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期中考试语文顶级试卷.doc_第1页
人教版七下期中考试语文顶级试卷.doc_第2页
人教版七下期中考试语文顶级试卷.doc_第3页
人教版七下期中考试语文顶级试卷.doc_第4页
人教版七下期中考试语文顶级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华学校2016春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试题卷 制卷:语文梦工厂 审卷:陈彩珍老师亲爱的同学:在如歌的岁月里,我们曾泛舟科海,漫步语文世界;曾背负行囊,到民间采风;曾激情于辩论台,徜徉于古诗苑;我们也曾和着音乐的节拍,恣意寻觅春天的踪迹如果说语文是一片蔚蓝的天空,我们就是那翱翔的雄鹰;语文一片碧绿的新野,我们就是那奔驰的骏马。在这属于我们的世界里,我们将尽情挥洒,展示我们青春的风采,谱写我们瑰丽的随想!注意:卷面分3分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分)古朴清幽的江心寺,m( )漫着淡淡墨香;yu( )耳动听的瓯剧,传唱着种种悲喜;香甜软糯的汤圆,包gu( )着浓浓思乡;静静流淌的瓯江,b( )育着代代儿女,古来“气候温润”之地,继历史之流风余韵,开未来之万千气象。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语文是一首诗,诗里有“夜发清溪向三峡, ”的不舍与缠绵;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是“荷笠带斜阳, ”的瑰丽与梦幻;语文是一支歌,这歌是“正是江南好风景, ”的兴奋与狂喜;语文是一段情,这情是“有约不来过夜半, ”的寂寞与失落;语文记载了历史:万里赴戎机, ;语文书写了人生: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语文诠释着悠然的心境:春潮带雨晚来急, 。语文承载着相思与梦想: ,双袖龙钟泪不干。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赏赐百千强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 道渴而死 。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4分)(1)莫名其妙(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不能名其一处也(2)罄竹难书( ) A.即书诗四句 B.未尝识书具5名著阅读。(5分)(1)根据你的阅读印象,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几乎每次进餐之后,它(蓝图拉毒蛛)都要整理一下仪容,譬如用前腿上的跗节把触须和上颚里里外外清扫干净。嗉囊装满后,【A】 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脚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上述两段文字均选自名著 ,分别描写的是塔蓝图拉毒蛛和【A】 (名字)进食后的生活习惯,说明了昆虫也和人类一样有着良好的爱卫生习惯。(2)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回答问题。(分) 我们更亲近了。我随时都可以到他哪里去,坐在盛满破烂的箱子上,毫不受阻挡地观察他熔铅、烧铜,把铁片烧红,用小锤子在砧子上捶打 (选自童年)“ 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躇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节选自 童年 )a. 请分别指出材料中的“他”和材料中的“她”是谁。(2分)答:“他”是 ; “她”是 。b.说说材料中的“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答: 。6.经验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4分)【A】仔细研读下面的一段话,明其哲理,然后请你用所熟悉的名言、警句、诗句或者俗语解释之,当然你也可以用自己“经典”的话语进行阐释。(分)“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答: 。 【B】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最经典的文字,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一个个方块字,充满着无穷的魅力。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对联!(2分) 毛主席和周总理视察长沙,二人同乘一车。当车行至湘江边,毛主席看到橘子洲和洲旁行船时,诗兴勃发,随吟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笑求周总理对出下联。周总理默思良久,望着窗外,不知如何应对。当车行至天心阁时,忽见几只鸽子从天心阁扑楞楞飞出,周总理马上对出了下联,你能写出周总理所对的下联吗? 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毛主席)下联: (周总理)二.阅读之旅。(共38分)(一)时文追踪。(24分)甜甜的泥土【A】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虽已立春,天还是很冷。【B】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一阵电铃的急响。她黯然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一群唱着儿歌的孩子,跨出了校门,没有她的儿子;又一群说说笑笑的孩子,踏上了马路,也没有她的儿子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都放学了。”