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修养3.doc_第1页
思想道德与修养3.doc_第2页
思想道德与修养3.doc_第3页
思想道德与修养3.doc_第4页
思想道德与修养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窗体顶端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栏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爱国主义 B人道主义C 科学主义 D革命英雄主义2实现人生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A 多读书 B 多向朋友学习C 靠家长帮助 D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3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4根据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恋爱应以()。A个人纵欲为目的 B排遣孤独为目的C寻找和培养爱情为目的 D丰富与异性交往的经验为目的5( )决定人的本质。A现实的社会关系 B人性C思想道德水平 D科学文化水平6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态度 B人生价值C人生目的 D人生道路7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所谓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 )。A人自身的存在 B个人的自我完善C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 D个体的人生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8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这种观点认为,人生价值的本质在于( )。A个人的社会存在 B个人需要的最大满足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9人生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指是( )。A心理情绪不急不躁 B思维正常,体格健壮C体质好,身体无疾病状态 D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10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 )。A职业道德 B社会公德 C家庭道德 D政治道德11. 选择朋友首先应考虑的标准是( )。A品德高尚 B知识丰富C能力较强 D外表端庄12.下列那个选项不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征( )。A活动范围的单一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C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便别人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这表达了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应当做到 ( )。 A. 学会宽容,善于原谅 B. 恬退隐忍,委屈保全 C. 利益至上,毫发必争 D. 提高警惕,谨慎择友14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敬业奉献 B爱国守法 C诚实守信 D团结友善15 孟子在告天下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主要说明,在实践中自我修养应该( )。A不畏困难,磨练意志 B坐而论道,闭门造车C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D虚心学习,择善而从16. 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A养性 B内省 C慎独 D顿悟17在与人交谈的行为举止中,正确体现了人际交往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A不时地伸懒腰,打哈欠B目光游离不定,不时地看手表C随意插言,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D虚心倾听对方讲话,对自己认可的观点报以赞许的微笑18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公有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9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特征的行为规范是( )。A宗教规范 B道德规范 C法律规范 D政党行为规范20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但并未超过必要的限度的,属于正当防卫,依法( )。A应当从轻处罚 B可以从轻处罚C应当负刑事责任 D不负刑事责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二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栏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的含义是( )。A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B人的本质是一个历史的范畴C人的本质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 D人的本质是由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的2一个人的品德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是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这说明( )。A道德品质是人的一种自然本性 B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C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D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与凝结E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在一两次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情特征3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 )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A内心信念 B政治思想C社会舆论 D传统习惯 E法律条款4“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 )。A 没有集体利益,就不可能有个人利益B集体主义坚决排斥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C广大人民只有靠集体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D只有集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实现E集体主义可以完全不顾个人的思想,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5评价人生价值的主要原则有( )。A坚持责任与贡献相统一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C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D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6人生价值具有的特点是( )。A客观性 B社会性C差异性 D创造性7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展示的精神样式有( )。A严肃认真、求真务实 B积极进取、有所作为C乐观自信、矢志不移 D看破红尘、与世无争8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有罪推定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9下列属于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是( )。A为了保护合法权益 B针对现实的不法侵害C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D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E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重大损害10无效婚姻的情形有( )。A重婚 B有禁止婚姻的亲属关系的C未到法定婚龄的 D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三、辨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先判断对错,再分析原因。1、人生价值就是人生的社会价值。2、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有什么高尚的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3、网络是虚拟空间,谁也看不到我,我想怎样就怎样。4、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就是法律。5、不满18周岁的公民都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青年马克思在谈到选择职业的理想和价值时曾经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职业道德中“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理解。(10分)2材料:信用,一个古老的名词,意即言必行,行必果,遵守诺言。在现代社会中,信用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尺度,还考验着人们以经济需要为目的的诚实、守约的能力。个人信用制度在2000年前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2000年7月1日,上海市正式开通个人信用联合诚信服务系统,成为我国第一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城市。悄然建立的个人信用制度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在观念上,从“无债一身轻”变成“借钱也光荣”,因为只有信用良好的人才能借到钱。其次,还可以促进人们知法、守法,因为守法、守信比任何一次可以获得暴利的机会都重要。并且,个人信用制度还是一种资源,一旦你有不良的信用记录,别说向银行借钱,可能连房子都租不上;反之,你就能以自身的良好信用来抵押获取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这种奖惩分明的制度为公民指明了经济活动中的社会道德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影响力比善有善报的传统观念更强、更实用。讨论分析:(1)“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一向是儒家要求修身的内容,今天在信息社会里,需要有经济利益来保证,你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3分)(2)比较一下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和西方人的信用观念的异同?(3分)(3)如果没有信用制度的约束,你认为仅靠人们的自觉,能做到诚实、守信吗?(4分)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结合本人半年大学生活的实践和体验,谈谈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A 2D 3A 4C 5A 6B 7D 8C 9D 10B 11A 12A 13A 14C 15A 16C 17D 18C 19C 20D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ABD 2BCD 3ACD 4ACD 5ABCD 6ABD 7ABC 8ACD 9ABCDE 10ABCD三、辨析题(共有五个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错误。(1分)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2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2分)。因此此命题错误。2、答:错。(1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即“合理利己主义”的人生目的。这种人生目的是以利己为主又兼利别人,在利己同时又不想损害他人的利益。(2分) 这种人生目的表面上看好像在利己的同时也照顾了他人的利益,实质是把利 己作为目的,把利他作为利己的手段,它总是要诱发人们的私欲不断膨胀,最终导致利己主义。尽管这种人生目的在当今社会中有一定群众基础,但它是不正确的人生目的, 是不可取的。(2分)3、错误。(1分)答:(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1分)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1分)(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1分)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1分)4、错误。(1分)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而用来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不都是法律。(2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2分)5、错误。(1分)因为,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个大题,每题10分,共20分)1.答: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马克思对职业的价值追求,归根到底是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最高目标的。这种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人生境界,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和追求。(4分)“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职业活动使为人民服务获得了具体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职业活动中提倡“服务群众”,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公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能力如何,都能够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的形式为人民服务。(4分)“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4分)在充分理解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在职业活动中努力践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道德标准,是从业者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3分)2.答:(1)这当然是社会的巨大进步。诚实守信不仅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准则。市场经济是讲究信用的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就越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有道德的约束还远远不够,必须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制度的完善才能更好保障道德的自觉性。(3分)(2)中国人的“面子”观讲究的是“人情”,往往破坏原则;西方的信用观更注重原则制度。(3分)(3)不能。因为道德本身没有强制性,如果自身的道德修养很差,没有制度的保证,就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4分)五、论述题:(15分)参考答案:1.理想远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