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设施蔬菜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什么是设施蔬菜栽培所谓设蔬菜施栽培是具有一定的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为蔬菜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而进行的有效生产。由于蔬菜设施栽培的季节往往是露地生产难以达到的,通常又将其称为反季节栽培、保护地栽培等。采用设施栽培可以达到避免低温、高温、暴雨、强光照射等逆境对蔬菜生产的危害,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蔬菜育苗、春提前和秋延迟栽培。设施蔬菜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和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一是面积迅速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蔬菜设施栽培技术逐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近10多年来发展面积迅猛。2003年全国蔬菜设施栽培面积37500万亩,比1980年增长350倍。其中有大棚1590亩、中棚1275亩、日光温室750万亩,加温温室和连栋大棚15万亩。全省2008年园艺设施面积444.3万亩,其中瓜菜面积为35507万亩,钢架大棚类达94.28万亩。我县1999年设施蔬菜面积仅为300多亩,2009年就钢架大棚发展到9449亩,2010年达1.46万亩。 二是栽培方式多样。我国地域宽广,地形、地貌乃至气候、土壤等条件差异较大,加之经济技术基础不一,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设施栽培形式,如地膜覆盖、塑料薄膜大棚、连栋大棚、智能温室、日光温室、遮阳网覆盖栽培、防虫网栽培等。 三是南北栽培自成特色。南方地区夏季及早秋持续高温炎热和梅雨而导致蔬菜供应的“缺伏”,由于推广遮阳和防雨、防虫网覆盖栽培,加之选用相应的耐热、耐高温品种,解决了这一问题。北方冬季寒冷,光照充足,利用日光温室能有效地增加棚温,解决蔬菜的越冬及春提前和秋延迟栽培。 四是品种、多茬次周年综合利用。由于防虫网、遮阳网和大面积推广运用,设施栽培除了冬季增温外,夏季还能进行防雨遮阳栽培,实现周年多品种、多茬次的栽培与综合利用。 第二节 蔬菜设施栽培的类型和特点 1、塑料小拱棚 一般采用毛竹等材料按80-100的间距插成拱架,棚高50-80,棚宽100-130,在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即成。其特点是生产成本低,晴天时升温迅速,缺点是夜晚降温快,加上棚矮小,不利于农事操作。在生产上一般和地膜覆盖结合,主要适用于瓜、茄、豆和叶菜的春提早栽培。 2、塑料中棚 一般棚高1.5-1.8m,跨度4-6m,可在棚内进行农事操作,多为竹木结构,性能介于小棚和大棚之间。除用作春提早栽培外,还可用于秋延后栽培和育苗。每亩成本约2000元左右。 3、塑料大棚 一般长3550m,跨度6-8m,高度2.5m左右,拱架大多为钢结构。大棚具有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作业方便等优点,缺点是成本较高,每亩造价约1.2万元。全县面积达1.46万亩。 4、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是一种北边为土墙,南边为竹架或钢梁、竹杆相结合的半拱型薄膜覆盖的建筑物,其北墙一般高2.6m左右,南北向宽10m左右,东西向长80-100m。其特点是光能利用率高,升温快,保温性能好,冬季棚内外温差能达到15,空间高大,操作方便,特别适合喜温蔬菜的生长,在北方地区应用较多。每亩造价在3万元以上。我县永阳沙河的向阳果蔬专业合作社边片近200亩。 5、现代化温室 这类温室的特点是内部空间高大,温室顶高4-4.5m,设施的环境调控能力强,加温、降温、遮阳、灌溉、施肥等配套设施齐全,可以实现蔬菜的周年生产,缺点是设施昂贵,每亩造价至少在10万元以上,多用于高档果蔬类的栽培、技术示范和旅游观光等目的。 主要在我县春江、博士牛、付家边科技园、绿星公司。 第三节 蔬菜设施栽培的茬口安排 茬口安排的原则:一要考虑不同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如不要将喜冷的蔬菜放在夏季栽培,同种同科蔬菜不要在同一块地上长期连作等;二要考虑错开与露地蔬菜上市的时间,如果设施蔬菜的上市时间和露地蔬菜没有区别,则设施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无法体现;三要考虑蔬菜的经济价值,对于露地能能够生产的产量高、价值低的蔬菜如大白菜、包菜等,一般不用设施栽培;四要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判断哪些种类和蔬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最佳上市期如何,市场需求量有多大等因素,以此确定栽培蔬菜的种类和播种生产期;五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设施本身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本地冬季阴雨天多,光照少,大棚栽培宜选择耐弱光型蔬菜品种。 