“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叫什么?”“王小亮。”“几年级几班?”“今天,刚过,八个生日。” “我是问几年级几班。”老头有一点不耐烦了。“哦大概”她又惶然地摇摇头。老头奇怪地打量着这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他那双小手在衣服上来回蹭着,微微思考了一下,笑眯眯地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给要好的伙伴发两颗,又恭恭敬敬地给老师五颗。“吃呀!”他快活着叫着、跳着,连那只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C】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和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身放学了,小亮还沉浸在欢乐之中,蹦蹦跳跳地朝家中走去。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一股恐惧感袭上心头。他好像又看到: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爸爸抓起一条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他愣怔着,不知如何办才好。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他低下小脑袋,吮着指头,想了许久,瞅瞅四周无人,迅速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还特地插上一根小棒棒。【D】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第二天,小亮起得特别早。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掏米、添水、捅火、坐锅,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他要赶紧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融化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潮湿的地面上,歪躺着几张皱巴巴的糖纸和那根作为标志的小棒棒。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7本文以“糖”为线索展开故事,请以简洁的语言概述个主要情节。(2分)送糖( )( )挖糖8王小亮知道奶糖是谁买给自己的吗?根据原文说说你的理由。(3分)答: 。9“蓦地,他站住了,摸摸口袋里还剩下的舍不得吃的糖”,小亮为什么“舍不得”吃糖呢( )(3分)A他想把糖留给同学、老师吃。 B他想把糖藏在雪地里,以后慢慢吃。C他想把糖给爸爸和现在的妈妈吃。 D糖是过去的妈妈送来的,带着妈妈独特的芳香和味道,他想珍藏着,舍不得吃。10本文写作手法极为丰富,请你从文中【A】【B】【C】【D】四个画线的句子中选择一处,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答:我选【 】,表达效果: 。11文章结尾处写道:“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小亮眨巴眨巴眼睛,忍不住滚下泪来”“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小亮为何先哭后笑?你是怎样理解“那泥土,甜丝丝的”这句话的含义的? ( 5分)答: 。12表述题。(二选一,8分)(1)“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家园”,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请你联系文本,说说你的“幸福”的理解! ( 200字左右)(2)请你以文中小亮的身份和口吻,给“过去的妈妈”或“现在的妈妈”写一封短信,表达你对 “幸福”的诉求! (要求:中心明确,格式正确, 200字左右)(二)玩味古典。(1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316题。【甲】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13.填空。(3分)【甲】诗中,李杜指 、 。“风骚”指诗经中的“ ”和屈原的 ;【乙】文中谈到了两种读书方法,即“ ”和“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翻译: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翻译: 。15对【甲】【乙】两段文字主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至今已觉不新鲜”说明李杜的诗篇已经落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B.“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采用现身说法的方法,向吕蒙传达了学习的益处。C.“江山代有才人出” 诗人意在赞美人才辈出,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鲁肃的爱才敬才,衬托出孙权劝学的成功。1.研读【乙】文和链接材料,然后概括吕蒙“非复吴下阿蒙”,让士人“刮目相待”的原因。(4分)【材料链接】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己让人,有国士之风。他孝顺母亲,举国皆知,鲁肃、甘宁皆敬拜其母,他于军务倥偬(征战)之际,仍勤于修学读书,手不释卷,并致诸实用,遂成一代名将。