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为135th卧式蒸汽冷凝器设计论文.doc

流量为135th卧式蒸汽冷凝器设计【11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流量为135th卧式蒸汽冷凝器设计【11张CAD图纸+毕业论文】.rar
流量为135th卧式蒸汽冷凝器设计论文.doc---(点击预览)
图纸5张.dwg
流量为135th卧式蒸汽冷凝器装配图.dwg
设计图纸11张.dwg
零件图5张.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3043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8-14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流量为135th 卧式 蒸汽 冷凝器 设计 卧式蒸汽冷凝器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资源描述:

流量为135th卧式蒸汽冷凝器设计

53页 10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11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图纸5张.dwg

流量为135th卧式蒸汽冷凝器装配图.dwg

流量为135th卧式蒸汽冷凝器设计论文.doc

设计图纸11张.dwg

零件图5张.dwg

摘要

    换热器又被叫热量交换器,是一种把热流体的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并且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的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在工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换热器可以是一种单独的设备,例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等。换热器是两种温度不同的物料在一个设备内相互交换热量,最终达到将物料冷却,或者将冷物料加热为目的的设备。本换热器是蒸汽冷凝器在成产中是非常常见的设备,该换热器有耐高压的优点、价格低廉、清洗方便不宜结垢的优点。

已知条件为:设计压力为管程1.3Mpa,壳程0.9Mpa,工作温度管程25℃,壳程164.97℃,设计温度管程75℃,壳程85℃,管程介质为1.3Mpa的水,壳程介质为0.9Mpa的水蒸气。依据给定条件所得传热面积为241.6m2。考虑到介质特性等因素,采用Φ25×2.5×4500的#20(材料)的无缝钢管,本设计采用 根换热管可满足换热量。设定拉杆数量为6根,计算得到筒体直径为DN=1000mm。完成了压降计算、强度计算、开孔补强、管箱短节壁厚计算等。在强度设计中,依据GB150进行筒体、封头强度设计及校核,依据流量进行入口接管、出口接管等管口直径的选择,依据等面积补强法进行开口补强计算。本设计选择管板延长兼做法兰,依据GB151中的弹性支撑假设对管板进行设计和校核,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拉杆与管板为螺纹连接结构。同时,进行了卧式容器鞍座校核。

    本设计充分的利用材料,适用比较多的场合。366根换热管更加体现了换热的效率。在同样的换热器中此换热器十分的廉价、安全。所以该换热器在工厂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字:  固定管板; 换热器; 不同物料; 热交换;补强

Abstract

Heat exchanger called heat exchanger again, it is a kind of the thermal fluid heat transfer to cold fluid equipment, and realize the heat exchange and transmission in the process of chemical production indispensable equipment,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e factory. Heat exchanger can be a single device, such as a heater, cooler and steam condenser, etc. But also part of the process equipment, such as waste heat recovery unit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oal industry, and so on.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are two different materials in a heat exchanging equipment, eventually achieve the material cooling, or heating equipment for the purpose of cold material. This heat exchanger is steam condenser is very common in into during equipment, the heat exchang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sistance to high pressure, low cost, convenient cleaning is unfavorable and scale advantages.

Known condition is: the design pressure for tube side and shell side, working temperature tube side and shell side, the design temperature tube side and shell side, the medium as the water passes, shell side medium is water vapor. Based on the heat transfer area of the given conditions.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dium etc factors, using (material) seamless steel tube, this design USES the root heat exchange tube can meet the change of heat. Set rod of 6 root number, calculate the cylinder diameter. Completed the pressure drop calculation, strength calculation, opening reinforcement, short tube box section wall thickness calculation, etc. In strength design, strength design basis for cylinder, head and checking, according to the inlet connection of traffic and exports over the selection of nozzle diameter, opening reinforcement method on the basis of equal area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The design of flange, tubesheet extended and do according to the hypothesis of elastic support for tube plate design and checking, tube plate and the heat exchange tube connections for welding, rod and tube plate to the threaded connection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horizontal vessel saddle checking.

This design make full use of material, is more occasions. 366 more embodies the heat exchange tube, so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At the same heat exchanger in the heat exchanger is very cheap and safe. So the heat exchanger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actory.

