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_第1页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_第2页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_第3页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_第4页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段红平教授 第三章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主要依据 是产地质量标准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生产技术规程 其中产地环境是基础 生产技术规程是保证 我们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时 产地环境质量必须达到标准要求 否则 就无法通过认证 取得认证资格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既有国家标准又有行业标准 一般国家标准 同行业标准区别不大 按照 标准化法 要求 有国标执行国标 没有国标执行行标 建议既有国标又有行标时 应执行最新发布的标准 因为标准化进程很快 各种标准一般3 5年修订一次 最新标准往往采纳了国内外最新标准之条款 具有先进性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是对土壤 空气 灌溉水的质量提出具体要求 第一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质量评价标准 一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二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一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GB T18407 1 2001 1 范围GB T18407的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及监测规则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蔬菜场地的选择和建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T1840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水质的测定内容与方法pH值的测定GB T6920玻璃电极法六价铬的测定 GB T7467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总汞的测定 GB T7468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eqvISO5666 1 5666 3 1983 铜 锌 铅 镉的测定 GB T7475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 neqISO DP8288 氟化物的测定 GB T7484离子选择电极法 总砷的测定 GB T7485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neqIS06595 1982 氰化物的测定 GB T7486第一部分 总氰化物的测定 eqvISO6730 1 1984 氯化物的测定 GB T11896硝酸银滴定法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GB T16488红外光度法 环境空气质量的测定内容及方法二氧化硫的测定 GB T15262甲醛吸收 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铅的测定 GB T15264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GB T15432重量法氟化物的测定 GB T15433石灰滤纸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氮氧化物的测定GB T15436Saltzman法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 T1615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l6297 土壤质量的测定内容与方法总汞的测定 GBTl7136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总铬的测定 GBTl7137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铅 镉的测定 GBTl7140KI 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铅 镉的测定 GB T17141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总砷的测定 GB T17134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 GB T14550气相色谱法 3 要求 1 无公害蔬菜产地生态环境 无公害蔬菜产地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 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的地区 与土壤 水源环境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作为无公害蔬菜产地 2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灌溉水质量标准应符合表3 1要求 表3 1灌溉水质量指标 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应符合表3 2要求 表3 2环境空气质量指标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应符合表3 3要求 4 试验方法 1 灌溉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按GB T11896执行 氰化物的测定按GB T7486执行 氟化物的测定按GB T7484执行 总汞的测定按GB T7468执行 总砷的测定按GB T7485执行 总铅的测定按GB T7475执行 总镉的测定按GB T7475执行 六价铬的测定按GB T7467执行 石油类的测定按GB T16488执行 pH的测定按GB T6920执行 2 环境空气质量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按GB T15432执行 二氧化硫的测定按GB T15262执行 氮氧化物的测定按GB T15436执行 氟化物的测定按GB T15433执行 铅的测定按GB T15264执行 3 土壤环境质量 总汞的测定按GB T17136执行 总砷的测定按GB T17134执行 总铅的测定按GB T17141及GB T17140执行 总镉的测定按GB T17141及GB T17140执行 总铬的测定按GB T17137执行 六六六的测定按GB T14550执行 滴滴涕的测定按GB T14550执行 5 监测规则 1 灌溉水质监测灌溉水质量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价 采样点应选在灌溉进水口上 氰化物的标准数值为一次测定的最高值 其他各项标准数值均指灌溉期多次测定平均值 2 监测点数量 监测区域采样点数量的确定 要根据监测目的 可代表面积的大小 分析测试能力和实际工作条件 如交通和电源 等 