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 】年被发现的。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 】或【 】如:【 、 、 、 】等。3如果把不同年代的【 】比做一本书,那么【 】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4【 】提出生物进化是【 】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他认为生物最初是由【】发展起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 】生存下来,而【 】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6【 】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7科学家对从岩石中发现恐龙的【 】和【 】的化石进行了研究,得出来了:【 】是一种以往从未发现的巨大无比的爬行动物。8现在的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被称为“ ”。如:【 、 、 、 】。9科学家们发现,海豚和【 】某些部位的骨骼排列基本相似。10列举你知道的恐龙化石的类型:【 、 、 、 、 】11生物是通过遗传、变异和【 】,从【 】到【 】,从【 】到【 】,种类由【 】到【 】地发展着,【 】着。12科学家在云南【 】发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巨大古生物化石宝库。13恐龙灭绝发生在【 】万年前,人们对于恐龙的认识和模拟是根据【恐龙化石的研究】复制出来的。14马的进化过程:按顺学写【 、 、 、 】二、判断题1、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 】2、化石就是生物。 【 】3、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蠼蛾数量要比浅色尺蠼蛾的数量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4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 【 】5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 】三、简单题1、你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些推测?请你表述出来。2、什么是化石?3、化石是怎样形成并被发现的?4、制作印迹化石模型的方法?5、为什么同一生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变化?答: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结果。6、什么是自然选择?什么是人工选择?7、为什么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为什么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8、达尔文经典生物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9、现在的动物是地球上原来就有的吗?动物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促进动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0、说说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四、分析说明印度洋南部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哪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你能试着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对此现象做出解释吗?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些高大的植物就容易倒伏,甚至折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只有那些矮小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地逐渐积累下来,就形成了“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的现象。春雨的色彩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启发幼儿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以及相应的情景对话练习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情况分析: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经验在活动展示出来。 三、活动目标: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3、认知目标:帮助幼儿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引导幼儿份角色朗诵小动物的对话,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进而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难点是:学习词语“淋、滴、洒、落”、学习春雨的对话、诗句“亲爱的小鸟们,你们说得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五、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课前学会朗诵诗春天,并组织幼儿春游,根据天气情况实地观察春雨,让幼儿感受了解春天的有关知识经验。2、物质准备:小动物头饰、 教学课件、幼儿绘画用纸笔 六、教法: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对幼儿充分放手,对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 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3、情景演示法: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和动静交替法加以整合,使幼儿从多方面获得探索过程的愉悦。 七、学法:1、多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韵,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进行角色表演,说出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间合作表演的快乐,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 八、教学过程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欣赏散文诗-情景表演-经验总结-审美延(绘画形式)1、激发兴趣谈春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2、看春雨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到春雨姐姐欢迎的最热烈老师说: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散文诗春雨的色彩3、欣赏散文诗(1)完整欣赏后请幼儿把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幼儿提出来,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给幼儿提出要求,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淋、滴、洒、落”并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朗诵、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4、情景表演:分角色进行朗诵表演。5、经验总结:将本家活动内容的前半部分进行总结,给幼儿一个春天的完整印象。6、扩展延伸、升华主题引导幼儿运用手工工具,用绘画的方式将幼儿感受到的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巩固和加深幼儿对春天及春雨的任认知。附送: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并知道能量的具体转换过程。2.过程与方法 能针对具体的情景,说出什么形式的能转化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能;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亲历能量的互相转化过程并加以研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地从事有关能量转化的探究活动,并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法去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形式的能量。 2.难点:理解各种形式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三、教学准备: 有关能量转化的课件;使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太阳能的应用材料、手摇发电机;火柴、细铁丝、三角架、石棉网、花生米、水、小烧杯、软胶塞;大扣子、粗线,记录单等。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能量方面的知识。1.谈话:冬天天冷时,同学们常常两只手互相搓搓,就觉得暖和些了。这里都发生了什么样的能量形式的变化?(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和声能了。) 2.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很多形式的能量,如电能、风能、热能、光能等,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用得最多,也是用途最广的一种能是什么吗?(电能) (课件出示电灯图)提问:是什么形式的能量使电灯亮起来的?3.讲述:电能让电灯发光、发热,我们就说电能转变成了光能、热能,可以把它这样记录下来。板书:电能光能、热能4.谈话:其实,能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课题一能量的转换。(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 1.谈话: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看能量是如何转换的。(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2.教师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操作,提出做点燃花生米加热水小实验的要求。3.提问: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用温度计量一下加热前后的温度,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回答:水温会上升,产生了热能。)4.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单。5.研讨:对比加热前后水温的变化,说说在这一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指出:花生米里的能量是化学能)(全班交流得出:点燃花生米,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后,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使水温升高了。) 板书:化学能光能、热能 6.教师指出:花生米燃烧后把其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光能和热能,那生活中的热水也是由烧水的材料煤、柴草等燃烧后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刚才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的猜测。 7.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上的图)引导学生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结果。 (4)师生共同完成能量转换过程的描述。(课件出示)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植物接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人吸收植物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声能。从而使水烧开。(课件出示)即: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热能声能。 (三)实际应用 1.谈话:我这有一个好玩的东西(出示“飞旋的扣子”,边说边玩)。 2.讲解飞旋的扣子的做法及玩法。 3.让学生小组合作按要求制作玩具。4.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玩具,比一比谁做得好。在学生玩过之后研讨:这里面蕴藏着什么科学道理?5.全班交流其中能量转换的过程。6.请同学们回想自己玩过的溜溜球,其中能量又是如何转换的?7.出示太阳能应用材料,让学生猜想是什么能量转换成什么能量。8.学生交流讨论其中能量转换的过程。9.出示手摇发电机,演示能量转换,学生分析交流。 10.小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小玩具里也蕴藏着大道理!(4) 拓展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车费合同范本
- 富宁商标转让合同范本
- 新入职员工通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2篇
- 执法司法面试题目及答案
- 生态主题公园:2025年沉浸式体验设计与环境融合报告
- 历届托福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附答案)
- CN222961424U 一种微生物采样装置 (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济南市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
- 安全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顶管工程监理规划
- 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护理
- 2025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公司组织架构图职能部门及工作职责
-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计划
- 《水利工程质量》课件
- 《市场营销岗位介绍》课件
- 《电子收费系统E》课件
- 2024年全国《考评员》专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与答案
- 原材料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 40m预制箱梁汽车吊双机台吊专项方案(经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