Key words:   Fixed tube sheet; Heat exchanger; Different materials; 

             reinforcing    

目 录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1

1.1 原始数据 1

1.2 定性温度及确定其物性参数 1

1.3 传热量与水蒸气流量计算 2

1.4 有效平均温差计算 3

1.5 管程换热系数计算 4

1.6 结构的初步设计 5

1.7 壳程换热系数计算 6

1.8 总传热系数计算 7

1.9 管壁温度计算 8

1.10 管程压力降计算 8

1.11 壳程压力降计算 9

第二章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计算 12

2.1 换热管材料及规格的选择和根数的确定 12

2.2 布管方式的选择 12

2.3 筒体内径的确定 13

2.4 筒体壁厚的确定 13

2.5 筒体水压试验 14

2.6 封头厚度的确定 14

2.7 管箱短节壁厚计算 15

2.8 管箱水压试验 16

2.9 管箱法兰的选择 16

2.10 固定管板尺寸的确定及强度计算 17

2.11 是否安装膨胀节的判定 30

2.12 防冲板尺寸的确定 31

2.13 折流板尺寸的确定 31

2.14 各管孔接管及其法兰的选择 32

2.15 开孔补强计算 37

2.16 支座的选择及应力校核 40

2.16.1 支座选择 40

2.16.2 鞍座的应力校核 40

参考文献 45

致谢 46

参考文献

[1] 史美中,王中铮.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

[2] 康芹,郭建利,机械管理开发[J],2010.10.

[3] 罗海兵,陈维汉,化工装备技术.[J],2004.4.

[4] 章学来,卢家才,李瑞阳等,能源技术.[J],2001.2.2.

[5] 韩蔚,陈杰,许新明,梁军.复式换热器,[A],2006.4.

[6] 郑雪苹,孙俊杰,李宝安,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2010.14.

[7] 张少维,桑芝富.石油化工设备,[J],2004.5.3.

[8] 张莹莹,齐洪洋,纪强,周辰林.石油化工设备,[J],2013.11.

[9] 李越峰,陈俊智,王晰.扁管换热器,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A],2008.6.

[10] 王慧德,金国栋,涨学鸿.化工炼油机械,[J],1982.3.2.

[11] 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中国标准出版社.

[12]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发布.

致谢

大学的生活虽然四年时间飞逝一眨眼的功夫,一切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思绪万千!学生的学习生涯最后一份答卷就是毕业设计也已经顺利完成,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我的老师。在这几个月里,一直对我的学习和设计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我的进步都有导师的辛勤汗水,寄托着导师的希望。 

