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赏析_第1页
《保卫黄河》赏析_第2页
《保卫黄河》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卫黄河 黄河大合唱选曲1. 作品分析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的齐唱为多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后面采用卡农的形式写成轮唱,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歌曲以跃动的、 生机勃勃的音调,以快速大跳的动机和逐步扩张的音型,生动地表现了游击健儿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情景。这首歌采用了民间打击乐的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的旋律为素材,从而使歌曲显得明快、豪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齐唱之后,采用二部、三部、四部轮唱的形式,形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浩大声势。在轮唱中,“龙格龙格”的衬词穿插其间,使音乐显得富有变化,妙趣横生。 这种艺术手法,很容易使人联想:革命的武装力量在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它犹如黄河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侵略者必将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轮唱之后,有一大段器乐的间奏。它不仅进一步渲染了气氛,刻画了形象, 还用逐步转调的方法为歌曲的最后部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转调后的合唱, 更凸显了中国人民誓将侵略者消灭干净的坚强决心。2. 背景材料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 年 3 月,由光未然 ( 张光年 ) 作词,冼星海作曲。1938 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峡激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聆听了水手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切激起了他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一首长诗黄河吟应运而生。1939 年,光未然与冼星海在延安相见。在西北旅社的一间窑洞里,演剧队举办了一个朗诵会,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长诗。冼 星海听后,约请光未然将其改成歌词,并激动地表示:“我有把握把它写好。”后来,冼星海夜以继日地工作,仅用了六天的时间便谱好了黄河大合唱。1939 年 3 月 31 日脱稿, 4月 13 日在陕北公学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这次演出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便传遍全国。同年 5 月 11 日, 为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由冼星海亲自指挥再次演出了黄河大合唱 。毛泽东同志听后高度地赞扬了这次演出。当年 7 月,周恩来同志听了这部合唱,随即为星海同志写下了“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题词。1941 年,星海在苏联又对黄河大合唱进行了加工整理,并使之更加完善、理想。;.黄河大合唱 以黄河为背景, 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为基础,广泛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因素, 使这部巨著的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懂。 这部合唱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展现了抗战必胜的前景。这部合唱具 有写实性、 史诗性、 交响性的特点, 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点,为我国现代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典范。3. 作者简介冼星海 (1905 1945)作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广东番禺人。1905 年 6 月 13 日 生于澳门, 1945 年 10 月 30 日卒于莫斯科。1920 年,先入岭南大学附中,后升入大学预科,演奏过小提琴和单簧管,并担任过指挥,在学习期间,他做过打字员、教员,以半工半读的方式维持生活、保证学习。1926 年到北京,在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选学小提琴。1928 年夏到上海,入国立音乐学院学小提琴。1929 年 7 月,在院刊上发表普通的音乐的论文,提出“中国需求的不是贵族式或私人的音乐,中国人所需求的是普遍音乐”。并认为“学音乐的人”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的民主思想。1930 年到法国巴黎学习音乐,曾先后随奥别多菲尔、丹第、迪斯卡等学习理论作曲。后考入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和指挥。在巴黎的六年中, 历尽艰辛, 经受了严寒与饥饿的威胁。1935 年秋,面对民族危机的严重形势,他毅然回到祖国,投身于人民的革命事业,将全部精力贡献于抗日救亡运动。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冼星海参加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第二队,奔赴各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38 年春参加了由郭沫若主持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并与张曙共同负责抗战音乐工作。这期间, 他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如:保卫芦沟桥 、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 、在太行山上等。1938 年冬赴延安,任“鲁艺”音乐系主任。1939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 年 5 月为参加电影配乐工作离开延安去苏联。因长期积劳成疾,1945 年 10 月 30 日病逝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 噩耗传到延安, 毛泽东同志在悼念他的挽幛上亲笔写下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的题词。在冼星海短短的一生中,共作歌曲数百首,大合唱4 部、歌剧 1 部、交响曲2 部、管弦乐组曲 4 部、狂想曲1 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曲、重奏曲多首。数量多、影响广的是群众歌曲,其中有进行曲体裁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 、保卫芦沟桥 、到敌人后方去;抒情性与鼓动性为一体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等。他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创作道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聂耳同志的革命音乐传统,通过广泛的题材和体裁, 创作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现实。他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无愧是我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是人民所热爱的音乐家。黄河大合唱曲目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第六乐章:黄河怨(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