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第一课时.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第一课时.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第一课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一、导入通过检查字词和文学常识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一)对课前字词的预习采用投影形式展示,生独立完成,组内互阅,巩固矫正。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绯红()不逊()诘责()芦荟()匿名()深恶痛疾()油光可鉴()抑扬顿挫()答案fixnjihunwjincu2.解释下列词语。(1)油光可鉴:(2)掌故:(3)落第:(4)诘责:(5)凄然:(6)抑扬顿挫:(7)深恶痛疾:(8)杳无消息:答案(1)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2)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3)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4)质问并责备。(5)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6)(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7)厌恶、痛恨到极点。(8)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二)再次熟悉作者,了解背景。【生按照课前搜集的关于作者的基本信息,在组内交流,师适当点拨,然后补充完善。】1.作者信息。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鲁迅的作品?明确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2.人物简介。藤野先生简介:全名藤野严九郎,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藤野从小学过汉文,1896年从爱知医学校毕业留校做解剖学教师的助手,后到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年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升为教授。两个月后鲁迅来此留学,藤野先生担任解剖学兼副班主任,曾给鲁迅以特别关心和照顾。1915年仙台医专升格为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解除职务。1919年回故乡开诊所,1945年在福井逝世。3.关于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敬重的老师;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请您全权处理好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您译出加入。”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4.鲁迅求学经历。时间求学经历少年时在绍兴三味书屋读私塾18岁在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半年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开矿毕业后在日本东京预备学堂学日语毕业后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回东京提倡新文艺二、初读感知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构建起对文本的结构框架和整体认知。快速浏览课文,从题材、体裁、人物、内容、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构思技巧等多方面搜索信息,说说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比一比,看谁搜集得又快又多。1.预设学生表述的内容:(1)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2)这是一篇记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和经历的文章。(3)这是一篇以藤野先生为主人公的文章。(4)这是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5)这是一篇通过几件事来刻画人物的文章。(6)这是一篇选择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文章。(7)这是一篇跨越二十年转换三地(东京仙台北京)时间空间跨度较大的文章。(8)这是一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文章。(9)这是一篇体现了作者思想变化的文章。(10)这是一篇感情非常强烈的文章。(11)这是一篇表达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感激与怀念的文章。(12)这是一篇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文章。(13)这是一篇有生动的细节描写的文章。(14)这是一篇设置了两组对比(藤野先生/日本学生、“我”/清国留学生)的文章。(15)这是一篇通过正面记叙、反面衬托,深情赞颂藤野先生正直高尚的思想品质的文章。(16)这是一篇直接描写藤野先生与间接表现藤野先生相结合的文章。(17)这是一篇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富有表现力的文章。(18)这是一篇内容丰富深刻、脉络层次分明的文章。2.教师小结:这是一篇的文章。(1)回忆一段留学经历的文章。(回忆性)(2)通过几件事来记人的文章。(丰富性)(3)通过典型事例从多个角度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文章。(典型性)(4)既有感激怀念,又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的文章。(抒情性)(5)体现作者思想变化的文章。(深刻性)(6)运用对比衬托、直接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文章。(艺术性)三、整体感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帮助学生梳理结构框架和对文章事件的初步认识,帮助学生梳理出文章的两条线索。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叙述线索。思考下列问题: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明确“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2.划分层次。明确(1)在东京前三段;(2)在仙台中间部分;(3)在北京后三段。3.这三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具体内容?明确(1)在东京,表达对的厌恶。(清国留学生)(2)在仙台,回忆与的交往。(藤野先生)(3)在北京,表达对藤野先生的和。(感激怀念)4.速读课文,练习一下概括能力,说出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明确(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3)关心解剖实习;(4)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5.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明确“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6.指导赏读第一部分。(1)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标致”,“标致”的本义是什么?鲁迅真的认为这样很“标致”吗?明确本义是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通过这里的讨论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反语”。(2)第一段和第二段写清国留学生在干什么?明确赏樱花、学跳舞。(3)鲁迅先生对这些所谓留学生的举动持一种怎样的态度,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明确从鲁迅和那些“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一条暗线。【点明本文的明线与暗线。】四、初步探究人物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探究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然后分析描写所透露出的人物性格的信息,进而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用“从的描述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的句式,表述自己的发现。【组内展开交流,班内展示。】明确1.外貌描写(白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透出先生的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2.通过四件具体的事件,突出精神性格。(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2)为“我”改正解剖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3)关心“我”的解剖实习。热情诚恳,关心入微。(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这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