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念奴娇赤壁怀古.doc_第1页
9念奴娇赤壁怀古.doc_第2页
9念奴娇赤壁怀古.doc_第3页
9念奴娇赤壁怀古.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目标 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教学重点1 情与景的自然结合2 用典的贴切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入二、疏通文义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2、学生翻译课文,正义二、 分析课文(一)写景 赤壁景物 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 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 3、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明确写景的作用。(二)咏史 英雄周瑜 1、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 2、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 切 (三)抒怀 作者苏轼 1、“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 2、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3、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并适时进行情感和思想教育 四、归纳总结 教师设问:本文是怎样将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由学生来回答,并总结出鉴赏诗歌的两个要点,并板书 五、作业背诵全词 自由背后,再个人有感情的诵背 布置作业 将本词与其他“赤壁诗”作比较课堂练习1. 填空(1)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_,是我国_时期伟大词人_的作品。词人有政治抱负,因作诗讽刺新法,被贬为_。贬居_期间,曾两游_附近的_,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词,时年_岁。(2)“大江东去”的“去”,写出_,_的气势;“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揭示_的时间,_的人物;“浪淘尽”,把上句和下句_,表现出历史上众多的风流人物都随着_,_而消逝了,从而创造出_的意境,在_之中也流露了一丝_感情。(3)“故垒西边”,散句词序是_。“三国周郎赤壁”,说的是_。在这两句之间特地加上“人道是”,表明这里是根据_的说法,权把_,当作。(4)“遥想公瑾当年”和“雄姿英发”之间,特地加上“小乔初嫁了”,是以_,表现周瑜当年_,_的_。2.选择(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纶()巾 酹()酒樵()悴 崩摧()B.纶()巾 酹()酒樵()悴 崩催()C.纶()巾 酹()酒樵()悴 崩摧()D.纶()巾 酹()酒樵()悴 崩摧()(2)“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有的须从“旧”这本义引申的是()A.故作不良计B.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C.池鱼思故渊D.故国神游(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A.终岁不闻丝竹声B.举酒欲饮无管弦C.足下蹑丝履D.君当作磐石(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这描写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B.“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这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C.“羽扇纶巾”,指周瑜。这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D.“羽扇纶巾”,指周瑜。这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B.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C.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D. 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3.问答(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试分析这几句诗在景物描写上的表现力量。(2)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1.(1) 东坡乐府北宋苏轼黄州团练副使黄州黄州赤鼻讥四十七(2) 大江滚滚东流流向极远悠久众多关联起来江水的滚滚东流时光的不停流逝开阔深远慷慨豪放悲壮苍凉(3) “西边故垒”三国时期周瑜破曹的赤壁当地人黄州附近的赤鼻讥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4) 美人衬托英雄春风得意英气焕发雄杰气概2.(1)D(2)CD(3)AB(4)D(5)D3.(1)以“乱”修饰“穿突”之“石”,表现出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以“惊”修饰“拍岸”之“涛”,表现出拍击江岸的波涛汹涌奔腾,“卷起千堆雪”,“卷起”这个动词,“千堆雪”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宛如堆堆白雪。这几句诗表现出赤壁古战场的壮丽奇险,体现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2)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地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更是在坎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