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哥设计 摘要 本设计通过对数控机床、系统、加工工艺与编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可以看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性,尤其数控加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产量和技术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这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作为制造业大国,我们更应该注重数控技术,站在时代的前沿。 设计运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原理,并结合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制造系统等知识对数控加工中心加工与编程进行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加工工艺、编程方法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同时,也注意到数控机床的辅助设备、先进系统给加工与编程带来的方便性。 关键字: 加工工艺 数控机床 刀具 数控编程 UG Abstract? This?design?controls?the?tool?machine,?system?and?processes?the?craft?and?weaves?the?analysis?and?comparisons?that?the?distance?carries?on?the?system?through?a?logarithms,?can?see?the?importance?of?appear?a?manufacturing?industry,?counting?to?control?to?process?to?rise?particularly?the?prominent?function.The?number?controls?the?tool?machine?is?the?key?equipments?of?the?modern?manufacturing?industry,?a?nation?counts?to?control?the?yield?and?the?technique?levelses?of?the?tool?machine?to?represent?the?manufacturing?industry?level?and?competition?abilitieses?of?this?nation?on?a?certain?degree.Be?the?big?country?of?manufacturing?industry,?we?even?should?pay?attention?to?the?number?to?control?the?technique,?stand?in?ages?of?front?follow.? Design?to?make?use?of?number?to?control?the?principle?of?process?the?craft?and?plait?distance,?and?combine?the?machine?manufacturing?foundation,?modern??manufacturing?system?etc.?the?knowledge?logarithms?controls?to?process?the?center?to?process?with?the?plait?the?distance?carries?on?the?earnest?research?and?analysises.Process?the?craft,?the?plait?distance?method?is?the?point?that?this?time?design.At?the?same?time,?also?notice?the?number?to?control?the?assistance?equipments,?advanced?system?of?the?tool?machine?to?give?process?and?weave?convenient?sex?that?distance?bring.? Keyword:The?number?controls?the?tool?machine;Process?the?craft;The?number?controls?to?weave?the? distance 前言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而先进的制造技术是振兴制造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断取得新突破的世纪,它是数控技术全面发展的时代。数控机床代表一个民族制造工业现代化的水平,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类、盘类等回转体零件。通过数控加工程序的运行,可自动完成内外圆柱面、圆锥面、成形表面、螺纹和端面等工序的切削加工,并能进行车槽、钻孔、扩孔、铰孔等工作。车削中心可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更多的加工工序,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特别适合于复杂形状回转类零件的加工。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类机械产品更趋复杂,社会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军工、计算机等工业领域中,零件精度高,形状复杂,批量小,加工困难,劳动强度大,同时质量又难以保证,为了解决以上种种问题,便有了数控加工技术。