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CDMA中功控主要分为:开环功控,闭环功控,外环功控,请简述各类功控的目的?并描述各种功控的大致过程。答:开环功控的目的是提供初始发射功率的粗略估计。它是根据测量结果对路径损耗和干扰水平进行估计,从而计算初始发射功率的过程。比如:上行链路的开环功控的目的是调整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发射功率。UE在发射随机接入之前,总要长时间的测量CPICH的接收功率,以去掉多径衰落的影响。闭环功率控制的目标是使接收信号的SIR达到预先设定的门限值。在WCDMA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闭环功率控制都是由接收方 NODEB或UE通过RAKE接收机产生的信号估计DPCH的功率,同时估计当前频段的干扰,产生SIR估计值,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相比较。如果估计值大于门限就发出TPC命令“1”(升高功率);如果小于门限就发出TPC命令“0”(降低功率)。接收到TPC命令的一方根据一定的算法决定发射功率的升高或降低。外环功率控制目的是动态地调整内环功率控制的门限。因为WCDMA系统的内环功率控制是使发射信号的功率到达接收端时保持一定的信干比。然而,在不同的多径环境下,即使平均信干比保持在一定的门限之上,也不一定能满足通信质量的要求(BER或FER或BLER)。因此需要一个外环功率控制机制来动态地调整内环功率控制的门限,使通信质量始终满足要求。RNC或UE的高层通过对信号误码率(BER)或误块率(BLER)的估算,调整快速功率控制中的目标信噪比(SIRtarget),以达到功控的目的。由于这种功控是通过高层参与完成的,所以叫做外环功控。当收到的信号质量变差,即误码率或者误块率上升时,高层就会提高目标信噪比(SIRtarget)来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1分)常规外环功率控制算法采用与内环功率控制相近似的方式Pcompensation =max(UE_TXPWR_MAX_RACHP_MAX,0)单位dBm异常处理 (1分)如果当前小区不满足S准则,则UE读SIB11,并进行相邻小区的测量,判断邻区是否满足上述S准则。如果UE发现没有一个小区满足S准则,UE就会在新的频点上继续重复上述过程。RRC建立是接入过程优化需要关注的重点,它涵盖了RRC、NBAP、Q.AAL2、FP等协议交互,信令流程如下图所示,RRC建立其中有一个环节失败就会导致整个过程的失败,请根据信令流程和实际优化经验回答下而后问题:1)通过跟踪信令发现RNC收不到UE的RRC CONNECT SETUP COMPLETE消息,请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答:1)RNC收不到UE的RRC CONNECT SETUP COMPLETE消息有三种可能,UE没有收到RRC CONNECT SETUP,导致不能发出RRC CONNECT SETUP COMPLETE消息; UE收到RRC CONNECT SETUP后,没有发出RRC CONNECT SETUP COMPLETE消息; RRC CONNECT SETUP COMPLETE消息在传输中丢掉了。2)UE没有收到RRC CONNECT SETUP:确认UE收到RRC CONNECT SETUP消息。可在超级终端上看是否有收到RRC CONNECT SETUP消息的打印,如没有则是没有收到SETUP消息。或者打开RRC上报空口消息,查看在RRC CONNECTION REQ消息后有无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如有查看这两个消息的UE ID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没有收到SETUP消息。3)UE收到RRC CONNECT SETUP:UE收到SETUP消息后,释放RB0(随机接入信道),在保护定时器超时之前释放完成后启动功控,开始建立下行专用信道(配置无线链路和传输信道和MAC)。在配置的各个阶段如果在保护定时器超时(终端输出会有TIMEROUT字样)之前RRC没有收全各配置原语确认会导致UE发不出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比如,T312超时RRC还没有收够N312个CPHY_SYNC_IND原语(表示下行同步失败)而导致UE发不出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 3)RRC CONNECT SETUP COMPLETE可能在IUB 接口丢掉:可以从底层到高层E1-ATM-FP来分析。首先检查是否有E1告警,可以查看告警台是否“E1信号丢失告警”,然后可以在RNC的维护台上执行DSP E1T1检查AAL2PATH对应的E1状态。如果E1断链,可以分别在RNC、NODEB端进行环回操作,基本上可以定位问题是出在RNC、NODEB或者是传输。底层传输有可能是IMA组,这时要重点检查IMA组内的各条E1、IMA组号两端要一致;如果E1正常,可以检查ATM层的AAL2PATH是否正常,用MML命令DSP AAL2PATH检查PATH的状态,PATH ID、NASP地址、E1链路号、PVC是重点检查的对象。如果AAL2PATH没有异常,继续检查IUB的用户面FP层,FP层可能会因为发生时间窗问题而丢包。UE首次开机,在开始呼叫之前,UE有那一些过程? 答:UE开机后,处于空闲模式。空闲模式下,UE任务可以进一步地分为以下三个子过程: PLMN选择和重选择、 小区选择和重选择、 位置登记。PLMN的选择:UE开机后首先选择一个PLMN并与其建立连接。