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全面建设械社会的经济目标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全面建设械社会的经济目标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全面建设械社会的经济目标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全面建设械社会的经济目标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课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课程标准】1.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的表现;知道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学习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课前预习】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是什么?党的18大对全面建成效率社会的目标提倡了哪些新要求?2、科学发展观的地位是什么?怎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P.87-883、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88-90【问题导入】感受我们綦城和家庭生活近十年的八大变化:鼓起来的钱袋子;滚起来的车轮子;高起来的大房子;精起来的米粒子;长起来的老头子;靓起来的綦妹子;快起来的手拇指;热起来的钞票子 试问:1、引起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这些变化表明了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达到什么水平?3、这一水平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课堂探究】探究一:近年全国各省及各国GDP数据总量比较。2008年2009年广 州29863亿元39081亿元西 藏326亿元437亿元中 国46万亿美元49万亿美元美 国1433万亿美元1425万亿美元1)通过横比,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通过纵比,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论: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的总体小康。探究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追求GDP的大幅增长。探究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2、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问题:根据纲要,谈谈国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突出谈谈每一新要求的新特点。)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完善;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协调互动机制形成;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增加。)1、3、5体现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分配机制更健全。)2体现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4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究四:1.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2004年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7. 86,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3. 18。由此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C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C.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社会 D.总体小康社会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A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人民生活同步富裕A. B C. D.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 C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A. B C. D.4.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区别有:B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A、 B、 C、 D、5总体上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为此,我们要: A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快中西部的发展 坚持“五个统筹”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A. B. C. D.6材料据国家统计局报告,19782001年我国经济年增长均为全球最快。2000年,中国GDP达894万亿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74倍,世界银行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GDP总量排在世界第六,贸易量世界第七,工农业产品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产量均跨人世界前列,多种商品供应充足。1989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刚过5 000亿,目前已超过8万亿,每年递增上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0年的8 300亿元达到2001年的37 592亿元。恩格尔系数(购买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10平方米,农村已达25平方米,消费品的档次升级换代,已由70年代的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80年代千元级“新三件”(冰箱、洗衣机、彩电),再到目前的万元级“新三件”(电脑、汽车、商品房)。此外,农村贫困人口比重由307降至3左右。联系课本知识,分析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我国已经进人小康社会。从宏观层次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环境趋于良好,国力日益强盛。从微观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条件、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不断改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9材料1991年,国家统计局会同计划、卫生、教育等几个部门,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小康指标作了量上的规定。据测算,到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已超过小康水平,中部地区为78,西部地区为56,全国平均为96,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人民总体上还是处于生存型消费、数量型消费的低水平小康阶段,还没有发展到质量型、发展型消费阶段。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地区差距较大,例如:我国甘肃宕昌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有741元人民币,而同期上海浦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了6 500美元。请用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说说你对总体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解。参考答案:(1)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