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脱粒机设计
32页15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8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A0-玉米脱粒机装配图.DWG
A2-滚珠丝杠.dwg
A2-钉齿条.dwg
A3-主动带轮.dwg
A3-从动轮.dwg
A3-传动轴.dwg
A3-圆盘.dwg
A4-钉齿.dwg
任务书.doc
玉米脱粒机设计开题报告.doc
玉米脱粒机设计论文.doc
玉米脱粒机设计
摘 要
玉米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粮食作物,与其相关的生产设备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传统的玉米脱粒机械中,其脱粒作业主要是通过安装在高速旋转的主轴上的冠状平板齿对玉米穗的搅动和撞击来完成的,这种脱粒机械对玉米穗的损伤大,破碎率很高。所以,设计一种新型、低廉、低破损率的玉米脱粒机,对于玉米的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为了适应对少量玉米脱粒需要要求,避免用人工的方法对少量玉米脱粒,降低农民在对玉米脱粒时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设计一种适用于个人家庭的小型人工玉米脱粒机。本次设计的小型人工玉米脱粒机主要有喂料装置、脱粒装置、分离清选装置、出料口、机架以及传动装置。该机器以电力为动力源,通过二级传动装置由链轮传递到钉齿脱粒滚筒上,钉齿脱粒滚筒配合圆孔凹版将玉米脱粒,玉米粒从筛板孔洞中漏下,由下滑板滑出机体之外,玉米芯由出料口排出机体之外。
关键词 玉米脱粒机;传动装置;机体构造
The Design of the Corn Thresher
Abstract
Corn 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food crops, and associated production equipment has been subject to widespread concern. Our traditional corn threshing machine, threshing operations are mainly done by stirring and impact of the the coronavirus plate installed in the high-speed rotation of the spindle teeth right ear of corn, this threshing mechanical damage to the ear of corn, broken ratehigh.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a new, inexpensive, low breakage rate of the corn sheller, corn produc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 to require a small amount of corn threshing, and avoid using artificial means of a small amount of corn threshing,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farmers in the corn threshing,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design one for individuals, families, small artificial corn sheller. This small artificial corn feeding device, the threshing device, separating the cleaning device, the discharge port, rack and gear. Human, the machine power source through two gear sprockets delivered to the nail tooth threshing drum, nail tooth threshing cylinder with the hole gravure corn threshing, leave out the corn kernels from the sieve holes slip by the decline in board outside the body, the corn cob from the body outside of the discharge port.
Keywords Corn thresher,body structure,transmission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概述 1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
1.2.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
1.2.3现有的大型玉米脱粒机 3
1.2.4 现有的中型玉米脱粒机 3
1.3本设计研究内容 4
1.4本章小结 4
第2章 玉米脱粒机的总体设计 5
2.1总体结构设计 5
2.2电动机的选择 5
2.3动装置的设计 7
2.3.1传动带的设计 7
2.3.2 V带带轮的设计 10
2.4 传动轴的设计 11
2.5钉齿条和订齿的设计 16
2.6 圆盘的设计 17
2.7 栅格式凹板的设计 17
2.8入料口及脱粒机上盖的设计 18
2.9机架的设计 19
2.10轴承座的设计 20
2.11玉米脱粒机上的标准件的选择 20
2.12本章小结 20
第3章 玉米脱粒机的安全操作 21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第1章 概述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玉米脱粒机的使用是在玉米穗晒干或者烘干之后,进行种子加工,这种机器国内外很多但是发展又有很大的差异,国内玉米穗对于水分的要求一般在35%而国外的技术可以达到12.5%,经过玉米烘干室之后再脱粒[1]。然而,国内的玉米脱粒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相对而言,没有足够的资金建立干燥室,基本上没有耳朵干燥过程[2]。国内种子企业通常采取的方法是,玉米穗在广场上晾晒,减少了18%的水分含量,其次是脱粒,干燥,然后通过使用玉米烘干室,玉米水分下降了13%。当遇到水分高的玉米,会降低脱粒质量,这导致了脱粒损失率升高[3]。在了解了玉米脱粒机在国内外的发展,随着国情的发展,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满足高脱粒率,破损率低的玉米脱粒机,已经成为我国的种子加工迫切需要真正的解决问题[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进步,机械化在玉米的脱粒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机械化取代了原来的手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然而,现有的玉米脱粒机,仍存在一些问题:玉米脱粒机,或重或苛刻的工作场所[5]。目前对家庭作坊式玉米脱粒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使用的是一般的大中型玉米脱粒机进行少量的玉米脱粒将是资源的浪费,而且还污染了环境[6]。
