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全球制药市场销售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国制药产业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全球制药产业良好稳步发展的态势,推进中国制药产业的飞速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另外, 经联合国调查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到 2050 年,全世界老龄人口将从6.24 亿攀升到 19.96 亿。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计: 到 2020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 2. 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 71%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 3- 5 倍。这样一来,对药品的市场需求将会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 而研究中国制药产业的国际化成长战略,对中国制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对制药产业的研究处于局部讨论阶段,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深入探讨。 现有的研究基本集中于制药产业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 市场准入等领域, 对影响制药产业国际化成长的其他重要因素研究涉及不多。(2) 目前,对中国制药产业研究几乎都集中在个案研究和产业动态分析上。 对制药产业的研究一般都只从某一子行业入手,比如说中药行业、 生物制药业等。缺少对于制药产业整体的分析研 究,描述性的研究居多, 基础理论的极为少见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制药产业被认为是21 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业,制药业具有高投入、 高附加值和高风险性的产业特征。世界人口快速增长, 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强,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医疗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制药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从世界范围来看, 制药产业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比如美、欧、英、法、德、日等;第二层次 是具有很强仿制能力的国家,包括中国、巴西、印度、韩国、意 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第三层次是化学制药能力不强、以制 剂为主, 即把化学原料药做成片剂和注射剂的国家,比如东南亚的泰国、 新加坡等; 第四层次的国家没有什么自主生产能力,完全依赖进口,如部分非洲国家。我国当前大致位于第二层次的前沿,属于以仿制药为主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药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国内医药经济年均增长 18%左右,成为国内高速增长的行业,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的发展速度。尤其是 20 世纪90 年代,制药产业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我国制药产业产品结构分析从产品性质角度, 药品包括西药及中药两大类别。其中, 西药包括化学原料药、西成药、生化药;中药则包括中成药、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提取物、中药保健品。.截止到 2008年,我国已能生产24大类的 1350多个化学原料药和 3500多种制剂以及4000余种中成药, 产品结构较为完善。其中,生化药生产规模发展迅速惊人,2007年,我国拥有生物技术企业200多家,已取得生产基因工程药物试产或生产批文的企业有40多家;而生化药产值高达104亿元,主要以仿制为主。其中包括重组干扰素、 乙肝疫苗、 红细胞生成素等18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目前,在以干细胞技术与功能基因组snp 研究为主的生物技术药品领域,我国的研究水平已基本达到 与世界同等水平, 特别是在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方面,目前, 我国化学原料药有300多个品种,已经成为国际化学原料药生产 大国。但是, 化学原料药生产中97%的品种是仿制产品,对药物制剂技术开发研究不够,制剂水平低, 我国平均一种原料药只能做成三种制剂,而国外一种原料药能做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制剂,研发能力低下。 截止到 2006年底, 我国只有青蒿素、 百赛诺双环醇片、神经生长因子制剂三种国际公认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除此以外,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 80种。仅对 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 850万吨左右。 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 药材生产基地 600多个, 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据有关数据统计,全国共有企业1300多家,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有1160;,.家,占总数的94%,中小型企业多达1018家,占 96.1% ,能达到 gmp标准的不足10家。因此,我国中药制剂技术虽然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是仍然拥有种植生产上的技术优势。从我国制药产业的行业结构来看,我国制药产业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征。 在化学制药产业方面,我国起步较晚, 处于弱势地位;在中药产业方面, 由于长期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巨大的资源存量。第一, 虽然我国制药产业的产品结构较为完善,但是, 由于生产能力的过度分散,导致缺乏强有力的主导产品;第二、从行业结构来看, 由于过度注重持续总量增长,产生了大量的结构性矛盾, 造成中国医药市场分散、集中程度不高且管理十分不规范等问题;第三、虽然中国制药业进出口规模总量不断增长,但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现象长期存在。出口主要以附加值低的化学原料药、中药材等为主; 由于中国缺乏具有自主产权的品种,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药品则只能大量通过进口方式获取;第四、中国制药产业利用外资规模偏小,不同经济类型的制药企业利用外资规模差异巨大;第五、受“强化生产和营销体系,忽视研发投入”的理念影响, 我国制药产业药品技术含量低、内在质量不高, 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 目前, 我国制药产业仍然停留在传统药剂生产及改良.上,并未有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综上所述, 从生产和流通企业数量和原料、制剂生产能力上看,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制药大国。 但从世界范围来看, 目前我国制药产业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制药业水平,离“制药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由于新药研发的强大推力,生物工程药品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通过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 生物转化及发酵工程的应用,新型植物药的开发及现代化生产己日趋成熟。目前,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新药已经成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创新行为, 来自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新药己在临床上大范围使用,麻黄素、 紫杉醇等已经成为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线药物。并且在如今的全球药品市场中,天然来源的药物制剂已占30%的份额。摘抄自中国制药产业国际化成长战略研究向筠;,.根据中国医药统计年报的数据,2004年医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1388.39亿元,共实现销售收入3476亿元,实现利润 306.38亿元。 2005年全国共有医药工业企业5053家,医药工业从业人数129.7万人,医药工业产值4422.7亿元;独立核算医药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了352.6亿元,利润增长明中国医药工业分行业当年价总产值单位:亿元显高于产值增长。(具体见表3-1)。化学药品制造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生物制品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1999927.59436.7796.72133.2620001077.15533.01135.65163.2320011210.72616.55170.87197.3520021400.91724.02193.44235.8720031653.51661.83264.87203.6320041852838.3209.6296.4数据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02、2004、2005.