同时考虑数理统计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精度的要求 农业生产基地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面积较小 布局相对集中 布设3个点 布局比较分散 面积较大适当增加点数 空旷地带和边远地区适当减少点数 同时 还要考虑大气质量的稳定性以及污染物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适当增减 污染源对农业生产基地大气质量的影响监测 视污染源种类 废气排放方式 排放量而定 监测点一般控制在5 7个 3 监测点布设方法和具体要求 监测点位置的确定应先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 采用间断性监测等方法对监测区域内环境空气污染状况有粗略的了解后 再选择确定监测点的位置 监测点的周围应开阔 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30 测点周围无局部污染源并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 距装置5 15m范围内不应有炉灶 烟囱等 远离公路以消除局部污染源对监测结果代表性的影响 采样口周围 水平面 应有270 以上的自由空间 监测点的数据一般应满足方差 变异系数较小的条件 对所测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和规律较明显 数据受周围环境因素干扰较小 同时也要选择一个方差较大 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大区域污染源 非局部地影响的点 监测农区环境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状况 用网格布点法 对于空旷地带和边远地区应适当降低布点的空间密度 在污染源主导风向下风方位应适当加大布点的空间密度 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布点方法 参照GB T16297或GB T16157 烟囱或排气管道排出的气态或气溶胶污染物对农区环境空气产生的影响 用同心圆轴线法或扇形法进行布点 对于污染因素复杂的区域 应采用随机布点法 采样高度如下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物的采样高度一般为3 15m 以5 10m为宜 氟化物采样高度一般为3 5 4m 采样口与基础1 5m以上的相对高度 以减少扬尘的影响 农业生产基地大气采样高度基本与植物高度相同 特殊地形地区可视情况选择适当的采样高度 4 采样周期与频率 全面了解农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不同的采样目的而定 每日采样时间均以8时为起始时间 二氧化硫 隔日采样 每日采样24 0 5h 每月14 16d 每年12个月 氮氧化物 同二氧化硫 总悬浮颗粒物 隔双日采样 每天24 5h连续监测 每月监测5 6d 每年12个月 氟化物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a 石灰滤纸法 每次采样24 5d 每月1次 每年12个月 b 滤膜法 1h平均 每小时至少有45min采样时间 日平均 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 月平均 每月至少采样15d以上 植物生长季平均 每个生长季至少有70 个月平均值 臭氧 1h平均 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污染事故等采样频率 如遇特殊情况 污染事故等 根据具体情况 应随时增加采样频率进行应急监测 以了解污染状况 5 土壤环境质量检测 采样原则土壤采样点应选择在有利于该土壤类型特征发育的环境 如地形平坦 稳定 自然植被良好 不宜在住宅周围 路旁 沟渠 粪坑及坟堆附近等人为干扰很明显而缺乏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土样 一般的采样点应距离铁路或主要公路300m以上 不宜在水土流失严重 表土破坏很明显的地点采样 在坡脚 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的地点 不宜作采样点 若发现布点图上标明的母质母岩 土壤类型等规定的因素与实际不相符合时 则应改变采样点或标注清楚而并入其他采样单元 农业耕作土壤采样 应在了解该地点作物栽培史及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后 设置采样点 其他原则可根据具体的调查目的或分析项目情况作适当的增补或变动 采样方法 柱状采样法 在已经整理好的土壤剖面中间划两条相距5 10cm左右从上到下相互平行的直线 刮去表层 自上而下在每一个土层内挖取一定量的土 一般为1kg左右 装入袋中以备使用 典型取样法 在土壤剖面中有代表性的典型部位取样 刮去表层 自上而下逐层取样 盐分动态取样 自地表起每10cm或20cm采集一个样品 取样后按层次标明 一式两份 分别放在袋内 外备查 耕作层取样 根据产地条件及面积确定采样的多少 推荐1 2hm2为一个采样单元 采样深度为0 20cm 多点混合 5个点 为一个土壤样品 样品量多时 采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除 留1kg左右供分析检测 1 范围GB T18407的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检验方法及其他要求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水果产地的选择和建设 二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GB T18407 2 200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T18407的本部分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水质的测定内容与方法pH值的测定 GB T6920六价铬的测定 GB T7467总汞的测定 GB T7468铜 锌 铅 镉的测定 GB T7475氟化物的测定 GB T7482总砷的测定 GB T7485氰化物的测定 GB T7486氯化物的测定 GB T11896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GB T16488 环境空气质量测定内容与方法二氧化硫的测定 GB T15262铅的测定 GB T15264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GB T15432重量法氟化物的测定 GB T15433或者GB T15434氮氧化物的测定 GB T15435 土壤质量测定内容与方法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 GB T14550气相色谱法总砷的测定 GB T17134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总汞的测定 GB T17136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总铬的测定 GB T17137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铅 镉的测定 GB T17141石墨炉原子分光光度法 3 要求 1 无公害水果产地生态环境无公害水果产地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 无或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限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 2 灌溉水质量浇灌水质量指标应符合表3 