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八单元复习题-小学五年级新课标人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八单元复习题-小学五年级新课标人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八单元复习题-小学五年级新课标人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八单元复习题-小学五年级新课标人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八单元复习题-小学五年级新课标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八单元复习题-小学五年级新课标人教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一、 看拼音,写汉字。hu hung fng so z zong zhn qi chun sho do go bo m ( )( )( )( )( )( )( )二、精挑细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破绽(dng zhn) 刷浆(jng jing) 挑剔(t t)露馅(lu l) 清爽(shng shung)蛆虫(j q) 发怔 (zhn zhng) 撵跑 (lin nin) 风骚(so sho三填字成词,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一填。文质( ) ( )起舞 含情() 神采( ) ()视无() 垂( )丧气 ( )步如飞 巧舌如( )( )尔一笑 花团锦( )()紫( )红 应接不( )四、选词填空。(6分) 武断 果断 胆怯 羞怯 刻薄 尖刻1、像你这样凭空( )可是不行的。2、她办事( ),大家都很佩服她。 3、她长到六岁才见到爸爸,当时她( )地走到爸爸面前,一下子被爸爸抱了起来。4、勇敢一点吧,要是老这么( ),那就什么也干不成。5、虽然他犯了错,但是你的批评也太( )了。6、那家伙以为他没有钱,就摆出了一副非常( )的嘴脸。五. 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1._,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2.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_。3._,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紫嫣(yn)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六选填句式,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陈述句 B.祈使句 C疑问句 D.感叹句 E.反问句1.这么做怎么行呢? ( ) 2.请你等一会。 ( )3.这是谁的书? ( ) 4.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 )5.每天早上我们都是七点钟上班。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是: 在生活中你感受过这种境界吗?举一例: 2.行驶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好不手脚忙乱。 “操纵自如”的意思是: 这句话说明了: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洪水淹没了村庄。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改成“被”字句: 改成“把”字句: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成反问句: 3.张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值得大家学习吗? 改成陈述句: 4.同学们听课。 扩句: 5.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缩句: .大家都很佩服他。(改为双重否定句) 九平时,你在电视上一定看到过很多精彩的广告,请你写一条精彩的广告词。 第二部分:阅读训练一、 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一语未了(lio l),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n cn)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 j)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o ch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_。4、请用“”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文段通过_ 和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 、_、_的人物形象。二.阅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选段,回答问题。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速度非常快,( )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1.在文中( )的地方填上适当的关联词。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灵活()耸立()情趣()新- 课- 标 -第 -一- 网3.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把_比作_。4.文中哪些地方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3分)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夏夜,路灯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牌. 一个女子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一个三口人的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供儿子专用,幸亏父母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病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脑,他也苦脑,可有啥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他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么个毛病呢?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儿子的前程。 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爸爸 你别出去了 元元拦阻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和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里,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也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面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皆白,成了个雪人了啦!他一下子被电住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止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1.文中“爸爸 你别出去了 元元阻挡爸爸。”一句没有标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2.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A.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B载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C.元元开始写作业了,他又像往常一样出去了3.作者是怎样介绍小屋的?把文章的句子抄在下面。(2.5分) 4.第6自然段中“爸爸不争气”的意思是:(2分)( ) A.家中地方小,爸爸没有能力为孩子买大房子。 B.爸爸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 C.爸爸晚饭后总到外面去,有时还要妈妈往回叫。 D.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写作的必要。 5.“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这句话中的“他”指的是谁?这两个人“苦恼”的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 6.结尾是“安谧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中“一座洁白的塑像”在文中指什么?末尾用省略号,有什么作用?(2分) 附送: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律长征2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及新词。 2.看注释,结合搜集的有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4.默写课文。教学重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课前活动: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图片、书籍、影视作品等资料,了解红军长征时的情况,并与同学分享。 (1)给足时间。(2)教师帮助学生分类。(3)组织学生交流,了解长征的情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及新词。 2.看注释,结合搜集的有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许多是向我们讲述了红军长征中战斗和生活,你还记得有哪些吗?指名简单说一说。1935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甘肃会宁会师,史无前例的长征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回首艰苦卓绝的长征,毛泽东主席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自己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确。指名读,订正读音。2.出示词语:逶迤、磅礴、铁索、岷山,名认读。3.自己再读这首诗,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读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三、精读体会。1.要想对这首诗有更深刻的感受就要先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自学提示:(1)看注释、结合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成果。(2)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试着用朗读表现出来。(3)记下不懂的问题。2.交流理解。 (1)指名读一、二句,说说自己的理解。读诗句说方法说意思谈理解。红军凭着简陋的装备,靠着自己的两只脚,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辗转12个省,走过二万五千里的路程,有诗句中的词语真可谓是“万水千山”“远征难”。再看看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面对的?引导学生抓住“不怕”和“只等闲”。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有语气朗读,并试着背一背。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什么?感受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乐观向上的精神。(2)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种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情感?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展示南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理解“逶迤”和“磅礴”。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却像什么?练习朗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还记得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理解这句诗。师: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斗智斗勇,有巧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是恶战,多少红军展示葬身与滚滚的大渡河中。你能结合故事和对诗句的理解朗读这两句吗?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的理解。“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播放红军过雪山的电影资料,感受那种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练习朗读。3.再读全诗,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小结。1.这首诗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成为描写长征的经典之作。一起在来读一读。2.播放歌曲七律长征,继续感受,配乐朗诵。让我们记住这首诗,记住这史无前例的伟大的壮举长征,和老师一起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继续感受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默写课文。教学重点:学会词语,默写课文。教学难点:默写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被诗中表现出来的乐观的精神所感染,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指名朗读。2.通过诗句,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七律长征。二、学习生字。1.投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 )寒。更喜(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看投影口头填空。要完整的把诗句填好,必须学会这些生字。出示:逶迤 磅礴 铁索 岷山指名读字音,重点是“逶迤”和“岷山”2.观察“逶迤”和“磅礴”有什么特点?结合偏旁理解记忆字形。其他生字自由记忆。3.重点指导书写:“礴”笔画较多,注意写紧凑。4.练习书写。5.检查学习效果:(1)填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 )寒。更喜(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投影订正。三、背诵默写。1.本课还有一项学习任务是默写课文,默写的基础是背诵和学会生字。刚才同学们已经把生字掌握了,现在我们就练习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