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doc_第1页
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doc_第2页
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友情提示:让你的试卷有一张清秀的脸孔,答题时,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因为这是提高考分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请依照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里写出汉字。(3分) Gi z j y din xn xn , qin t hu w xin gung mng。 2、根据提示默写(13分) 下面一些话说得很精辟,能给我们以思想上的启迪,你能填写出下一句吗?宁为玉碎, 水能载舟, 坐这山,望那山,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 ,科学使人深刻。陈涉太息曰:“嗟乎! !”苏轼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希望朝廷重新起用自己的句子是 , 。杜甫的望岳中表达自己远大志向的是 , 。3、茫茫人海,漫漫大路,你我相遇,成了相互。相互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相互就是 走远了一起回顾。 啊!相互就是相呼。请根据上面画线两个句子结构,以“相互就是”开头,仿写两句(4分)相互就是 相互就是 4、海尔集团执行总裁张瑞敏在回答如何面对“日本制造”的挑战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是中国制造,就一定会被打败;如果是中国创造就一定不会败。” 请你说说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有何不同? (3分) 5、下文标序号句子有三处语病,按要求将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为了加强 小区文明建设 、 搞好环境卫生 ,从8月16日起,各户的 生活垃圾 (不包括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用 塑料袋一律 装好后 ,投进垃圾收集房的大桶内。如有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请与居委会联系后另行处置。可删掉的一处是 ,用词不当的一处是 ,语序不当的一处是 6、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以下疑难吗?在自然界的风雨观察中,人们获得了许多理性的启迪,并将这沿变为成语,请指出下列各可中含有“雨”字的成语使有不当的一项是( )3分A. 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B.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叫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 雨后春笋 般地冒出来。C.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一个人民教师不变的追求。D.面对低迷的市场,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传言四起, 满城风雨 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打击,追究起来,其实这是市场竞争激烈的结果。水浒中被称为“及时雨”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的姓名。(1分)并概括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姓名: (1分) 与他有关的情节: (2分)7、根据评价,填写书名(3分)孤心苦诣的教子篇: 。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批判: 。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8、对下面两首“咏秋”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秋 词 行 秋 唐刘禹锡 宋徐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A. 两首诗都是一反传统萧瑟寂寥的悲秋情调,刘诗以激越高昂见长,徐诗以恬淡闲适取胜。B. 刘诗用虚实结合的写法,由实入虚,对比鲜明;徐诗用静映衬的写法寓动于静,言近旨远。C. 秋词是诗人身处逆境而志不灭的深情礼赞,给人以哲理启迪;行秋是首怡然而忘俗的田园短歌,让人陶冶性情。D. 两首诗都重点扣住秋声、秋色的特点来 写,而且都巧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二、阅 读(一)(15分)【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9、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2分)10、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点的词“不毛”的意思 。(4分)11、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 12、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4分)13、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3分) (二) 我 寻 求 挫 败(18分)我一直都在寻求挫败。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位于零的一次冒险。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狐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的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匹敌可交锋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生为有一块通灵的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的刹那。那时,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年。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道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了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高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一种极幸福的际遇。新约中的先知约翰,一见耶稣,便屈身降志。他对人们说:“我不仅以水为你们施洗礼,他却以灵为你们施洗礼,我之于他,只能算一声开道的吆喝声。”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引。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诏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年的孙中山也有如此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授命。生的悲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的可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挫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峡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沙滩上,看到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镞,一时几乎惊得昏了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愚鲁,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我们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有这样美丽的思想!”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追摹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悦啊。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人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14、第、段列举的一反一正的两个例子,各说明什么道理?