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文阅读专项训练A卷_第1页
2019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文阅读专项训练A卷_第2页
2019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文阅读专项训练A卷_第3页
2019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文阅读专项训练A卷_第4页
2019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文阅读专项训练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文阅读专项训练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文言文阅读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巳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 .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1)暮:_ (2)闻:_ (3) 善:_2 . 用“/”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盲臣安敢戏其君乎?3 . 文中师旷连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_ _ 4 . 文言文阅读。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小题1】写出加点词的意思。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_是吾剑之所从坠 _遽契其舟,曰_求剑若此_【小题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故事中的楚人“求剑若此”,能得到剑吗?为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_课内阅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5 . 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善:擅长、善于;好;善良;容易,易于;办好、弄好。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心怀不善( )多愁善感( )善始善终( )英勇善战( )6 . 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A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7 . 翻译下列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翻译:_体会:_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翻译:_体会:_8 .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歆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注:同席:唐代以前人都是席地而坐,一席至少可坐两人。乘轩冕:乘车。写出句子大意。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本文写了哪两件事?从文中可以看出管宁一个是怎样的人?文言文阅读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9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席而啖菱。 啖:_(2)欲以去热也。 去:_1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前山后山,何地不有!_(2)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_11 . 北人“强不知以为知”,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_12 . 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悟,请用一句名言警句来表达感悟,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ho ho)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 sh)龙而非龙者也。(注)子高:叶公的字。钩:衣带上的钩。写:摹画。凿:古代饮酒的器具。闻:听说。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牖(yu):窗户。施(y):延伸。还(xun)走:转身就跑。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13 . 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好_(ho ho)似_(s sh)14 . 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天上的真龙知道_,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并不是真的_,他喜欢的只不过是_罢了。15 . 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16 .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7 . 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很多,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你结合着译文,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吧!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祭拜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xua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z)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子矣。”遂居焉。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做礼仪之事,孟母说:“这个地方适合孩子住了。”于是就定居下来了。18 . “舍”有下列意思:房屋,住处。谦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量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在“舍弟”、“舍侄”一词中意为;“校舍”、“宿舍”一词中意为;“退避三舍”一词中意为。“舍”在短文中的意思是。(只填序号)19 . 根据句子的意思,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遂迁居市旁市:_(2)复徙居学宫之旁徙:_20 . 对“此非吾所以处子也”这句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B这个并不是我的孩子。C这并不是我教导孩子的方法。21 . 孟母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第二次住在;第三次住在。22 . 你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_23 . 司马光救友(7分)光生七岁,与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儿得活。(1)按原文填空,并对所填内容做出解释。(3分)(2)朋友落水后,其他人与司马光的行为有什么不同?请你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3)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你会用。(2分)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24 . 给加点的字注音。日初出沧沧凉凉( )孰为汝多知( )乎25 .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孰汝多知乎“为”通26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孰为汝多知乎!27 . 对“孔子不能决也”理解不当的是( )A.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B.孔圣人也不有知道的东西,这是对他的否定。C.从认识水平看,当时的人,包括孔子,解决这个问题是有难度的。28 . 用自己的话表述两个小儿各自的观点及依据观点:依据:观点:依据:29 . 对两小儿辩日一文给我们的启迪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B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广闻博识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C要敢于嘲笑和讽刺一切大学问者,不迷信权威。D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阅读理解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30 . 结合注释阅读文章,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用原文填空。北人食菱的方法是“_ ”,当别人告诉他正确的食菱方法 “_” ,他却“ _ ” ,为自己找的理由是“_”,结果闹了笑话。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人不应该“_”,否则,只能让别人取笑。31 . 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B设酒杀鸡做食C不食五谷课内阅读我能行。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32 . 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_33 . 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故事。_道旁李苦王戎七岁时,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34 . 解释带点词。常与诸小儿游与:(_)诸儿竞走取之诸:(_)竞:(_)唯王戎不动唯:(_)35 . 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译:_(2)取之信然。译:_36 . 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卮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固固然,本来的意思。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37 . 解释画线字的字义。(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2)我能为之足( )(3)蛇固无足( )(4)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8 . 翻译文言句子。(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_(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39 . 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_40 .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_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41 . 那个卖盾与矛的人说的自相矛盾的话是哪些?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42 . 那个人不能回答的原因是_。43 . 对于那个人不能回答的表情,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_文言文阅读。翠鸟移巢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注)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下:靠下。益:更加。44 .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_)(_)45 . 思考:阅读本文使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_。对比阅读,完成练习。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孙敬悬梁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注释)夕:晚上。及至:到了。屋梁:房梁。儒:有学问的读书人。46 . 用组词法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好学(_)晨夕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