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4 诗词八首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4 诗词八首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4 诗词八首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4 诗词八首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4 诗词八首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八首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作者在诗中给我们展现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哪些景物?你认为这两句诗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2对这首诗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认为杜牧原诗应为十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所谓千里,乃传抄之误。而另一学者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你同意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3试赏析“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诗的意境。 4这首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江南的春景。表现了诗人的 。三、背诵、默写江南春绝句。二、游园不值 宋代 叶绍翁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本诗,感知该诗的大概意思。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该诗的思想感情,体会该诗的意境之美。3背诵、默写诗文。【预习导学】1走近作者: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他的诗多写江湖田园风光,七言绝句尤其新颖优美,富有生活情趣。2诵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标准,更有感情。先在小组内读,然后推举一名组员在班内展示。)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课堂探究】1诗人在来“游园”而“不值”的过程中,心情在不断地变化着,你能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变化吗?2诗人因为没有遇到主人而没能进入“园中”,何以知道“满园春色”?3你认为园主人是怎样一个人?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富含哲理。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5.试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三、背诵、默写游园不值。三、玉楼春宋代 宋祁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本诗,感知该诗的大概意思。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该诗的思想感情,体会该诗的意境之美。3背诵、默写诗文。【预习导学】1 走近作者: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词人,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2诵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标准,更有感情。先在小组内读,然后推举一名组员在班内展示。)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课堂探究】1“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从上阙“”、“”(原词)可以看出词人所处的位置是在城东的一条船上;从“” 、“”(原词)一词可以看出此刻的季节和气候;一个“”字生动贴切地描绘出春天的无限美景。2“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历来为人称颂的名句,特别是“闹”用得特别好。试赏析!3如何理解“浮生常恨欢愉少,肯爱千金轻一笑”?4.最后两句:“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概括:这首词上阕 ,描绘了 。 下阕 ,表达了 。三、背诵、默写玉楼春。四、春夜喜雨 唐代 杜甫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本诗,感知该诗的大概意思。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该诗的思想感情,体会该诗的意境之美。3背诵、默写诗文。【预习导学】1 走近作者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2诵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标准,更有感情。先在小组内读,然后推举一名组员在班内展示。)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课堂探究】1、题目春夜喜雨这四个字中“喜”字体现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作者因“”而喜。 1.“潜”能否改为“洒”或“落”?“润”、“细”有什么表达效果?2.“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所用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3.诗人扣住春雨的什么特征加以描绘?4.诗人写景的角度有无变化?“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眼见实景吗? 5、通过以上对诗句的分析,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雨雨雨。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不错的,对于这珍贵如油的春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而当春雨飘然降临的时候,诗人更是惊喜不已,甚至卧床静听,彻底夜难眠,迫切希望它下过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轻手轻脚,推门远眺,静观无边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飘洒的春雨,作者又惊喜地联想到第二天锦官城满城春色。三、背诵、默写春夜喜雨。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 韩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本诗,感知该诗的大概意思。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该诗的思想感情,体会该诗的意境之美。3背诵、默写诗文。【预习导学】1走近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2、诵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标准,更有感情。先在小组内读,然后推举一名组员在班内展示。)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课堂探究】1、诗中写了什么景物?其特点是什么?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润如酥” 来形容,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 特点。“”“”两字点出了作者欣赏春景的角度有所变化。“”“”两字则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3、“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诗人看来,这(季节)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季节)景色。这两句与刘禹锡赞秋佳句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4、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和之情。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了。三、背诵、默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六、鹧鸪天 代人赋 宋代 辛弃疾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本诗,感知该诗的大概意思。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该诗的思想感情,体会该诗的意境之美。3背诵、默写诗文。【预习导学】1走近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山东二安”。2诵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标准,更有感情。先在小组内读,然后推举一名组员在班内展示。)3鹧鸪天代人赋“鹧鸪天”是本词的;“代人赋”, 是本词的。4.我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课堂探究】1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村头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透露出早春的讯息。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诗人的视野由伸展向,用国画写意的笔法,选择典型事物、勾勒出早春乡间的自然风光,由晨到暮,亦声亦画,有暖有寒,正是早春特有的乍暖还寒与充满生机的景象。一个“”字让遥远的视觉不但不粗疏,而且有了精致的细节。2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这两句写出了江南的早春景象。远远近近的山上,人的身影可能看不大清楚;横横斜斜路上,奔走农事的身影清晰可见。那面酒家青旗,更是让我们想起“”(杜牧诗句)的意境。3、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城中桃李”暗指,溪头荠菜暗指。 “愁”、“在”体现了诗人用的手法,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倾向。4、概括本首词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背诵、默写鹧鸪天 代人赋。七、春 现代 艾青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本诗,感知该诗的大概意思。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该诗的思想感情,体会该诗的意境之美。3背诵、默写诗文。【预习导学】1走近作者。艾青(19101996), 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2.写作背景:1931年2月7日,“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这五位年轻的革命者、作家和诗人,被敌人杀害现在上海华龙,艾青听到后,气愤异常,于是写诗以纪念为国牺牲的烈士而写。3掌握重点字的字形和读音。血斑( ) 寡妇( ) 咽泣( ) 吮吸( )蓓蕾( ) 点缀( ) 墓窟( )4诵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标准,更有感情。先在小组内读,然后推举一名组员在班内展示。)【课堂探究】1诗人一开头就写到春天了,桃花开了,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写龙华的的桃花呢? 2为什么龙华的桃花是在夜间开的? 3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地是母亲。可诗人为什么像饥渴的野兽吮吸年轻人的血液呢? 4“斑斑的血迹“化作了“无数的蓓蕾”有什么寓意?5 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这里的“春”不仅仅是,而且是 。“郊外的墓窟”也有双重寓意,一是,二是。 6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他一定会给人间带来光明,带来自由。但是诗人在极强烈的反差中展开想象,首先把和 联系起来,其次是把和联系起来,再次是把和联系起来。把古人对春天的认识、理解做了彻底的颠覆,为诗歌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三、背诵全诗。八、初 春 王宜振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本诗,感知该诗的大概意思。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该诗的思想感情,体会该诗的意境之美。3背诵、默写诗文。【预习导学】1走近作者:王宜振 1947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2掌握重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同时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整理在下面。啄( ) 痴( ) 畅想( ) 倾听( )雀斑( ) 荡漾( ) 徜徉( ) 驮( )3诵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标准,更有感情。先在小组内读,然后推举一名组员在班内展示。)【课堂探究】诗文理解。1这是一首当代,诗人从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