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新技术,在许多加工业已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设计者在对于此零件的加工上,更加要求严格,由浅及深,彻底清晰地阐述与分析数控车床加工的具体方法,更好地为阅读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更有利于初学者能够有目标、有方法地分析、加工一个合格的零件。能够更好地提高初学者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就是本文的主题,关于数控车床的编程与实例。 摘要1 前言3 第一章、 概 述6 1.2数控技术的发展7 1.3数控编程的方法8 1.3.1手工编程8 1.3.2自动编程8 1.4数控程序的编制9 1.4.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9 1.4.2数控编程的步骤9 1.4.3数控车床程序的编制10 1.5数控刀具的选用11 1.5.1数控刀具的特点11 1.5.2数控车削的刀具与选用11 第二章 零件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13 2.1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13 2.1.1 分析零件图13 2.1.2数控机床的选择 15 2.1.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15 2.2加工路线的工艺分析16 2.2.1加工路线的确定16 2.2.2 切削用量的选择与确定17 2.2.3 刀具的选择18 2.3加工工艺分析19 2.3.1零件工艺分析19 2.4加工程序26 2.5三维模型的创建及装配31 2.5.1零件1的三维模型的创建31 2.5.2零件2的三维模型的创建35 2.5.3装配40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44 参考文献46 第一章、 概 述 1.1数控车床简介 ?数控车床即装备了数控系统的车床。由数控系统通过伺服驱动系统去控制各运动部件的动作,主要用于轴类和盘类回转体零件的多工序加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化等综合特点,适合中小批量形状复杂零件的多品种、多规格生产。?数控车床按车削中心是在普通数控车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加工机床。除具有一般二轴联动数控车床的各种车削功能外,车削中心的转塔刀架上有能使刀具旋转的动力刀座,主轴具有按轮廓成形要求连续(不等速回转)运动和进行连续精确分度的C轴功能,并能与X轴或Z轴联动,控制轴除X、Z、C轴之外,还可具有Y轴。可进行端面和圆周上任意部位的钻削、铣削和攻螺纹等加工,在具有插补功能的条件下,还可以实现各种曲面铣削加工。数控车床种类较多,但主体结构都是由:车床主体、数控装置、伺服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2数控技术的发展 数控技术的发展是由数控机床为依托的,而数控机床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小型计算机和微处理机等五代数控系统,前三代系统采用专用电子线路实现的硬件式数控系统,一般称为普通数控系统,简称NC,第四代和第五代系统采用微处理器及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软件式数控系统,称为现代数控系统,简称CNC(第四代)和MNC(第五代)。 自动编程系统的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APT系统,由于它具有语言直观易懂,制带快捷,加工精度高等优点,很快称为广泛的使用的自动编程系统。到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又先后发展了APT3和APT4系统。 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发展随着CNC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系统工程学的发展,为单机数控化向计算机控制的多机制造系统自动化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管理和控制一群数控机床的计算机群控系统,即直接控制系统DNC,1967年出现了由多台数控机床连接成可调加工系统,这就是最初的柔性制造系统FMS,近十年来,FMS发展迅速,在1989年第八届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展出的FMS就超过了200条。我过也已开始在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已有一些FMS和CIMS成功地用于生产。 1.3数控编程的方法 1.3.1手工编程 由人工完成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书写程序清单直到程序的输入和检验。适用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不仅费时,而且编制复杂零件还容易出错 1.3.2自动编程 自动编程是用计算机把输入的零件图纸信息改写成数控机床能执行的数控加工程序,也就是说数控编程的大部分工作由计算机来实现。 ?利用CAD或者CAM软件,实现造型及图象自动编程。其中典型的是Master?CAM软件,其可以完成铣削二坐标、三坐标、四坐标和五坐标、车削、线切割的编程,这种软件功能单一,简单易学。 1.4数控程序的编制 1.4.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编程就是将加工零件的加工顺序、刀具运动轨迹的尺寸数据、工艺参数(主运动和进给运动速度、切削深度)以及辅助操作(换刀、主轴正反转、冷却液开关、刀具夹紧、松开等)加工信息,用规定的文字、数字、符号组成的代码,按一定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 1.4.2数控编程的步骤 数控编程是指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部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编程工作主要包括: ??图1?数控程序编制的内容及步 1.4.3数控车床程序的编制 数控车削加工包括内外圆柱面的车削加工、端面车削加工、钻孔加工、螺纹加工、复杂外形轮廓回转面的车削加工等。 1.F功能: F功能指令用于控制切削进给量。在程序中,有两种使用方法:F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主轴每转进给量,单位为mm/r;F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每分钟进给量,单位为 mm/min。 2.?S功能: ?S后面的数字表示主轴转速,单位为r/min。S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最高转速:r/min。S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恒定的线速度:m/min。?3.?T功能:?T功能指令用于选择加工所用刀具。T后面通常有两位数表示所选择的刀具号码。但也有T后面用四位数字,前两位是刀具号,后两位是刀具长度补偿号,又是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号。 ?4.?M功能: ?M00:程序暂停,可用NC启动命令(CYCLE?START)使程序继续运行;?M01:计划暂停,与M00作用相似,但M01可以用机床“任选停止按钮”选择是否有效;?M03:主轴顺时针旋转;?M04:主轴逆时针旋转;?M05:主轴旋转停止;?M08:冷却液开;?M09:冷却液关;?M30:程序停止,程序复位到起始位置。 1.5数控刀具的选用 1.5.1数控刀具的特点 切削刀具由传统的机械工具实现了向高科技产品的飞跃,刀具的切削性能有显着的提高。切削技术由传统的切削工艺向创新制造工艺的飞跃,大大提高了切削加工的效率。刀具工业由脱离使用、脱离用户的低级阶段向面向用户、面向使用的高级阶段的飞跃,成为用户可利用的专业化的社会资源和合作伙伴。切削刀具从低值易耗品过渡到全面进入“三高一专(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专用化)”的数控刀具时代,实现了向高科技产品的飞跃。成为现代数控加工技术的关键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应用材料科学、制造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高科技成果的结晶 1.5.2数控车削的刀具与选用 1、刀片形状的选择:正型(前角)刀片:对于内轮廓加工,小型机床加工,工艺系统刚性较差和工件结构形状较复杂应优先选择正型刀片。负型(前角)刀片:对于外圆加工,金属切除率高和加工条件较差时应优先选择负型刀片。? ?2、一般外圆车削常用80°凸三角形、四方形和80?°菱形刀片;仿形加工常用55?°、35?°菱形和圆形刀片;在机床刚性、功率允许的条件下,大余量、粗加工应选择刀尖角较大的刀片,反之选择刀尖角较小的刀片。 ??3、前角的作用。大负前角用于:切削硬材料;需切削刃强度大,以适应断续切削、切削含黑皮表面层的加工条件。?大正前角用于:切削软质材料易切削材料被加工材料及机床刚性差时。 ?4、后角的作用:小后角用于:切削硬材料;需切削刃强度高时。大后角用于:切削软材料;切削易加工硬化的材料。? 5、主偏角的作用:大主偏角用于:切深小的精加工;切削细而长的工件;机床刚性差时。小主偏角用于:工件硬度高,切削温度大时;大直径零件的粗加工;机床刚性高时。 ?6、副偏角具有减少已加工表面与刀具摩擦的功能。一般为5°~15°。 ?7、刃倾角是前刀面倾斜的角度。重切削时,切削开始点的刀尖上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为防止刀尖受此力而发生脆性损伤,故需有刃倾角。推荐车削时为3°~5° 第二章 零件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在满足使用要求前提下零件加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即所设计的零件结构应便于加工成型并且成本低、效率高。对零件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时要充分反映数控加工的特色,一定要把重点放在零件图纸和毛坯图纸初步设计与设计定型之间的工艺性审查与分析上。 2.1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2.1.1 分析零件图 配合零件1 这是一个典型的球形工件,这是由一个球体、圆锥体、以及内孔内螺纹等加工内容。按照车削工艺分析要先把球体及圆锥体加工出来,再调头加工内孔内螺纹等。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因为球体是圆的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是,调头用三爪卡盘装夹。