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中秋节和重阳节教案 首师大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中秋节和重阳节教案 首师大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中秋节和重阳节教案 首师大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中秋节和重阳节教案 首师大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中秋节和重阳节教案 首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中秋节和重阳节教案 首师大版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对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来历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科学技术能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知识与技能: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秋季的民族传统节日,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概况和人类探索月亮的相关信息。行为与习惯:搜集资料的习惯教学重点:知道中秋节和重阳节秋季的民族传统节日,初步知道一些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教学难点:初步知道一些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习俗的意义。教学安排: 课时:2 教学准备: 这是一次课内外结合的常识主题活动教学。设计者首先向学生交代活动创意,征询学生意见,形成活动初步方案。并要求学生做好如下准备: 1自由组合,要求各组收集: 1) 有关月亮和中秋的传说、故事、诗歌等。 2) 中秋节各地各族人民的习俗资料。 3) 有能力的组收集有关月球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前布置教室(布置教室时最好不让学生在旁边)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与中秋节相关的绘画作品,如赏月,嫦娥奔月等;贴上书法作业,内容为古代文人对月及中秋的描写(以一年级儿童熟知的作品为好);在教室的窗台上摆上月饼;播放歌曲打月饼。2学生走进教室,观察教室的变化,然后坐在座位上。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1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让你想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中秋节。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叫中秋节呢?教师解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我国,农历的七、八、九月是秋天,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天的一半,所以叫中秋节。2学生自由发言:你觉得中秋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把学生提到的关于中秋节的信息分类写在黑板上,可以用图表示: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活动,中秋节的作品(包括文字和绘画作品及歌曲等)3学生按兴趣自由结合成三个大组,分别就中秋节的传说、活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形式可以是表演、绘画,书写、背诵等。4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中秋节的传说、活动、作品。(把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览)5教师小结: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如果实在有事回不来,也要给家人打电话,祝家人节日快乐!三、拓展延伸1学生自由发言,关于月亮你还知道哪些知识?2课下作业:搜集更多的关于月亮的作品,背一背。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MTV:常回家看看。2学生发言:听到这首歌,看着画面,你想到了什么?3教师小结:这一首表现人与人之间亲情的歌曲,到了周末、节假日,在外上学和工作的人们都应该回家看望自己上了年纪的父母,让他们在晚年同样感受到生活中的亲情,同样感受到幸福。在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叫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回家看望家里的老人。你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吗?二、学习新课1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重阳节的时间(教师补充:农历九月初九)你知道重阳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吗?2创新表演:怎样给家中的老人过节呢?A小组讨论,尝试表演。B全班交流。3说一说:你知道重阳节在过去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吗?学生自由发言。4教师出示三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十日即事 李 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又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日 文森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教师对此三首诗略作解释,总结出古时重阳节的活动: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三、拓展延伸你知道秋天还有哪些节日吗?(阳历的节日)在课下搜集其他秋天的节日的信息。板书设计: 中秋节 重阳节课后小结: 学生年龄小,搜集资料的能力较差,对于中秋节、重阳节的了解很少,教师准备应再充实一些。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中秋节教案1 北师大版【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地区欢庆中秋节的习俗。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新型月饼,发展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3.喜爱中秋节,感受中秋节到来时的喜悦气氛,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4.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活动准备】(一)学情分析我校坐落在知识分子比较密集的地区,是一所班额较大、学生较多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大多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学生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二)物质资料准备图片。【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以图激趣,激发求知欲望师:晚上,天空中都会出现月亮,你看见过什么形状的月亮就把它画下来。师(把学生画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月亮图片贴到黑板上):看这些月亮,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有的月亮是圆的,有的月亮是弯的。生2:我发现了月亮会变化。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跟圆圆的月亮有关的节日,那就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二)收集资料,开拓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师: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中秋节起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是从书上看到的。(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生2:传说唐明皇在一个月圆之夜到月宫里游玩,并学得一首霓裳羽衣曲,回来后他十分想念月宫里的生活,所以每年月圆的时候都要赏月,百姓也来效仿,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传统。我是听爸爸说的。 生3: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谷物成熟的时节,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就是从那时传下来的。我是在网上查到的。师:说得真好,以后我们就应该养成这种主动从多方面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中秋节到了,人们是怎么庆祝中秋的?(出示图片1城里的人们围坐在桌旁赏月话中秋)生1: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生2:中秋节,全家团圆,他们都笑眯眯的,非常开心。师(出示图片2农村的人们,欢歌载舞迎中秋):他们又是怎么庆祝中秋的?生1:小姑娘敲着锣,小男孩高举南瓜和白菜,老奶奶拄着拐杖,老爷爷叼着烟斗。生2:他们笑眯眯的,手舞足蹈,中秋节过得很开心。生3:丰收了,他们身上穿着漂亮的衣服,手上拿着丰收的果实大白菜和南瓜。师:中秋节到了,人们欢天喜地迎中秋,他们不但庆中秋,同时也在庆丰收。那么祖国各地的人们是怎么庆祝中秋的?把你们课前查找到的资料讲给大家听听。生1:我知道惠州的人们过中秋时,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还点孔明灯来庆祝。生2:我知道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等烧红后,再放醋进去,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生3:(边出示图片边说):厦门的小朋友们每年中秋节用风筝、气球给台湾的小朋友送祝福。师:是啊,隔山隔水隔不断我们的亲情,我们与台湾的人民永远心连心。大家收集的材料可真不少,在小组内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播放短片东西南北中各地过中秋。师:你们是怎么庆中秋的?生1:我去爷爷家跟爷爷、奶奶一起庆中秋。生2:我们全家买了好多好多月饼,我们边赏月边吃月饼。生3:中秋节那天,我给爸爸、妈妈弹琴听。生4:我从小喜欢背古诗,我会背一首唐朝的中秋夜给大家听。生5:我也喜欢背古诗,我会背静夜思。(学生跟着齐背)生6:我知道中秋节的神话故事,我来给大家讲一段月亮上的中秋。生7:我会背歌谣爷爷为我打月饼,我还会唱呢!音乐声响起,学生跟着齐唱,载歌载舞,非常开心。(三)动手实践,团结合作,加深喜爱之情师:中秋节吃月饼,我们也带来了好多月饼,仔细看看你手中的月饼,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生1:我的是黄色的,圆形的月饼。生2:我的是白色的,方形的月饼,是用糯米做的。生3:我的是心形的,德芙月饼。师:看看上面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生1:上面有字,旁边还有花边,很美丽。生2:上面有一个漂亮的仙女,妈妈说她是嫦娥,住在月亮上。师:尝一尝你带的月饼什么味道?生1:甜的,很酥,很好吃。生2:我带的是豆沙馅的,很甜。生3:我带的是枣泥馅的,也很好吃。师:既然大家这么喜欢月饼,如果你是月饼设计师,让你来设计一款新型月饼,你会把它设计成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图案,什么味道的呢?可以小组合作共同来完成。(配乐学生制作)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生1(拿着图片):我设计的是彩色花瓣形月饼,你们看它多漂亮啊!它是蛋黄馅的,因为我喜欢。生2(拿着橡皮泥捏好的月饼):这是我们小组的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