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语文s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语文s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语文s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语文s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语文s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S版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lng zhoy lfi tnghu f_2.“观”字的音部是_,部首是_。在字典里“观”有3种解释:A.看。B.看到的景象。C.对事物的认识,看法。在“观潮”一词中“观”应取第_种解释。在“奇观”一词中“观”应取第_种解释。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_的钱塘江_的雷声_的江面_的白浪_的薄雾_的空气4.按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_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_潮头奔腾而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_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大、变粗。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_潮来了,只见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5.根据课文观潮内容填空。_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课文按照_、_、_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6.按课文观潮内容填空。 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好像_。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好像_。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 7.按要求填空(用原句)观潮的时间_,地点_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_”。潮来前,江面_。潮来时,先听到_的响声,过一会儿,响声_,到最后,那声音如同_的响声。潮来时,只见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_,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_,再近些,_,形成一道_,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齐头并进,_地飞奔而来。潮过后,余波_,所以江面上_。 二、现代文阅读8.课内阅读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_顺序来写的。( )。 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2)这段话从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3)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_、_和_。 (4)这篇课文的结尾与观潮的开头异曲同工,赞美了钱塘江的大潮是_。 9.快乐阅读。 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塘江边,观赏那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秋潮。 江边,几座山峰突起。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山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着秋潮到来。 爬上山顶,景色尽收眼底。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海阔天空的景象,在那茫茫的雾色中,江水平齐,伸向无边的远方,令人心旷神怡。 开始,远处的江面十分平静。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潮势汹涌,浪涛耸立,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潮水涌来,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焦急_ 一瞬间_(2)本文是按_顺序写的。 (3)课文观潮以总分结构独具特色,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形式先交代了观潮的_、_、_。结尾与观潮的开头有着异曲同工之感,都赞美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运用1.【答案】笼罩;屹立;沸腾;恢复 【考点】拼音,词形,观潮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笼、屹、沸、恢”容易写错。【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答案】G;又;A;B 【考点】拼音,字形,字义,观潮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3.【答案】宽阔;滚动;平静;翻滚;白蒙蒙;湿润 【考点】观潮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运用修饰语的能力,在于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注意搭配合理。比如:宽阔的钱塘江、滚动的雷声、平静的江面、翻滚的白浪、白蒙蒙的薄雾、湿润的空气。【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4.【答案】3;5;2;4;1 【考点】句子排序、仿写,观潮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语段是按潮来潮去的顺序排列的,即:5 潮来了出现一条白线3 那条白线变粗1 白线更近了白色城墙4 浪潮越来越近齐头并进2 潮头奔腾而去恢复了平静。故恰当的排序为:53142.【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5.【答案】农历八月十八日;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观潮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特别注意“潮”字,不要写错。【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6.【答案】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同山崩地裂;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风号浪吼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观潮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7.【答案】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县的盐官镇;天下奇观;平静;隆隆;越来越大;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依旧风号浪吼 【考点】观潮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属于一般性默写,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多字、错字、漏字。特别是:隆、辆、贯、渐、滚、涌。【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积累好句好段,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二、现代文阅读8.【答案】(1)A(2)形状;声音(3)白线;水墙;战马(4)天下奇观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观潮 【解析】【分析】(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是从远处县描写。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次写到了近处,所以判断是从远到近来描写。(2)是从形状和声音来描写。(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主要是介绍把浪潮比做什。(4)作者开门见山就写了钱塘江是天下奇观,既然结尾和开头相互照应,那么结尾同样也是写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点评】这篇文章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所有的题目都离不开文章,从里面都可以找到答案。9.【答案】(1)着急;一刹那(2)由远及近(3)时间;地点;情景 【考点】记叙文,观潮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焦急:形容人在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