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doc_第1页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doc_第2页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亘古一色的白山黑水,有人深叹自然界博大雄浑,有人觉得死气沉沉;面迎清风朗月、云展云舒,有人为沧海桑田、韶华易逝而感慨万千,有人也许视之漠然、心如止水同样的眼、同样的看,结果大相径庭。原因何在?那就是常眼与慧眼的区别。常人之眼能看出蓝天白云的静、激流波涛的动,却体味不到风中纤草的韵味。善于发现的眼睛,既能升为鹰击长空的壮怀激烈,也不放过危崖弱草的婉约凄柔;能在赞美盛春姹紫嫣红的同时,又为残雪后的一抹新绿而激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足的,他们怎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呢?作为教师应该熟悉生活,应恰当地选择最有利于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学会欣赏身边的美,为绘画收集素材。因此,怎样才能培养出发现美的眼睛呢?一、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做好这一点,首先作为老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一般说来,刚进入绘画学习的学生们,总是喜欢具有鲜明色彩的东西胜于只有灰暗色调的东西,喜欢相对新异的事物胜于绝对新异的事物。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两种类型的同样是大师的色彩画跟前,许多启蒙阶段的学生,由于还不具备成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眼光,他们一般都会对那些色彩艳丽,相对写实的作品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观察对象时,应注意选那些既能吸引他们,又能同时体现物体和现象本质的东西。并且随时随地的寻找机会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这种观察能力,选择合适他们的阅览对象,并及时纠正他们不正确的观察方法,“儿童看到、听到的新事物越多,就越想多看多听”(心理学家皮亚杰),同样地道理,刚起步的学生们,也需要灌输丰富的新鲜知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观察产生兴趣,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好习惯。 二、处处留心,善于观察。自然界美不胜收、人类社会五彩缤纷,只有处处留意,才能发现一草一木的寒来暑往,才能体会到比大海更宽阔的是胸怀!为什么要看,看什么,怎样看,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学生到校,问学生是否留意过村头的朝霞?色调特征如何?比起晚霞呢?我们村外的小河常年不息,有谁观察过河水的变化?不同季节、不同距离呢?为什么会这样?绿叶上的蜻蜓为什么特别红?因此,一些有关四季的色彩、大自然的景象、生活中物品的色彩等照片,被搬上了屏幕。通过欣赏,孩子们觉得生活中充满了缤纷的色彩,认识到了色彩使我们的生活更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懂得生活中到处都是色彩,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绮丽的风景美,雄伟的建筑美,健壮的运动美,以及充满韵律的音乐美等等。都应该让学生去发现他们、认识它们、理解他们。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已经对色彩有了大致的了解。这种了解是建立在他们对已有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的。作为教师就要及时教会他们在生活中观察美、在生活中捕捉美的元素,从而积累一定的绘画经验,培养表现美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和这些美融合在一起,然后在此基础上创造另一种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蓬勃向上的美。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引导、点拨,立足细微处和艺术的角度,自然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与眼界,循序渐进地达到教育目的。三、勤于思考,眼手同高。多看,解决了素材积累问题眼界宽了还不等于眼高。要点拨学生将感官表象上升到理论高度,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决不能满足于“反射镜”和“留影机”。提倡通过多向思维分析、归纳所见所闻。打破思维定势、挖掘探索潜力。如在开展国画蔬果技法教学时,通过评鉴范作来启发、活跃学生们的思维即为很好的一例。以水墨小品葡萄为例:在肯定晶莹丰硕的葡萄果实对于人类生活价值巨大的同时,也联想到那攀高结远、依赖支架的生长习性,引申到做人方面的缺乏自信、自立 再如介绍澳门“三大巴”建筑艺术特色时,指出他那中西合璧、精妙绝伦的艺术特色的同时,更要点名它所蕴含的殖民主义色彩,因此要用批评的眼光去审视它。一切的美都是从事物中体现出来的,如何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可它,这是创造美的基础。一个劳动人民、一株破土而出小草,以一棵扎根岩石中的青松,一枝傲雪立霜的红梅,咋一看,可能感觉不出它们美在何处,但只要认真思考,了解事物的内涵,把握它们的深层含义,学生是会明白他们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之所在的。当然,讲授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旨在训练他们的想象、归纳、辩证看问题的能力,眼脑协调,眼脑同高。四、循序善诱,贵在多练。看与想,解决了眼脑协调问题,多练、善练、是促进手、眼、脑协调动作,最终训练出慧眼的手段。作为美术教师,要灵活机动,适时适量的运用机会、创设情景去打动学生,引导他们步入艺术创作的氛围。从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热情入手,提高、优化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技能。利用多种形式,不同题材,正确引导学生加强创新性训练,把“慧眼”中的美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为配合学校“帮困助残献爱心”活动,笔者引导高年级学生搞了一次以“天冷了,我能为你做点什么?”为主题的命题创作,由于不限手法、不限风格,引导得法使得本次创作活动开展得十分成功!美育、德育的效果显而易见。五、严谨治学,率先垂范。美术课有它的特殊性,其是以美为中心。要体现出一切蓬勃向上的美,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从而让他们主动去认识美。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就应以一个美好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美的仪表,美的语言,美的板书,美的课堂结构,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地表现他们美好的心灵和充满爱的心中世界。美术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