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1课《国殇》教案长春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课《国殇》教案长春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课《国殇》教案长春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课《国殇》教案长春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殇教案 第一节教学目标:1、 通过作品赏析,感受壮烈的战争场面,体会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2、 学习本文刚健质朴的语言;3、 了解楚辞的一般特点。重点难点:重点:诗歌第一段战斗的壮烈场面难点:屈原对战士的高度评价,并上升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教学过程:一、 作者介绍: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二、疏通课文三、学生自渎课文,并尝试背诵。教学反思:国殇教案第二节教学目的及要求1体会国殇通过塑造和歌颂为国牺牲的英雄,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 3背诵这首诗,并能正确解释重点字词。 教学重点:诗中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描写古代战争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1)谁能说说你了解的屈原?(什么时代的人?哪国人?有哪些作品?有关他的传说故事)(2)自读注释画出有关屈原的介绍,(3)题解。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楚辞是很具有楚国的地方特点的诗歌。在诗句中大量使用楚地方言,诗行中大量使用“兮”字。“九歌”是战国时楚国的民间祭歌,屈原将其加工后,改造用来祭悼为国捐驱的楚国将士,“殇”指夭折或在外而死。楚国的年轻战土们为保卫祖国死在野外,所以称之为“国殇”。 二、朗读 1教师范读全诗并用十面埋伏配乐。(教师范读时要富于激情,使学生受到感染。) 2学生自读,要求在文中标出生字的字音,读准字音。请学生分别读,看看谁读错的字音最少,齐读,要求放开音量,大声朗读。 三、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先自学前10句。 要求:认真看注释后,把重点词标在书上的空隙处,每标一句,都要自己试着串讲一句。 教师可对学生认为较难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如“车错毂兮短兵接”(车:战车,兵:兵器)等,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让学生自己试着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思考,逐步锻炼概括能力。)学习“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这两句时,可结合已学过的课文邓稼先中的一段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让学生对照诗句学习,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对吊古战场文这段精彩的环境描写,使学生更体会到精练诗句中的丰富内蕴。 2继续学习这首诗的1118句。其方法可以和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相同。(自学,自己串讲,概括后8句主要内容。) 在了解了这几句诗的内容后,教师可提出几个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这两句有什么内在联系?“路超远指的是离哪里远?从这两句可看出战土们怎样的心理?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两句诗可以用我们现在在纪念英雄人物时常说的什么话来概括?(“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你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有不少同学可能会背李清照的一首小诗中的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鬼雄”二字,就是来源于屈原的诗。从屈原的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千年了,几千年来历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屈原诗中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光照着现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3.国殇从题目看是一首悼亡诗,学习了全诗之后,同学们回味一下,这首诗给人的是一种悲哀的感觉吗?(启发学生回答)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自已总结诗的主题,教师可给出下列词:不仅更重要激励、同仇敌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