1、春提前。栽培的蔬菜以茄果类、瓜类和部分叶菜类蔬菜为主。茄果类蔬菜一般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育苗,瓜类蔬菜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两类蔬菜都在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收获。苋菜、茼蒿等叶菜1月上旬播种,2月上旬至2月上旬开始收获上市。 2、夏季防雨遮阳。主要是利用大棚的顶膜避雨,加盖遮阳网遮光降温,种植青菜等叶菜。 3、秋延迟。主要栽培蕃茄、大椒、茄子、黄瓜、西瓜、刀豆等喜温型蔬菜和茼蒿、芹菜等喜冷的蔬菜。秋延迟的蔬菜播种期大多在7月上中旬,黄瓜、西瓜的播种期为8月上旬。 4、越冬栽培。越冬栽培是冬季寒冷季节在大棚内种植喜冷凉而且产值高的蔬菜,一般都是围绕春节上市,如苋菜、茼蒿、芹菜等,播种期在12月之前。第四节 蔬菜设施栽培的环境调控 设施栽培的目的就是通过人为调控的措施,创造出更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光照、湿度、气体和土壤环境。但设施栽培容易造成棚内温度升降过快、湿度过大、土壤返盐等问题。 1、温度调控。(1)选用保温性能好的覆盖材料,生产上大棚基本采用塑料薄膜作为覆盖保温材料。(2)选用合理的骨架结构,以减少遮光面积,大、中、小棚基本上都采有钢架结构或竹结构。(3)采用多层覆盖,为了有效的保持棚温,可以大棚内套小棚,小棚上盖草帘,小棚内铺地膜。(4)临时加温措施,如地热线等。(5)适时通风,在棚内温度高于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时要及时通风降温。 2、光照调控。(1)选用透光性能好的覆盖材料,进行冬季生产要选用透光性能好、防尘、抗老化、无滴透明膜作为覆盖材料,大棚膜最好采用新的醋酸乙烯膜。(2)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冬季在不降低温度的前提下,白天要尽可能对多层覆盖早揭迟盖,尤其是草帘。(3)采用人工补光,冬季如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可用白炽灯、钠灯等进行人工补光,既可弥补光照不足,又能增加棚内温度。(4)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冬季在棚内生产的果蔬类蔬菜,在生产长程中要注意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老叶和黄叶,改善植株中下部的光照条件。 3、湿度调控。(1)通风换气,冬季大棚生产棚内湿度很高,对蔬菜生长十分不利,要适时通风,通风时间要把握在外界气温高于棚内温度时进行,防止通风不当降低棚内温度。(2)地膜覆盖,由于棚内相当一部分的湿度来自于土壤水分的蒸发,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将土壤蒸发的水分控制在地膜以内。(3)改进灌溉方式,采用滴灌、膜下暗灌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湿度。4、气体调整。主要是补充二氧化碳,可以通过通风换气,施放二氧化碳气肥或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来实现。第二章 西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第一节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品种是实现西瓜高效栽培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选择品种应根据不同的播期及上市时间、栽培条件来确定。目前,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品种很多,但表现较好的品种有: 1、适合大棚种植的有黄小玉、红小玉、水果冰淇淋、爱国者、黑美人等,这类品种一般果型较小在2左右,但成熟早、品质好、价格高。 2、适合大棚育苗、采用地膜和小拱棚覆盖栽培的早熟品种有:世纪春蜜、西域朝华、京抗二号、甜王3号等,这类西瓜成熟较早,瓜果3-5,品质好、单产高,市场消费量大,种植经济效益好,属西瓜中的高效益类,适宜规模种植。 3、适合小拱棚育苗、大田露地栽培的品种一般选择无籽西瓜品种较好,有西域黑蜜二号、洞庭一号、郑抗无籽六号、世纪新一号、深新一号、京欣无籽等。也可选择有籽中晚熟品种:如西农八号、西抗八号、西农九号、斗抗八号、红优十号、郑抗八号、黑无霸、台湾黑宝、黑玉等。 4、适合秋季种植的一般选择授粉坐果率好的无籽西瓜品种,如西域黑蜜二号、洞庭一号、黄宝石等,授粉品种选有和平一号等。第二节 培育壮苗 根据栽培条件合理选择播期。本地区一般以春瓜种植为主,播期可安排在3月10-15日,塑料大棚种植的西瓜播种期可提早到2月底。 