UE接入层将所有可以利用的PLMN报告给非接入层,UE保存一个允许的PLMN类型队列。PLMN类型可能为GSM-MAP或ANSI-41。在PLMN选择和重选择时,基于允许的 PLMN类型队列以及接入优先级,手动或自动地选择合适的PLMN。小区的选择:UE在选定的PLMN中搜索一个合适的小区,选择该小区以提供服务,并监测该小区的控制信道以接收系统信息。小区搜索过程包括时隙同步、帧同步和解扰三个步骤。小区重选:UE驻留到一个小区后,将根据小区重选规范周期行地寻找更好的小区。若UE发现一个更好的小区,它将选择并驻留到该小区。所选小区可以在已选PLMN中,也可以在其它的PLMN中。位置登记:UE开机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小区后,将利用NAS登记过程在其所选小区的登记区中进行位置登记;在小区重选时,若新小区位于不同的登记区,也需要进行位置登记。WCDMA 空中接口的特点是什么?答案:WCDMA 空中接口采用 信号带宽5MHz,码片速率3.84Mcps,AMR语音编码,支持同步/异步基站运营模式,上下行闭环加外环功率控制方式,开环(STTD、TSTD)和闭环(FBTD)发射分集方式,导频辅助的相干解调方式,卷积码和Turbo码的编码方式,上行BPSK和下行QPSK调制方式。WCDMA 系统是自干扰系统,请简要讲述容量、覆盖、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1)、容量覆盖: 应用实例:答:设计负载增加,容量增大,干扰增加,覆盖减小。小区呼吸。2)、容量质量: 应用实例:答:通过降低部分连接的质量要求,可以提高系统容量 通过外环功控降低目标 BLER 值 3)覆盖质量:应用实例:答:通过降低部分连接的质量要求,同样可以增加覆盖能力。对路径损耗大的连接通过 AMRC 降低数据速率。WCDMA系统各小区的频率复用系数是多少?列举克服小区间干扰的技术。答:频率复用系数为1,克服小区间干扰的技术有(1)扩频(2)软切换(3)功率控制承载RRC连接建立流程的信道可分为哪两种类型?流程上有什么根本区别?答案:承载RRC连接建立流程的信道可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如果是专用信道承载,则在流程中需要先建立无线链路和用户面的数据传输承载;如果是公共信道承载,则在流程中不需要额外分配相应资源。传输信道的BLER测量值是否收敛于目标值可以用来衡量外环功控性能的好坏,因此,用正确的方法统计出传输信道的BLER测量值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实际网络优化过程中,如何正确获得的BLER测量统计值?并分析一下直接把整个测试过程中的BLER测量值做平均,其结果作为BLER测量的统计值不可行的原因? 答:通常,将ErrBlockNum累积值除以TotalBlockNum累积值就可以得到正确的BLER测量的统计值。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整个测试过程中的BLER测量值做平均,其结果作为BLER测量的统计值。但是,这个结果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因为每一次的每个传输信道的BLER测量值都是根据本次测量间隔内的传输信道误块数除以总块数得到的。如果总块数为0,则该次BLER测量值依然上报为0。所以,如果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如果有传输信道总块数为0的情况,将该传输信道的BLER测试值的均值作为BLER测量的统计值就是错误的,结果会偏小。当然无论实时业务还是非实时业务,无论信令传输信道还是业务传输信道,都会出现传输信道总块数为0的情况。当接到一个WCDMA网络的预规划任务时,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预规划考虑?答:(1)项目计划和需求评估;(2)数据准备;(3)区域勘测;(4)地理形态定义,移动测试;(5)使用软件进行覆盖范围预测;(6)容量规划;(7)工程设计;(8)确定站点区域。(9)对以上预设计进行验证,确定初步的基站位置。导频污染会导致那些问题?解决措施有哪些?答:1)高BLER。由于多个强导频存在对有用信号构成了干扰,导致Io升高,Ec/Io降低,BLER升高,提供的网络质量下降,导致高的掉话率。2)切换掉话。若存在3个以上强的导频,或多个导频中没有主导导频,则在这些导频之间容易发生频繁切换,从而可能造成切换掉话。3)容量降低。存在导频污染的区域由于干扰增大,降低了系统的有效覆盖,使系统的容量受到影响。解决措施有:天线调整: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对没有主导频的区域增强主导导频,对有主导频的区域减弱其他导频。功率调整:导频污染是由于多个导频共同覆盖造成的,解决该问题的一个直接的方法是提升一个小区的功率,降低其它小区的输出功率,形成一个主导频。(1改变天馈设置:有些导频污染区域可能无法通过上述的调整来解决,这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替换天线型号,增加反射装置或隔离装置,改变天线安装位置,改变基站位置等措施。采用RRU或直放站:对于无法通过功率调整、天馈调整等解决的导频污染,可以考虑利用RRU或直放站引入一个强的信号覆盖,从而降低该区域其它信号的相对强度,改变多导频覆盖的状况。采用微小区。应用目的同直放站,用于通过增加微蜂窝在导频污染区域引入一个强的信号覆盖,从而降低该区域其它信号的相对强度。适用于话务热点地区,即可以增加容量,同时解决导频污染。掉话率优化是网络优化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请根据相关的信令流程和实际优化经验回答以下问题:请简要描述常见的掉话的原因及其各自的表现和判断方法是什么?