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4).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4).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4).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运用默读的方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2、 引导学生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体验人物的心理变化,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3、 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并联系课外材料,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1、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2、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体验人物的心理变化,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设计1、 情景导入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总会碰见一些困难和挫折,我们应当如何去面对呢?美国作家莫顿亨特与我们分享了他在童年时期所碰见的“困难”和“解决的对策”,这又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板书:题目和作者)2、 学习目标1、 初读课文:快速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2、 再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语句,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并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3、 三读课文: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并联系课外材料,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感悟人生哲理。3、 预习检测(一)作者简介莫顿亨特(Morton Hunt),美国作家(19271983),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等等。高不可攀(go b k pn)瘦骨嶙峋(shu g ln xn)头晕目眩(tu yn m xun)灰心丧气(hu xn sng q)(2) 读准字音凸(t) 训诫(xn ji)峭壁(qio b) 迂回(y hu)嘲笑(cho xio) 啜泣(chu q)暮色(m s) 屡次(l c)(3) 理解字义训诫:告诫,教导。嶙峋:形容人瘦削。眩:(眼睛)昏花。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纳罕:惊奇,诧异。4、 初读课文(1) 快速阅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1、 课件展示并讲解默读的要求。默读课文,要求:l 眼到、手到、心到l 快速(5分钟内读完,每分钟不少于500字)l 理清文章思路,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何时、何人、何地、何事(起因、经过、结果)】2、 提问学生:同学们已经默读了一遍课文,相信大家都已经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现在,请大家分享一下,你是用了一句怎样的话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好,哪位同学愿意第一个跟咱们分享你的思考成果?(点名回答,并将学生的答案迅速板书在黑板上。)3、 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引导,强调在现代文阅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题目: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那么,此类题目应该如何入手作答呢?(联系散步一文的一句话概括:“初春时节,一家三代四口人在田野上散步”,来引导学生做好这篇课文的概括。温故知新。) 五十七年前的七月,“我”在费城和小伙伴们爬悬崖冒险,“我”在悬崖上下不来时,父亲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脱险。【何时、何人、何地、何事(起因、经过、结果)】何时:五十七年前的七月何人:“我”、小伙伴们、父亲何地:费城何事:(1)起因:玩腻了弹子游戏 (2)经过:爬悬崖冒险 (3)结果:下悬崖脱险。5、 再读课文1、 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语句,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并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l 明确:课文的情感线索:(板书)渴望犹豫不决战战兢兢、提心吊胆恐惧、疲乏顿时有了信心自信心大增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本文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体现了“我”冒险和脱险时的内心活动,同时也是全文的感情线索。l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l 心理描写的作用:老师提示: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有新意,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文章更充实。下面,老师给出一个句式,同学们在课文当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尝试这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心理描写的作用。课件展示:心理描写的作用:“_”一句,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描写手法,突出了(或“生动传神地写出了”)_(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中)_的心情(或“的内心世界”)。 2、课文当中有一些重复出现的语句,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加以赏析。 示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为什么脱险后还要“啜泣”?这次“啜泣”和上次“啜泣”原因相同吗? 不同,上次是恐惧和绝望;这次是一种复杂心理:委屈、激动、温暖这是在同一片课文当中,一个相同的词语两次或者多次应用的现象,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就尤其要注意这样的语句,注意圈点勾画好那些反复出现的语句,这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6、 三读课文1、 请同学们再一次地读课文,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最后一段)并联系课外材料(课后材料),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感悟人生哲理。(1) 找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最后一段,齐读。)(2)结合课外材料和自身经历,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和体会。“我”从这悬崖上的一课中学到了一些人生经验,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我”学到的人生经验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当“我”碰到因想得太多、看得太远而灰心丧气时,“我”都会想起这悬崖上的一课所学到的经验,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人生启示:我们难免会因前路漫长、目标远大而产生畏难情绪,把可能但不必然发生的风险扩大化,从而畏缩不前,甚至逃避。这时候,把事情化整为零,不要去想最远的目标,而是先从最切近的事情做起,只关注近期目标,一步步做来,积小步而成大步,慢慢就能达成最远的目标。(3)阅读时,如何抓关键语句:1、刻画人物的语句,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2、文章的中心句。3文章中重复出现的语句。七、课堂小结一个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正常的。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庄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齐读汪国真的旅程,自己思考,学习这篇课文后对这首诗是否有了新的理解与体会。8、 板书设计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