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爸爸读书会”学习心得“不敢”与“敢”昨晚的“爸爸读书会”,与近30位爸爸围坐一堂,共同阅读孩子这本无字大书,很有些感触。首先,没想到有这么多爸爸如此积极参与,很感动。其次,能感受到大家的观念差异非常大,作为读书会的带领人,我需要小心翼翼,尽量让大家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和经验,而不是让大家认同我的某种主张。因此,现场有位爸爸忍不住说,今天触及了好些重要的议题,但似乎都没说透,到底该怎么办?借这篇随笔,我愿意梳理出几个关键点,并表达我的看法。其一,父子之间,在尊重“人格平等”之外,是否同时要看到“父子有别”?读书会是从一个真实事例开始的。上周清明长假,我陪父母回老家扫墓,同时看望了父母的一些老朋友、老同事。其中一位熊老师,现已近80岁了。他生一独子。孩子小的时候,父子关系如“同志加兄弟”,不分彼此,亲得不得了;现在孩子大了,在外地工作、成家,父子关系冷漠到逢年过节,不说回家看看,连电话都很少打来。对这个例子,有位爸爸不以为然,认为不够典型,可能只是个案:父子关系冷漠,也许是因为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特殊事件;孩子小时候,父子之间不分彼此,与后来的父子关系冷漠,这两者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其实,我还有一则事例(现场没说),也是这次假期里了解到的:父亲的另一位老同事陈老师,学校分给他很大一套房子,儿子结婚,就住在了一起。陈老师年纪大了,老伴也已去世,却被儿子儿媳扫地出门,孤身一人,在附近租了一小间房住着。现场也有爸爸提到传统文化中“位”的观念:长幼有序,父子有别。但我特意没有借此发挥,甚至“孝”这个字我都没提。因为现场有种氛围,大多数爸爸似乎已经准备接受一种事实:将来孩子大了,远走高飞,孩子对自己好与不好、亲与不亲,是指望不上的;甚至可以说,期望将来与孩子保持一种亲密的感情,是不切实际的,这种期望本身就应该放下。事实上,我们的父辈,尤其是知识群体,大多数已经破除了中国传统的“家”的观念。譬如熊老师,譬如陈老师,他们是读巴金和鲁迅的著作长大的,他们参与过“破四旧”和“文革”。在他们的观念里,“封建家长制”是罪恶,他们不愿意束缚孩子的思想,甚至不敢干预孩子的行为。尽管昨晚的讨论没有在这一点上深入,但许多爸爸坦然承认:在家里没有地位,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妈妈占有主导权,孩子不听自己的。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的问题,爸爸们是“弱势群体”。若提到“位”,许多爸爸在家里,似乎早已失去了应有的“位”。其二,如何看待孩子“受委屈”?现场做了一个调查:当着孩子的面,被太太斥责的爸爸不在少数。同样的,当着孩子的面,爸爸对太太恶语相向的情况也存在。大家都承认,夫妻有不同意见,若发生争执,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其实,从这个现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家庭教育与夫妻关系有关,更值得探究的是:当孩子被父亲严厉批评、教训时,妈妈如何对待?或者说,孩子被父亲、长辈或者老师批评,“受了委屈”,我们该如何看待?母子连心,通常妈妈不愿孩子受委屈,尤其是知识女性,她们希望爸爸在指出孩子不当言行时态度温和,彬彬有礼。她们担心先生的“粗暴”态度,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投下阴影,正如她们认为自己曾受到过“原生家庭”的心理创伤。于是,许多妈妈不允许先生斥责孩子,更无法容忍先生揍孩子。当先生对待孩子态度“粗暴”时,强势的妈妈甚至会要求先生当面向孩子道歉。昨晚,好几位爸爸提到了“温柔的坚定”这个说法。但我看到的普遍现象是:温柔有余,坚定不够。秋风老师有一句表达很形象,他说:“本来一个健全的家庭里,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但现在我们通常看到的是两个妈妈,或者说,一个妈妈和一个奶爸。”其三,如何看待对父亲的轻视,或敬意?有一种说法流行已久:“作为父母,要做好自己,赢得孩子的尊敬。”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可以作为对年轻父母的提醒和“鞭策”。但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也可以换一种表达:“作为父母,若表现不好,孩子对你轻视是应该的。”有的孩子对父亲缺乏恭敬,大概是受到这种观念的鼓励。有的爸爸在太太那里就被轻视,在孩子那里自然也就很难得到尊敬。现场有位爸爸提到一个词:“父爱如山。”说自己兄弟几个,从小父亲管得少,母亲管得多,母亲尽管脾气不好,但对父亲非常尊重,因此在兄弟几个心目中,父亲的位置很重。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父亲的形象和威信,在幼小的孩子心里,如山一般,自然本有。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这座山为何变矮了?是因为孩子从幻梦中醒来,看清楚了父亲不过是一个平常的老头,而且越老越不中用,还是我们当前主流的文化观念使然?“文化”不是抽象的,看看太太如何对待其先生,就知道她受怎样的文化观念的主导。昨晚,有爸爸提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有意轻描淡写,说文化不过是一种习惯。比如,你年纪大了,孩子不关心你,晚境凄凉,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这值得同情。但也可以说,你不习惯新的文化,若你习惯于自己去养老院安度晚年,父子关系冷漠,那也没什么。假期中,我陪父母在熊老师家聊天时,现场还有另两对年迈的夫妇。其中,包老师夫妇晚年生活“很精彩”。他们退休之后,每年要出外旅游五六次,国内国外跑,忙得很。包老师说:“我死了,墓碑什么的都不要,也不需要儿女清明扫墓。人死了,什么都没有,劳民伤财干什么呢?趁还跑得动,多玩些地方,这辈子就这么回事了!”从包老师潇洒的表达中,我读出了一丝孤寂之感。当我们心中缺乏对生命中最亲近的那两个人的敬意(如山的父亲,如水的母亲),大概我们对遇见的其他人、事、物也很难生起真正的敬意。而对人生的缺乏敬意,就等于对人生的轻视。其四,人的精神如何挺立?昨天下午,与师资进修班的学员交流。有学员问道:“一个人的精神如何挺立?如何降服其心?”这是一个好问题。华德福教育注重人的精神发展,各种身心灵体系也谈灵性成长,但如果对代际之间的关系缺乏重视和学习,所谓的精神发展、灵性成长,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行之不远。“自由”、“独立”、“平等”这些都是好字眼,但这些概念化的价值观,若没有坚实的根基,是滑动的,人们会用这些好字眼来自我标榜、相互攻击。什么是这些人为概念的基石?简而言之,即为人之本。本立而道生。片面强调人道主义的各种价值观,而忽略了天道,你的生命仍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孔子指出:代际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孝”),而不是男女亲密关系,是立德的基础。也就是说纵向的关系,而不是横向的关系,是教育当中最重要的议题(“教之所由生也”),不教不知。“爱亲者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激光治疗眼科近视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摄影器材与配件商城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脑系统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音箱内容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育游戏化在环境教育中的知识传播与行为引导策略
- 2025年电商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提升与忠诚度培养策略报告
- 2025年社交媒体平台文化价值观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成本预测与布局策略实施报告
- DB21-T 2523-201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 2024天津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中央空调施工方案
- 幼儿园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
- 中医学藏象学说课件
- 软件平台建设和运营合同
- 连锁酒店相关行业项目操作方案
- 《安宁疗护症状护理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 AQ/T 7014-2018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安全规程(正式版)
- 全案设计高级感合同
-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