4要求 表3 4农田灌溉水质量指标 3 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指标符合表3 5要求 表3 5土壤质量指标 4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指标符合表3 6要求 表3 6空气质量指标 4 检测方法 1 灌溉水质监测 灌溉水质量由检测机构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价 为了保障用水安全 在灌溉期间采样点应选在灌溉水口上 氯化物的标准数值为一次测定的最高值 其他各项标准值均指灌溉期多次测定平均值 2 灌溉水质量指标检测 氯化物的测定按GB T11896规定执行 氰化物的测定按GB T7486规定执行 氟化物的测定按GB T7482规定执行 总汞的测定按GB T7468规定执行 总砷的测定按GB T7485规定执行 总铅的测定按GB T7475规定执行 总镉的测定按GB T7475规定执行 六价铬的测定按GB T7467规定执行 石油类的测定按GB T16488规定执行 pH的测定按GB T6920规定执行 3 土壤质量监测 根据产地条件及产地面积确定采样点的多少 推荐1 2hm2为一个采样单元 采样深度为0 60cm 多点混合 5个点 为一个土壤样品 样品量多时 采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除 留1kg左右供分析检测 4 土壤质量指标检测 总汞的测定按GB T17136规定执行 总砷的测定按GB T17143规定执行 总铅的测定按GB T17141规定执行 总镉的测定按GB T17141规定执行 总铬的测定按GB T17137规定执行 六六六的测定按GB T14550规定执行 滴滴涕的测定按GB T14550规定执行 5 空气质量监测 环境空气监测中的采样点 采样环境 采样高度及采样频率的要求 按 环境检测技术规范 大气部分 执行 6 空气质量指标检测 总悬浮颗粒的测定按GB T15432规定执行 二氧化硫的测定按GB T15262规定执行 氮氧化物的测定按GB T15436规定执行 氟化物的测定按GB T15433规定执行 铅的测定按GB T15264规定执行 7 检测结果数值修约 按GB T8170规定执行 第二节绿色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环境标准 按其介质的不同 可分为空气 水 土壤三部分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在全面调查了主要包括大气 水 土壤中的污染因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后 科学地结合绿色食品安全 优质 营养的特点 反复修改后制定的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 畜禽饲养用水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 监测和评价办法 在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附录中还提出了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办法 对于一个给定的污染物在全国范围内其标准是统一的 必要时可增设项目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 AA级和A级 生产的农田 蔬菜田 果园 饲养场 放牧场和水产养殖场 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996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绿色食品产地大气环境质量按新国标一级执行 但考虑到农业生产中总悬浮颗粒物 TSP 主要来源于土壤扬尘 故在有风天气可以放宽到二级 日平均0 15mg m3 标准同时规定了氟化物 F 两种监测方法的最高允许浓度 挂片法按国家标准执行 动力采样法按国家标准减半执行 两者择其一 动力采样法按国家标准减半执行 2 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 92 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的目的是控制灌溉水中污染物的最高浓度 用此来作为绿色食品灌溉用水的质量标准 显然是不合适的 绿色食品产品产地农田灌溉水参照地面水质标准进行修订 其限值在地面水标准 类至 类之内 这些限值 经各绿色食品基地环境监测数据验证合理 3 渔业水质标准和畜禽饲养用水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 GBll607 89 是保护渔业生产的最低要求 绿色食品的渔业水质标准应比一般要求严格 为了防止和控制渔业水质的污染 保证鱼 虾 贝 藻类正常生长 繁殖和水产品的质量 经各绿色食品基地环境监测数据验证 其限定值有些与GBll607 89一致 如汞 镉 有些严于GBll607 89 如铅 砷 铬 畜禽饲养用水应按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GB5749 85 因为 畜禽场人畜水源不可能分开 畜禽场供水系统容易受到污染 所以需要严格要求供水质量 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995年7月 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l5618 1995 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 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质量限制值 二级是保障农业生产 维持人类健康的土壤质量限值 三级是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标准根据土壤pH值的不同 水田 旱地和果园的不同 分别确定了土壤质量的限制值 中国绿色食品开发中心组织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通过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的专门研究 对重金属的土壤质量标准是根据以下程度确定的 根据土壤元素背景值的资料 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 几何均值 高于一般土壤元素背景值 几何均值 如以农业土壤背景值的95 置信限计 会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级标准范围 因此 对绿色食品生产来说 国家一级标准显得偏严 二级标准又显得偏松 故确定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背景质量标准应在国家的一级与二级之间 根据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数据中的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 按不同的耕作方法 旱地 水田 和不同的pH 分别确定基准值 对基准值进行多重比较 如参考国家 国外标准 六五 期间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调查资料 并根据绿色食品管理需要再确定标准值 有机污染物的指标仍选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 虽然1985年起我国已经禁用 但过去使用量大 面广 在我国土壤中仍有残留 根据目前残留的水平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定在0 10mg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