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改.doc_第1页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改.doc_第2页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改.doc_第3页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结构设计说明4.1.工程概括本工程位于邵阳市邵东县,1、2#楼为商住楼,一层为商铺,二至六层为住宅,3、4#楼为住宅,一层为车库,二至六层为住宅。4.2.设计依据1.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及规定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版)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8)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JGJ13720012.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及其主要内容根据湖南中核建设工程公司提供的邵东县朝阳新城小区岩土工程勘察初步报告,本工程场地内地质构造较简单,无活动性和区域性大断裂通过。场地内基岩为泥灰岩,该岩层埋藏深度适中,局部较深,地层稳定,力学性能好,承载力高,因此本工程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好。本场地地震加速度值小于0.0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本场地为抗震一般场地。场地内地下室对混凝土及混凝土内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本工程地下水水量一般,地下水静止水位标高在111.97120.44m。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内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1) 素填土由粘性土、碎石填成,结构松散,欠压实,为新近堆积形成。该层分布于场地局部地段,层厚1.20-3.00m。2) 粘土混卵石黄色、浅黄色,由粘性土和1015%的卵石组成,结构紧密,韧性中等,干强度较大,呈硬塑状态。该层分布于场地中段,层厚2.20-9.00m。3) 粘土黄色、浅黄色,切面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较高,无摇振反应,呈硬塑状态。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1.50-17.00 m。4) 强风化泥岩黄褐色、紫红色,主要成分为泥质,局部含钙质,岩石较破碎,岩芯多呈块状、碎块状,质软,为强风化软质岩石。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0.70-17.40m。5) 泥灰岩灰黑色,主要成分为泥质,局部含钙质,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局部方解石脉较发育,脉幅宽16mm,岩质较软,该层分布于场地,层厚5.10-10.39m。楼、屋面均布活载标准值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邵阳市区重现期为50年的数值取值。基本风压:W0=0.35KN/m2基本雪压:S0=0.45KN/m2风荷载地面粗糙程度为C类,体型系数按照规范取值。类别活载面层及吊顶类别活载面层及吊顶客厅2.0KN/m21.5KN/m2走廊、门厅3.5KN/m21.5KN/m2餐厅2.0KN/m21.5KN/m2商业用房3.5KN/m21.5KN/m2卧室2.0KN/m21.5KN/m2停车场5KN/m21.5KN/m2厨房2.0KN/m21.5KN/m2机房7KN/m21.5KN/m2卫生间2.0KN/m21.5KN/m2上人屋面2.0KN/m21.5KN/m2阳台2.5KN/m21.5KN/m2疏散楼梯3.5KN/m21.5KN/m24.其他1)有关设计依据见第一章。2)建筑、总图、水电等专业提供的条件图。4.3.设计说明:1、建筑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下,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2、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采用大口径人工挖孔桩,持力层为中-微分化泥质粉砂岩。人工挖孔桩要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5米,以保证对建筑的整体侧向约束,桩体按抵抗侧向力要求设计。3、上部结构选型本工程多层。建筑檐口高度为21.3米,由于地下室和架空层为大开间,故本工程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楼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4、主材选用1)砼:标准构件按标准图要求梁、柱、板按各层平面图基础C25基础垫层C15五、给排水设计1、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供水水源,从市政管网引两根DN100供水管。2、用水量(1)用水估量: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70.md,最大小时用水量7mh。 (2)消防用水量:室内消防用水量20LS,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自动喷淋用水量3.0LS。 3、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由市政给水网直接供水。4、消防系统整个小区共用一套消防系统,室外设置地上式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00m,在住宅楼梯间设有室内消火栓。(1) 室内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与室外生活给水系统合用,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消防水。(2) 消火栓栓口直径为DN65mm,水带长度为25mm,水枪喷嘴口径为19mm。5、变配电房等不宜用灭火的地方设置FM气体自动灭火系统。6、建筑物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以用于扑救初期火灾。(四)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道路雨水经雨水口收集至雨水管网。六、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3、10KV及以下变更所设计规范;4、智能建筑设计规范;5、建筑防火设计规范;6、国家及建设部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二)设计规范照明、空调供配电、防雷接地、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电讯系统、保安对讲系统。(三)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1、本工程消防用电按二级负荷供电。2、用电指标:商业部分80W/m2,居住部分为40W/m2,要求电业供给二路独立的10KV电源。3、供配电系统:本工程采用低压计量,计量仪表的型号 等级安装要求按照供电局要求执行,各层建筑所有电度表均安装在首层电度表箱内。(四)配电设计1、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以放射式或树干式配电至个负荷点。2、建筑重要设备如消防泵、喷淋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消防报警及保安用电,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配电箱自切,其中对消防设备的电源线路选用耐火型。3、除注明外,所有照明、动力、空调等线路均采用BY-500y型塑料绝缘线穿金属管暗敷。4、电梯及前室、走道等处均设置事故照明,疏散口设带诱导标志的应急诱导照明。(五)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1、本工程按二类防雷设置:1)本工程以避雷带(25*4镀锌鹿扁钢)作为防雷接闪器,屋面上各种金属物均应和避雷带焊接相连,高层建筑超过30米以上设防侧击雷。2)引下线利用柱子主钢筋两根(不少于16),上部和屋面避雷带接通成为一整体的接地装置。3)30M及以上部分应采用防侧击雷措施,可利用和引下线有可靠连接的横向钢筋做均压环,30M及以上部分外墙的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均应与防雷装置接通。2、本工程保安接地均采用IN-S系统,N线和Pe线严格分开,所有金属电管、配电设置金属外壳、安全插座接地及等均和pe线可靠连接。3、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各类接地系统共同一接地本即大娄基础钢筋,接地点均预埋钢板。再和钢筋焊接连通直至基础钢筋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六)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信号源:有线电视信号源取自“城市有线电视网”,由市政网中采用射频同轴电缆引入。(七)电话通讯系统本工程设直线电话,建筑物首层设电话郊外接箱,电话在电缆通过弱电井道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