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课件川教版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课件川教版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课件川教版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课件川教版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课件川教版第16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方民族大融合课堂小结 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导入一 孝文帝像 在中国古代 换姓改名非同小可 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 但北魏孝文帝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他的这一举动 当时震动朝野 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 后来成为民族融合的佳话流传至今 导入二 北朝 少数民族内迁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匈奴 鲜卑 鲜卑 羌 氐 羯 少数民族内迁和建立的政权 北方少数民族 汉族 文化 政治制度 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 民族 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比较表 耕耙图 扬场图 魏晋墓葬的壁画和砖画反映出当时汉族和入迁少数民族间杂居 交流情景 放猎 蒸馍 烙饼 牧马 牵羊的少数民族 魏晋墓葬壁画 从公元316年到439年的120多年中 内迁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先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16个国家 史称十六国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历史上称为 五胡 北凉 佛 菩萨 飞天 北凉 石造像塔 北凉 交脚弥勒菩萨 前燕 金质戒指 后秦 鸠摩罗什舍利塔 前燕 新月形嵌玉金饰 北燕墓出土提梁铜腹壶 辽宁北票 北燕墓出土中亚玻璃碗 辽宁北票 前秦瓦当 大秦龙兴化牟古圣 前凉 凉造新泉 铜钱 前凉 太清丰乐 铜钱 后赵 石安韩丑 砖 石安 是后赵在西北地区的县 鲜卑族的北魏统一北方 三鹿纹金牌 嘎仙洞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大兴安岭一处高百米的峭壁上 嘎仙 是鄂伦春语 猎民之仙 的意思 这一带即是拓跋鲜卑的发祥地 鲜卑祖庙嘎仙洞遗址 金牌上的三鹿均回首张望 是拓跋鲜卑的典型饰物 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像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371 409 又名涉珪 什翼圭 翼圭 开 北魏开国皇帝 386 409 鲜卑族人 代王拓跋什翼犍 ji n 的孙子 献明帝拓跋寔 sh 的儿子 一说为什翼犍的儿子 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 376年 秦灭代国 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 10年后即385年 15岁的拓跋珪趁前秦灭亡 北方混乱的机会重兴代国 在盛乐即位为王 次年改国号 魏 是为北魏 改元 登国 398年 拓跋珪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 并自称皇帝 即位初年 积极扩张疆土 励精图治 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 天下小康 晚年好酒色 刚愎 b 自用 不团结兄弟 导致自己最后在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 终年仅39岁 在位24年 386年 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 398年 建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 399年 称帝 为道武帝 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实现了三国以来第三次北方大统一 马匹和武士均披铠甲 是战斗装束 拓跋鲜卑建立之初多用骑兵 保留许多本民族的原有风格 北魏骑马武士陶俑 北魏陶武士俑 北朝政权更迭表 北魏后期 政治日益腐败 鲜卑门阀腐化 阶级斗争的发展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争权夺利 534年 高欢建立东魏政权 定都邺 y 今河南安阳北 535年 宇文泰建立西魏政权 定都长安 北魏最终分裂 东 西魏没维持多久 550年 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 建立北齐 557年 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 建立北周 形成周 齐对峙 北周通过实行均田制 府兵制等措施 逐渐强大起来 最终灭北齐 统一北方 东魏北齐 北魏 西魏北周 534 550年 550 577年 535 557年 557 581年 439 534年 北魏 鎏金镶嵌高足铜杯 北朝出土的文物 北齐 青瓷划纹六系罐 北齐 彩绘石雕释迦立像 北齐 常平五铢 北周 银制鎏金把手水瓶 东魏 彩绘石雕菩萨立像 北周 天元皇太后玺金印 北朝 铜牛车 长42 高23 5厘米 广东深圳市博物馆藏 这套牛车由牛 轭 长辕双轮车厢组成 黄牛身躯壮硕 头上套有络具 项上有轭 轭两侧各有半圆形环扣接车辕 