答: 。三青春的书写。17.请你根据要求作文。(二选一,分)【要求】说真话,诉真情; 文体不限; 不少于5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果出现,请用“XXXX”代替。A以“生活中的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B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材料】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憧憬,是向往,是执着,是永不言弃的追求。古者周公梦蝶,痴人说梦,南柯一梦现而今,世界有世界的和平梦,中国有中国的发展梦,社会有社会的安定梦,家庭有家庭的幸福梦,就算个人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梦。你的梦是什么呢?请你以“从此,我有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作文。密封线英华学校2016春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试题卷 制卷:语文梦工厂 审卷:陈彩珍老师亲爱的同学:在如歌的岁月里,我们曾泛舟科海,漫步语文世界;曾背负行囊,到民间采风;曾激情于辩论台,徜徉于古诗苑;我们也曾和着音乐的节拍,恣意寻觅春天的踪迹如果说语文是一片蔚蓝的天空,我们就是那翱翔的雄鹰;语文一片碧绿的新野,我们就是那奔驰的骏马。在这属于我们的世界里,我们将尽情挥洒,展示我们青春的风采,谱写我们瑰丽的随想!【温馨的提示】卷面分3分。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9分)1 ( ) ( ) ( ) (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_ _, _ _。_ _, _ _。_ _, _ , _!_ _, _ _。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扳 。 强 。毕 。 道 。4.(1)( )(2)( )(4分)5(1) (名字)(2分)(2)a.“他”是 ; “她”是 。(分)b. 。(1分)6.答:【A】 。(分)【B】下联: 。(2分)二.阅读之旅。(共38分)(一)(24分)7送糖( )( )挖糖 (2分)8答: 。(3分) 9( )(3分)10答:选【 】,表达效果: 。(3分) 11答: 。( 5分)12答:选择 。表达/理解如下: (8分)(二)玩味古典。(14分)13. 、 “ ” ; “ ” “ ” (3分)14 翻译: (2分)翻译: (2分)15( )(3分)1.答: 。(4分)三青春的书写。(分)达标行 520字760英华学校2016春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29分)1.弥 悦 裹 哺 (4分)2.(8分)思君不见下渝州 (1分) 青山独归远 (1分)落花时节又逢君 (1分)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分)关山度若飞 (1分)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1分)何人不起故园情 (1分) 思君不见下渝州 (1分)3.(4分) 通“攀”,牵、引 有余 全、都 在路上/在途中4.(1)B. (2分) (2) A. 2分)5.(1) 昆虫记 绿色蝈蝈 (2分)(2) a. 好事情 外祖母/阿廖沙的外婆。(2分) b.她的爱丰富了“我”的心灵,使“我”充满力量面对困苦的生活。(1分,类似即可”)【】 “天生我才必有用”/“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其他答案,意近也可。(2分)【】天心阁 阁中鸽 鸽飞阁不飞 (2分)二.阅读之旅。(共38分)(一)(24分)7. 分糖/发糖 埋糖 (4分)8.王小亮知道奶糖是“过去的妈妈”买给自己的。 因为那是他“最喜欢吃的奶糖”; 当他“惊喜极了”地接过奶糖,“微微思考了一下”之后,他一定想起自己最喜欢吃奶糖的事只有“过去的妈妈”才知道; 小亮吃糖时“快活地叫着、跳着”,当晚“睡得特别香,特别甜” ,“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等文字,都表明他知道这糖是“过去的妈妈”给的。 (答出任意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9 D (3分)10示例:选择【A】,环境描写(1分),渲染出一种凄凉(凄清、清冷)的气氛(1分), 为下文“她”送糖、小亮埋糖做铺垫(1分),反衬出“她”深深的爱子之情(1分)。(后3点答出两点即可) 选择【B】,比喻(1分),将“她”比作一座雪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她送糖不见小亮后因失望而发呆的神情(1分),揭示了她内心的失望和苦涩(类似即可,1分)。 选择【C】,对比(1分),同学们“嘻嘻哈哈的笑声”和老师“悄悄背过身”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同学们分到糖后的喜悦心情(1分),以及老师对小亮处境的同情和悲悯情怀(1分) 选择【D】,虚实结合(1分),通过写梦境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的妈妈的爱与思恋(1分)以及对现在的“恨”/“不喜欢”。(1分)11“过去了妈妈”给的奶糖和冰雪一起融化了,渗入了大地,这让小亮似乎觉得母爱随着雪水和糖浆一起消失了,所以他伤心地哭了(1分,意近即可); 但是当他“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时,他分明又尝到了甜丝丝的味道,再次感受到了母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