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说明-照明-2016.4.11_第1页
施工图设计说明-照明-2016.4.11_第2页
施工图设计说明-照明-2016.4.11_第3页
施工图设计说明-照明-2016.4.1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万州区塘坊新城区主干道工程,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塘坊新城区。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40km/h。道路设计范围为:K0+000K3+060,全长3.06km。共设跨河桥2座,分别为滩灯河桥和龙溪河桥。道路标准路幅为:36m=5.5m(人行道)+11.5m(车行道)+2.0m(中分带)+11.5m(车行道)+5.5m(人行道),双向6车道,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1.2 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1)设计合同及委托书.(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2006(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7)本院道路专业提供的道路平面图和道路横断面图。1.3 设计范围(1)道路照明系统。(2)道路照明供配电系统。(3)道路照明安全接地系统。1.4 照明供电及控制系统(1)考虑低压供电电缆的电压损失(保证其末端电压不低于始端电压的95%)、供配电系统经济性以及预留用电负荷,全路段设置三台户外环网结线100kVA箱式变电站。变电站高压进线电压为10kV,由就近的城区供电网络引来,箱变在人行道外侧设置。(2)1#箱变容量为160kVA,供电负荷为88.95kW,箱变设置在道路(K0+580)处,供电范围:设计道路(K0+000K1+130)的道路照明,1号水泵房配电箱(半环路K0+010),并预留道路后期的照明、交通控制用电负荷及其他用电负荷。水泵房配电箱需引入两路电源:一路0.4kV电源(主用电源)引自1#箱变,另外一路0.4kV电源(备用电源)从万州站房箱变引入。2#箱变容量为200kVA,供电负荷为122.8kW,箱变设置在道路(K1+710)处,供电范围:设计道路(K1+130K2+560)的道路照明,下穿道照明、2号水泵房配电箱(半环路K0+770),并预留道路后期的照明、交通控制用电负荷及其他用电负荷。水泵房配电箱需引入两路电源:一路0.4kV电源(主用电源)引自2#箱变,另外一路0.4kV电源(备用电源)从万州站房箱变引入。3#箱变容量为125kVA,供电负荷为67.95kW,箱变设置在道路(K2+980)处,供电范围:设计道路(K2+560K3+060)的道路照明,并预留道路后期的照明、交通控制用电负荷及其他用电负荷。(3)户外配电箱(1LDX)防护等级不低于IP44,户外环网箱式变电站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变压器负荷率按不宜超过70%计。(4)无功补偿:本次道路照明用电在电源接线箱变内设集中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0.95。(5)路灯控制:前期采用时间控制和手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并预留控制接口,后期统一接入路灯管理处的四遥控制系统,在箱变内预留控制器的位置。要求道路开关灯的天然光照度水平为:开灯时的天然光照度水平为30lx;关灯时的天然光照度水平为20lx。(6)节能标准和措施:a.该项目为城市主干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参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全线路面平均照度、路面平均亮度及眩光限制阈值增量最大初始值均应满足下列要求:正常路段(双向6车道):Eav=30lx,UE=0.4,Lav=2.0cd/m2,Uo=0.4,TI10,LPD1.05W/m2;正常路段Eav设计值=39.07lx,LPD设计值为0.72W/m2;拓宽路段Eav设计值=41.43lx,LPD设计值为0.89W/m2。b.节能设计采用智能型照明控制系统,采用上半夜稳压节能,下半夜降压减流节能,要求节能效率不得小于20%,解决了夜间过压照明造成的能源浪费,并有效地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在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照度标准,解决了在传统的间隔关灯方式夜间照度不均匀的问题,该系统配备远程通信接口,供路灯管理处远程四遥控监控,在箱变内统一安装。c.光源采用高光效、寿命长的高光通高压钠灯。