答:(1)邻区漏配如果掉话前UE记录的活动集EcIo信息和Scanner记录的Best Server EcIo相差较大,而Scanner记录的Best Server扰码不在UE掉话前的测量控制邻区列表中,或者如果掉话后UE马上重新接入,且重新接入的小区扰码和掉话时的扰码不一致,且新的小区不在UE掉话前的测量控制邻区列表中,或者UE上报的检测集(Detected Set )信息出现了信号较强的小区(2)覆盖差确认覆盖的问题简单直接的方式是直接观察Scanner采集的数据,若最好小区的RSCP和EcIo都很低,就可以认为是覆盖问题。(3)切换导致的掉话软切换/同频导致掉话主要有两类原因:切换来不及或者乒乓切换。从信令流程上表现为手机收不到活动集更新或者物理信道重配置命令,PS业务也有可能在切换之前先发生TRB复位。(4)干扰导致的掉话一般情况下,对于下行,当激活集CPICH RSCP比较好,而激活集和监视集的EcIo都很差,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下行干扰的问题;对于上行,如果发现RTWP比正常值(-107-105)超过10dB,持续时间超过23s,可以基本判断为上行干扰。(5)流程交互失败对于一些需要信令交互的流程,如AMR控制、DCCC以及压缩模式的启停等,由于信号、手机支持方面的原因或者RAN设备和手机的配合问题,导致流程失败,最后发生掉话。(6)异常分析在排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后,其他的掉话一般需要怀疑设备的问题,需要通过查看设备的日志,告警等进一步来分析掉话原因改善WCDMA基站站点的上行链路覆盖有那几种方法? 答:增加接收天线个数来减少Eb/N0,降低天馈损耗或增加塔顶放大器,减少干扰余量,既降低上行链路最大允许的容量,利用分扇区提高天线增益,计算:某小区的导频发射功率为33dBm,一个手机测量到该小区导频信号强度为70dBm,同时当强小区的干扰水平为100dBm,该小区的常量值(Constant value)为21dB,请计算该手机的初试发射功率为多少?答案:Pinit 33(-70) + (-100) + (-21) = -18dBm.假设NODEB安装在塔基机房,O1站型,机顶输出功率20W(dB公式10LG(功率值/ 1mW),采用9dBd全向天线,1/2跳线长度5米(损耗为18dB/100m),7/8馈缆50米(损耗为6dB/100m),全部接头累加损耗1dB,双工塔放插损0.3dB,请计算天线口功率EIRP值?答:1、EIRP=10lg(20*1000/1)-5*18/100-50*6/100-1-0.3+9=46.8dBm.假设基站接收信号有用功率为常数Prx,基站接收到的干扰总功率为I,用户信息比特率为R,信号总带宽为W,指手机从服务小区中接收到信号功率之和,是手机从所有邻近小区中接收到的信号功率,是指UE噪声功率(设备热噪声)。为正交化因子。请分别写出上行链路Eb/No和下行链路Eb/No的表达式,并请描述Ec/Io和SIR的含义,上行链路Eb/No和Ec/Io的换算关系以及下行链路Eb/No和SIR的换算关系。答案要点:(1)上行链路的(1分)(2)下行链路的(3)定义为接收的码片能量比上总的功率谱密度(4)SIR定义为RSCP/ISCP*SF,这里RSCP是DPCCH上的接收信号码功率,ISCP是DPCCH上的干扰信号码功率,SF是DPCCH上的扩频因子。(5)上行链路中等于除以系统的处理增益也就是W/R,或用公式表示为Ec/Io (dB)=Eb/No(dB)W/R (dB)(1分)(6)下行链路中Eb/No=SIR+(W/Rdtch)db-10log(SF)-PO3 其中:PO3是一个偏移值简述CRNC、SRNC的区别。答: 1)控制Node B的RNC称为该Node B的控制RNC(CRNC),CRNC负责对其控制的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管理;2)服务RNS(SRNS):管理UE和UTRAN之间的无线连接。它是对应于该UE的Iu接口(Uu接口)的终止点。无线接入承载的参数映射到传输信道的参数,是否进行越区切换,开环功率控制等基本的无线资源管理都是由SRNS中的SRNC(服务RNC)来完成的。一个与UTRAN相连的UE有且只能有一个SRNC。简述ENTERPRISE4.1中模型校正的原理。答案:Enterprise进行模型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先以设定的缺省模型做预测,并将预测值与路测数据作比较,再用比较所得的差值反过来修改模型参数,经过不断的迭代修改直到预测值与路测数据的标准均方差达到最小,则此时得到的各参数值就是我们所需的校正值。简述GPS天线安装位置的要求。答: 天线的安装地点尽量远离楼顶边缘,尽量不要安装在楼顶周围的矮墙上,如果安装在这些地点,天线容易遭到雷击。 天线附近应有有效的防雷设施,即天线接收头与避雷针或铁塔顶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3045。 安装卫星天线的位置天空视野要开阔,天线竖直向上的视角应大于90。不能处在频率400MHz以上、功率大于1W的定向发射天线的辐射范围内,距离全向发射天线要在20m以上。简述RNC中数据流路径答:语音流路径: Iub WXIE WFMR WMUX WLPU WNET WLPU;简述UTRA的随机接入过程:答案要点:UE在可用的接入组随机选择一个RACH子信道,并从可用的特征符号中随机地选择一个特征符号;UE测量下行链路的功率电平,计算初始发射功率(由于开环功率控制的不精确,RACH初始功率电平需要有一定的余量)UE在RACH子信道上用选择的特征码发射前导信号;UE监测基站的AICH信号,如果收到AICH,则开始发送10ms或20ms的数据部分消息,随机接入成功;如果没有收到AICH信号,则以一定的步长增加功率重发前导信号;如果UE一直没有收到AICH信道,且重发前导的次数已超过系统设定值,则此次随机接入失败。