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docx_第1页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docx_第2页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docx_第3页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docx_第4页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导学案)【课前预习】1.构建本课思维导图;2.思考并尝试完成问题探究【课堂情景问题设置】1.下图是西周时期一件青铜器,其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铭文虽然简略,但日期(甲子日)、时间(早晨)等都与典籍记载完全一致,证明了典籍记载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确为信史。这说明( )A解释历史需要不断更换视角 B考证史料需文物文献相结合 C确认历史事实需要多重证据 D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2.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0年,西周存在了276年。如果将西汉与东汉、北宋与南宋分开计算,秦以后的王朝没有超过300年的。明朝也存在了276年,唐朝和清朝都超过276年却不到300年。一个王朝能存在这么长的时间说明它是比较稳定的。唐、明、清三朝都有过辉煌的历史,很多的文物和文献记载都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那么西周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竟然存在这么长久呢?请在预习课文内容中找出你认为有影响力的因素。 【合作探究】1.“礼”用以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乐”用以维系社会成员间的团结。理想的礼乐应该发自内心,但作为行为仪式,久而久之也会对人的心灵起作用。孔子为何如此重视礼乐制度?如何评价礼乐制度? 2.在评价周公的官方定论上,说他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因为周公把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了人事,把尊礼看作是统治者行“德治”的主要内容,从而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新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你是怎么理解“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与“敬天保民”的关系内涵的呢? 【课堂及时检测】1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重大改变,但上层管理者则来自天子的册封,这一变化( )A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 B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统治C标志着贵族政治开始确立 D加强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2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 )A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 B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C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 D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3西周发迹于富庶的渭河谷地,定都岐山脚下的镐京。如何控制新增的广大东部地区?周公决定继承武王的规划,在洛邑新建一个都城,称为成周,镐京则称为宗周。镐京为“宗周”,意在强调( )A周为天下之大宗 B周公是天下共主 C镐京是周的发迹之地 D镐京是周的都城所在4下表为不同史籍有关周朝“分封制”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 B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C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D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5据史载,明清时期,建宗祠、修宗谱、定族规的风气极为兴盛,几乎没有不立祠堂的宗族。安徽歙县棠樾鲍氏是明清著名的商人世家,资财雄厚,其宗祠建于棠樾村口,祠前石路上至今耸立着七座由明清两代帝王御赐匾额的石牌坊,足见当年之壮观。祠堂祭祖是宗族最重要的活动,族中16岁以上的男子必须出席祭礼,族人违犯族规家法,要在祠堂以祖先的名义执行处罚。这说明( )A宗祠兴盛与当地经商风气直接相关 B宗族势力发展对中央集权明显不利C传统礼教因宗族势力发展而焕发生机 D中国古代具有家国一体的文化特质6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这说明( )A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B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C国家权力分配完全依靠宗族血缘关系 D周王通过多样化的分封稳定政治秩序7殷商尊神,祭祀是头等大事,巫师也就是职业的音乐家、舞蹈家。西周对参加祭祀乐舞人数有明确规定,如“天子八佾,诸候六佾,卿大夫四佾”。据此对乐舞理解正确的是( )A强化了当时等级秩序 B推动了中国舞蹈发展C是当时贵族生活需要 D与当时的政治相通8楚国都城郢集中反映了楚文化的精华,与中原列国都城相比有其独特性,但楚国郢都又是最能体现周代都城建制之礼的最典型的都城之一。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确立了天子至高无上的意识 B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认同C中原文化征服了长江中下游 D儒家文化主导各国都城修建9考古资料表明,西周甚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青铜器物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B是血缘同宗在文化上的体现C诸侯国的青铜器皆周王所赐 D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同质化12下图为西周分封示意图,周天子封颛顼后代熊绎于楚,封王室周章于吴,封功臣姜尚于齐,封王室召公奭于燕。据此可知分封制( ) 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有利于加强边远地区的开发C削弱了先代贵族地方人事权 D实现了统治权力的高度集中14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妇政成王。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这主要反映了( )A周公为后世确立了道德规范 B古人对周公维护社会稳定的肯定C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 D中央政府政治上控制地方的需要15“乐”原指早期人们用以表达情感的文化活动,如诗歌、音乐、舞蹈等。西周时出现了十分严格的乐舞制度。祭祀时“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少八风。”这样的变化( )A遵循血缘政治传统 B带有鲜明的等级色彩 C维护了儒学的地位 D表现乐舞的发展演变17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中国人所谓的“礼”其实就是“礼教”,“他们(指中国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也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礼教”。孟德斯鸠的观点( )A完全不符合古代中国社会实情 B否定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合乎中国“礼法合一”文化传统 D揭示了儒家思想宗教化的倾向18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家臣南蒯叛乱,事败后逃至齐国,齐景公呵斥其为“叛徒”!南蒯解释道:“我是想帮助鲁国君王夺回政权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