很感谢老师在学习方面给了我关心和帮助,她严谨的态度和耐心的指导都深深地影响着我。在做毕业设计期间中遇到的困难、难点通过老师的讲解都会了,在她的仔细讲解下,使我在困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使我能及时摆脱不佳的学习状态,并且在完成毕业设计中增加了信心,让我学会了在面对困难时有着一颗不放弃的心。 在此,我真诚的衷心的感谢我的老师们! 还有我的朋友们,是他们在我毕业设计期间给了我帮助,使我信心增加了百倍,顺利的完成了毕业设计等内容,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能克服各种困难,在炎热的夏天里充满了希望并且我能够更加灵活运用有关机械的知识,为以后的生活和实践中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在即将离开母校踏上工作岗位的道路,真诚的祝愿科亚学院再创辉煌!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内容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流量为 135t/h 卧式蒸汽冷凝器 专 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专业 班 学生: 毕业设计题目 : 流量为 135t/h 卧式蒸汽冷凝器 毕业设计内容: 设计计算书一份; 设计说明书一份; 绘制施工图折合 图 1 张, 3 张 毕业设计专题部分 :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起止时间: 指导教师: 摘要 换热器又被叫热量交换器,是一种把热流体的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并且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的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在工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换热器可以是一种单独的设备, 例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等。换热器是两种温度不同的物料在一个设备内相互交换热量,最终达到将物料冷却,或者将冷物料加热为目的的设备。本换热器是蒸汽冷凝器在成产中是非常常见的设备,该换热器有耐高压的优点、价格低廉、清洗方便不宜结垢的优点。 已知条件为:设计压力为管程 程 作温度管程25,壳程 设计温度管程 75,壳程 85,水,壳程介质为 水蒸气。依据给定条件所得传热面积为 虑到介质特性等因素,采用 25500 的 #20(材料)的无缝钢管,本设计采用 366 根换热管可满足换热量。设定拉杆数量为 6 根,计算得到筒体直径为 000成了压降计算、强度计算、开孔补强、管箱短节壁厚计算等。在强度设计中,依据 行筒体、封头强度设计及校核,依据流量进行入口接管、出口接管等管口直径的选择,依据等面积补强法进行开口补强计算。本设计选择管板延长兼做法兰,依据 的弹性支撑假设对管板进行设计和校核,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方式为 焊接,拉杆与管板为螺纹连接结构。同时,进行了卧式容器鞍座校核。 本设计充分的利用材料,适用比较多的场合。 366 根换热管更加体现了换热的效率。在同样的换热器中此换热器十分的廉价、安全。所以该换热器在工厂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字 : 固定管板 ; 换热器 ; 不同物料 ; 热交换;补强 it is a of to in of in be a as a of as in so in a or of is is in of to is as is on of of of In to of of on of of do to of to At of is 366 so At in is So an in 目 录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 1 始数据 . 1 性温度及确定其物性参数 . 1 热量与水蒸气流量计算 . 2 效平均温差计算 . 3 程换热系数计算 . 4 构的初步设计 . 5 程换热系数计算 . 6 传热系数计算 . 7 壁温度计算 . 8 程压力降计算 . 8 程压力降计算 . 9 第二章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计算 . 12 热管材料及规格的选择和根数的确定 . 12 管方式的选择 . 12 体内径的确定 . 13 体壁厚的确定 . 13 体水 压试验 . 14 头厚度的确定 . 14 箱短节壁厚计算 . 15 箱水压试验 . 16 箱法兰的选择 . 16 定管板尺寸的确定及强度计算 . 17 否安装膨胀节的判定 . 30 冲板尺寸的确定 . 31 流板尺寸的确定 . 31 管孔接管及其法兰的选择 . 32 孔补强计算 . 37 座的选择及应力校核 . 40 座选择 . 40 座的应力校核 . 40 参考文献 . 45 致谢 . 46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1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始数据 管程水的进口温度 1t =25 管程水的出口温度 1t =75 管程水的工作压力 1P =程水蒸气的入口温度 2t = 壳程水蒸气的出口温度 2t =85 壳程水蒸气的工作压力 2P =程水蒸汽的流量 1G =135000kg/h 性温度及确定其物性参数 由文献 1可知 管程水的定性温度 502 75252111 管程水密度查物性表得 21 / 管程水比热查物性表得 )/(1 管程水导热系数查物性表得 1 =m ) 管程水黏度 1 =10s 管程水普朗特数查物性表得 程水蒸气定性温度 壳程水蒸气冷凝点: tt i 冷却段: 82 12212 冷凝段: 2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2 壳程水蒸汽密度查物性表得: 冷却段: 2 =m 冷凝段 : 2 =m 壳程水蒸汽比热查物性表得: 冷却段: 2 ) 冷凝段: 2 ) 壳程水蒸汽导热系数查物性表得: 冷却段: 2=m ) 冷凝段: 2 =m ) 壳程水蒸汽粘度: 冷却段: 62 冷凝段: 62 壳程水蒸汽普朗特数查物性表得: 冷却段: 冷凝段: 