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氧枪提升装置设计
40页 13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升降小车.dwg
卷扬装置.dwg
卷筒装置.dwg
放坠落装置.dwg
滑轮.dwg
转炉氧枪提升装置装配图.dwg
转炉氧枪提升装置设计说明书.doc
钢绳拉力传感装置.dwg
转炉氧枪提升装置设计
摘要
在炼钢生产中,氧枪提升机构是转炉炼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提升机构是利用卷筒来控制小车进而来控制氧枪的升降。本文在结合生产需要,参考了鞍山热工仪表厂的氧枪提升设备的基础上,设计出转炉氧枪提升机构。本设计根据最大的生产率原则,选择了三相异步电机、滑轮、制动器、联轴器以及钢丝绳驱动装置等部件,并且设计了卷筒装置、防坠落装置等主要零部件.文中阐述了系统整体构成和设计思路,重点讲述了卷扬装置的相关设计,最后对全文做了概括总结。 为了确保升降系统足够安全,中间增加了防坠落装置,同时,对键等零部件进行了校核,对减速器进行选择。最后对氧枪提升装置的安装、使用、维护等方面做了相应的介绍。本次设计出的提升装置结构合理、成本低廉、且便于安装和维护。
键词: 提升机构,氧枪,卷筒
The Design of the Promoting Equipment of oxygen lance
Abstract
In steel-making production, the promoting equipment have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BOF steeling process .They use the drum to control the cart which can carry the oxygen lance rise or fall .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production require ,after referenc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AnShan hest power engineer meter company and a number of mechanical design information, designing out the promoting equipment .Based on the maximum productivity, making choice of the synchronous motor, irdler wheel ,arrester as well as steel wire rope, and then designing out the drum , anti-sink equipment and other major components. Besides ,the article elaborated on the composition and overall system design, focusing on the design of elevating equipment finally to have done a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 In order to make the system safe enough, increasing an anti-sink equipment .A t the same time ,I also checking of the keys, choosing the reducer and other important part . Finally, having done a considerable introductions on the installation, use, maintenance, etc .This type promoting equipment with a rational structure , low-cost and easy to install and maintain.
Keywords: promoting equipment, oxygen lance , drum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选题背景和目的 1
1.1.1选题背景 1
1.1.2毕业设计目的 1
1.2转炉氧枪系统介绍 2
1.2.1我国氧气转炉炼钢的现状 2
1.2.2 氧气转炉炼钢技术展望 2
1.2.3氧枪系统的简介 4
1.3 氧枪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方案和措施 4
1.3.1 氧枪小车 4
1.3.2 小车变形 5
1.3.3 升降小车导轮脱落 5
1.3.4 氧枪枪体 5
1.4 氧枪系统的优化 6
2.整体方案评述 7
2.1.系统方案比较 7
2.2.传动系统 7
2.2.1电机 8
2.2.2 联轴器 9
3 氧枪提升机构参数计算 11
3.1 原始数据 11
3.2 提升拉力的计算 11
4.钢丝绳滑轮及电动机的选择 14
4.1 钢丝绳的选择 14
4.2 确定滑轮主要尺寸 14
4.3电动机的选择与校核 15
4.3.1电机选择 15
4.3.2.电动机发热校核 16
5. 传动系统重要装置的选择与设计 17
5.1 标准减速器的选择 17
5.1.1 选用减速器的额定功率 17
5.1.2 校核热平衡许用应力 17
5.2 卷筒的设计 18
5.2.1卷筒参数计算 18
5.2.2卷筒强度计算 20
5.3键的选择与校核 22
5.4联轴器的选择 22
5.4.1联轴器载荷计算 22
5.4.2联轴器型号选择 23
5.5制动器的选择 23
6钢绳拉力传感装置和防坠落装置 25
6.1拉力传感装置 25
6.2 防坠落装置 26
6.2.1工作原理 26
6.2.2 楔块式瞬时安全钳装置 27
7传动系统的润滑 29
7.1润滑方法 29
7.2润滑系统的选择原则 29
7.3润滑方式的选择 30
7.3.1减速器的润滑 30
7.3.2轴承的润滑 30
8经济性与可靠性分析 31
8.1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31
8.2 设备的可靠性 31
8.3 设备的有效度 31
结 束 语 33
致 谢 34
参 考 文 献 35
1 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目的
1.1.1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钢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对于钢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造新型的高炉生产设备是必须的。为了保证钢材质量,国内外对高炉炼钢设备做了的量的研究工作。
氧枪提升机构是转炉吹氧的重要设备,有卷扬平台上的卷筒、电机、主令控制器及升降小车、防坠落装置等设备组成。氧枪提升机构通过对氧气喷流量的及升降速度的控制来对炼钢过程进行控制。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技术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这也要求相应理论也能进一步完善,以便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推动开发新技术和研制新设备的能力。在现有提升设备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刮渣设备通常不能够有效刮渣等。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不断推进时代的进步,钢铁冶炼在国民生产中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作为一个机械专业的准本科毕业生而言,我对氧枪提升机构的理论及研究成果有着浓厚的兴趣,更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在相关设计方法上提出新的观点,为相关研究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1.1.2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科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科学研究工作和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基础训练。由于我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氧枪提升机构的设计,因此和同组同学多次随老师去到鞍山热工仪表厂进行学习和研究,同时对相关资料参考和数据的计算都对我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巩固我这四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习设计一般专业设备的方法和步骤,并熟练掌握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计算机绘图和学习使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和规范等。
结 束 语
毕业设计是学校对我们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考验和锻炼,也是我们在学校进行的最后一次挑战,这个过程使我受益匪浅。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我学会了设计的全部过程,同时通过本次设计,不但使我对氧枪提升机构的了解更加深入,而且对冶金工程上其他机械设备也有所了解。在对转炉氧枪提升机构的设计过程中,使我对四年来所学过的知识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并且通过毕业设计也培养了我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分析综合、理论联系实际等的各方面的能力和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进一步地掌握了大学四年里曾经学过的机械知识,同时,通过使用CAD,我的机械制图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使我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的方向。为我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不但提高了专业知识,而且使我对学习的感悟、学习观等方面有新的理解。我相信,这个阶段的工作对我日后的工作有了极其重要的帮助。
致 谢
感谢我的指导副教授,她对我们要求严格,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学习中的榜样。开始毕业设计一个学期以来,从课题的选择,设计中注意事项,到说明书的写作,经过她耐心的帮助,及对设计过程中细致的关注,使我终于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另外,还要感谢鞍山热工仪表厂的师傅们,在我的实习过程中,正是她对我进行了提升机构工作的现场指导,使我们对所研究对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周围的同学们,大家在平时经常讨论问题也解决了许多我所困惑的问题,避免了很多错误,使效率和正确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都对我的设计起了很大的帮助。
参 考 文 献
[1]巩云鹏,田万禄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2]M.费舍尔等主编[M].第六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3]程道楠等主编.起重机课程设计[J].有色金属设计,1983
[4]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组编.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M].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组编.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组编.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轴及其联接单行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减速器、电机与电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