简述WCDMA系统功率控制的种类?功率技术如何起到克服远近效应作用?答案:WCDMA功率控制分为外环功率控制、内环功率控制、开环功率控制等三种。功率控制技术通过功控命令,使处于小区不同位置的UE到达基站的信号电平基本相同,从而使远处的信号不被近处的强信号淹没,从而达到克服远近效应作用。简述扩频系统的优、缺点答: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2、保密性能强;3、低功率谱密度,对人体影响较小;4、易于实现精确定位于测量;5、易于实现大容量多址通信;缺点:1、占用信号带宽宽;2、系统实现复杂;3、在时变信道上实现同步较为困难;简述慢衰落答:它是由于在电波传输路径上受到建筑物或山丘等的阻挡所产生的阴影效应而产生的损耗。它反映了中等范围内数百波长量级接收电平的均值变化而产生的损耗,一般遵从对数正态分布。简述目前我司无线网络估算工具的估算思路 答:网络估算首先根据预先设计的网络负载从覆盖的角度出发计算小区半径,然后结合用户分布和话务模型,计算出小区负载,然后将计算出来的小区负载与预设小区负载进行比较,判断小区是覆盖受限还是容量受限。当估算结果是覆盖受限时,可以适当降低小区负荷因子,重新进行覆盖和容量分析,直到覆盖和容量所估算的结果相差最小。在此基础上,直接根据覆盖分析结果,计算NodeB所需硬件数目(站点数,扇区数,载波数)。当计算结果是容量受限时(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扇区化、增加载波、容量提升技术等方式),需要检查小区负荷因子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如果可以提高,则重新进行覆盖和容量分析;如果不能提高,则需要缩小覆盖半径,重新进行容量分析,得到NodeB所需硬件数目(站点数,扇区数,载波数)。估算的结论必须是同时满足覆盖和容量的要求,在综合考虑近期和远期建网目标,获得最经济有效的方案。因此,覆盖和容量分析存在一个调整的过程。简述网络规划优化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参考答案:保证网络规划/优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保证网络规划/优化方案的正确性加强对网络规划/优化项目组成员的有效管理和监控;节约成本,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提高工程效率保证网络交付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华为公司无线网络规划/优化服务品牌保证网络规划/优化工程实施和项目管理的规范性、降低网络规划/优化中存在的风险简述网络预规划的流程 答案: 1、网络预规划需求。由市场拓展人员根据市场拓展需要,决定是否向技术支援网络规划部申请预规划支援,进行网络估算和网络预规划。2、网络估算。网络规划工程师根据项目策划报告和客户建网需求,进行无线网络估算。估算报告要求包含该本地网无线基站的大致数量、基站配置、覆盖范围、覆盖质量及估算过程。3、网络预规划。网络规划工程师根据项目策划报告和客户建网需求,并在收集到网络建设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网络预规划。网络预规划是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要根据基站网规勘测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修正。网络预规划报告要求包含无线基站数量、基站位置、基站配置、覆盖范围、网络质量及重要指标的仿真结果;报告要求能够指导网规基站勘测。4、网规基站勘测。工程设计工程师根据网络预规划报告中有关基站工程参数方面的要求,在现场进行基站勘测,并向网络规划工程师反馈现场环境是否符合规划要求,由网络规划工程师决定是否调整基站工程参数。5、无线工程参数总表整理。网络规划工程师根据预规划结果,输出工程参数总表。简述网络预规划与网规基站勘测之间的关系答:1)网规预规划报告指导网规基站勘测2)网规基站勘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正网规预规划报告,并反馈网规工程师。3)网络预规划和网规基站勘测之间是互相约束,反复调整的过程。结合以下的流程截图回答以下问题:在“1208:12:46:52(96)”时刻发生的什么过程?此过程一般在原小区还是新小区触发? 2此过程是否与同频硬切换为相同过程,如何判断?3此过程一般由什么原因触发?此过程的作用是什么? 答:“小区更新”过程;在新小区触发.不同的过程;同频硬切换对应的消息为“PHY CHANN RECON”过程。当前小区质量已经变坏,在UE监测到了下行失步后,或发生RLC Unrecoverable Error,则会启动小区更新过程。小区更新过程给了UE不掉话的机会。某地2G网络覆盖非常好(室内信号强度大于-85dBm),而3G网络室内覆盖不好(RSCP小于105dBm,Ec/Io 为-14dB),手机进行PS业务的时候在室内门廊和窗口处频繁发生3G-2G来回切换其3G的异系统切换参数设置如下:小区位置属性CellProperty=ONLAYERED_CELL_CARRIER_FREQUENCY_VERGE(非分层小区载频边缘)RSCP表示的异系统测量启动门限 = -95dBm Ec/No表示的异系统测量启动门限= -18dB异系统切换判决门限=90dB2G-3G小区重选参数设置如下:Qsearch_P = 7 (always measure)FDD_Qoffset = 0 (-, always select to a cell if acceptable)FDD_Qmin = 0(-20dB)请分析可能原因并给出可能的解决建议。