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游戏设计原则初探 嘉陵区火花三小 赵阳春 蒲雪梅 付秀琼数学游戏:一般是指把数学内容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采用游戏教学,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可发展学生的思维、智力、能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数学课的内容有的比较抽象,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很多老师常把“数学”与“游戏”相结合,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数学游戏是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服务的,在设计上应遵循一些原则,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究,在此交流出来,供同行参考,也望能得到同行的建议和帮助。在玩中必须要学,只有在学的过程中才能玩数学游戏, 所以游戏设计基本思想要把“数学”与“游戏”有机巧妙结合,以玩为形,寓学于玩。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如下一些:1、数学性原则:游戏的设计要考虑数学性,数学游戏是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数学教育教学紧密联系,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必须达到数学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如果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数学游戏便成了玩耍游戏了,其结果只是给孩子们带来一阵欢笑,表面闹热,却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这种为游戏而游戏的做法,失去了游戏在教学中的价值。数学游戏活动要具有数学味,数学性,通过活动要能学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丰富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品质,提高数学综合素养,达到数学教育教学目的。如:游戏“扑克牌的妙用”(从110中选出牌各4张,洗牌后任摸4张,通过加减乘除运算使结果等于24),对小学生来说,玩的是扑克牌,获得的却是20以内加减法及表内乘除知识。如“小鬼当家”游戏通过学生“逛超市”购买自己喜欢学具的活动,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和换算关系。“掷硬币”游戏,孩子们玩的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硬币,却由硬币的自然下落留下的痕迹想象出了圆柱这个立体图形。通过玩硬币,孩子们知道了物体通过平移或旋转能形成立体图形,体验了图形变换的过程,感受了转换的数学思想,丰富了空间想象力。2、竞赛性原则。游戏的设计要考虑竞赛性,竞赛是多数游戏必不可少的因素。有竞赛才能形成对抗,有对抗才能激发兴趣与热情,有对抗才能激发潜力与内驱力。如“扑克牌的妙用”游戏,从110中选出牌各4张,洗牌后任摸4张,通过加减乘除运算使结果等于24,谁最先算出谁获胜,谁获胜这4张牌就归谁,等一副牌摸完后,谁得到的牌多谁就赢。这种带有竞赛性的游戏,学生涌跃参加,学习兴趣很浓。“你们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吗?”“比一比,谁会赢?”“谁愿意帮助老师?”“谁会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猜一猜,谁会猜中”等等,这样的设计,都能激发学生的竞赛意识,形成对抗情绪。但竞赛必须在游戏规则下竞赛,在课堂纪律、道德范畴内竞赛。3、趣味性原则。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味性,能调动各种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照顾大多数学生。如“扑克牌的妙用”游戏,“玩扑克”是小孩大人乐此不倦的游戏,那就是因为它简单、有趣、好玩。如“小鬼当家”游戏,在班里开了一家小超市,有的扮“售货员”,有的扮“顾客”,“角色扮演”的活动是小孩子最喜欢玩的,自己当家去逛超市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小孩子最喜欢干的。在这个有趣的活动中,孩子们玩的高兴,学的轻松,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及换算关系。如“摘红花”的数学游戏,把红花贴在算式的得数上面,如果学生计算正确,老师将这朵红花奖励给他,这样设计,就给游戏增添了趣味,学生更会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抢着答题。 4、教育性原则。游戏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渗透思想教育,要有思想性,教育性,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如游戏“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两侧贴上题卡,选两队队员当“登山队员”分别从两侧向顶峰挺进。其他学生当裁判,哪队答对一题就插上一面红旗表示前进了若干米,哪队先到达顶峰,哪队夺取山上的“先锋号”红旗。在游戏中,参赛队员像登山运动员那样坚忍不拔,勇往直前,裁判员们默默地抢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确评判。全体学生愉快地在游戏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借此了解一项我国的世界之最,渗透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情感,激发昂扬奋进的精神。如“小鬼当家”游戏中“守秩序、排队购物”,“文明小顾客”,“优秀售货员”,“放心小超市”等渗透了“文明购物,争做优秀小公民”的思想。在设计游戏时,可以加入一些“环保,爱护公物,拾金不昧,灾区捐款,创优”等知识。5、创新性原则。“创新”在这儿有两层涵义。一是指游戏内容和游戏形式要不更新,灵活多样,有新颖性。俗话说“再好的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同一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游戏,同一游戏设计出不同的表演方式。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如生动活跃又有竞赛性的“数学扑克”:“争上游”、“拍大数”;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谜”、“问号旅游”;富有情趣的“小猫钓鱼”、“摘苹果”、“帮白兔收萝卜”、“小鸟回家”等游戏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如训练“20以内加减法式题”,如果只采用一种方式训练,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如果开展“速算比赛”、“夺红旗比赛”、“摘红花比赛”、“指得数比赛”、“举卡片比赛”、“背口诀比赛”等形式,学生兴趣昂然,积极性很高。二是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新知、巩固旧知、活跃气氛,但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游戏的设计要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如:“神奇的魔术变出有趣的分数”游戏,老师让学生在一大一小两正方形(大正方形平均分成16分,阴影部分占4分;小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阴影占4份)中找出分数朋友。当同学们找出4/9,5/9,4/16,12/16,8/25,17/25后。师说:你们说的真不错!摆一摆,找一找,你还能发现新的分数朋友吗?