯起动器中A为静触片,B为 动 触片。当给AB间加电压时,AB间温度升高,B将改变弯曲程度而与A接触。b.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原理: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光传感器: 光敏电阻:当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压力传感器:电容器的电容随两极板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距离减小电容增大)59电磁波的应用及对生活的影响应用:无线电波用于通信等 微波用于微波炉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仪、红外制导导弹等可见光是所有生物用来观察事物的基础紫外线用于医用消毒,验证假钞,测量距离,工程上的探伤等X射线用于CT照相 伽玛射线用于治疗,使原子发生跃迁从而产生新的射线等.无线电广播与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的。第八部分: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60静电的利用与防止 A静电利用原理: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会向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带正电荷的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会向 负 极运动,带负电的粒子则向 正 极运动。实例: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避雷针等。静电有哪些危害?放电火花可能引起易燃物的爆炸。人体静电在与金属等导体接触时放电会使人有刺疼感。静电防止的方法及时把静电导走。如给空气加湿、地毯中加入导电金属丝等。61家用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说理论上的物理原理。例如: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发热的同时也发光)电饭煲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中的涡流现象原理以及电流的热效应电冰箱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电流做功的原理62电热器、白炽灯等常见家用电器的技术参数的含义 A电热器工作原理:利用电流热效应。如电熨斗、电饭锅、电热水器等。 若某电热器功率为1000瓦,工作1小时,耗电_1_度。某家用白炽灯标识为“220V,40W”,此白炽灯的额定电压为 220 伏 交 流,在此额定电压下工作的额定功率为 40瓦。63安全用电与节约用电 A家用电器都应该有接地线,家庭电路中都有保险装置。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同样的电压或电流加在人体上,交流电的危害更大。节约用电途径:家电不要待机、照明电器换用节能灯;降低输电导线电阻;提高输电电压从而降低输电电流。 原理:输电线发热功率P热=I2R64地磁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制造行业补贴资金申请政策解读报告
- 村干部发展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进度督查与考核方案
- 考研时事政治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方案
- 财政补贴杠杆效应-洞察及研究
- 猫王子认识450字15篇范文
- 高绩效员工成长模型-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广西-广西中医康复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幕墙钢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国新能源公交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社保费培训课件税务局
- DBJ33-T 1349-2025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技术标准》
- 上腔静脉压迫护理
- 八一参观部队活动方案
- 医院6S管理标准
- 市政项目EPC总承包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JG/T 324-2011建筑幕墙用陶板
- 第四届安徽省现代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粮油保管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城市道路智慧路灯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人工智能辅助的舆论危机传播分析-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