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2、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二、教学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三、教学难点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四、教学准备1、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视频。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地球上的板块、现代地震仪的图片。2、学生每组准备一根小木棍,一条毛巾。3、铁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积木块等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流程:(一)导入1谈话:地震是非常可怕的,同样危险的还有火山喷发,大家猜想一下,如果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会不会破坏地形,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课件出示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视频和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考火山喷发和地震使地形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视频:火山地震情景和画面)板书课题。2交流火山、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学生交流,教师点击相关的图片(地动山摇、房屋倒塌、道路断裂、巨石滚落、河流移位、河流阻塞形成堰塞湖、岩浆喷发会形成火山岛、火山锥、熔岩高原等等)(二)组织学生探究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1、引导学生认识火山喷发的成因。(1)观看火山喷发的视频。看过火山喷发,结合刚才的录象,请大家再看书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2)用土豆泥和番茄酱模拟火山的喷发。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3)小结火山喷发的原因。2、讨论:为什么说我国台湾省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频繁地区?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经常有火山爆放,有的地方却没有?从火山爆发的现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拓展:学生介绍火山知识。 小结:在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岩层受到压力较大,这往往是火山和地震的多发地带。 (三)组织学生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1、讨论:你推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讲解:人类不断的改造自然,期待更好的生存环境,可无情的地震却一次次震碎人们的美好生活,给人们的记忆打上痛苦的烙印。(播放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7.8(=7级大地震)级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8.0级(=8级巨大地震)巨大地震、2010年6月5日山西省阳曲县4.6级地震(=4.56中强震)视频图片资料)上述资料中提到了有关地震的相关概念如:震级、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波。讲解震级是地震的强弱,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是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震中到地面任何一地方的距离是震中距,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做地震波。就像水波一样。提问:从地震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地震时大地在剧烈地震动,有很大的破坏力。是什么力量让大地剧烈震动呢?强烈的地震有着很大的破坏力,对人类造成这么大的威胁,你们知道地震是如何形成发生的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做个实验。2、教师介绍地震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原因: 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1)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讨论:假如我们想象这一层一层的毛巾就是地层,地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毛巾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供,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也会发生褶皱变动)(2)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根小木棍,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折断。当木棍被折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假如这根木棍是我们想象中的地下的岩层,当岩层受到挤压的力越来越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木棍在力的作用下被折断,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时发生的断裂,木棍折断时发出的声响,想象到地震时发出的巨大声响;木棍被折断后产生的震动,想象到地震引起的大地剧烈的震动)3、组织学生讨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4、研究地震的危害程度:纸箱地震模拟器实验,判断地震的中心与强弱。讲述: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年地球上都要发生几百次;只是有的地震较弱,人们感觉不出来;只有强烈的地震才会带来灾害,但一般一年不过只有几次。5、指导学生了解地震的前兆。(1)讨论:地震前兆有哪些?你们已经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2)讲述:地震前兆还有: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等。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地震的“活仪器”。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课件展示歌谣: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四)读故事说体会,谈谈安全教育:1、过渡:在人类不断认识、改造自然的历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之奉献一生,为人类的提供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宝贵经验,还有伟大的发明。听故事,谈体会:(科学家夫妇献身故事,张衡的研究。)从这两个故事中,你能告诉大家什么呢?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研究这两种自然现象,或者其它现象?2、指导学生在遇到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3、你在其它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办?(五)全课小结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谈话:同学们,到现在为止,你们对火山和地震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提出再研究的问题:谈话:同学们了解的真多!那么对于这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你有什么想法呢?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想提出来继续研究呢?3、谈话:看来关于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的问题。那就请大家把今天没有完成的研究继续下去,当然你还可以通过查阅课外书籍、实地观察等其它方法进行探究。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研究火山和地震的专家。(六)拓展:学了本节课的知识,你能解释汶川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呢?(汶川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此次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板书设计:地球内部运动 剧烈 火山 地形发生变化 缓慢 地震点评:此教案符合课标要求,符合课改精神,实效性较强,是一篇优秀教案。附送:教学课题: 登月之旅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登月之旅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了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逐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本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介绍人类对月球的逐步认识过程;(2)解释环形山的形成;(3)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了解月球概况;(4)假想去月球旅行,激发学生的探月兴趣。