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5)ppt课件.ppt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 (5)ppt课件.ppt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 (5)ppt课件.ppt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 (5)ppt课件.ppt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 (5)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1 回首古典书籍 多少个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犹在眼前 譬如 完璧归赵 舌战群儒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 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 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 使宝璧平安归赵 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 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 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 使孙刘迅速结盟 正所谓 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 烛之武退秦师 再次领略 三寸不烂之舌 的无穷魅力 忆一忆 情境导入 2 温馨提醒 1 左传 体例 编年体 了解史书常见的其他几种体例 国别体 纪传体等 2 春秋三传 左传 也称 左氏春秋 春秋左氏传 与 公羊传 谷梁传 合称 春秋三传 3 关于左丘明 其知识渊博 品德高尚 孔子言与其同耻 曰 巧言 令色 足恭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太史司马迁称其为 鲁之君子 4 古人对 左传 的评价 左氏之传 史之极也 文采若云月 高深若山海 贺循 左氏叙事 纷者整之 孤者辅之 板者活之 直者婉之 俗者雅之 枯者腴之 剪裁运化之方 斯为大备 刘熙载 秀一秀 3 秦 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鲁僖公三十年 导致战事发生的原因有二点 其一 郑国曾两次得罪过晋国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 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二是公元前632年 晋 楚爆发城濮之战 一方是晋文公率晋 宋 齐 秦四国联军 另一方是以楚国为主的楚 陈 蔡 郑四国联军 结果以楚国失败告终 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 与之结好 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其二 晋 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 是因为晋 秦都要争夺霸权 向外扩张 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 自然要寻找秦国作为得力的伙伴 秦 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 秦 晋联合也成必然 背景补充 秀一秀 4 背景补充 郑国被秦 晋两个大国包围 危在旦夕 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 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 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 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 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 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 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 而且派兵保卫郑国 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 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 不畏艰险 只身说服秦君 解除国难 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5 春秋时期形势图 6 秦晋围郑形势图 7 1 学生齐读 2 音频听读 3 分角色朗读 读一读 感悟古韵 8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晋师撤离 梳一梳 理清思路 说退秦师 9 品一品 揣摩重点 情境设想 现在如果你是郑国的 烛之武 正面临一场考验 晋国联合秦国来攻打郑国 面对军事实力悬殊的情况 你有什么退兵的良策吗 想想看 10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 语言非常精炼 可分为四层 亡郑 于秦无利可图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秦在西 郑在东 中间隔着晋国 秦要跨越晋国 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 作为自己的边邑 这是很难办到的 亡郑 之后 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 反为晋所有 结果是 邻之厚 君之薄也 从而提醒秦国不可 亡郑以陪邻 舍郑 于秦可得实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舍郑 就是放弃郑 不灭郑 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 郑国在秦国的东方 以此可作为 东道主 那么秦国使者往来 遇到资粮不足 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 给予供给 让秦有利可图 得到实惠 这有什么不好呢 品一品 揣摩重点 11 晋君不可信 20年前 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 秦穆公接夷吾人秦 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 即晋惠公 所以说 君尝为晋君赐矣 当时 夷吾曾把晋的焦 瑕二邑许给秦国 作为酬谢 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 晚上就设版筑城 修建工事 与秦国对抗 晋君如此忘德背信 如若与之共事 决不可能共享其成 利益均分 阙秦利晋不可为 晋君欲壑难填 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 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 若不阙秦 到那里取利呢 从而提醒秦君不要做 阙秦以利晋 的蠢事 总之 在短短的百余字内 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 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 层层深入 句句击中要害 又句句打动秦伯 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 保全了郑国 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品一品 揣摩重点 12 烛之武125字的说辞 紧紧扣住了一个字 清吴楚材 吴调侯在 古文观止 卷一中这样说 篇中前段写亡郑乃以陪晋 后段写亡郑即以亡秦 中间引晋背秦一证 思之毛骨俱竦 同时代的李骏岩 左传快读 卷六中也有如此之说 用间不外利害两端 而极言如此之利不如极言如彼之害 篇中说利只一层 说害却用三层是也 品一品 揣摩重点 利 亡郑 无利有害 舍郑 无害有利 亡郑 将有大害 13 人们在评价烛之武时 有的说他是一个 志士 有的称赞他是一个 勇士 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 辩士 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 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辩一辩 把握形象 人物形象大家谈 14 1 一个令人佩服的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 面对强敌 不卑不亢 侃侃而谈 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 只是增强了邻国 晋国 然后承诺 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 既可使对方感兴趣 以权衡利弊 又不失本国尊严 一番利诱之后 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 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 忘恩负义的本质 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 并且用发展的眼光 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 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 并最终和郑国结盟 这样一来 攻守之势易矣 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 却成功说退秦师 充分展现了他的 辩士 形象 辩士 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辩一辩 把握形象 15 2 一个深明大义的君子 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 一个 退 字 尽显烛之武的才华 由于长期未被重用 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 以至于以 老矣 无能为也已 来推辞 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 最终感动了他 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 出使秦师 烛之武的选择说明了他是君子 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他是一个明白大义的君子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国家利益是大义 面对大义 君子什么都可以放弃 包括自己的生命 何况自己那点不得志呢 这又是一个让我们敬仰的理由 辩一辩 把握形象 16 3 一个让人心酸的勇士 东周列国志 里说他 须发尽白 佝偻其身 踌躇其步 以至到了朝堂之上 左右莫不含笑 我们可以想象 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 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 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 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 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 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辩一辩 把握形象 4 烛之武的不足 烛之武既然如此有才华 佚之狐也知道他 口悬河汉 舌摇山岳 可为什么烛之武老而不被用 年近七十 也只是个小小的 圉正 弼马温 如果你也有烛之武般的满腹才华 你会等到70岁 郑伯去找你才出山吗 是不是有点清高与孤傲 17 从烛之武身上 谈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议一议 探究意义 18 1 在平凡的岗位上 应该爱岗敬业 2 即使暂处逆境 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 以至终成大器 3 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 不计个人安危得失 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4 做人不可过于清高与孤傲 不要恃才傲物 突破情感 1 形象启示 结一结 19 结一结 突破情感 1 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人 2 努力制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气氛 3 迂回战术 4 学会倾听与交流 古往今来 人们总逃不出 利 的魔掌 绕着 利 划了一个又一个圆 文中郑伯的自我纠错 秦伯的弃义背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