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上册求方程计算题.doc_第1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求方程计算题.doc_第2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求方程计算题.doc_第3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求方程计算题.doc_第4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求方程计算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五年级上册求方程计算题42c-5c= 7x+x= n+5n= 9n-5n= 7.9x-x= 3a+9a= 2a+a= 3d+4d= 17a-a= c+0.7= c-0.6c= x+x= y+1.7y= 6b-5b= 6y+3y=1a+9a= 8x-0.8x= 24a-2.4a= 60a-60a= 3.7x+x=2x+20x= 1.6x-0.9x= 1.5c-0.6c= 0.5b+1.5b=X+42=100 x5=12 4x=28 35+x=68 08x=27.8x=1.3 x+0=20 2x7=4 4x-3=1.5 3x+1.2=4.8 3.5x2=7 x-1.2=6 3x3=15 35-3x=11 4.7-2.3x=0.1 9x-0.8=3.7 2x2=30 9x5=32 x-13=0 37-2x=16 7x4=0.28 5.8-x=3 1.6x-3=1.8 12-8x=0 x7=0.1 4.5-3x=1.5 1.2x0.7=5.5 18x-12=78 7x-1.1=2.46x-3=9 2.7x2=7.4 3.7x=6 x9.2=10.7 7x=63x-2.65=3.35 5x=2.5 x5.4=9.6 x-9=11 x-6.2=43x=2.1 0.7x=4.2 x8=15 x-12=20 x15=603x2=20 5.8-x=3 4x=6 2.5x=50 12-8x=0 X7=0.1 x20=60 0.5x= 10 3x=42 9.2-x=7.45-x=2.6 9x=8.1 50x=25 x-30=80 3.5x=76x=36 4x=3.2 x75=2 x1.4=2.2 7.5x=2.5x-4.6=5.7 1.8x=3.6 x0.6=0.4 9.8x=1.4 4.5-x=3 x1.9=2.6 13+x=246+2x=6.4 15-3x=12 2.5x-12=13 9x=7213+x=33 2x=80 1.8x=54 6,7x=679x+x=10 x-8.5=8.5 x1.2=25 2.5x+4.8=17.34.5x+1.8=27.45 8.7+x=9.4 x80=50 1.2x=0.4X0.6=1.5 625x=5 1010x=10 x+10=1000101x=202 3.6x=25.2 100-x=79 675x=30900x=45 810-x=90 x+160=480 x1.8=0.5903x=3 25x=1600 80x=960 300x=37.8x=0.39 x0.7=0.7 903x=30 510-x=200X11=11 6.4x=32 240-x=40 x6.5=10150-x=10 78-x=49 780x=30 x11=55102+x=305 606x=6 x-69=85 10-x=8.499x=33 x4=1.8 8.4x=0.7 66x=375x=150 99+x=200 105x=630 x-780=87020x=0,2 x0.8=80 1080x=90 x12=700.8+x=9.6 1000-x=888 x0.5=70 x+13=237.1-2x=0.1 1.2x=0.4 12x-7=29 3400-2x=2705x-3x=1 x+6.7=8.2 78x=234 0.9x=0.3x-80=240 x0.6=0.7 81x=90 x+217=365700-x=234 99+x=100 0.02x=8 x0.9=0.70.04+x=0.12 x0.5=0.5 432x=40 x0.3=1.70.06x=36 987x=3 1.8+x=4.6 x+0.89=17.7x=0.7 9.8-x=8.9 687x=3 12x=2418+x=29 1.2x=0.4 70-x=30 x1.3=1099+x=101 6.3x=0.9 2.4x=0.08 0.7x=6301.5+x=9 x-7.72=0.08 x0.9=0.5 172-x=10890x=45 100x=0.1 32x=0.8 6.3x=0.7300x=90 66x=0.3 93x=0.03 150+x=350X4=0.6 73+x=100 x0.9=1.5 160x=9600.17x=5 7.6x=19 x9=0.6 3x+30=1203.5-5x=2 9x+2x=0.66 6x+5=14 1-10x=0.1 7x=3.5 205x=80 8X=1 24-3X=34X3=2.4 1.6X-3=1.8 X7=0.1 1.2X+0.7=5.5X7=0.7 X+0=21 7X8=7 5X=80 20+5X=50 18X=2 X-56=24 5.8-X=312-8X=0 4.5-X=1.5 4.7-2.3X=0.1 4.2+5X=5.25.6-2X=1.2 26-3X=5 16+4X=84 X+35=91410X=82 4X-4=12 11X-7=26 9+X=5420-X=7 6X5=6 X-43=150 6+3X=93X+4=40 X+3.75=8.42 9.46-X=7.28 6X=9020+X=100 X4.5=1.2 12X4=3 4X-0.8=18X=120 30.6-X=18.7 12+2X=24 4X-10=23X-72=6 7.8X=1.3 3X=57 X1.2=0.47X=9.1 10+5X=20 X+20=60 0.5+X=1.43X=42 9.2-X=7.4 72+X=12 0.68X=1.799X=0.99 9090-X=888 X-7.71=0.03 X0.03=0.27.8X=0.6 0.8+X=0.9 100X=0.01 9X=0.96.3X=0.7 3000-X=666 X-99=808 93X=2144X=12 25X=600 626X=5 X125=81000X=125 0.17X=5.1 111X=3 0.2X=20X10=0.6 2.4X=4.8 9.6X=9.6 X7.8=7.88.7+X=9.4 4X=240 6X+4=22 7X-4X=365(X-3)=55 3X-1.4=22.6 X-0.48=7.28 4(X+3.2)=40.834+9X=79 14.5X+2.5X=51 (X-9)7=6 2.5X=1.4X-3.5=5.7 5X+8X=169 40-3X=16 3X+48=81 0.5X=7.5 3X+7=56.2 1.8X+2.61=6.75 30-X=12 6.3X=0.7 X-1.8=10.2 X+1.5=7 4X=20 X2=8.7 4.23X=14.1 2.5X+4.8=17.3 4.5X+1.8=27.45 180+20X=540 6.4X+1.4=33.4 2.8X-3.12=39.02 8.3-0.6X=0.5 8X-12=36 4X-40=240 240-4X=40 7.1-2X=0.1 12X-7=29 3400-2X=2700 5X-3X=1 5.8X-4.5X=7.8 X-3.50.8=7.2 9X+2X=0.66 4(2.5+X)=24 3.5-5X=2 3X+30=120 2.8X-0.5=0.98.3-0.6X=0.5 180+20X=540 6.4X+1.4=33.44X-40=240 3X+30=120 4(2.5+X)=24 X-3.50.8=725.8X-4.5X=7.8 附送:2019年五年级上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学习提示”,预习课文。