但三爪卡盘是不能把圆球夹牢的,而且会把球体夹坏。但是如果该工件先做内孔、内螺纹、外圆锥体,然后再调头装夹车削圆球。因为圆锥体同样也是不能装夹牢固的,显然用普通的方法是不能完成该工件的车削。所以需要研制出一套夹具来辅助加工。 1.图纸及加工性能 装夹材料,伸出100MM长,一夹一顶。车外圆,车圆弧,车外圆锥,车外圆。然后调头把外圆锥插入车床主轴孔,钻孔,车内孔,再车止口位和轴肩。然后在加工中心钻孔和攻丝。 配合零件2 加工工艺: 装夹材料,伸出55MM长,车端面钻中心孔,用?25麻花钻钻孔,钻穿,车外圆?48长50MM。调头车内孔,再车出内止口位。然后在加工中心钻孔和钻沉孔。用内六角螺丝把第一个工件连接在一齐,然后把外圆锥插入车床主轴孔再车第二件的外圆,槽,和外螺纹。 2.1.2数控机床的选择 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外形和材料等条件,选用FANUC OI标准数控车床。 本设计加工零件所采用的数控机床为单刀架,闭环数控制系统,是由日本fanuc series Oi mate---TC ,所采用的为0i系统,加工一类轴类零件或回转体类的零件,可以加工的最大毛坯直径为400mm,其毛坯可以加工长为100mm的长轴类零件。整个床身的分布为长2.5mm宽170mm。高134mm,其显示面板为液晶屏目,导轨长度为100mm,刀架具有四个车刀架位的单刀架系统。 2.1.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配合零件1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1) 右外轮廓加工 定位基准:确定零件轴线和右端面为定位基准;装夹方式:用三爪卡盘夹持。 2) 左外轮廓加工 定位基准:确定零件轴线和左端面为定位基准;装夹方式:用三爪卡盘夹持。 配合零件2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1) 右外轮廓加工 定位基准:确定零件轴线和右端面为定位基准;装夹方式:用三爪卡盘夹持。 2) 左外轮廓加工 定位基准:确定零件轴线和左端面为定位基准;装夹方式:用三爪卡盘夹持。 2.2加工路线的工艺分析 2.2.1加工路线的确定 由于每个零件结构形状不同,各表面的技术要求也有所不同,故加工时,其定位方式则各有差异。一般加工外形时,以内形定位;加工内形时又以外形定位。因而可根据定位方式的不同来划分工序。 配合零件1选用选用35°菱形外圆车刀,车工件的外轮廓,车右端,车至18mm处。用刀宽为4mm的切槽刀,车槽宽为8mm的槽。用Φ25的钻头,钻Φ25的通孔。用107.78°菱形内孔车刀车内圆,车至25.5mm处。 配合零件2右侧选用35°菱形外圆车刀,车工件的外轮廓,车右端,车至54mm处。用刀宽为4mm的切槽刀,车槽宽分别为4mm、5mm的槽。用60°的螺纹车刀车深2.6mm,螺距为2mm,长度为12mm,直径Φ16mm的螺纹,螺纹切入角度为45° 配合零件1左侧选用35°菱形外圆车刀,车工件的外轮廓椭圆面,车右端,车至35mm处。 2.2.2 切削用量的选择与确定 1.粗车时切削用量的选择 粗车时一般以提高效率为主,兼顾经济性和加工成本。提高切削速度、加大进给量和切削深度都能提高生产率。其中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最大,切削深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最小,所以考虑粗加工切削用量时首先应选择一个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以减少进给次数,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速度,最后在刀具使用寿命和机床功率允许的条件下选择一个合理的切削速度。 2.精车、半精车时切削用量的选择 精车和半精车的切削深度是根据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及粗车后留下的加工余量决定的,一般情况是一次去除余量。当零件精度要求较高时,通常留 0.2 ~ 0.4 mm (直径值)的精车余量。精车和半精车的切削深度较小,产生的切削力也较小,所以可在保证表面粗糙度的情况下适当加大进给量。 3.配合零件1右侧粗车外轮廓时,主轴转速n=800r/min,背吃刀量ap=2mm,进给速度f=0.3mm/r;精车时,主轴转速n=1000r/min,进给速度f=0.1mm/r。切外槽时,主轴转速n=600r/min,进给速度f=0.15mm/r。车螺纹时,主轴转速n=600r/min,进给速度f=0.15mm/r。 4.配合零件2左侧粗车外轮廓时,主轴转速n=800r/min,背吃刀量ap=2mm,进给速度f=0.3mm/r;精车时,主轴转速n=1000r/min,进给速度f=0.1mm/r。 2.2.3 刀具的选择 金属切削的刀具种类很多,一般有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根据车削的形状不同所选刀具型号有以下表格几种。 刀具号序号刀具类型加工面刀具规格 T01193°菱形外圆车刀车外型 T02260°外螺纹刀车外螺纹 T033内切槽刀切外槽 T044内孔镗刀镗内孔 T05560°内螺纹刀车内螺纹 T066 内切槽刀切内槽 配合零件1的刀具选择。 1)粗精车选用硬质合金35°外圆车刀,副偏角不能太小,以防与工件轮廓发生干涉,必要时应作图检验。 2)车外螺纹选用硬质合金60°外螺纹车刀,取刀尖圆弧半径γ=0.15~0.2mm。车内螺纹选用硬质合金60°内螺纹车刀。 3)切槽选用刀宽为4.0mm的切槽。 配合零件2的刀具选择。 1)车外轮廓选用硬质合金35°外圆车刀,副偏角不能太小,以防与工件轮廓发生干涉,必要时应作图检验。 2)粗精车选用硬质合金107.78°内孔车刀。 