答:一般对GSM测量的测量量为RSCP,而根据该小区的小区位置属性,其2D事件测量量也为RSCP,当3G覆盖不好,RSCP低于2D触发门限,将启动GSM测量并切换到2G系统中。而2G-3G重选的门限FDD_Qmin取值是-20dB。这时3G信号Ec/N0肯定满足此重选条件,所以又会重选回3G,导致不断的来回切换。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小区重选门限的设置,需要提高FDD_Qmin门限使其大于-14dB,建议将FDD_Qmin从-20dB改为-13dB(或者写为“从0改到7”)切换是CDMA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WCDMA中切换可以分为同频软切换,同频硬切换、异频切换以及异系统切换,请简述以上各类切换所涉及的测量报告事件及含义,并说明RNC收到UE上报的这些报告后会作出哪些操作,异系统切换只描述3G到2G的切换即可)。答:同频软切换涉及的主要测量报告为:事件1A:一个小区的PCPICH质量进入上报范围, RNC以1A事件作为软切换分支加入的触发条件事件1B:一个小区的PCPICH质量离开上报范围,RNC以1B事件作为删除活动集小区的触发条件;事件1C:表示一个小区已经比活动集的小区好了,RNC接收到UE上报的1C事件触发列表后,用列表中的替换小区来替换活动集中的被替换小区;事件1D:最好小区发生变化,RNC收到1D事件之后用上报的小区代替激活集中的最好小区,并下发新的测量控制消息;事件1E:PCPICH超过一个绝对门限,在宽松模式中,RNC使用以1A、1E中任何一个事件满足(简称1A or 1E)作为软切换分支加入的触发条件;事件1F:PCPICH低于一个绝对门限,在宽松模式中,RNC以1B和1F事件都收到作为软切换分支删除的触发条件同频硬切换只涉及到1D事件,和同频软切换中的1D事件相同,RNC以1D事件中上报的最好小区作为同频硬切换的目标小区。异频切换和异系统切换都使用2D和2F事件作为压缩模式的触发和停止事件2D:当前使用频率的估计质量低于某个门限;事件2F:当前使用频率的估计质量高于某个门限。RNC收到UE的异频测量2D事件报告后将启动压缩模式,收到2F事件报告后停止压缩模式。压缩模式启动后,UE每隔一段时间上报一次异频或者异系统小区的测量结果,RNC接收到UE上报的测量值后进行判断,如果满足异频/异系统切换的门限和迟滞,以及延迟触发时间,则启动异系统切换。(2)当UE向异频小区移动时,一直没有启动压缩模式发起异频测量,直到掉网以后重新上到异频小区,请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建议答:可能的原因有:1、2D参数设置不合理,如门限过低或者延迟触发时间过长等,使得2D事件的触发条件不能满足;或者使得UE上报2D事件过晚,RNC下发测量控制时UE无法收到);2、小区类型配置错误,如将载频边缘小区配置为载频中心小区,也就是2D、2F事件和异频测量都采用Ec/N0作为测量量。在一个载频的覆盖边缘,当UE从使用载频小区向另一个载频小区移动时,UE收到CPICH Ec/I0变化非常缓慢,可能RSCP很低时CPICH Ec/I0仍然可能较高,不会触发2D事件上报);3、当前服务小区没有配置异频邻区,从而使得RNC不会下发异频测量控制消息4、手机异常请阐述3N和4N小区分裂方式的区别及名称的由来?答案: 3N分裂方式:每3个旧站点会增加一个新站点,但是旧站点的天线方向角需要旋转30度才能满足新的网孔结构。如果分裂前的小区半径为R,则分裂后的小区半径 ,因此新小区覆盖面积只有原先小区覆盖面积的1/3。或者说,小区分裂后的站点数是原先的3倍(3N)。4N分裂方式:每2个旧站点就会增加一个新站点。因此,增加的站点数目比较多,但是不需要对原有扇区方向进行改变仍然可以满足新的网孔结构。如果分裂前的小区半径为R,则分裂后的小区半径 ,因此新小区覆盖面积只有原先小区覆盖面积的1/4。或者说,小区分裂后的站点数是原先的4倍(4N)。请分别谈谈WCDMA系统中软切换、功率控制、RAKE接收等关键技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网络规划中考虑这些因素。答:1、软切换技术减少切换掉话的概率,提高了小区交界处的通话质量。需要在网络规划中考虑切换区的大小及切换门限。2、功率控制减少了“远近效应”对网络的影响,提高了网络的容量;快速的功控速度带来可观的快衰落增益。在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功控的速度和功控的步长。3、RAKE接收充分利用了多径信号,提高了无线信道的质量。在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多径增益。请分别写出传输信道上TBS、TTI、TF、TFS、TFC等术语的含义。答案要点:传输块集(TBS):在一个传输周期内,同一个传输信道上层一和MAC层交换的TB集合。传输周期(TTI):在一个传输周期内,层一和MAC层进行一次TBS的交换。传输格式(TF):TF描述了一个传输信道上TBS中传输块的组合方式。传输格式集(TFS):在一个传输信道上TF的集合。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在码组合传输信道中,各传输信道的TF在传输周期内将组合成一个TFC。请分析要使直放站对基站的底噪抬升不超过0.1db,也就是对基站的接收灵敏度影响小于0.1db,塔放的上行增益设置要求。(分析中假设不使用塔放,直放站上行输出口到NodeB机顶的耦合损耗为 CLul,NodeB的噪声系统为NF1,直放站的噪声系数为NF2,NF1NF23dB,并且已知100.1=1.023293, 10 lg0.023293= -16) 答:设直放站的上行增益为G_REPul,由题目所知:在基站侧未配置塔放时,当使用直放站后,基站底噪由KTB*NF1增加为KTB*NF2*G_REPul/CLul+KTB.NF1。