小型人工玉米脱粒机,不用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动力而是使用一般家庭用电的设计,玉米脱粒机的使用,给农户以及工厂带来了质的飞跃。据统计玉米脱粒机在3个小时内的工作可以代替3个人一天的工作。玉米脱粒机的使用解放了生产力,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7]。
1.2.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自1785苏格兰人安德鲁米克尔发明第一台旋转脱粒设备,对玉米脱粒试验研究很多,新的玉米种子脱粒机也得到了大的发展。 在1815年,第一台专用于玉米脱粒的机器问世。该机器由美国研发,该机器为第一代玉米脱粒机。该机器工作部位是盘型装置在装置中有钉子进行脱粒。人工在摇杆处进行摇动,盘状盖压住玉米穗,钉子进行脱粒。在第一代脱粒机后,第二代脱粒机由加拿大公司生产出来。脱粒机是由三个橡胶组成脱粒结构。并且在辊的旋转速度不同的方向相同,三个差分转速的摩擦力下产生由辊分离玉米粒的。本机不损伤胚芽,玉米芯不断,有破损率低,低速率脱净,并有适应性强的特点[9]。
脱粒机得到飞跃的发展是在美国AEC集团公司生产出了HSE-51型脱粒机。这种脱粒机采用的是挤搓技术。相对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三代脱粒机得到了突破。在种子脱落时机器对种子产生的破坏大大的减少,对于单个玉米穗还是多个以及玉米穗的大小都可应用。这种性能的脱粒机首先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推广。脱粒机高生产率(10-12t /小时),约0.8%粮食破损率,但其庞大的规模,其价格相对昂贵。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推出了四款脱粒机[10]。
第3章 玉米脱粒机的操作规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玉米脱粒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农民的家里脱粒机使用在收割玉米时,也是一个常用机器。玉米脱粒机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农民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生产更加的机械化。在广泛使用脱粒机的同时,也要注意使用的规范化,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严禁超速超载荷运转
所设计的玉米脱粒机属于小型运动设备,在脱粒机中主要工作的地方是钉齿滚筒。在其他机构如凹、轴等部件,这些零部件对载荷的承受能力是在一定的限度的,在钉齿滚筒运行时所提供的速度比较高时,由于速度较高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在速度要求方面钉齿滚筒的转速如果过高,超过所能承受的范围,并且随着时间的使用轴承会氧化产生老化。电动机提供的功率相对比较高时,有可能产生主轴与钉齿滚筒和整体分开。再者出现与上盖发生碰撞,或者与栅格式凹板发生碰撞,在这几种条件下会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力,所产生的瞬间冲击可能造成玉米脱粒机产生爆炸,这种危险系数非常大,这种情况产生会严重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不产生这种危险,降低危险系数,在日常的使用中要经常擦拭机油进行密封防止氧化,使用年限比较长要定期检查设备,并且定期更换重要的零件。加紧螺栓,减少危险系数
2.禁止过疲劳以及酒后使用
上面已经介绍了机器本身有可能产生的危险,并且介绍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但是在使用时,也要注意操作人员自身的操作。玉米脱粒机的电机提供的动力很大,而且进行剥离的钉齿动力也很大,虽然在滚筒的上面有机架和上盖进行封闭,而且在进料口的设计留有充足的空间,这样的设计使操作者操作在一个安全的操作距离。各种的安全措施已经设计,但是操作人员的不规范产生危险的可能非常大。如果操作人员连续操作,没有进行一定的休息,操作人员的大脑处在一个比较迟钝的状态。再者如果操作人员饮酒之后操作,对于饮酒过度容易使大脑休眠状态。以上的两种状态由于操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衣服有可能被卷进脱粒机中,或者身体某个部位进入了脱粒机中,由于钉齿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状态,并且钉齿条呈螺旋状排列。这种情况会使操作人员的身体受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使用玉米脱粒机的时候禁止高强度长时间的使用更禁止酒后操作该机器。
在玉米脱粒机发生故障或者发生意外的时候要及时关闭电源,立即停机。待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工作。严禁在发生故障或危险时,依然保持机器的运行,这样只会加剧危险系数。
安全 下:操作人员衣着得体,不要穿肥大的衣服,衣服的袖口要小,不得穿裙子,妇女在操作时带上安全帽,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要再机器旁边玩耍,年龄较大行动不方便的也不要操作脱粒机。操作人员若感到疲劳时要停止工作,或者更换另一个操作人员,不要酒后操作。在脱粒机工作时严禁有未带安全措施的工作人员站在脱粒机出籽口,以免飞溅出来的籽粒伤到操作人员。在玉米脱粒机未停止的时候不要搬动脱粒机以免受伤。玉米脱粒机需要定期的维修查看,更换老化部件,保证操作的安全。
结论
本次课题是基于小型人工玉米脱粒机的毕业设计,经过十几周的时间,在根据任务书的要求下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找到了解决本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成功地完成了本次设计中所规定的内容,实现了所要研究的目标
