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第4课《嘎达梅林》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第4课《嘎达梅林》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第4课《嘎达梅林》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第4课《嘎达梅林》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第4课嘎达梅林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蒙古乐器马头琴。2、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3、教育学生热爱民族英雄,学习英雄为祖国、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教学重点:准确表达歌曲感情。教学难点:长音的保持。教材分析:对“嘎达梅林”的解释,最普遍的解释是:“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释为: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总之,对“嘎达梅林”的解释还要做深入细致的考证工作。教学过程:放电影嘎达梅林片段。(一)听赏演奏曲。(大屏幕显示嘎达梅林,背景是骑马善战)1、听录音,学生感受乐曲情绪。2、试着跟马头琴哼唱。3、再次哼唱,教师指导学生不会的地方。4、教师分析乐句及乐句之间的关系。5、完整哼唱乐曲。6、听老师演奏,体会音乐情绪。(二)对蒙古族进行相关介绍,让学生更加了解蒙古族。(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充分了解了蒙古族的音乐、舞蹈、风土人情等,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可以到内蒙古看看,和蒙古族人民结成好朋友。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第4课小小驼铃响叮当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小驼铃响叮当,感受并初步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与和谐的两声部效果。2、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和培养学生乐观、坚毅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唱第一段歌词。2、感受并初步学会表现和谐的两声部演唱。教学准备:钢琴、歌谱、课件、串铃。教学过程:一、铺垫导入1、关于沙漠的印象播放图片“荒芜的沙漠”。请学生说说在沙漠中最渴望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驼铃声。2、 关于驼铃的联想用串铃跟随音乐模仿驼铃的音响(初步感受歌曲旋律)。3、关于两声部节奏的练习低声部:0 0 0 0 0 0 叮 当 叮 当, 叮当 叮当 叮 当 。 要求:注意休止符,表现驼铃的清脆。高声部:X XX 0 0 0 0 哎 哟哟,叮 当 叮 当。要求:表现骆驼的开朗稳重。高低声部合作练习(读)。要求:声部间节奏要整齐;音量要适度;借助串铃帮助学生掌握两个声部的节奏。4、高低声部旋律合唱驼队中还时不时传来这样的歌声,听学唱低声部旋律歌词。音阶下行作渐弱处理;表现驼铃的清脆(小骆驼的活泼可爱)。学唱高声部旋律、歌词。第一小节表现骆驼作为“沙漠之王”的自豪感;第二小节表现大骆驼的稳重。生生合唱练习。二、 歌曲新授1、歌曲导入:“同学们练得可真够认真的,驼队中的小骆驼们不禁也想来唱上一首了,听”2、感受歌曲:请学生用串铃模仿驼铃,随歌曲录音进行伴奏,再次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3、学唱歌曲:齐唱部分A随琴学唱,初步掌握。B提示学生:有规律的节奏表现骆驼坚实的脚步以及晃动的驼铃。C作2小节对唱练习(师生;生生)。合唱学习A聆听合唱部分录音。B复习高低声部歌词的演唱。C两声部合唱(师生合唱;生生合唱)尾声歌词学唱A老师范唱,表现出不怕困难、乐观的情绪。B学生学唱(表现)第一段尾声,注意休止符的表现。4、演唱歌曲(第一段):A随钢琴完整演唱。B随范唱录音齐唱合唱。C随伴奏录音齐唱合唱。D领唱合唱加入打击乐器伴奏。灵活运用以上方式演唱,帮助学生初步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