相应地,等效噪声系数为:NF_BSrep=NF1+NF2*G_REPul/CLul噪声系数提升:NF_BSrep= (NF1+NF2*G_REPul/CLul)/NF1=1+ (G_REPul/CLul)*(NF2/NF1)所以要使直放站对基站的底噪抬升不超过0.1db,即: NF_BSrep要小于0.1db,即:1+ (G_REPul/CLul)*(NF2/NF1)=10(0.1/10)G_REPul/CLul=0.02393G_REPul- CLul=10 lg0.023293G_REPul=CLul-16 (DB)即直放站的上行增益要小于直放站上行输出口到NodeB机顶的耦合损耗16DB以上。请给出射频直放站规划设计时的应用注意事项:答:需要保证射频直放站施主天线和业务天线间有足够的隔离度,否则容易造成自激;为避免业务天线信号馈入施主天线,射频直放站覆盖室外时一般采用定向天线,否则容易导致自激;射频直放站施主天线需要从空间拾取施主基站信号,要求施主天线附近信号相对纯净(最好无施主基站同频载波存在,否则需要满足一定的载干比)且稳定(满足视距传输,信号波动不大)。否则可能导致导频污染射频直放站输入信号功率需要保证直放站的自动增益控制不起作用并预留一定余量直放站的上行增益设置不能过高,需要满足一定规则,否则对施主基站的接收灵敏度造成较大影响,对施主基站的覆盖和容量带来损失。请给出下图中三个参数的具体含义、作用以及设置考虑。Air Interface (bps)含义:上下行空中接口的数据比特率。设置考虑:空中接口上的数据比特率在仿真中纯粹是用于计算业务的处理增益G和SNR,上行处理增益G系统码片速率/上行空中接口速率。Air Interface(bps)设定为数据信道部分速率加上相伴随的信令控制信道部分的速率。此参数的取值与对应比特率上下行所要求Eb/No的获取情况相关,在进行链路仿真过程中,如果Eb/No是在编码组合前的比特速率下得到的,则此参数取值应为编码组合前的数据比特率,反之,如果Eb/No是在编码组合后的数据比特率的情况下获得的,则此参数取值应该为编码组合后的速率。不同承载速率对应的传输信道TFC比特率请参考协议,其中列出了上下行信息比特对应编码组合后的比特速率。The User (bps)含义:上下行用户数据比特率,指业务的承载速率。设置考虑:User(bps)用于吞吐量(业务流量)的计算。所以在设定时,User(bps)直接设定为业务的速率。Control Overhead Factor(%)含义:控制信息开销因子。设置考虑:由于即使在用户处于不被激活状态时,虽然没有数据传输,但是上行专用物理信道中的DPCCH以及下行专用物理信道中的各个控制域(TFCI、TPC等)还是需要保持发射无线信号,会消耗无线资源,也会对别的用户造成无线干扰。因此用Control Overhead Factor参数描述由于控制域在数据传输间隔时并不中止发射而等效造成的用户激活概率的增加。因此,这个参数设定的是个等效的激活因子,单位也是百分数。软件最后确定的某种业务的激活因子是Activity factor和control overhead factor的和。这个参数的设定必须分析上行DPCCH信道相对于DPDCH信道(或下行控制域部分相对于数据域部分)的等效发射功率的比值得到。举例来说,对于话音业务,通常认为用户的听或说各占一半时间,因此单方向上的activity factor是50%。但是实际上由于前面所述的Control overhead的影响,实际的用户激活率会高于50%。在这个话音业务的例子中,control overhead factor差不多是在10%左右。也就是说,话音业务单向上的等效用户激活因子在60%左右。在WCDMA FOR UMTS一书中p162(英文版),也提到了这一点,认为语音50%激活因子再考虑数据不连续发射(DTX)起见DPCCH带来的开销,激活因子取为0.67。所以通常这个值可以设为17%。请简单列举衡量规划仿真结果的主要指标及含义,分覆盖(coverage)、容量(capacity)、质量(quality)三个方面进行描述?答:(1)、覆盖(coverage):a. 导频覆盖RSCP:主要观察是否实现了导频的覆盖要求。b. 导频Ec/Io:主要观察导频的干扰是否得到较好的控制。c. 导频best server:主要观察各小区的主覆盖范围,是否有越区覆盖或者覆盖不足的现象出现. d. 导频污染:主要观察导频信号覆盖是否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避免出现严重的导频污染现象. (2)、容量(capacity)a.小区负载(loading):主要观察设计的网络目前小区的上下行负荷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b.小区容量:主要通过这个指标来了解每个小区目前所承载的业务量的大小。c.软切换比例:软切换比例直接影响网络的容量,主要通过这个指标来观察软切换比例是否合适d.网络容量:主要指系统达到设计的目标负荷,在现在已承载的用户的基础上,还能承载多少用户。(3)、质量(quality)a. 目标业务覆盖通信概率:对于各种场景,其设计的目标业务的覆盖是否达到了连续覆盖的要求,通信概率是否达到要求。b. 目标业务的QOS质量:观察目标业务的QOS是否达到要求,CS业务主要关注BLER,PS业务主要关注BLER、吞吐率等。请简单描述CDMA系统中的“远近效应”问题,并指出CDMA系统中采用了何种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答: 在WCDMA系统中,如果没有采用功率控制机制来使两个移动台到达基站的功率差不多相等,那么距离基站较近的移动台的发射信号很容易淹没距离基站较远的移动台的信号,并因此阻塞小区中的以大片区域,这个问题在CDMA系统中称之为远近效应。