热量与水蒸气流量计算 由文献 2 取定换热效率 =设计传热量 : 1 ( 11 ) 1000/3600 ( 1 =135000 (75 1000/3600 =106w 由 )( 22220 出水蒸气气流量 r 为 2t 时的汽化潜热 r=2442J/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3 由文献 3水蒸气流量: )( 2202 1 ) 1(3108 3 04 4 108 3 =s 冷却段传热量: i ( 2222 ( 1 冷凝段传热量 : 2 3 3 9 7 22 ( 1 设冷凝段和冷却段分界处的温度为3 )( 13112 ( 1 1 1 0 5 0 0 001 1 4 0 9 4 6 3 8 01 0 0 08 2 5 0 0 03 6 0 3 9 7 531123 效平均温差计算 逆流冷却段平均温差 : l n ()()(321321 1 逆流冷凝段平均温差 : l n ()()(132132 ( 1 冷却段: 参数: 331 tt 7 4 985 312 tt i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4 由文献 4换热器按单壳程 2 管程设计则查图 2-6(a),得 : 温差校正系数 =效平均温差: nm 冷凝段: 参数: 71 1213 tt 参数: 1 132 tt i 换热器按单壳程 2 管程设计则查图 2-6(a),得 : 温差校正系数 =有效平均温差 : = = 初选冷却段传热系数 : )/(600 程换热系数计算 由文献 5初选冷凝段传热系 数 : )/(1100 0 则初选冷却段传热面积为 : 0316 9 295 . 550620 9750 1 721 1 7 6 7 83 1 6 9 2 9 5 . 61 1 0 0 3 3 9 7 5t K 选用 25 无缝钢管做换热管 则 : 管子外径 5子内径 0子长度 L=4500需要换热管根数 : 6630. 35 325129 . 000 根 ( 1 可取换热管根数为 366 根 . 管程流通面积: 0. 060. 000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5 管程流速 : 063462480 1350000. 35000111 ( 1 管程雷诺数 : 2 4 2 7 4 . 3=3 8 . 2 41 2 8 1 . 4 1=)4 . 2 2 90 . 0 2 /0 . 6 69 6 1 . 8/ e 1 ( 管程冷却段的定性温度 : 1311 1 管程冷却段传热系数 : 441 . 1 50 . 6 9 47 3 9 8 . 3 6) 0( 6 0 5)1 0 0()0 1 6 0 5 id 管程冷凝段的定性温度 : 1321 1 管程冷凝段传热系数 : 3 0 7 11 . 1 50 . 6 9 43 5 8 7 95) 0( 6 0 5)1 0 0()0 1 6 0 5 id 构的初步设计 查 文献 6知管间距按 管间距 :s=m 管束中心排管数: N 根,取 22 根 则壳体内径 : c 99 ( 01 圆整为 :长径比 ; 折流板选择弓形折流板 : 弓形折流板的弓高 : h=流板间距 : i 取折流板数量 : 块块取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6 程换热系数计算 由文献 7壳程流通面积 : 202 ( i 壳程流速 : 冷却段 : 0 4 20 8 4 1 4 0 冷凝段 : 壳程当量直径 : 0 . 0 8 4 3 1 50 . 7 7 1 2 50 2 6 0 2 6122020 dN 冷凝段管外壁温度假定值 : 膜温: 1 5 02 1 7 1 2 82 2 m 610 膜温下液膜的密 度 : m 膜温下液膜的导热系数: )/( 正三角形排列 3 8 . n( 1 冷凝负荷 : = 0 . 0 1 1 壳程冷凝段雷诺数 : 8 0 544 m壳程冷凝段传热系数 : 33()e()(13162331312232 ( 1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7 冷却段管外壁温假定值 : 952 冷却段雷诺数: 6 41102 3 0 . 3 1 . 8R 6 壁温下水粘度 : 62 粘度修正系数; 0 . 9 6 4) 8102 3 0 . 3()( w 壳程传热因子查图 2 : 100冷却段壳程换热 系数 : 1 1 6 4 . 89 6 . 4*461 . 1 2 3 9 9 0 8 6*1 0 . 7 51 0 09 6 0 6 40 . 6 8 8j 31 传热系数计算 查 138 页可知 由文献 8可知 水蒸汽的侧污垢热阻 : )/(52 管程水选用地下水,污垢热阻为 : )/(51 由于管壁比较薄,所以管壁的热阻可以忽略不计 冷却段总传热系数 : 101221116 4 5 . 8710 . 0 0 0 1 6 1 9 10 . 0 0 0 4 4650 . 0 0 0 9 4 6 5 传热面积比为 : 1 6 2 0 5/ 0 kK j(合理)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8 冷凝段总传热系数 : 1 1 3 7 . 980 . 0 0 0 2 1 2 3 60 . 0 0 0 4 4940 . 0 0 0 2 2 6 4 0122传热面积比为 : 1 . 0 31 1 0 0 3 7/ 0 KK j(合理 ) ( 1 壁温度计算 设定冷凝段的长度 : L =却段的长度 : L 冷却段管外壁热流密度计算 : )4 5 8 4 8 . 7 w / (4 5 . 7 0 4 3 3 2 89 4 6 72 0 9 5 4 8 6 . 3 29 5 7 2 0 62 1 3 8 2 5 1 . 3 5)/(022 t 冷却段管外壁温度 : 7 9 . 1) 6 4/1(4 5 8 4 8 . 2)/1( 52222 w 误差不大 冷凝段管外壁热流密度计算 : )(164 194 . 6w /97. 479 667 216005639. 32. 042 4*0. 025*3. 14*608 0. 98*16332285)/( 022 t 冷凝段管外壁温度 : 114) 7 7 . 111 6 4 1 94. 6 (150)/1( 5222 ( 1 误差不大误差校核 2 1 . 0 ww 程压力降计算 由文献 9可知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9 管程水的流速 : m / 0 59 6 1 . 83 6 0 0 1 3 5 0 0 03 6 0 0 1111 ( 1 管程雷诺准数 : 9 32)105 . 2 2 9/( 1 . 