资料整理)从整体上看,我国医药产业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品结构:在化学原料药工业方面: 我国已成为化学原料药生产大国, 化学原料药一直是医药出口的支柱, 具有国际比较优势, 化学制剂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 1500 种,总产量43万吨,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 4000余个品种,现在我国有 5个品种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居世界第一:青霉素年产 2.8万吨, 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0 ;维生素 c年产 9.8万吨,出口 5.4万吨,占世界市场50 以上;土霉素年产1万吨,占世界市场65 ;盐酸强力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产品的产量也位居全球第一。2004年化学制药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医 药工业的 50 以上,而且依然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05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162.77亿元;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258.94亿 元 。 在中药业方面: 我国中药业在医药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中药生产日益科学化、规范化,能生产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多种,中成药产量已达37万吨, 品种 8000余种。 2004年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医药工业的26.86和30.89 。2007年 1-11月,中国中成药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131,453,339千元;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8,279,225 千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13,592,734 千元,中药;,.产品年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截止2008年初,中国中药企业已有近 1500家,产业经济规模已突破了千亿元。在一些地区, 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 一个重要来源。在生物制药业方面: 生物制药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我国目前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 2004年的工业产值规模已经达到 209.6亿元,虽然产业规模不大, 但增速很快,1999-2004 年间,生物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6.73。其中基因和疫苗 增长最快,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 。从发展速度来看, 我国医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保持了较快增长。改革开放近30年来, 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从 1984年到 2004年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 ,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同时 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近30年来 13.8的平均发展速度, 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特别是进入 20世纪 90年代, 制药产业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 左右。2004年医药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比增长16.92;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44% ;利润同比增长11.74。“十五”期间整个医药行业各项指标大大超过“十五”规划数,与“九五”期末相比,工业产值、增加值和利润总额翻了一番以上。.2000-2005年年均递增19.2;根据中国医药统计年报的数据, 1990年到 2005年,全国共有医药工业企业在16年间增长 1倍多;医药工业产值从1990到 2005年年均增长18.1 ;独立核算医药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1990年到 2005年,年均增长19.94 ,利润增长明显高于产值增长。效益从利润来看, 2005年化学原料药工业为67.81亿元, 同比增长 27.50;化学药品制剂工业为107.92亿元,同比增长15.27 ,整个行业发展较快。2006 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288.81亿元,同比增长 16.7;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501.34亿元,同比增长14.31。产品销售收入方面,化学原料药工业为1258.50亿元,同比增长 13.41;化学药品制剂工业为1382.54亿元,同比增长14.78 。目前我国医药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约为400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 487 家,只占总数的12.29。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管理水平低且布局分散。企 业规模的偏小使得其缺乏技术创新的实力,只能从事普药的生产。结果使得普药市场份额超过90 ,而在国际医药制造业中, 专利药却占到超过七成的份额。国内医药制造业集中度低,2003;,.年国内有制药企业5000多家,而且原料药生产能力明显过剩, 低水平重复竞争激烈,资源浪费惊人。大型企业只有300余家, 其中 20强的国内市场集中度只有39.4,而同年世界医药市场上 10强已经占到了60 的市场份额。另外还有1000多家企业仍在亏损中挣扎。 实 gmp 强制认证后, 2005年我国制药企业已缩减到3700余家,但医药生产企业90 为中小企业,市场集中度低, 仍存在生产企业众多,企业规模过小, 产品低水平重复多,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低,行业组织结构松散等问题。使得我国医药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医药企业规模大、生产能力强、 科技含量高、 管理水平高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总之, 我国企业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面造成了企业缺乏规模经济、抵御风险能力低、利润率低、管理不规范、恶性竞争等 一系列问题。3、企业研发投入少,新药创新能力弱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低, 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据统计,在我国生产的800多种西药中,超过97 为仿制药, 几乎所有先进的制药技术都来自国外,新药市场基本为外资公司 控制,整个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非常高。2001年我国投入医药制造业新产品研发经费仅为14.1亿人民币,而国外平均一个新药的研发投入就达8亿美元。由于国内企业医药研发投.入不足, 研发基础薄弱, 使我国企业利润较低,医药产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低下。我国医药产业虽然整体上规模庞大、企业繁多, 但从市场竞争能力看,还是不折不扣的“幼小产业”(infant industries)。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很难取得优势地位。摘抄自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研究罗增永世界医药市场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事业”。1970 年全球医药产值为217 亿美元,到2002 年,已猛增至4110 亿美元,且仍以每年7的幅度递增,预计2005 年可能达到5000 亿美元。反观我国的医药产业,虽然近年产值每年增长幅度达到 18%,但仅有3%属自主研制;我国出口的中药材仅占世界中 药市场的20%,且大都为原药材或粗加工产品出口。由于国 外专利药品的保护期一般为20年,而且通常跨国大公司药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锅炉操作工(高级)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有答案
- 2025年广西玉林市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 大学生液压考试题及答案
- 媒体广告投放合同协议说明
- 商业咨询服务与咨询合同协议
- 幼师职格考试题型及答案
- 智能柜台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安全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际交往能力笔试题目及答案
- 中频操作评分标准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培训课件
- 生活中的理财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暨南大学
- GB/T 22588-200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GB/T 13298-19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修订版
-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例分析与问题探讨课件
- 电工基础培训教材课件
- 论语中的孝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