(2分)解决方案: 快速闭环功率控制请简述PS业务流程答:UE发起的PS业务数据经过NodeB,从XIE板进入RNC,在XIE板做AAL2交换后,通过背板总线,送到FMR板;FMR板做用户面协议处理(FP、MDC、MAC、RLC、PDCP等)后,交换到WRSS的HPU处理GTPU/UDP/IP/AAL5/ATM处理,送给SGSN;(SGSN发起的数据过程相反) 信号路径:UENodeBXIEFMRMUX LPU NET HPU LPU SGSN请简述在异频/异系统硬切换中在上下行使用压缩模式的原因,压缩模式有哪几种实现方式?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答:使用压缩模式的原因为:下行压缩:一套收发信机只能同时工作在一组收发频率上,若要对其它频率的信号进行测量,接收机需停止工作,将频率切换到目标频率进行测量。为了保证下行信号的正常发送,需将原来信号在剩余发送时间内发送。上行压缩:当测量频率与上行发送频率较近时( GSM 1800/1900 使用频率与FDD 上行的工作频率相近),为保证测量效果,需同时停止上行信号的发送压缩模式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分别为1、扩频因子减半,压缩帧扩频因子减半使用,必要时使用替换扰码优点:RNC处理简单、能够提供较大的TGL缺点:占用NodeB的处理能力、降低码资源的利用率,不适用于SF4、对覆盖影响较大、替换扰码会带来较大干扰2、打孔方式,降低编码冗余度优点:高层较为简单,SF4可用,不影响码资源利用率缺点:受限于信道编码特性,减小了编码增益3、高层调度,MAC层通过限制TFCS,改变下发数据速率优点:引入的干扰相对较少缺点:高层(层二)处理复杂,仅适用于非实时数据业务请简述智能天线技术的优势答案:在链路级,抑制干扰,提高信噪比,系统级:提高容量,覆盖。提高QoS,Bit rate, mobility rate等请简要分析一下接入成功率低可能的原因?答:产生接入问题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网络原因、无线参数设置原因、设备原因等。信号覆盖存在盲点,主要是指信号覆盖达不到要求,出现覆盖盲点或者是在覆盖区外。小区内的上下行干扰可能来自外界干扰、邻区基站、本小区和邻小区的UE等等。在接入过程中如果上下行干扰过大,接收方有可能无法对信号进行解调,发送方可能用尽最大功率。上行干扰过大:现象表现为UE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前导功率攀升到UE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仍不能满足NODEB的解调要求,随机接入过程就会失败。通过NODEB的调试台可以发现RSSI一直比较高(大于-100dBm),并且上行BLER比较高。上行干扰可能来自外界,也有可能是小区话务过高导致上行干扰过大。下行干扰过大:现象表现为在随机接入过程中UE无法对NODEB下发的接入指示AI无法解调或者是解调错误,或者是在建立无线链路时下行同步失败,或者UE根本无法完成小区搜索的过程。所以主分集接收通道的RTWP不一致,由于存在干扰,所以主分集的主分集接收通道的RTWP相差较大,导致告警。由于准入控制机制的作用,在UE的接入可能使得小区的负载超过预定门限情况下,RNC会拒绝UE的接入。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比如:Qqualmin,Qrxlevmin设置过高,一方面UE在通话过程中拉距过远,UE挂断后可能无法驻留小区,功控可以保证UE在拉远过程中不断链,UE挂断后进行小区重选,由于公共导频信道信号已经较弱,如果Qqualmin、rxlevmin再设置过高,UE小区重选就很难成功了;另一方面UE初始接入困难,从北研UE的后台可以看到UE无法完成小区驻留。PRACH的前导门限设置不合理,如果该参数设置过小,会导致随机接入前导信号的误判断,虚警增加,降低随机接入信号的解调质量,尤其在解调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如果前导门限设置过大,则增加接入难度,降低了前导信号的捕获概率,UE的上行发射功率偏大,会导致PRACH的上行干扰上升。前导功率攀升步长的设置影响随机接入前导的发射功率值上升速度的快慢,如果设置过小,用户需要多次接入,增大了发生前导冲突的概率;如果设置过大,可能使接入前导功率值大大超过了所需要的值,增大了对系统的干扰。公共信道的功率配比不合理,公共信道的功率配比不宜过大,过大会影响容量,过小又会使得公共信道的覆盖不良,导致用户接入不了,一般情况下,大约20的总功率分配给的公共信道比较合理。一些设备原因也引起接通率低,比如:RAN设备单板资源不够、设备时钟异常等。(1分数据配置原因:比如:IUB带宽资源不够、AAL2PATH的PATH ID和NSAP地址配置错误、IU/IUB口两端AAL2PATH的个数不一致等。UE的接入等级AC不够、UE、RNC、CN的安全性数据不一致、UE在HLR没有开户。请简要分析一下在WCDMA系统硬切换中RNC未下发“物理信道重配置(硬切换指示)消息”有哪些原因? 答:1)对于同频硬切换,因为不需要进行压缩模式测量,可以看信令中目标小区是否有触发1D事件测量上报。如果目标小区触发了1D事件而RNC没有下发切换指示,则检查同频硬切换开关是否打开,或可能是Iur或Iub建链失败;如果目标小区没有触发1D事件,检查RNC下发的邻区列表中是否包含目标小区,如果没有则有可能是因为没有配置相邻关系,请检查同频邻区配置。如果包含目标小区扰码号,则可能因为目标小区信号太差,无法触发1D事件进行同频硬切换导致掉话,这种情况应该改善覆盖;如果目标小区信号足以建立链路,则考虑1D事件的磁滞值和触发时延是否设置过大,使1D事件来不及触发就因为源服务小区链路变差而掉话。2)对于异频硬切换,需要考虑压缩模式测量的过程。检查信令中是否有2D、2F事件的测量控制消息下发,如果没有则检查是否打开异频切换算法开关、是否配置异频邻区关系。