教学目标:1. 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形成原因。2.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主要历程。3. 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行动支撑。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月球基本情况。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探索月球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为达到上述目标,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师生讨论法;2.教师实验、讲解法;3.学生信息交流法教学思路:本教案预设主要基于学生实际,充分发挥网络特别是百度搜索的功能,开展教学活动,主要环节是: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主要历史历程认识月球的基本概况实验模拟环形山的形成回顾人类登月的辉煌历史想象“我的月球车”,并从中体会科技发展对人类登月的巨大推到作用,激发学生对探索月球的热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 课件出示月球的图片。2. 谈话:神秘而美丽的月球激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人们总想着亲自到月球上去走一走,看一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次人类的登月之旅。(板书课题)二了解月球1.(1)谈话:面对月球,我们的祖先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只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吗?你能大抵说说故事内容吗?(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2)让学生简要讲述,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嫦娥奔月图片。板书:神话故事。(3)谈话: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拨开月球的神秘的面纱,直到十七世纪初,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观察到了月球,他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课件:伽利略及他的望远镜板书:望远镜观察2. 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1)课件出示:环形山、月陆和月海图片(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教师做适当补充:月球上较大的环形山有3万多个,这些环形山大多用古代和近代的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月海其实是月球的一些较低盆地,月海一般都被月球内部喷发出来的大量熔岩所填充。3环形山的形成(1)谈话:那么你们知道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吗?说说你们的看法!你们知道科学家们的看法是怎样的吗?(2)师:怎样才能知道科学家们的看法呢?启发学生借助网络。对,可以借助“百度搜索”视频:【百度搜索】环形山的形成视频/v?c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1&word=%BB%B7%D0%CE%C9%BD%B5%C4%D0%CE%B3%C9&fbl=1024【播放视频】/v/b/27783366-1677173210.html#17478585(3)模拟环形山的形成教师模拟实验:把面粉倒进培养皿,均匀地晃动,使面粉的表面尽量平坦。从不同的高度将大小相同的石子丢入培养皿中。用镊子小心地移走石子,观察面粉表面有何变化,并测量坑的深度。再从相同高度把大小不同的石子落下,测量坑的深度。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关?用手电筒照射砸出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讨论什么时候看环形山效果最好。三登月之旅1谈话:从面对月球的无限遐想,到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实际观察,在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航天科技的发展为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奠定了成功的基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吧!2(1)搜索、播放百度视频:【百度搜索】阿波罗登月视频video.baidu/v?word=%B0%A2%B2%A8%C2%DE11%BA%C5%B5%C7%D4%C2&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oq=%B0%A2%B2%A8%C2%DE&f=3&rsp=8【播放视频】:阿波罗11号登月震撼瞬间/show/BVtqIMthL3VG0x1z.html(2)介绍阿姆斯特朗。课件出示:阿姆斯特朗的照片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他的一句话至今还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一步!”3介绍中国的登月计划(1)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目前只有美国成功登陆月球,而登上月球也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千年梦想,你们知道我国的登月之旅的相关信息吗?(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航天事业的主要成就。(主要围绕神舟飞船、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介绍)(3)百度搜索视频:“嫦娥二号”奔月【播放视频】“嫦娥二号”奔月/t?di=103300472_103300473&pos=1&word=%E6%CF%B6%F0%B6%FE%BA%C5(4)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发现同学们对祖国的登月计划比较关注,相信通过我国科学家的努力,我们的航天员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能登上月球,我也衷心希望我们学生中将来也能出现航天员。四总结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2【百度搜索】:月球车 video.baidu/v?word=%D4%C2%C7%F2%B3%B5&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播放视频】美国实验新的月球车。v.ku6/show/O5h2Rfp0yOzPbFR1.html 让学生发挥想象,课后合作设计出自己的概念月球车。【教学反思】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六上登月之旅WORD教案登月之旅课堂的下课铃声已经响了,由于借助百度搜索出的相关视频,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很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虽然已经结束,回顾整个备课、上课的过程,下面几点让我深思。如何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登月之旅是六下第四单元“认识宇宙”的第一课,在五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过了看月亮,前者是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和探索过程,后者则是主要认识和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所以这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原来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本来的预设是主要让学生进行两个分组实验,一是模拟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原因,二是探究环形山直径的大小和深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的出发点是:既然是上“一人一课”的科学课,主要是看学生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吧?因此,也就应布置学生准备实验需要的器材:细沙、大小相同的石子45个、大小不同的石子45个、塑料盘、小电筒。可是这样的话,那么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了解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和探索过程,怎么落实呢?所以,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和探索的过程上面,而让学生在第二节课针对第二个问题进行分组实验。这样,整个教学流程主要是导入新课古代(神话故事)近代(望远镜观察)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关于月球的资料教师演示:环形山的形成原因现代(登月工程)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工程、中国的嫦娥工程延伸下节课的探究实验。如何实施正确、规范的演示实验在准备的过程中,头脑中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教师的演示实验怎样才能规范呢?首先从实验器材上把握。准备沙子时,发现沙子中的杂质比较多,而如果小石子等杂质比较多的话,小石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