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与分子.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与分子.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与分子.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与分子.doc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原子与分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东河初级中学 谭珠仪课题第1课时 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能运用分子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2、通过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3、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2、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重 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是真实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能运用分子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难 点形成物质微粒性的观点教学方法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教具准备仪器:大烧杯(1只)、中烧杯(1只)、小烧杯(3只)、玻璃棒、注射器、量筒、小型香水喷雾器、胶头滴管等。药品:品红、水、浓氨水、酚酞溶液等。其他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视频(如:品红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1、利用香水喷雾,进行现场感受。2、展现百合花和贵州茅台酒的图片。香水、花和酒是我们肉眼看得到的物质是宏观物质,那么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奇、疑惑,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确立正确的学习导向布下的悬念为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微粒性,埋下了一条线索。二、新课教学【展示图片】扫描隧道显微镜、苯分子、硅原子【板书】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析】已知氧气、已知氧气、二氧化碳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请按照例子的方法说出二氧化碳、水是由什么构成的。【提问】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多少呢?1滴水中大约有多少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多少年才能完成呢?【板书】2、分子的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探究活动一【实验】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的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讨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就是?【板书】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探究活动二【问题讨论】分子的运动速率跟温度有关吗?1、湿衣服放在阳光下和放在阴凉处那种情况容易干呢?2、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快些还是在冷水中扩散快些?【展示】播放品红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的视频。【板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探究活动三 分子运动现象【实验】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加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说明酚酞溶液是无色的溶液,是一种指示剂。【提问】溶液现在是什么色【实验】2、向上述烧杯中的酚酞溶液,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讨论】溶液现在是什么色?是什么使酚酞溶液变色?【实验】3、另取两个烧杯A、B,A中加入少量酚酞溶液,B杯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烧杯。观察有什么现象?接上面第3个实验,引导实验验证假设,做好学生活动可能性预测和应接准备。【问】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溶液接触呀?氨分子有“无影脚”,“跑”到A烧杯中去了?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展示】播放氨分子在从B烧杯中向空气扩散,又由空气扩散到装有酚酞溶液的微观过程。探究活动四 酒精与水混合【问题思考】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后体积是多少?【展示】播放50ml的酒精和50ml的水混合的视频【提问】溶液体积是否真的为100ml呢?【板书】分子之间有间隔观察图片,知道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全班同学一起回答二氧化碳、水是由什么构成的。 阅读课本48页,便能回答。想象、理解:分子有多小,思考:物质为什么会自己移动?实验证明,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得出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运用新知识,解析常见的生活现象。根据平时经验回答:1、阳光下;同学们细心观察,都很的大声说-2、热水中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观察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为无色,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观察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讨论分析,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得出结论:浓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色A中变红,B无明显现象。得出结论: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 使酚酞溶液变红。酚酞分子运动较慢,所以B中暂时还没有变红。 分组实验、观察、交流、解析。从感官认识扫描隧道显微镜、苯分子、硅原子,知道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顺利切入主题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为后面做铺垫采用生动的比喻,学生可以通过想象、类比等方式,理解化学本质。能信服地承认微粒的客观存在,深刻地认识微粒的客观性。通过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促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不拘一格,按照一定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的想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让他们充分回味实验,解惑释疑。该环节通过有趣的开放性实验和问题思考、讨论、争论达到思想的碰撞,激发新思维。通过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联系,促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培养良好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开放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达到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探究微粒间有间隔探究活动五比较气体、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实验】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5ml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问题思考:观察现象,结论如何?【展示动画】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思考】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的间隔大小怎样排列啊?【结论】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大,固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小【讨论】为什么变瘪了一点的兵乓球,放在热水中可以恢复原形?【结论】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分析】热胀冷缩也是这个原理。实验中,酒精和水互相渗透的真实情景里获得启发,理解微粒间也有间隙。物质溶解、扩散都与物质的这一微粒特征有关。学生演示做实验,向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经过大家讨论,总结出结论观察、分析、总结运用新知识,解析常见的生活现象。“逐步引导,抽丝剥蚕”的方法将学习推向深入,使“分子存在,并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自主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又适时地进行具体指导,使每个探究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物质的微粒性,并且可以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1、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 分子的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课堂练习】1、选择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着(1)有一诗人赞誉贵州茅台酒:“贵州茅台酒,开坛十里香”; ( )(2)可以将大量氧气压入钢瓶中; ( )(3)一滴水中的水分子个数由十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 ( )(4)盛酒精和汽油的瓶子,存放时要塞紧瓶塞。( )(5)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200ml (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可分的3、下瓶装的是空气,上瓶装的是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某红棕色气体。当抽走玻璃片后,观察现象。现象解释当上下两瓶气体颜色一样时分子还在运动吗?4、材料1: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材料2: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从而对疾病进行高效治疗. (1)材料1和材料2研究的粒子是: (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3)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中,梦幻航行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试想:如果你被缩小到一个分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答案:1、CBACB 2、B 3、下瓶气体逐渐变成红棕色,最终两瓶气体颜色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