老师这一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同学们一边摆弄一边琢磨,利用重叠法,创造出了6/19,13/19,7/24,17/24同学们很是兴奋,一边演示一边诉说着自己发现的新分数。老师又说:你们真有本事,居然创造出了这么多的新分数朋友,你们还能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创造出新分数吗?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利用平铺和重叠的方法,硬是创造出了5/16,4/25,8/18通过摆弄,一个学生还得出了“8/18应该与4/9相等”的结论,另一学生还创造性的想像,把全班60个同学的正方形全部看成地砖,用来铺地面,那阴影部分占整个铺成地面480/1500这个游戏的设计既有新颖性,又有创造性、挑战性;既让学生具有不断探索的激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6、全员性原则。游戏的设计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尽量能调动全班学生都参加到数学游戏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游戏的主人,尽量不要设计成只是少数人参加的游戏。如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速算比赛”、“夺红旗比赛”、“同桌比一比”等等。 7、启发性原则。游戏的设计要对学生有启发性,激励性。例如:在学习用“6的乘法口诀求商”时,我设计了“小兔采蘑菇”的游戏。首先我先讲一个采蘑菇的故事并提出带有趣味性、对抗性的问题:“今天是星期天,小白兔们一块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兔妈妈说今天我们采蘑菇可要多动脑筋。先要把蘑菇上面算式的得数算出来,然后将它投放到相应的篮子里。小朋友们能干好这件事情吗?”这时出示一幅好几个小白兔捡着有得数的篮子及带有算式的大蘑菇。当小朋友把蘑菇采好放进篮子后,发现草地上还有一个蘑菇没有采下来,是什么原因呢?问题提出后,我适时启发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辨析比较,原来这个蘑菇上的算式是要用“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解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这样设计就巧妙地为学习“6的乘法口诀求商”作了巧妙的铺垫。游戏结束后,一个个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微笑,在愉快活泼的游戏中复习了“6的乘法口诀”。 8、直观性原则。直观形象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如“数的组成”、“数的分解”、“数字歌”、“找兄弟”等游戏,都是借助学生的表演动作和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的.例如儿歌“2字像小鸭,圆圆小脑瓜,斜着长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数字“2”的字形和书写要领.如“找兄弟”,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继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在这个直观形象的游戏中,学生掌握了序数知识。 9、活动性原则。马卡连柯说过:“游戏没有积极的活动,永远是不好的游戏”。在设计数学游戏中,要为儿童创设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动手做等条件,让儿童在游戏的实践活动中,吸收游戏有益因素,成为真正积极活动者,从而发展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如学习“人民币”认识时,组织学生开展“逛超市”游戏活动,让学生们“钱来货往”,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但学得有趣,而且学得快、记得牢。 10、可行性原则。游戏的设计要现实,切实可行,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要与学生能力相匹配,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要在课内课外教学条件下能实施的。难易要适度,要能面向全体学生,要能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认真思考与探索都能解决问题。如游戏障碍的设置,要做到难易适中。如过于简单,参与游戏的儿童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没有了游戏过程中的紧张刺激的感觉,缺少了你追我赶的对抗性,学生对游戏就会反应平淡甚至索然无味;反之,设置的障碍过于繁难,参加游戏的儿童认为高不可攀,无法通过,就会产生失望的情绪,游戏就失去了意义,这样的游戏对学生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11、层次性原则。根据教学重难点,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分层设计,分层进行,让学生有选择性,让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事情做,通过游戏活动,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不同的发展。 12、开放性原则。数学游戏不仅要改进和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要注重活动范围的拓展,它不应局限在课堂,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设计游戏时,要注意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从中获得知识和教育。 13、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不要形成就游戏而游戏的局面。如在新授时,我们可以穿插些表演性的游戏,以分散难点、降低难度;在操练时,可安排些针对性强的游戏;在复习时,可开展一些综合性的游戏活动等等。 14、系统性原则。有条件可以把单一的游戏串连起来,变成一堂系统的综合数学游戏课,这在小学低年级特别受欢迎。如用数学游戏复习20次内加减法,设计了“春游数学公园”,安排了“点亮数学灯巧摘智慧果浇开数学花参观动物园”等整个系列数学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完整系统复习了20以内加减法。如果涉及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教学内容,也要考虑到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15、心理性原则。小学生年龄通常在6岁13岁之间,他们求知欲望强,对一切新颖的数学游戏都会感到惊奇、兴奋。如对“夺红旗”、“对口令”、“开火车”、“找朋友”、“玩扑克”等数学游戏总是兴趣盎然,乐不知倦。好动、欠静、幼稚、天真、活泼、求知、可塑性强就是小学生基本心理特点,因此设计数学游戏要尽量迎合这些心理因素。 16、公平性原则。游戏规则的设计公平合理,具有社会性,道德性。 17、欣赏性原则。数学也是一门能带给人“美”的学科,如思维活动中的逻辑美,事物发展变化形成的规律美,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美,图形变换形成的图案美等,所以在游戏的设计时,也有必要考虑这些因素, 将游戏设计的有欣赏性,让数学游戏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18、时尚性原则。现在的学生课内课外知识懂得很多。