3)钻孔选用直径为25mm的钻头。 2.3加工工艺分析 2.3.1零件工艺分析 零件一工序卡 河南理工大学普通车床加工工艺卡产品型号零件号零件名称件数第1页 实训产品零件一综合件1件共1页 零件加工路线 零 件 规 格 车间 D-3工序材料Q235钢 Φ25圆棒 库房下料重量0.25 kg 车工去毛刺毛坯料尺寸: Φ50×97mm 车工粗车零件技术要求 车工精车1. 表面无毛刺 车工去毛刺 检验室检验 序号工序名称设备名称设备 型号刀具编号刀具名称工步内容单位 工时备注 1找正 夹紧普 通 车 床CA6136夹持毛坯外圆伸出70找正夹紧2min 2车外圆T0101 外圆刀车端面,车外圆Φ44,Φ48,15min 3车外圆弧T0101 外圆刀车R55圆5min 4车内圆T0202 内圆刀车内圆Φ2410min 零 件 图 号 数 控 刀 具 卡 片 使用设备 零件一数控车床 刀 具 编 号 换 刀 方 式自 动程 序 编 号 刀 具 组 成序 号编 号刀 具 名 称规 格数 量备注 1T0101硬质合金外圆刀90°外圆车刀,刀尖角度55°,刃长11mm刀尖半径0.4mm1 2T0202硬质合金内圆刀刀尖角度55°刃长11mm,刀尖半径0.2mm1 3T0303硬质合金切槽刀刀宽5mm,刀尖半径0.2mm1 4T0404硬质合金外螺纹刀刀尖角度55°刃长11mm1 河南理工大学普通车床加工工艺卡产品型号零件号零件名称件数第1页 实训产品零件二综合件1件共1页 零件加工路线 零 件 规 格 车间 D-3工序材料Q235钢 Φ25圆棒 库房下料重量0.25 kg 车工去毛刺毛坯料尺寸: Φ50×50mm 车工粗车零件技术要求 车工精车1. 表面无毛刺 车工去毛刺 检验室检验 序号工序名称设备名称设备 型号刀具编号刀具名称工步内容单位 工时备注 1找正 夹紧普 通 车 床CA6136夹持毛坯外圆伸出70找正夹紧2min 2车外圆T0101 外圆刀车端面,车外圆Φ4815min 3车外圆弧T0101 外圆刀车R55圆5min 4车内圆T0202 内圆刀车内圆Φ36,Φ2510min 5车内圆弧T0202 内圆刀车R25圆15min 6车倒角T0101 外圆刀车C1倒角10min 7车螺纹T0303 宽5mm切槽刀切m30*1.5螺纹10min 编制王蒙审核批准会签编制日期2015.1 零件二工序卡 零 件 图 号 数 控 刀 具 卡 片 使用设备 零件二数控车床 刀 具 编 号 换 刀 方 式 自 动程 序 编 号 刀 具 组 成序 号编 号刀 具 名 称规 格数 量备注 1T0101硬质合金外圆刀90°外圆车刀,刀尖角度55°,刃长11mm刀尖半径0.4mm1 2T0202硬质合金内圆刀刀尖角度55°刃长11mm,刀尖半径0.2mm1 3T0303硬质合金外螺纹刀刀尖角度55°刃长11mm1 2.4加工程序 零件一:选直径50mm,长度为97mm的棒料(在一端打直径20mm深25mm的孔)道具选择:T0101 外圆刀,T0202 内圆刀,T0303 宽5mm切槽刀,T0404 外螺纹刀 对完刀后先加工带孔端 O0001程序号 N10G03 S800 T0101主轴正传 转速800转每分钟 换一号刀 N20G00 X48 Z5快速定位 N30G01 Z-50 F0.2外圆柱切削 进给量为每转0.2mm N40G00 X55快速定位 N50Z5 N60G90 X46 Z-20 F0.2外圆循环切削 进给量为每转0.2mm N70X44 N80G00 X100 Z100 T0202换二号刀 N90G00 X18 Z2快速定位 N100G90 X19 Z-22 F0.2内圆循环切削 进给量为每转0.2mm N110X20 N120G00 X20 Z-10快速定位 N130G03 X49 Z15 R25 F0.1逆时针圆弧插补 N140G00 X100 Z100 T0101换一号刀 N150M00暂停 工件换端 N160G00 X48 Z5快速定位 N170G01 Z-55 F0.2外圆柱切削 进给量为每转0.2mm N180G00 X55快速定位 N190Z5 N200G71 U3 R1每次切深3mm(半径),退刀1mm N210G71 P220 Q320 U0.2 W0.05 F0.2粗车加工,X余量0.5mm,Z余量0.2mm N220G00 X0精加工路线 N230G01 Z0 N240G03 X8.66 Z-5 R10 N250G01 X21 N260X23 Z-6 N270Z-12 N280X27 N290X30 Z-13.5 N300Z-32 N310X34.68 N320GO2 X48 Z-78 R55 N330G70 P220 Q320 精加工循环 N340G00 X100 Z100 T0303快退至换刀点换二号刀 N350G00 X35 Z-32快速定位 N360G01 X26 F0.1切槽 N370G04 X1停顿1秒 N380G00 X50退刀 N390G00 X100 Z100 T0404 S1200快退至换刀点,换四号刀,转速1200转每分钟 N400G00 X34 Z-10快速定位 N410G92 X29.6 Z-16 F1.5车M30x1.5--6H螺纹 N420X29.3 N430X29.025 N440G00 X100 Z100快退至换刀点 N450M03程序结束 零件二:选用长50mm直径50mm棒料,打直径25的通孔 刀具选择:T0101外圆刀,T0202内圆刀,T0303内螺纹刀 O0002程序号 N10G03 S800 T0101主轴正传 转速800转每分钟 换一号刀 N20G00 X48 Z2快速定位 N30G01 Z-36车外圆 N40G00 X55 Z-12快速定位 N50G73 U6 W0 R3X向余量6mm,Z向余量0mm,3次走刀 N60G73 P70 Q80 W0.005 F0.2粗车加工,X余量0.5mm,Z余量0.2mm N70G00 X32精加工路线 N80G02 X48 Z-16 R55 N90G70 P71 Q80精加工循环 N100G00 X100 Z100 T0202快退至换刀点,换二号刀 N110G00 X20 Z5快速定位 N120G90 X27 Z-20 F0.2外圆循环车削加工 N130X28 