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0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0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0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0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件(30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 列宁指挥起义 工兵攻打冬宫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改革 解体 1991 12 21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结构 1917 11 7 从 战时共产主义 到 斯大林模式 第20课 课程标准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 斯大林模式 的主要表现 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一 前进 再前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 后退 再后退 新经济政策三 加速 再加速 斯大林模式四 思考 再思考 为社会主义把脉 为国家民族做出选择 从 战时共产主义 到 斯大林模式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引言及第一自然段思考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维埃政府面临怎样的形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选择 一 前进 再前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 前进 战胜国内外反革命敌人 1 前进 战胜国内外反革命敌人材料一1917年十月革命后不久 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即面临协约国集团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军的武装反抗 在国内战争非常形势下 布尔什维克党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 物力 财力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实施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9月2日 苏维埃全俄中央执委会宣布 在战争形势下全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军营 全体居民都要无条件履行保卫国家的义务 国内所有的资源必须用于战争的需要 一切为了前线 一切为了胜利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一 前进 再前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引言及第一自然段思考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维埃政府面临怎样的形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选择 形势严峻 列宁的探索 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 苏维埃政府提出 一切为了前线 一切为了战胜敌人 在非常时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 思考1 非常时期 指什么 思考2 非常措施 有哪些 非常时期 指的是 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1918 1920 措施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有什么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 苏维埃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1918年夏至1920年春为第一阶段 1920年春至1921年春为第二阶段 前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迫于战争形式的需要而提出的应急性措施 虽然这些措施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 但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 即作为 战时经济 的合理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施的第二个阶段更多的表现为布尔什维克党试图将战时体制延伸为想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主观愿望 而非客观需要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2 再前进 向社会主义过渡 目的 1 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 物力 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 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材料三列宁说 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 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 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 我们必须根据时间做出判断 起初 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 因为生存斗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四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 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五后来 列宁在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时说 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 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 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材料六1920年 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 面包却属于你们 水属于我们 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 木材却属于你们 苏联兴亡史 阅读材料 回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评价 1 积极 特殊历史时期中 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一项特殊政策 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的保障 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 局限 但违背经济规律 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是错误的 材料一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 参加者占领要塞 提出 要苏维埃 不要布尔什维克 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 等口号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世界通史 现代卷 材料二目前已很清楚 我们用冲击的办法 即用简捷 迅速 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 在许多问题上 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 依据材料回答 当时的苏俄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假如你是当时的苏俄领导人 你会采取何种政策 二 后退 再后退 新经济政策 1 后退 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经济和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 1 原因 2 标志 1921年 俄共 布 十大 召开 通过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的决议 根本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直接 1921年海军基地兵变 2 再后退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有哪些不同 余粮收集制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配给制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国家资本主义 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实行按劳分配制 减轻了农民负担 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实质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 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材料四在战争结束的时候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 而现在 谢天谢地 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依据材料回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带来的成效如何 材料三 3 影响 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 1925年 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 苏联 苏俄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路 列宁时代 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失败 新经济政策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1925年 苏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1924年列宁逝世后 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 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 孤立无援 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 到1928年 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是美国的八分之一 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 99 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1925年 苏俄基本完成经济恢复后 苏联在经济上面临着何种任务 应该如何做 提示 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优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时代 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 材料一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 100年 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 要么被人打倒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 如果这事迟了 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材料二苏联工业化开始时 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 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 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例如 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 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 而政府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 则作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 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的途径是什么 三 加速 再加速 斯大林模式 1 加速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材料三斯大林上台了 他下令让农民都加入到集体农庄里 在那里 所有的东西都不再属于自己 犁 耙 拖拉机 甚至是牛 羊 猪 所有能够带走的 都被没收了 农民共同劳动 政府不断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 压低农产品的价格 粮食收购的价格远远低于成本 征购的数量在逐年增加 这让农民没有了往日劳动的热情 所有制形式 管理体制 调节手段 管理手段 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排斥市场 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 再加速 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主要表现 a 定义 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 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 思考1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2 再加速 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主要表现 思考2 斯大林模式有什么特点 b 特点 政治上高度集权 经济上高度集中 文化上高度划一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到1940年 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计划 成了最时髦的词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 人均粮食产量 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一个让人嗟叹的结局 1991年 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 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3 对以高速度为灵魂的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那是个膜拜的年代 那是个期待的年代 那也是个饥饿的年代 那是个强国的年代 那也是个畸形的年代 积极 1 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2 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实力快速增长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端 1 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2 牺牲农民利益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3 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4 日益僵化 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 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结论 3 对以高速度为灵魂的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材料一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邓小平是如何评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的 邓小平强调什么 四 思考 再思考 为社会主义把脉 为国家民族作出选择 1 思考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斯大林模式 的形成和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苏维埃体制 高度集权 一党制 终身制 君主立宪制 内阁制 两党制 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集体化农庄 资本主义大农场 农业制度 农 轻 重协调发展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工业化道路 以公有制为主导 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所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模式 西方模式 英 2 再思考 现代化的模式是固定的吗 一切都决定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任何决定和当时的政治 经济 社会条件是相关联的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看 没有最好的社会制度 只有合适的社会制度 而评判社会制度好坏的唯一标准是生产力是否得到了发展 马克思 小结 内容 农业 工业 贸易 分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管理 取消自由贸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