车厢作长方形 后开门 前厢板上铸出直棂窗格 厢顶覆篷盖 前后出檐于车厢 双轮作圆形十六辐 此式铜牛车 目前发现仅此一例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拓跋宏 元宏 467 499孝文帝庙号高祖鲜卑族 孝文帝说 国家兴自北土 徙居平城 虽富有四海 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移风易俗 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 河洛 洛阳 王里 因兹大举 迁都 光宅中原 魏书 任城王传 公元494年 孝文帝为更好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今河南洛阳 xi o 北魏孝文帝迁都示意图 河南洛阳出土 为孝文帝的弟弟元羽的墓志 孝文帝迁都洛阳时 曾命元羽在旧都平城 控制 安抚对迁都不满的鲜卑族人 北魏 元羽墓志 元长孙穆陆贺刘 鲜卑姓改为汉姓 自晋 宋以来 号洛阳为荒土 此谓长江以北 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 始知衣冠士族 并在中原 礼仪富胜 人物殷阜 目所不识 口不能传 北人安可不重 洛阳伽蓝记 魏主欲变北俗 引见群臣 帝曰 夫名不正 言不顺 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上 习性已久 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大意 孝文帝决心改变鲜卑族风俗 召见群臣 孝文帝说 如果名不正 言不顺 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 现在要禁用鲜卑语 统一使用汉语 那些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人 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 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 但是三十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 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 明知故犯 就要降职或罢官 大意 自从晋 东晋 南朝 宋以来 繁华的洛阳变成了一片荒土 都以为长江以北 全是夷狄 少数民族 昨天到洛阳 才知道有很多身着汉族服装的士族 在中原地区 那里礼仪兴盛 人口众多 物产丰富 难以言传 北方的少数民族 不可轻视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第70页 北方民族大融合 汉服俑 胡服俑 北方民族融合前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服装上有很大差异 北魏帝王出御图 今河南巩义市石窟寺里的浮雕临摹图 北魏帝王出御图的帝王和大臣们均穿着长袍宽袖 为汉族服装 反映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的情形 北魏石刻画像 在孝文帝改革后 北魏的服装和生活习性都已经汉化 此北魏石刻画像反映了民族融合后的情况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 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西凉乐 起自前秦之末的凉州 魏太武帝拓跋焘439年平定凉州 将此乐舞艺人带回平城 曾被用于嘉宾大礼 北齐也予以吸收运用 后成了西域各族与中原汉族乐舞融会贯通的新型乐舞 一直盛行至隋唐 北齐 黄釉乐舞图瓷扁壶 这件扁圆形壶的两面 模印出同样的胡人乐舞图像 人物形象均为典型的胡人 乐舞就是后来盛行于唐代的 胡腾舞 北凉 乐伎 j 与百戏壁画 穿裤褶 zh 服的南朝乐队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 本是便于骑马打仗的紧袖上衣和窄腿裤子 传入中原后 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 袖子逐渐变宽 裤腿也变得肥大 像喇叭一样 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 不仅打仗时穿 平时也穿 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上的互相影响 北魏 太平六年砚 北魏书法始平公造像记北朝 北魏朱义章 北魏书法元珍墓志北朝 北魏 514年 1 我国民族分布的格局2 少数民族纷纷内迁 少数民族内迁 1 孝文帝改革的原因2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2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堂小结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建议 1 以 友好往来话融合 为主题 2 两人一组 分工合作 3 一般为手抄小报 图文并茂 有条件的可用电脑制作 编辑历史小报 学习测评 1 北魏孝文帝是 a 匈奴族人b 羌族人c 鲜卑族人d 汉族人2 下列内容 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 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 b c d 3 洛阳地处何处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这里 答 洛阳地处中原 迁都是为了更好地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c c 史海拾贝 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 位于内蒙古中部 敕勒歌 的创作与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