如果RNC下发了2D、2F测量控制,而UE一直没有2D测量上报,可能异频测量启动门限设置太低,源小区在信号较差的情况下都未能触发2D事件;如果2D、2F事件交替频繁上报,表明启停门限差距太小,因为启动压缩模式需要一段时间,而源小区信号稍微上升就又停止了压缩模式测量,使异频测量不及时。这时可将2F门限设置高一些,以保证异频测量的进行、上报。请简要描述UE开机时进行小区选择的过程。提示:请从小区搜索过程、PLMN选择过程、S准则的判断条件等方面进行描述。答:1)小区搜索:进行小区搜索的步骤如下(首先要锁定一个频率):Step 1:时隙同步 由于在UTRAN中所有的primary SCH的同步码都是相同的,并且在每个时隙的前256chips中发送,每个时隙中都是相同的。UE使用一个matched filter或者类似的技术就可以很容易获得时隙同步。Step 2:帧同步和扰码组识别 帧同步是使用secondary SCH的同步码实现的。Secondary SCH的同步码一共有16个,在每个时隙中是不同的,按照在每个时隙中码字的不同形成64组码序列。这64组码序列有一个特性:他们的循环移位后的结果是唯一的。对辅同步信道进行SSC相关、FWHT和RS译码得到可以确定了小区的扰码组和帧同步。Step 3:小区主扰码识别 在上一步骤中,UE获得了本小区的扰码组。这个扰码组中有8个主扰码,UE按照符号相关,直到找到相关结果最大的一个。这就确定了主扰码。获取这个码字后,由于CPICH和PCCPCH都使用这个扰码而且他们的信道码是固定的, UE就可以读广播信道了。2)PLMN选择: UE读到广播信道后,UE就可以判断当前找到的PLMN是否就是要找的PLMN,因为在MIB中有PLMN identity域,如果是, UE就根据MIB中包含的其他SIB的调度信息(scheduling information),找到其他的SIB并获得其内容。(1分)如果不是,UE只好再找下一个频率,又要从头开始这个过程(从小区搜索开始)。3)S准则:如果当前PLMN是UE要找的PLMN,UE读SIB3,然后以S准则来判断当前小区是否适合驻留:S准则:(1分)Srxlev 0 AND Squal 0其中: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扩频?答:扩频首先是信道化过程,把每个数据符号转换成码片,从而增加信号的带每符号的码片数称为扩频因子SF。然后是扰码过程,对扩频信号加扰。请简要说明什么是软切换?答:移动台在一个小区通话的过程中,移动到这个扇区和另一个扇区的重叠小区时,移动台和基站间同时使用两个空中接口分别和各自的基站进行通话,移动台通过最大比合并处理接收两个信道信号,在越出这个小区时,和这个小区的通话中断,切换另一个扇区的小区中去。在同一基站的不同扇区间切换时称为更软切换。请列举RNC1.2无线资源管理的关键算法。答: (1)完成面向连接的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基本信道参数配置、动态信道重配置判决、切换判决、迁移判决、上行外环功率控制、AMR模式控制、定位(2)完成面向小区的无线资源管理功能公共信道用户管理和码资源管理、准入控制、负载平衡、拥塞控制请列举多径搜索的几个步骤?答:1Alpha滤波2轮询搜索3无Tp搜索4多径判决5多径提携6多径分配7滑窗判决请描述WCDMA的网络优化流程,并结合流程中涉及的主要优化阶段简要描述各阶段的工作内容。答: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项目签约-项目准备和启动-单站点验证-RF优化-参数优化-客户验收-输出优化报告。其中:单站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语音财务分析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通风算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作物保险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量子隧道检测装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招聘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线下演出市场复苏后演出市场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机制优化与绿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研究
- 2025年无人机物流配送在物流行业物流配送服务创新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沉浸式戏剧剧本创作与市场推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海上风力发电场运维信息化平台建设与运维报告
- 山西大学第二聘期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
- GA/T 1237-2015人员基础信息采集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 GA 668-2006警用防暴车通用技术条件
- 一带一路战略课件
- A-level项目介绍(课堂)课件
- 《C语言程序设计》一等奖说课稿
- 飞机制造技术-知识点汇总
- 消防验收备案表
- 现场勘查学(全套课件)
-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教学教案
- 洗煤厂安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很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