设计选用SON-T Plus-100W、SON-T Plus-250W、SON-T Plus-400W高光通钠灯进行照度计算,光源技术参数分别为:型号光通量(lm)光效(lm/W)色温(k)寿命(h)显色性(Ra)100W1070011020003200020250W3320014020003200025100W5650014220003200025(7)电能计量:低压集中计量( 广告和景观照明分别独立计度 )。(8)本工程变压器的容量除满足路灯的需要外,还预留了广告和景观照明的用电负荷,在相应的埋地管道敷设中,预埋了管道以备广告和景观照明穿线用。(9)变压器应选用结线组别为 D,yn11 的三相配电变压器。1.5 照明系统(1)正常路段和拓宽路段的照明灯具采用双侧对称布置,灯杆设置在人行道上,灯杆基座边缘距靠近车行道一侧的路缘石边缘的净距为0.5m;直线段灯具布置间距为30m;曲线段(R1000m)灯具布置间距为直线路段灯具间距的50% 70%,曲线段(R1000m)灯具布置间距按照直线段间处理。正常路段的灯杆高度为12m,采用等高双臂路灯,机动车侧灯臂的悬挑长度为2.0m,功率为250W;非机动车侧灯臂的悬挑长度为1.5m,功率为100W。拓宽路段的灯杆高度为12m,采用等高双臂路灯,机动车侧灯臂的悬挑长度为2.0m,功率为400W;非机动车侧灯臂的悬挑长度为1.5m,功率为100W。地下层公交港湾路段(K1+140K1+330)的照明灯具采用中心对称布置,灯杆设置在道路分隔带上,灯杆基座边缘距靠近车行道一侧的路缘石边缘的净距为0.5m;灯具布置间距为30m。地面层公交港湾、主干路下穿道两边挡墙采用等高双臂路灯,两侧灯臂的悬挑长度均为2.0m,功率均为250W。主干路下穿道路段(K1+720K2+080)的道路照明灯具采用中心对称布置,路灯设置在道路分隔带上,灯具布置间距为30m。交叉路口采用高杆照明方式。交叉路口的灯杆高度为15m,功率为(400x3)W。所有道路灯具均采用截光型灯具,灯具的仰角8;道路下穿路段采用专用隧道照明灯具,灯具防护等级为IP66;所有路灯灯具均设单灯功率因数补偿至0.85以上。(2)灯杆采用内外壁热浸锌钢管灯杆,其制作应符合相应行业标准。(3)灯具采用高压钠灯灯具,外观颜色采用蓝色或建设方指定的其他颜色,防护等级为IP66。所有灯具效率不低于70%。(4)每盏灯的相线应装设微型漏电保护断路器,安装在供电的进电侧。微型漏电保护断路器额定电流为3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1.6 照明配电系统的分接线(1)供电干线采用YJV-0.6/1kV的单芯全塑铜芯电缆,采用380/220V三相五线制低压供电,电源由箱式变电站供给。由供电干线引上至顶部灯具的分支线采用BVV-0.3/0.5kV-3(1x2.5)的绝缘护套线,为平衡三相负荷,灯具的接线顺序为:L1,L2,L3,L1,L2,L3的三相跳接顺序。(2)在每处灯杆旁均设置一个分线检查井,在电缆保护管过街处,其两端均设置检查井,其平面位置以大样图为准,路灯平面图中不再标注。灯具的分支线与照明干线的接线方式采用电缆绝缘穿刺线夹的分线方式。检查井用UPVC75mm的塑料管接入附近的雨水系统,亦可采用自然渗漏的方式。(3)电缆芯线的连接采用压接,所有的连接接头必须在检查井内,保护管内不得有电缆接头。(4)在每一个接线井内的电缆应留有0.5m长的余量。(5)采用复合材料成套井圈井盖。(6)机械敷设电缆时,铜芯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不宜大于70N/mm2。1.7 照明供电管线敷设(1)照明管道在人行道下采用4(PE110)双壁波纹管埋地暗敷,沿灯杆内侧敷设,在车行道下采用4(MPP110x8)单壁波纹套管埋地暗敷。(2)照明管道在人行道下埋深不应小于0.5m, 在绿地和车行道下埋深不应小于0.7m。1.8 接地系统(1)路灯接地系统采用TN-S制接地系统,除在首端和末端设重复接地外,还要求每隔150m再设重复接地,接地极为两根长水平间距 5.0m的 L50mmx5mm 热镀锌角钢接地体,要求其上部埋深不小于0.8m,底部制成尖角形,两根热镀锌角钢之间采用-40mmx4mm热镀锌扁钢联接,灯杆基础钢筋、热镀锌扁钢、灯杆、基座等金属体均应与PE线可靠联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4。所有接地装置等金属件的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2)箱式变电站接地系统箱式变电站接地装置采用热镀锌钢管接地极DN50 L=2.5m,上端部埋深0.8m,水平间距5m,接地极连接采用热镀锌扁钢-50mmx5mm,实测接地电阻不大于4。所有接地装置等金属件的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3)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a.配电箱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b.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部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