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完成了对脱粒机现状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对脱粒机总体进行设计。对电动机进行选择传动装置的设计,选取了V行带轮进行工作,并且校核通过满足使用要求。在脱粒机的结构设计方面对传动轴进行设计校核,钉齿条的安装以及圆盘、入料口的设计等等通过了校核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最后对脱粒机的标准件进行了介绍。在文章的结尾向人们展示了脱粒机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确保人们在使用时能够安全操作。
致谢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这段时间,我的指导老师给我的帮助是很多的,不管是在多忙的情况下,老师都是耐心的帮助我,耐心指导我们的每一步设计,仔细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管是一开始确定论文选题,还是确定设计的方案,到后期的绘图计算等等,老师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帮助,提供了许多硬件条件,谢谢老师。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对我的帮助,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 潘骏,段福斌,杨文华,吴立军.机械设计基础[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05:15-18.
[2] 邓小红.YT-1.5型小型玉米脱粒机的设计[J] .湖南农机, 2006, (03) :25-26.
[3] Mandeville D.Improve Your Dispensing Process with Robotic Dispensing Automation[J].Assembly,2014,30(3):34-35.
[4] 张展.机械设计通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5:54-56.
[5] Majda P.The influence of geometric errors compensation of a CNC machine tool on the accuracy of movement with circular interpolation[J].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Science & Technology,2012,36:59-67..
[6] 陈立东等.小型揉搓式玉米脱粒机的设计[J].北京.农机化研究出本社,2009.3:154-456.
[7] 何晓鹏.挤搓式玉米脱粒机的研制[J].北京.农业工程学报,2003.1:105-108.
[8] 柳建安,李伟杰.螺旋挤搓式玉米脱粒机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0.32(8):82-85.
[9] 吴多峰,许峰,袁长胜.板齿式与钉齿式玉米脱粒机的性能比较[J] .北京.农机化研究,2006(10):78-80.
[10] Majda P.The influence of geometric errors compensation of a CNC machine tool on the accuracy of movement with circular interpolation[J].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Science & Technology,2012,36:59-67.
[11] 吴家福.便捷式玉米脱粒机的研制[J].农业开发与装备.北京,2010(8):15-16.
[12] 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1):158-199.
[13] 王兰美主编.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154-456.
[14] 朱龙根主编.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5] 段文群,江勇.浅析I2C总线及其在视频处理器SAA7111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 2010(1):45-46.
[16]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编.机械工程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12:15-16.
[17] 李宝筏主编.农业机械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09:18-20.
[18] 王先奎编著.机械制造工艺学(上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03:8-16.
[19] M.E. Lazar, D.F. Farkas, The centrifugal fluidized bed. 2. Drying studies on piece form foods, J. Food Sci. 36 (1971) 315–319..
[20] M.E. Lazar, D.F. Farkas, J. Food Sci. 44 (1979) 242–246.
[21] Petre Miu, Heinz-Dieter Kutzbach.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grain threshing and separation in threshing unit——partⅠ.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 2006.06:78-80.
[22] Langston, Tuzun U,Heyes. Distinct element simulation of interstitial air effects in axially symmetric granular flows hoppers.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 1978.06:7-8.
[23] Kremmer M, Favier J F.A method for representing boundaries in discrete element modeling-part I: Geometry and contact det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 2012.0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