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_第1页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_第2页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_第3页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_第4页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 什么是新事物 3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复习巩固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个是否克服三种错误标准 一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孔子 荆人欲夜袭宋国 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 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 结果却溺死千余人 夜袭计划失败 荆人夜袭 本是个好主意 请猜一猜为何失败了 2 在你的现实生活中 有没有 荆人 的影子 二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一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代表事物发展的前进方向 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1921年 中共 一大 时 只有12位代表 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到今年党的 十七 大时 党员代表2220人 代表着7200多万党员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 第二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一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代表事物发展的前进方向 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原因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它重30吨 占地面积167平方米 由18000个电子管 1000只电容器 7万个电阻组成 每秒运算速度5000次 计算机问世50多年来 无论在技术 性质还是应用上 其变化都是日新月异的 仅从它采用的电子元件来说 就经历了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每五年体积缩小10倍 运算速度却提高了10倍 而成本降低了10倍 近年来 微型计算机技术更是飞速发展 几乎每一年都要更新换代 同时 它也飞速地进入千家万户 第二 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第一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代表事物发展的前进方向 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原因 第三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反映了社会进步要求 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 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市场经济体制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前途光明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的优越性 克服了 汲取了 增添了 新事物是不可阻挡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道路曲折 新事物 旧事物 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 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 顽固抵抗 扼杀新事物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要正确对待事物发展 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 对未来充满信心 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 又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不断克服困难 接受挫折 在曲折道路上稳定事业的辉煌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的方法论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方法论要求 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 充满信心 积极进取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 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1 新事物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 最根本的原因是 A 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 比旧事物后出现B 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C 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课堂练习 D 2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随着经济增长和国力的增强 人们期盼着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 让政府提供的 社会养老 代替农民自身的 养儿防老 对此问题 下列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 可以实现 因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B 不可能实现 因为农民 养儿防老 的观念根深蒂固C 说不清 将来的事情谁也无法预知D 可以实现 因为我国以同步富裕为目标 A 课堂练习 原理 方法论 要正确对待事物发展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方法论要求 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 充满信心 积极进取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敢于接受挫折和考验 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事物的运动变化 总是先从微小的 不显著的变化开始 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 根本性质的变化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2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量变 质变 在哲学上 把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量变 把事物显著的 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 量变 质变的含义 2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水蒸气 水 100 C 100 C 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 由液态到气态 是不是突如其来的 凭空发生的 量变与质变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作准备 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量变 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的两种形式 1 事物在大小 速度 程度和规模等方面发生变化 注意 2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的变化 2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量变 质变的含义 同等数量的黑白围棋子 可以组成凌厉的攻势 也可以组成破绽百出的败阵 这一围棋比赛的事例说明A 质变不都是量变的结果B 围棋比赛的双方必然有胜有败C 联系是普遍的D 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顺序上的变化 也能引起质变 答案 D 课堂练习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作准备 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量变 事物是不断经过 量变 质变 新的量变 新的质变 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会引起质变 2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量变 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 质变的含义 体现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有 1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2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3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4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5 只要工夫深 铁杵磨成针6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7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8 防微杜渐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但质变等于发展吗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质变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 只有上升前进的质变才能叫做发展 3 方法论要求 1 坚持适度原则 反对 过犹不及 做好量的积累 实现 事物的发展 小结 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是不断经过 量变 质变 新的量变 新的质变 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2 重视量的积累 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饿了 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 他觉得没有饱 又一连吃了六个 还没有饱 于是 便吃起第七个饼 刚吃到一半 便觉得饱了 这个人非常后悔 心想 我今天饱了 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 前面吃的六个都浪费了 如果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就会饱 我先吃这半个就好了 笨人吃饼 方法论启示 重视量的积累 反对忽视量的积累 急于求成 小结 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是不断经过 量变 质变 新的量变 新的质变 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3 方法论要求 2 重视量的积累 做好量的积累 实现 事物的发展 3 要抓住时机 促成发展 反对忽视质的飞跃 条件具备而瞻前顾后 优柔寡断 缺乏信心 庸俗进化论 反对忽视量的积累 拔苗助长 急于求成 激变论 1 坚持适度原则 反对 过犹不及 一幅对联写道 学习如春起之苗 不见其增 日有所长 辍学以磨刀之石 不见其损 年有所亏 这幅对联告诫我们A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 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C 要重视量的积累D 要充分重视内因 答案 C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正确的表述是 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外部原因引起量变 内部原因引起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 B C D 答案 D 课堂练习 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任何知识都是无法学到手的 这表明 A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 量的积累比质的变化更重要C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过程D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课堂练习 答案 D 漫画 赌 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有一个故事 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 就让他提一个条件 大臣说 我的要求不高 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 第二个格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