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 :第14讲+中国的地形3.14.2+课件(42张).ppt_第1页
人教版 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 :第14讲+中国的地形3.14.2+课件(42张).ppt_第2页
人教版 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 :第14讲+中国的地形3.14.2+课件(42张).ppt_第3页
人教版 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 :第14讲+中国的地形3.14.2+课件(42张).ppt_第4页
人教版 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 :第14讲+中国的地形3.14.2+课件(4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中国的地形专题二中国主要的地形区 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东西走向 a b c d e南岭 2 东北 西南走向 f g h i j k l 3 西北 东南走向 m n 4 南北走向 o p 5 弧形山脉 q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长白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阿尔泰山 祁连山 贺兰山 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读中国地形分布大势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四大高原 a b c d 2 四大盆地 e f g h 3 三大平原 l m n 4 三大丘陵 o p q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柴达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 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1 具有界线意义的山脉 1 东北 西南走向的山脉 内蒙古 东北 黄土 华北 四川 长江中下游 四川 云贵 2 东西走向山脉 塔里木 准噶尔 青藏 塔里木 2 四大高原 青藏 和缓 草原 戈壁 沙漠 黄土 崎岖 喀斯特 3 四大盆地 盆地 准噶尔盆地 盆地 四川盆地 4 三大平原 平原 平原 平原 5 三大丘陵 丘陵 丘陵 丘陵 塔里木 柴达木 东北 华北 长江中下游 辽东 山东 东南 1 利用经纬网记忆中国主要地形区 2 利用经纬线对我国地形区定位 真题探源 2013 海南地理 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 川 现代汉语词典 解释 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据此完成 1 2 题 1 为趋利避害 这些以 川 为名的聚落选址宜 a 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b 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 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 远离陡坡以避崩塌 滑坡 2 在农业社会 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a 河流水量b 土壤肥力c 川地面积d 林木蓄积量 高考状元话审题 第一步 明设问第 1 题 由关键词 趋利避害 明确该地形区的聚落易遭受的自然灾害 第 2 题 由关键词 农业社会 和 发展规模 确定决定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第二步 提信息 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说明两侧地势陡峻 易发生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 川地面积是决定农业社会该地区粮食产量的主导因素 第三步 细解读川地位于山间或河流两边 所以容易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 因而应远离陡坡 若川地面积大则粮食种植面积大 产量多 养活的人口多 聚落发展规模大 所以大规模的聚落应靠近面积较大的平坦地区 答案 1 选d 2 选c 题组过关 读四幅图 回答1 2题 1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a 东侧为华北平原 西侧为黄土高原b 东侧为东北平原 西侧为内蒙古高原c 东侧为内蒙古高原 西侧为东北平原d 东侧为黄土高原 西侧为华北平原 2 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b 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c 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d 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解析 1选b 2选b 第1题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 为大兴安岭 为我国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第2题 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 为大兴安岭 为太行山 为巫山 为武夷山 四条山脉东南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故降水量较丰富 加固训练 1 读沿108 e的地形剖面图 回答 1 2 题 1 符合 地地形特征的是 a 喀斯特地貌广布b 平原广布c 海拔较高 起伏不大d 远看是山 近看成川 2 关于 地形区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b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c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d 主要是褶皱凹陷形成 解析 1 选a 2 选a 该地经度为108 e 结合图中纬度即可判断相应的地形区 为云贵高原 为四川盆地 为汉江谷地 为秦岭 为渭河平原 为黄土高原 其中云贵高原地形特征是地形崎岖 多石灰岩 喀斯特地貌广布 黄土高原受流水侵蚀作用 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貌 2 2013 北京文综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甲地为峰林 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苏 湘 滇 新 桂 内蒙古a b c d 2 图中 a 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 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 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解析 1 选c 2 选c 第 1 题 峰林的形成和发育与所在地区的岩石条件 气候条件 生物条件等密切相关 一般沉积岩广布 气候温暖 降水丰沛 植被茂盛的地区容易形成峰林 第 2 题 地表形态的形成都是内 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出露地表的岩石也都受到侵蚀作用 无法比较强弱 所以a b选项不对 丁处岩层向下弯曲 为典型的向斜成山 丙处为背斜顶部 受到张力作用 岩石易破碎 易发生滑坡现象 3 2015 福建文综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 秦腔 历史源远流长 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 秦腔飞地 乙城附近 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 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 林木等资源丰富 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 棉花等种植业为主 在楚河中游地区 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 沿108 e 的地形特征差异 2 简述甲 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3 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 秦腔飞地 的原因 4 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同学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 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 并为其提供论据 a 可扩大造纸厂规模 b 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 解析 第 1 题 根据等高线的密度 海拔等信息可以判断 渭河南部等高线密集 为起伏较大的山地 北部等高线较稀疏 为起伏较小的高原 第 2 题 从等高线的分布状况看 两城市均位于开阔的河谷地带 农业基础较好 均处于交通枢纽地带 均为政府所在地 属于区域经济 政治和文化中心 第 3 题 楚河中游临近河流 地形平坦 自然环境优越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 交通 便利 利于人口迁移 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 表明有大量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 带来秦腔文化 并传承至今 第 4 题 选择观点a 可从资源利用 经济发展 资金来源 市场扩大等角度分析其区位优势 选择观点b 则主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市场规模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 1 南侧 以山地为主 地势较高 南高北低 起伏较大 北侧 以高原为主 地势较低 北高南低 起伏较小 2 地处河谷平原 地势平坦宽阔 气候较温和 河流较多 水源充足 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 农产品丰富 交通便利 是当地的经济 文化 政治中心 3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 自然地理环境较好 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 带来秦腔文化 并世代相传至今 4 支持a 农业发展为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