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设计5.doc_第1页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5.doc_第2页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5.doc_第3页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5.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教案活板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帖、旋、 砥、就”等字的含义及“火、为、帖”等字的不同用法。2、学会结合注释翻译文言语句;通过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画简要的工作流程图,从而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课前准备:1、板纸、棋子,小铁盒 2、对照页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3、活板录象一、整体感知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导入: “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观看录象,听示范朗读,初步感知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评价朗读节奏与字音准确。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文章的字词、读音的准确。2、个别朗读3、放声朗读课文3、掌握制作过程 理清说明顺序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归纳文中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如(重点实词、古今词义不同,词类的活用等等)。教师巡视指导并明确2、小结本文说明顺序时间(工序)顺序的好处1、学生自学,归纳,交流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同桌两人一起根据文章内容利用板纸、棋子,小铁盒造出活板4、口述活版的制作过程,画简要的工作流程图。5、熟读课文4、布置作业:语文活动:师生共同收集从古到今最早的印刷术,根据资料“漫谈印刷术的发展史”。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活板制作程序“活“在文中具体的表现,体会活板技术的优越性。 2、写一篇关于写作程序的小说明文“介绍一种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复习导入:实物投影文中主要的实词,句及古今不同义的词等),请学生填空。完成表格,重要字、句落实到位。2、体会活板技术的优越性:创设问题情境:将“( )的活板”补充完整。提示:文中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发明者精心设计的活板技术的优越性。根据教师提示,讨论、归纳、明确。3、写作训练学习了活板,使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也为毕升的创新精神所感动,现在,计算机技术正日益普极,印刷业有了更新的发展。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能随意设置字号、字体、文字的色色彩这些都是活版所做不到的小作文:介绍一种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要求:抓住特点,合理安排程序,注意使用各种说明方法。250字左右。交流:漫谈印刷术的发展史。核舟记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学习重点1、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2、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3、掌握古今词义的异同、词序和重点句子的翻译。课前准备1、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2、熟读课文。3、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读准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文章大意,标出疑难处。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1、导入:1、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据说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画。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微型雕刻艺术,读来令人惊喜。1、根据要求依次作画2、谈感受2、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注意文章的节奏与字音准确。2、教师巡视,纠正错误。3、指名1-2名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交流评价4、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归纳文中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如(重点实词、古今词义不同,词类的活用等等)。教师巡视指导并明确1、听读课文,注意文章的字词、读音的准确。2、放声朗读课文。3、朗读、评价4、学生自学,归纳,交流3、体会雕刻技艺的奇巧讨论:怎样表现雕刻技艺的奇巧的? 1、在纸上用笔画核舟,大小、内容与文章描述的一致2、表演“船头坐三人”的情景,要求人物的动作神态与文章描述的一致。4、理清说明顺序1、介绍了这么多的内容,船上的人物、情景说得有条不紊清清楚楚,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2、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