(4分) 15、填空。(3分)从第段看,“大英雄”指 、 、 三人。16、第段画线句中,“这份绝望”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4分) 17、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18、本文标题“我寻找挫败”,但第段列举了别人的例子,这是否有必要?请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发表不同见解)(3分) 19、你能写一句与战胜困难挫折有关的名言吗?请写出姓名。(2分) (三)乡关何处(19分) 杨梅收获的季节很短,超过一两天它就会泛水、软烂,没法吃了。但它的成熟又来势汹汹,刹那间从漫山遍野一起涌出的果实都要快速处理掉,殊非易事。在运输极不方便的当时,村民们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放开肚子拼命吃。也送几篓给亲戚,但亲戚都住得不远,当地每座山都盛产杨梅,赠送也就变成了交换,家家户户屋檐下排列着附近不同山梁上采来的一筐筐杨梅,任何人都可以蹲在边上慢慢吃上几个时辰,嘟嘟哝哝地评述着今年各座山的脾性,哪座山赌气了,哪座山在装傻,就像评述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都上了山,爬在随便哪一棵杨梅树上边摘边吃。鲜红的果实碰也不会去碰,只挑那些红得发黑但又依然硬扎的果实,往嘴里一放,清甜微酸、挺韧可嚼,抿嘴嗓足一口浓味便把梅核用力吐出,手上的一颗随即又按唇而入。这些日子他们可以成天在山上逗留,杨梅饱人,家里借此省去几碗饭,家长也认为是好事。只是傍晚回家时一件白布衫往往是果汁斑斑,暗红浅绛,活像是从浴血拼杀的战场上回来。母亲并不责怪,也不收拾,这些天再洗也洗不掉,只待杨梅季节一过,渍迹自然消退,把衣服往河水里轻轻一搓便什么也看不见了。 孩子们爬在树上摘杨梅,时间长了,满嘴会酸甜变成麻涩。他们从树上爬下来,腆着胀胀的肚子,呵着失去感觉的嘴唇,向湖边走去,用湖水漱漱口,再在湖边上玩一玩。上林湖的水很清,靠岸都是浅滩,杨梅收获季节赤脚下水还觉得有点凉,但欢叫两声也就下去了。脚下有很多滑滑的硬片,弯腰捞起来一看,是瓷片和陶片,好像这儿打碎过很多很多器皿。一脚一脚趟过去,全是。那些瓷片和陶片经过湖水多年的荡涤,边角的碎口都不扎手了,细细打量,釉面锃亮,厚薄匀整,弧度精巧,比平日在家打碎的粗瓷饭碗不知好到哪里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这里曾安居过许多钟鸣鼎食的豪富之家?但这儿没有任何房宅的遗迹,周围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豪富人家的日子怎么过?捧着碎片仰头回顾,默默的山,呆呆的云,谁也不会回答孩子们,孩子们用小手把碎片摩挲一遍,然后侧腰低头,把碎片向水面甩过去,看它能跳几下。这个游戏叫做削水片,几个孩子比赛开了,神秘的碎片在湖面上跳跃奔跑,平静的上林湖梨开了条条波纹,不一会儿,波纹重归平静,碎瓷片、碎陶片和它们所边带着的秘密全都沉入湖底。 我曾隐隐地感觉到,故乡也许是一个曾经很成器的地方,它的“大器”不知碎于何时。碎得如此透彻,像轰然山崩,也像渐然家倾。为了不使后代看到这种痕迹,所有碎片的残梦都被湖水淹没,只让后代捧着几个补过的粗瓷碗,盛着点白米饭霉干菜木然度日。忽然觉得霉干菜很有历史文物的风味,不知被多少时日烘晒得由绿变褐、由嫩变干,靠卷曲枯萎来保存一点岁月的沉香。如果让那些补碗的老汉也到湖边来,孩子们捞起一堆堆精致的碎瓷片碎陶片请他们补,他们会补出一个什么样的物件来?一定是硕大无比又玲珑剔透的吧?或许会嗡嗡作响或许会寂然无声?补碗老汉们补完这一物件又会被它所惊吓,不得不蹑手蹑脚地重新把它推入湖底然后仓皇逃离。20、写出本篇文章题目的出处唐代诗人 的诗句 、 (3分)21、“难道这里曾安居过许多钟鸣鼎食的豪富?”中“钟鸣鼎食”意思是什么?(2分) 2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情真意切地将乡愁寄托在故乡的两件事物的回忆中,这两事物(4分)是 是 23、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它的妙处。(3分)神秘的碎片在湖面上跳跃奔跑,平静的上林湖梨开了条条波纹。答: 24、“故乡也许是一个曾经很成器的地方,它的大器不知碎于何时。”这句话中“大器”指什么?(2分)答: 25、你是如何理解“补碗老汉们补完这一物件又会被它所惊吓,不得不蹑手蹑脚地重新把它推入湖底然后仓皇逃离。”这句话的含义?(3分)答: 26、故乡是我们祖先漂泊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现当代作家学者用自己的话话诠释了故乡,譬如舒婷的还乡、余光中的乡愁、苏童的飞越我的枫杨树的故乡。鲁迅先生的故乡用小说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少年闰土 的形象和中年闰土 的形象,以强烈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分)【友情提示】你真棒!这么快就做完了,可千万别忘了检查,这也是提高考分的有效途径之一了。三、写作(60分)有一个字谜很有意思:“一人本姓王,怀里揣着两块糖”,谜底是“金”。是啊!一个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只要他怀里揣着两块糖,一块慷慨地赠与别人,一块留下来慢慢品尝,就会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在生活中,我们只要与别人分享幸福、分享快乐、分享亲情、分享成功、分享信息、分享甘苦就会在分享中获得人生的真谛。请以“分享是金”为话题写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题目自拟,600字以上。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答卷纸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友情提示】:让你的试卷有一张清秀的脸孔,答题时,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因为这是提高考分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请依照拼音正楷在用字格里写出汉字(3分)Gi z j y din xn xn , qin t hu w xin gung mng。2、根据提示默写(13分)宁为玉碎 水能载舟 坐这山,望那山 、 、 、 。 、 、 3、(4分)相互就是 相互就是 4、(3分) 5、(3分)可删掉的一处是 ,用词不当的一处是 语序不当的一处是 6、(3分)( )姓名 与他有关的情节 (3分)7、孤心苦诣的教子篇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批判 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3分)8、( )(3分)二、阅 读9、 (2分)10、 、 、 (4分)11、 (2分)12、 、 (4分)13、 (3分)14、 (4分)15、 、 、 (3分)16、“这份绝望”指的是: (1分)“兴奋昂扬”是因为: (2分)17、 (3分)18、 (3分)19、略20、唐代诗人 的诗句: 、 (3分)21、 (2分)22、是 是 23、 (3分)24、 (2分)25、 (3分)26、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2分)初三语文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友情提示】亲爱的改卷老师:这份语文试卷可能比较灵活,其中有许多题目需要学生自主探究,请您以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劳动吧!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2、3略4、(3分) 用创造强调了产品的独创性、创新性,制造与创造虽为一字之差,结果截然不同。5、(3分)可删掉的一处是 ,用词不当的一处是 (“投进”改“扔进”) 语序不当的一处是 调换(或写,或写亦可) 。6、(B)(3分)姓名( 宋江 )宋江杀惜 与他有关的情节 刺配荆州,三打祝家庄等(3分)7、孤心苦诣的教子篇 傅雷家书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批判 朝花拾夕 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西游记 (3分)8、( D )(3分)9、 先帝 (2分)10、 zhu 、 亲自 、 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4分)11、 恢复汉室统一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兴复汉宝”、“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2分)12、 “天下计”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分)13、 有关典故:初出茅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