1、播种前的准备 (1)整地作畦 种植西瓜地应选择在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沙质土壤。 提倡深沟高畦整畦法,沟距1.5-2m,沟宽60,沟深35-40,垄高20-25。整畦时,光对中挖好施肥沟(宽50,深30),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回土时,表土与有机肥及磷肥混合均匀后填入底层,底土放在表层。为保证瓜地排灌畅通,每条瓜畦两边开坚沟,瓜田四周开围沟,围沟与进水沟和出水沟连接,做到沟沟相通。 (2)营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按70%的菜园土(未种过瓜类)、30%的有机肥、加少量即0.5%的过磷酸钙配制,混合均匀后,用40%的福尔马林100倍喷雾消毒处理,然后收扰并覆盖薄膜堆沤。 (3)制作营养钵营养钵的大小选用1010的塑料营养钵。营养土在装钵前10-15天散开让药味散尽后即可装钵,在播种前一天浇足底水后平铺地膜于营养体上。(4)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将种子凉晒后进行温汤浸种(用55的水浸泡15分钟并不断搅拌数分钟后,自然冷却)或药剂浸种(用4%的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15分钟后,清洗干净,再进行浸种)。浸种时间要根据种子壳的厚度来确定,一般为4小时左右,对于无籽西瓜种子必须嗑壳,嗑壳后浸泡时间为1-2小时。(5)催芽将浸泡过的种子用砂布包起或者用黄沙拌匀种子装盒后置于28的恒温处,1-2天即可出芽,在催芽过程中还要有一定的温度和空气。2、播种催芽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一般一钵一子,播时芽朝下。用营养土做盖子土,盖子土厚1左右,覆盖地膜保温。然后,弓为竹弓,扎紧四周薄膜,防止鼠害。3、出苗期管理出苗期的温度控制在25-28,出苗70%即可揭地膜,若有带帽现象要及时人工脱帽,在脱帽时要轻,不要弄伤子叶。苗齐后撒一层干细土保湿。4、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主要是温度和水份,并做好苗期的病害防治。 (1)温度 在白天保持25-28,夜晚在15左右。 (2)水份 苗床要宁干勿湿,但也要防止钵土过干引起幼苗失水或伤根。 (3)炼苗 当幼苗长到一叶一心时即可炼苗,主要是在低温20左右条件下进行锻炼,增强其抗逆能力。 (4)苗期病害预防选用普力克、适乐时早期预防猝倒病、立枯病等。第三节 合理密植1、移栽前的准备在移栽前期、栽植前要耕整二次。在第二次耕整时要深施腐熟有机肥1立方/亩,浅施含S复合肥25-35/亩,开抱墒覆地膜,厢面龟背形。2、及时移栽一般三叶一心时移栽,移栽前一天对苗浇施一次清水粪和进行一次病虫防治。定植规格掌握株距70-100,一般亩植350-450株,小型西瓜可亩植800-1000株。西瓜苗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有条件的提倡畦面覆盖塑料薄膜栽培第四节 大田管理1、肥料管理施肥原则:施足基肥、轻施苗肥,先促后控巧施伸蔓肥,座住瓜后重施膨瓜肥。 (1)基肥亩施红叶牌有机肥200,过磷酸钙60、尿素7、硫酸钾5,基肥在整畦时施用。 (2)催蔓肥当西瓜蔓开始“甩龙头”时,亩施尿素5、硫酸钾4。 (3)膨瓜肥 当正常结瓜部位的雌花座位瓜、幼瓜鸡蛋大小时,亩施尿素16、硫酸钾15。 (4)根外追肥 根据西瓜生长情况,可多次用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2、水份管理西瓜怕水怕涝,必须保证排灌沟畅通,做到雨停畦干,平常瓜蔓不缺水卷叶不浇水。膨瓜期要保证充足的水份供给,若遇干旱,5-7天浇一次透水。3、整枝压蔓整枝方式因品种、密度和土壤肥力等条件不同而异,通常有单蔓式、双蔓式、三蔓式,一般塑料大棚栽培使用单蔓或双蔓整枝,露地栽培以使用双蔓或三蔓整枝,整枝时间应在伸蔓后期到幼瓜座住之前,座瓜后不再整枝。整枝方法是在座瓜前除选留的主蔓和侧蔓外,其余侧蔓长至10-15时应及时摘除。压蔓通常使用明压,即瓜蔓隔30-40压一块土块或竹叉,压蔓时间以中午前后较好。4、留瓜和授粉(1)留瓜一般选留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座瓜最好,每株选留一个瓜。(2)授粉西瓜为虫媒花,人工授粉可有效促进座瓜,授粉应在上午7-11时进行,授粉进要均匀,以免因授粉不均产生畸形果。第五节 病虫防治危害西瓜的病虫害很多,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炭疽病、疫病、蔓枯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黄守瓜、地老虎、蚜虫、瓜种蝇、金龟子、红蜘蛛等,病害大于虫害。