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5张)1.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5张)1.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5张)1.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5张)1.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35张)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4 15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20 4 15 背景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 统治阶级更加腐朽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 为稳定 巩固封建统治 请思考 明清两朝为什么都要空前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2020 4 15 1 背景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 在中央设立中书省 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 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 以致皇权不稳 内乱屡生 明太祖朱元璋对丞相的使用一开始就有戒心 他认为 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会导致社会动荡 地方设布政司 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合称三司 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 宰相职权随之扩大 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 擅权专恣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2020 4 15 互不统辖各司其职 2020 4 15 1380 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直接对皇帝负责 他还下令 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 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3 影响 2 措施 2020 4 15 宰相制的废除的利弊 积极 有利于加强皇权 巩固统治 消极 皇权缺少制约 有利于君主的独裁专制 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 身心疲惫 也导致了太监乱政 p17 同意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 其权力主要有两项 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 决断权在皇帝 一是总领最高行政权 因此 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 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 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 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 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 但废除宰相造成皇权过于集中 在人治的封建时代 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 出现太监乱政 宦官专权 此其弊也 2020 4 15 2020 4 15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凡我子孙 钦承朕命 无作聪明 乱我已成之法 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 皇明祖训 序 2020 4 15 朱元璋简介 朱元璋 1328 1398 即明太祖 明朝开国皇帝 幼名重八 兴宗 字国瑞 濠州 今安徽凤阳 人 在位时间 1368 1398年 元至正四年 1344年 受穷困所迫 入皇觉寺为僧 十二年 1352年 投红巾军郭子兴部下 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 子兴死 代领其军 十六年 率军克集庆 改名应天府 今南京市 二十三年 与陈友谅决战于鄱阳湖 友谅战死 二十七年 灭张士诚 次年在应天称帝 国号大明 建元洪武 又命徐达 常遇春率师北征 克元大都 今北京 元顺帝北逃 元亡 洪武四年至十年 逐渐消灭各地残余的割据势力 统一全国 2020 4 15 1 背景 废除丞相后 政务繁多 皇帝一人力不从心 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 他曾在八天之内 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 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 二 内阁的创立 2020 4 15 2 创立经过 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够参与决策政事 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明成祖 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 入值宫内的文渊阁 随侍皇帝 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由此出现 明宣宗 内阁地位日益提高 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明神宗 张居正任首辅时 大权尽归内阁 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2020 4 15 明太祖朱元璋 2020 4 15 明成祖朱棣 文渊阁 2020 4 15 3 评价明朝内阁制度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 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020 4 15 什么叫 票拟 什么是 批红 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2020 4 15 清代皇帝的批红 康熙御笔 2020 4 15 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决策 正式确立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 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 内阁首辅 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2020 4 15 1 清初的政治状况 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六部 清初仿照明朝制度 设内阁 置六部 奏章票拟 由内阁负责 但军国机要 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 六部之上 它决定的事 连皇帝也难以更改 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 军机处的设立 2020 4 15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太极 清朝初期满洲贵族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决定的事 连皇帝也难以更改 2020 4 15 目的 为了扩大皇权 职责 当值的翰林院学士 名义上是陪同皇帝读书写字 赋诗作画 实际上是参与机要事务 替皇帝起草谕旨 作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 互相制约 最后集权于皇帝 2 康熙时南书房的设置 设置 在宫内设南书房 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 2020 4 15 3 雍正时军机处的设置 运作与特点 军机处机构简单 有官无吏 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 但都由皇帝钦定 皇帝挑选亲信充任 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 跪受笔录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意旨拟写成文 经皇帝审批后 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影响 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 能够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君主专制加强 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设置 为了办理西北军务 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2020 4 15 雍正帝与设置的军机处 2020 4 15 上图 隆宗门内军机处 右上图 军机处内景 右图 军机处的位置 2020 4 15 雍正帝设军机处 皇帝亲信 跪受笔录 康熙帝设南书房 参与机务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受限 皇权扩大 皇权空前加强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2020 4 15 本课要旨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设立内阁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加强了皇权 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2020 4 15 1 明太祖废丞相 撤销中书省的目的是 a 健全地方职能b 厉行思想控制c 监视官吏百姓d 强化君主专制2 票拟 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中央政府行政运作的重要制度 该制度始自 a 汉武帝b 唐太宗c 明宣宗d 康熙帝3 明朝掌管地方行政的机构是 a 布政使司b 行省c 按察使司d 都指挥使司 d c a 2020 4 15 5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葫芦画不难 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 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 a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处理军国大事b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 完全被视为走卒c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 替皇帝处理政事d 军机处的设置 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衰败 a 2020 4 15 6 军机处的设置是皇权加强的重要标志是因为 a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 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d 提高了大臣的地位 有决策权7 从明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了a 皇权日益加强b 皇权 相权矛盾日益加剧c 相权取胜 得以恢复d 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和 a c 2020 4 15 8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 明清时期 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主要在于 a 激化了阶级矛盾b 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c 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d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 d 2020 4 15 p19 本课测评明朝内阁是为了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 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而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阁臣虽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因此 内阁的出现有利于加强皇权 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中央机构 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值军机处 只能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的裁决 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 地方官员去执行 军机处的设立 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对皇权限制很大 实权尽失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之手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020 4 15 学习延伸解读年表可以看出 从秦统一中国的两千多年中 出现了秦汉 隋唐 元明清三次大一统 时间长达1300余年 统一或基本统一 北宋 的时间占三分之二以上 虽然历史上也出现过魏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等国家分裂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 但其结局都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统一 因此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历史延绵不断是中国历史与埃及 巴比伦 印度等文明古国历史显著不同点 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 在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进程中 皇权与相权之间此消彼长 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 最终皇权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 到明清时期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创立与不断强化 有效地维护和巩固了国家统一 有助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2020 4 15 夏商周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秦朝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郡县制 两汉 地方 郡县 封国并存 隋唐 中央 三省六部 地方 唐朝中期 设置节度使 元 地方 行省制度 省 路 府 州 县 中央 设中书省 宋 中央 中书门下 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三司使 地方 收兵权 实禁军 派文官设通判 单元小结 明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设立内阁 清 设南书房 设立军机处 魏晋南北朝 中央 三省体制 2020 4 15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皇帝 中央 地方 三公九卿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郡县制 三省 中书省 尚书省 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