游戏中偶尔添加一些时尚元素,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如“超女”、“快男”、“影星、球星、歌星”、“网络语言”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津津乐道的,感兴趣的话题,把这些东西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这些设计原则,并不一定在每个游戏活动中都要得到全部的体现,只是我们老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考虑到这些原则,这样设计出的数学游戏才会有数学价值,才能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服务。数学游戏设计的原则可能不只这些,也可能还有不恰当的地方,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探讨。小学数学游戏设计原则初探 嘉陵区火花三小 赵阳春 蒲雪梅 付秀琼 采用游戏教学,可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可发展学生的思维、智力、能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数学课的内容有的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很多老师常把“数学”与“游戏”相合,但游戏是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服务的,在设计上应遵循一些重要原则。 1、数学性原则:数学游戏要具有数学性,数学游戏是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数学教育教学紧密联系,通过数学游戏活动,达到数学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设计时,要考虑数学的特性,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如果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数学游戏便成了玩耍游戏了,其结果只是给孩子们带来一阵欢笑,表面闹热,却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这种为游戏而游戏的做法,失去了游戏在教学中的价值。如:游戏“扑克牌的妙用”(从110中选出牌各4张,洗牌后任摸4张,通过加减乘除运算使结果等于24),对小学生来说,玩的是扑克牌,获得的却是20以内加减法及表内乘除知识。如“小鬼当家”游戏通过学生“逛超市”购买自己喜欢学具的活动,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和换算关系。2、竞赛性原则。游戏的设计要考虑竞赛性,竞赛是多数游戏必不可少的因素。有竞赛才能形成对抗,有对抗才能激发兴趣与热情,有对抗才能激发潜力与内驱力。如“扑克牌的妙用”游戏,就是带有竞赛性的游戏,学生涌跃参加,兴趣很浓。但竞赛必须在游戏规则内竞赛,在道德范畴内竞赛。3、趣味性原则。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味性,能调动各种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照顾大多数学生。如“小鬼当家”游戏,在班里开了一家小超市,有的扮“售货员”,有的扮“顾客”,“角色扮演”的活动是小孩子最喜欢玩的,自己当家去逛超市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小孩子最喜欢干的。在这个有趣的活动中,孩子们玩的高兴,学的轻松,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及换算关系。 4、教育性原则。游戏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渗透思想教育,要有思想性,教育性,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如游戏“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两侧贴上题卡,选两队队员当“登山队员”,分别从两侧向顶峰挺进。其他学生当裁判,哪队答对一题就插上一面红旗表示前进了若干米,哪队先到达顶峰,哪队夺取山上的“先锋号”红旗。在游戏中,参赛队员像登山运动员那样坚忍不拔,勇往直前,裁判员们默默地抢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确评判。全体学生愉快地在游戏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借此了解一项我国的世界之最,渗透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情感,激发昂扬奋进的精神。5、创新性原则。一是指游戏内容和游戏形式要不更新,灵活多样,有新颖性。俗话说“再好的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同一内容设计出不同的游戏,同一游戏设计出不同的表演方式。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二是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新知、巩固旧知、活跃气氛,但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游戏的设计要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如:“神奇的魔术变出有趣的分数”游戏,老师让学生在一大一小两正方形(大正方形平均分成16分,阴影部分占4分;小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阴影占4份)中找出分数朋友。当同学们找出4/9,5/9,4/16,12/16,8/25,17/25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利用重叠法,创造出了6/19,13/19,7/24,17/245/16,4/25,8/18通过摆弄,一个学生还得出了“8/18应该与4/9相等”的结论,另一学生还创造性的想象,把全班60个同学的正方形全部看成地砖,用来铺地面,那阴影部分占整个铺成地面480/1500这个游戏的设计既有新颖性,又有创造性、挑战性;既让学生具有不断探索的激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6、全员性原则。游戏的设计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尽量能调动全班学生都参加到数学游戏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游戏的主人,尽量不要设计成只是少数人参加的游戏。 7、启发性原则。游戏的设计要对学生有启发性,激励性。 8、活动性原则。马卡连柯说过:“游戏没有积极的活动,永远是不好的游戏”。在设计数学游戏中,要为儿童创设用脑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模版
- 组态软件技术整体教学设计-张松枝
- 糖原累积病Ⅵ型的临床护理
- 小米3小米电视发布会
-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秋天 课件
- 医学生模拟谈话技能培训大纲
- 2025年秋学期初二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模版
- 2025年民办学校审工作总结模版
- 狂犬病医学发展史
- 中学金融知识讲座课件
- 第八章-实数(单元复习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数字时代的心理健康
- 浙江百顺服装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服装及135万套床上用品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玻璃维修安装合同协议
- 2024年中石油招聘考试真题
- 《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布置格局比选专题报告编制规程 》征求意见稿
- 校园景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
- 2024船用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
- 融资融券指南
- 粪便DNA检测研究-全面剖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