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梦溪笔谈》二则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版.ppt_第1页
金榜学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梦溪笔谈》二则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版.ppt_第2页
金榜学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梦溪笔谈》二则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版.ppt_第3页
金榜学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梦溪笔谈》二则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版.ppt_第4页
金榜学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梦溪笔谈》二则 新课标配套课件 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悉为两段 成为 千万蔽地 遮盖 b 岁以大穰 年成不好 旧曾有之 过去 c 患其塔动 担心 贻以金钗 遗留 d 便实钉之 钉子 伏其精练 同 服 佩服 解析 选a b项中的 穰 是 丰收 c项中的 贻 是 赠给 d项中的 钉 是 用钉子钉 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庆州界 生子方虫 方为 秋田之害b 其虫 旧曾有之 土人谓之 傍不肯 c 方 两三级 钱帅 登之d 密使 其妻见 喻皓之妻 解析 选d d项的停顿应是 密使其妻 见喻皓之妻 3 翻译下列句子 1 遇子方虫 则以钳搏之 悉为两段 译文 2 无可奈何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贻以金钗 问塔动之因 译文 3 人履其板 六幕相持 自不能动 译文 答案 1 它们 遇上子方虫 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 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2 没有办法时 匠师 就派他的妻子秘密地去见喻皓的妻子 拿金钗送给她 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3 人踩在那楼板上 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 塔 当然不会晃动 阅读 梵天寺木塔 一文 完成4 7题 4 试把本文划分成三个层次 并概括每层大意 答 1 2 3 答案 1 讲建塔过程中的塔身不稳定问题 工匠们凭借自己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 2 写喻皓采用 布板 实钉 的办法 解决了 塔动 的问题 3 解释 塔定 的原因 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映 5 无可奈何 一词既写出了匠师无计可施 又反衬了什么 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衬手法使用的理解能力 将匠师对解决 塔动 问题的束手无策和喻皓轻而易举解决问题形成对比 反衬了喻皓技术之高 答案 喻皓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反衬了喻皓技术高超 6 梵天寺木塔 写人着墨不多 却很生动 密使其妻 写出了匠师怎样的心态 答 答案 匠师认为 塔动 的原因是 未布瓦 上轻 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 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 于是 密使其妻 去见喻皓的妻子 请求喻皓解决塔动难题 密使其妻 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 7 皓笑曰 中的 笑 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 答 答案 喻皓的 笑 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 塔动 这个问题胸有成竹 举重若轻 8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 少时而又震一声 2 火光赫然照天 3 尚热不可近 4 发其窍 深三尺余 答案 1 不一会儿 2 鲜明光亮的样子 3 靠近 接触 4 挖掘 9 翻译下列句子 1 天有大声如雷 乃一大星 几如月 见于东南 译文 2 乃得一圆石 犹热 其大如拳 一头微锐 色如铁 重亦如之 译文 答案 1 天空中发出像打雷一样的巨响 原来是一颗大星 几乎像月亮一样 在东南方出现 2 才得到一块圆形的石头 还很热 它大小像拳头一样 一头略微尖些 颜色像铁 重量也像铁似的 10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这块陨石特点的 答 解析 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 抓住关键词语 如 圆石 其大如拳 色如铁 进行概括归纳 答案 形状 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