8/41111 ( 1 管程摩擦系数 : 2 4 9 32 3 1 6 6 ( 1 压降结垢校正系数 : 4.1 沿程压降 : 10 . 0 2 4 3222111 i ( 1 管程数 : 2管程回弯次数 :1 回弯压降 : 1222112 t 取管程出入口接管内径 : 501 管程出入口速 : 3 5 0 0 043600 4 12 11 2113 管程总压降 : 4 0321 管程允许压降 : 35000 即压降符合要求。 程压力降计算 由文献 10可知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10 壳程当量直径 : 0 . 0 9 6 2 ( 1 壳程流通面积 : 0. 07)1( 02 i( 1 壳程流速 : 冷却段 : 0 . 0 5 3 m / 0 0 冷凝段 : 9 1 . 7 m / 0 壳程雷诺数 : 壳程冷却段雷诺数 : 0 0 3 8222 ( 1 壳程冷凝段雷诺数 : 8 . 3 0 . 01 544- 冷却段 : 冷凝段 : 壳程粘度修正系数 : 冷却段 : 0.1d 冷凝段 : 0.1d 管束周边压降 :冷却段管束周边压降 : 0 3 2 1)110( 0 5 8)1(22222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换热器传热工艺计算 11 冷凝段管束周边压降 : 1 7 6 6 4 5 0 3 2 1)110( . 5 (22222 导流板压降 : 0 (无导流板) 由文献 11查表取壳程压降结垢系数 : 冷却段: d 冷凝段: d 取壳程进口接管内径 : 502 壳程出口接管内径 : 002 壳程出口流速 : m / 222 22 ( 1 壳程进口流速 : m / 1 2 2 4 0 222 22 局部压降 : 冷却段: 82 )222 冷凝段: 222 壳程总压降 : 冷却段壳程总压降 : 1 0 7 1 . 1 1 p ( 1 冷凝段壳程总压降 : 2 0 4 7 4 4 . 7 p 3 5 . 2 0 8 00 壳程允许压降 : 50000 即压降符合要求 即压降符合要求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计算 12 第二章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计算 热管材料及规格的选择和根数的确定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及计算公 式 数值 1 换热管材料 #20 2 换热管规格 3 传热面积 A 0 20 0000 换热管数 366 5 拉杆直径 dn 壳 式换热器表 43 16 6 拉杆数量 根 壳 式换热器表 44 6 管方式的选择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和数据计 算 数值 1 正三角形 11 2 换热管中心距 S 12 32 3 隔板槽两侧相邻 管中心距 Sn 12 44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计算 13 体内径的确定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和计算公 式 数值 1 换热管中心 距 S 献 12 32 2 换热管根数 366 3 管束中心排 管根数 N 22 4 换热管外径 d0 25 5 到壳体内壁 最短距离 b3 3 8 6 筒体内径 Di 4)1( 996 7 实取筒体公 称直径 Di B/000 8 布管限定圆 直径 Dl 21 i 980 体壁厚的确定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和计算公 式 数值 1 计算压力 筒体内径 见三 000 3 筒体材料 20R 4 设计温度下 筒体材料的 许用应力 t 4板许用应 力 123 5 焊接接头系 数 筒体计算厚 度 2 腐蚀裕量 2C 2 8 负偏差 1C 0 9 设计厚度 d 2 0 名义厚 度 n 目 8 8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计算 14 11 有效厚度 e 21 6 12 设计厚度下 圆筒应力 t p 2 )( 3 校核 合格 14 设计温度下 圆筒的最大 许用工作压 力 )(2P 体水压试验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根据来源及计算公式 数值 1 实验压 力 P 圆筒薄 膜应力 P 2 )( 校核 = 合格 头厚度的确定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和计算公 式 数值 1 封头内径 1000 2 计算压力 焊接接头系 数 封头材料 5 设计温度下许 用压力 t 目 470 6 标准椭圆封头 计算厚度 2 腐蚀裕量 2C 1 8 负偏差 1C 0 9 设计厚度 d 2 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计算 15 10 名义厚度 n 目 0 11 实取名义厚 度 n 10 12 有效厚度 e 21 9 13 曲面高度 1h 4737表 1 14 直边高度 2h 4737表 1 15 内表面积 A 2m 4737表 1 16 容积 V 3m 4737表 1 17 质量 m 4737表 1 箱短节壁厚计算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和 计算公 式 数值 1 计算压力 管箱内径 1000 3 管箱材料 4 设计温度下许 用应力 t 70 5 焊接接头系 数 管箱计算厚 度 腐蚀裕量 2C 1 8 负偏差 1C 0 9 设计厚度 d 2 0 名义厚度 n 目 0 11 实取名义厚 度 n 10 12 有效厚度 e 21 9 13 设计厚度下圆 筒应力 t p 2 )( 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计算 16 14 校核 = 合格 15 设计温度下圆 筒的最大许用 工作压力 )( 2 P 箱水压试验 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根据来源及计算公式 数值 1 实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流量为135th卧式蒸汽冷凝器设计【11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30434.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