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豫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 A . 三字经B . 山海经(2)“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_ A . ynB . yn(3)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一句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 . 女娃到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B . 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于东海美景不愿返回。C . 女娃到东海游泳,不愿起来。D . 女娃到东海游水,溺死没有回来。(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 炎帝之/少女B .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C . 常衔/西山/之木石(5)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_ A . 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B . 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2. (15分)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路遇先生余儿行路中,遏先生,鞠躬行礼,正立路旁。先生有命 , 儿敬听之;先生有问,又敬答之。俟先生去,然后行。人皆称为知礼。【注】余儿:我的孩子。命:命令,吩咐。俟:等到。人皆称为知礼:人们都说(我的儿子)懂得礼数。皆,都。礼,礼节、礼数。(1)说说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鞠躬行礼 鞠躬:_人皆称为知礼 知礼:_(2)在路上遇到老师时,该怎么做?请把文中相应的句子画上横线。 (3)读了这则小古文,你懂得了什么? 3. (14分)阅读理解。 _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请你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个标题,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3)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反的一个成语( )。 A . 画饼充饥B . 画虎类犬C . 画龙点睛(4)你能说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请写在下面。 4.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 5. (2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6. (8分)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巳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暮:_ 闻:_ 善:_(2)用“/”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3)文中师旷连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_7. (12分)背写课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2)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 )(多项选择) A.仔细观察 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C.会对脑筋 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8.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翠鸟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 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注】避患:避免灾祸。及:等到。益:更加。遂:于是,就。(1)对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 A . 而人遂得而取之矣(它,指小翠鸟)B . 一人虽听之(他,指弈秋)C . 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上的鸿鹄)(2)画线语句的意思是:_,就把巢筑在低一些的地方。 (3)翠鸟一开始把巢筑在高处的原因是_;而后来把巢一次次筑低的原因是_;结果是_。 9. (10分)读一读,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诸儿竞走取之_人问之_取之,信然_(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 )作用。 A . 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B . 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C . 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3)翻译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4)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 ) A . 信服B . 征服C . 服从10. (5分)根据括号里的注释,读懂下面文言文小故事,再完成练习 楚人有涉(渡)江者,其剑自(从)舟中坠于水(掉到水中),遽(急忙)契(刻)其舟,曰:“是(这)吾剑之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舟止,从其所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入水求之(寻找剑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这样),不亦惑乎?(1)这是个成语故事,题目叫什么?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里的“若”的意思是:_这句话的意思是:_11. (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注释】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校(jio):通“较”,比较。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曹操想称大象的重量,大臣们的表现是:_,曹冲称象的办法是:_。(2)曹冲与王戎的相同之处是:_。 12. (19分)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面的字注音。 盂_ 孰_ 汝_ 知_(2)解释下列加点词。 两小儿辨斗 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_ _及其日中如探汤 _ _(3)翻译下面的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4)从文中哪一句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13.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4. (14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jin)于郊衢(q),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 _:自以为_:于是就_:没有阻止_:于是_:返回(2)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_,作者是_。 (3)根据短文内容,尝试用原文回答问题。 薛谭为什么辞别老师回家?因为他“_”。薛谭听了秦青老师送行的歌后是怎么做的?_ , _。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秦青歌唱得好?_ , _ , _。(4)从这篇短文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 A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B . 一个人有了成绩不能骄傲,要谦虚。C . 只有有才智的人才有骄傲的本钱。15. (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孙休好射雉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注释】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后继位。雉:野鸡。耽:沉溺,贪恋。耿介:正直有节操。(1)解释下列语句划线词的意思。孙休好射雉_则晨去夕反_此为小物_何足甚耽_(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从文中看,孙休是个_的人。 16. (8分)文言文阅读:完成习题。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jin)于郊衢(q),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1)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_:自以为_:于是就_:没有阻止_:于是_:返回(2)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_,作者是_。 (3)根据短文内容,尝试用原文回答问题。薛谭为什么辞别老师回家?因为他“_” 。薛谭听了秦青老师送行的歌后是怎么做的?_,_。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秦青歌唱得好?_,_,_。(4)从这篇短文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 A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B . 一个人有了成绩不能骄傲,要谦虚。C . 只有有才智的人才有骄傲的本钱。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1、1-2、1-3、1-4、1-5、2-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Part A Let's try Let's tal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蔬菜分拣知识培训课件
- 2.7电路中的开关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 第3阶段 出谜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四册河北大学版(第2版)
-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课件
- 小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蒸菜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当心动物伤到你》教学设计
- 幼儿园小班早操活动方案
- 产品定制管理制度
- 国土空间规划概述课件
- 教师和学校的故事征文
-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教案
- 炮塔铣床数显表使用说明书
- 乒乓球体育课教案1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先进制造技术第1章
- 用地性质分类表代码
- 中班语言绘本《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