N140X29.025 F0.1 N150G00 X32 Z1快速定位 N160G01 X28 Z-1车C1倒角 N170G00 Z10退刀 N180G00 X100 Z100 T0101快退至换刀点,换一号刀 N190M00暂停,棒料换端 N200G00 X50 Z2快速定位 N210G01 X48车外圆 N220Z-16 N230G00 X55 Z5快速定位 N240G00 X46 Z1快速定位 N250G01 X48 Z-1车C1倒角 N260G00 X100 Z100 T0202快退至换刀点,换二号刀 N270G00 X27 Z5快速定位 N280G90 X27 Z-31 F0.2内圆循环切削 N290X29 N300X31 N310X33 N320X35 N330X36 N340G00 X32 Z-30快速定位 N350G01 X28 Z-32车C1倒角 N360G00 Z100退刀 N370X100 T0303快退至换刀点,换三号刀 N380G00 X25 Z5快速定位 N390G00 Z-28 N400G92 X29.425 Z-57 F1.5车M30x1.5--6H螺纹 N410X29.725 N420X30 N430G00 Z100快速退刀 N440M30程序结束 2.5三维模型的创建及装配 2.5.1零件1的三维模型的创建 1.建立三维坐标系 2.绘制草图 3.完成草图,回转生成实体模型 4.倒斜角 5.切内圆柱 6.切简单孔 7.车螺纹 2.5.2零件2的三维模型的创建 1.建立三维坐标系 2.绘制圆柱体 3.绘制草图 4.回转 5.切内圆柱1 6.切内圆柱2 7.倒斜角1 8.倒斜角2 9.切内螺纹 2.5.3装配 在装配前先切换到装配模式,切换装配模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新建装配,另一种是在打开的部件中新建装配。 1.新建装配 2.添加组件 3.组件预览 4.装配 第三章、总结与展望 本文主要介绍了加工中心与工件的加工工艺,加工中心主要参与加工的部件是工装,主轴,刀具等,而伺服系统,数控装置以及液压系统等都是后台运行的,虽不是直观可见,但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工中心在加工工件的时候在数控装置里有许多加工参数的运算,也包括了加工程序,以及走刀路线,因而在进行操作的同时,也要对这些系统装置有一个了解,以便更好地熟练操作。另外,设备的保养与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设备维护规章进行定期的维护,这样才会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本文在工工艺这方面主要介绍了354传动箱体简单的加工工艺流程以及一般工件的工艺流程,其流程最重要的环节是由图纸到程序的转化过程,这是一个由虚到实的过程,当然这更需要编程人员的技术水平,而要加工出精度各方面要求更高的产品,这也需要选用合适的机床,刀具,工装设计等。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专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外出实习到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装配图审核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 其次要感谢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帮助过我的同学和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下,使我克服了许多困难来完成此次毕业设计。如果没有同学们的帮助,此次设计的完成将变得困难的多! 我国现在的机械制造技术还是落后于发达国家,而机械制造与数控技术是紧密相连的,数控技术的落后偶直接导致了机械制造业的不发达,数控技术落后的表现主要在数控机床制造,系统的开发两方面。现在我国生产的数控机床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都是国外的,我们需要自己的系统,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外还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数控技术,掌握新的技术,来提高我们自己的制造水平,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参考文献 [1]邹新宇 数控编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陈子银 徐鲲鹏 数控加工技术[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6]余英良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7]黄卫 数控技术与数控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3]眭润舟 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4]詹华西 数控加工技术实训教程[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陈富安 数控机床原理与编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8]李家杰 数控机床编程操作与操作实用教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QQ 294674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