生产上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西瓜苗移植大田后,一周喷代森锰锌70-80%可湿性粉剂或三唑酮或多菌灵等预防病害,而后相隔10-15天重复喷4-5次,若遇到虫害可加入杀虫剂,黄守瓜和金龟子可用25%毒 氯氰乳油1000倍或25%功夫水乳剂3000倍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或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等;地老虎可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喷施畦面及植株;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红蜘蛛可用50%托尔克(克螨锡)2000-2500倍或15%达螨酮乳剂3000-4000倍液,瓜种蝇可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浇灌防治。第六节 适时采收早熟品种授粉28-30天、中熟品种授粉后30-35天、晚熟品种授粉后35-45天即可成熟,综合考虑品种特性、销售地远近和贮运等因素适熟采收。西瓜成熟的标志是:果皮花纹清晰,呈现品种固有的颜色,表面有光泽,瓜蒂和瓜脐部们略凹陷,此时就该采收了。第三章 大棚丝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丝瓜,又名水瓜、布瓜、天罗等,为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以嫩瓜供食用,清脆甜嫩,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它又是药用植物,性甘、平,略偏凉性,入药可清热化痰,凉血通瘀、解毒,久食可延年益寿。 利用大棚进行丝瓜栽培,可以达到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但是,由于受到大棚空间的限制,主蔓到达架顶后一般都采用打顶或者直接将主蔓引到大棚架上的处理方式,这些做法不是影响丝瓜产量,就是增加了生产操作的难度。我们通过蔬菜生产科技入户实践,总结出了以适当留侧蔓、分批绕蔓上绳的整枝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大棚丝瓜早熟与高产之间的矛盾。其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如下: 丝瓜无公害栽培地选择应选择3公里内无浸染源、环境条件良好的地方,大气、灌溉水、土壤要分别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生产田用水质量标准(GB5084-1992)、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第一节 品种选择 应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丝瓜品种,主要有: 1、南京长丝瓜 又名蛇形丝瓜。耐热、病虫害少、高产,每亩产2500以上。 2、白玉霜丝瓜 耐热但不抗旱,病虫害少,每亩产1500以上。 3、棱角丝瓜该品种又名八角丝瓜,耐热、耐湿、不耐寒、较抗病,每亩产2000以上。 第二节 播种壮苗 1、浸种催芽 采用温汤浸种消毒法处理种子。先用温水将种子浸泡10-20分钟,而后投入55-60的热水中,保持水温10-15分钟,即可起到灭菌的作用。温汤浸种后,加凉水使水温冷却到25-30时停止搅拌,浸泡8-12小时后,将种子反复揉搓,漂洗掉种皮黏液,用湿纱布包好放在30的条件下催芽,待90%种子露白时播于营养钵。 2、床土配别 床土应该肥沃、疏松,既能保蓄一定的水分,又能使空气流通,床土还应无病菌、无害虫。取肥沃菜园土(最好是葱蒜茬土)40%,加入20%陈床土(含有腐熟的有机质)、腐熟牛粪、猪厩肥或草炭土20%,大粪面10%,陈炉灰10%混合而成。另外,每15床土加入生物氮肥或生物菌肥0.4,均匀地拌入床土,整平后,等待播种。 药土配制:每平方米苗床用40%拌种双WP7g或五代合剂(70%五氯硝基苯WP与6.5%代森锌WP按11比例混合)8-10g,与10-15床土拌匀,即成药土。 3、适时播种 2月下旬大棚加小环棚营养钵播种育苗,气温低时可选用电加温措施。播前将营养钵浇足底水,将催芽后的丝瓜种子点播于营养钵中,每钵1-2料。播种后盖上0.5左右的营养土,浇适量水,覆盖一层地膜,套好小环棚保温。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15-18。温度过高时,应及时通风,防止徒长,7-10天出苗,15天左右可齐苗。定植前10-15天开始加大防风强度进行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炼苗要逐渐降温,防止幼苗受冻。4、整地消毒大棚土地应深翻晒白,每亩可施腐熟有机肥2500,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45%,下同)30作基肥,翻耕深度20左右,灌透水,地面覆盖塑料薄膜,闷棚2-3天,室内土温高达60,进行日光消毒,可迅速杀死土传病害、菌核。也可采用地面喷施甲霜灵或速克灵800倍液,喷施2次,结合日光消毒杀死土传病菌丝、菌核、孢子,减轻土传病害特别是枯萎病的发生。标准大棚作5畦,按70行距起垄,宽30,高15。第三节 适时定植当丝瓜苗有2-3片真叶,苗龄30天左右时即可定植。定植前在地膜上挖定植穴,株距30,每畦定植1行,每亩栽1200株左右。定植后用细土封实定植孔,浇活棵水。然后搭小环棚,覆盖薄膜保温,一周内无须通风。成活后,白天两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