2、检查预习,读通课文,学会生字。二、教学过程1、学习“学习提示”,了解训练重点(学会按三项要求预习课文)。(1)回顾关于“预习”过去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年级、四年级)(2)自学“学习提示”,同桌议议,然后指名说:什么叫预习?预习有哪三项要求?2、按照预习要求,逐项进行预习:(1)读通课文,快速、轻声、自由地读两遍,读准生字的音。(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可注在书上)。(完成作业本第一题)(3)边读边想,了解课文内容,发现疑难问题。通过多次默读课文,运用不同符号做标记。遇到不理解的句子用“”标出,并打上“?”。(完成作业本第2题)难理解的片段用“()”标出,同时打上“?”。其他不懂的安排或疑难问题用“”标出,同时打上“?”。3、检查第一项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字音有否读准,有无添字、漏字,是否读破句)4、作业:(1)作业本3、6题(课内完成)。 (2)中午写字课听写词语。 (3)上交课本,检查预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标注要求规范)(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预备下节课使用。)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归纳疑难问题。3、给课文分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二、教学过程1、指出学习目标。2、检查第二项预习情况。(1)明白检查第二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2)根据预习要求,进行检查:检查学生如何按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学懂字、词的意思。(汇报过程略)3、检查第三项预习情况。(1)明白检查第三项预习要求,思考一下。(2)进行问题质疑。教师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如学生无法提出有质量问题,可结合课前收集的问题进行。)4、给课文分段。(1)回忆分段方法。(2)抓住重点内容分段。5、作业:作业本4、5题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逐段讨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3、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二、教学过程1、速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2、学习第二段,想想这一段回忆了顾老师的哪几件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3、讨论上节课提出的本段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1)“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桃李”指什么?栽种桃李的人是指谁?)(2)“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3)“在我的心目中,您的本领简直比魔术师还大!”(4)“老师,您真像童话中的仙子我那平平淡淡的日记就充满了生机。”(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4、学习第三段,自由读课文后,先想想这两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5、引入疑难句子,讨论理解:(1)“只有您头上的银丝和眼角的皱纹是您辛勤耕耘的见证。”(2)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句子含着的意思,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6、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7、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8、总结作文。 这篇文章是一封信,作者回忆了在小学读书时,顾老师的三件事:_抒发了她对顾老师的_之情。9、作业:完成作业本第七题。2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教学目标:1、按四项要求预习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并用“终于”造成句;联系课文内容,理解3个反问句的意思。3、能对课文中强烈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读出语气和感情。教学重点:落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预习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容国团为祖国争夺荣誉而奋战的“拼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审题激趣,导入课文1、出示题目,读题。 你在理解这个题目的时候,有哪些疑问?2、自由读课文,说说对课题的理解。3、简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对照提示,检测预习1、通过课文的预习、自读,除了理解了课题的意思,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还做了哪些事?2、读读单元提示,对照,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哪一项?不够好的是哪一项?3、查漏补缺,再次读书。4、检查:(1)通读:二人一组,齐读,相互检验朗读情况。(2)说说文中你原本不理解的,通过查字典理解了哪几个词语 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3)说说你运用了哪些读书符号? 在这一项交流过程中讨论分段,说说自己分段的理由。(4)对于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疑难问题?三、小结预习,形成习惯。四、自学生字,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发回忆,激发情感。1、你看到过有中国队参加的一些大小运动会吗?有哪些?那么,你看到过通过运动员的努力,让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升起的情景吗? 那一刻,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课文哪一段写了这样的场面,请你用心地读一读,你能感受到什么? 板书:骄傲、自豪、激动3、这一次国旗的升起,与你电视里看到的那些场面意义一样吗?二、学习课文,朗读体会导入:这种非同一般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课文的字里行里体会到。第一段:1、自读,你从哪里感觉到这次的夺冠赛意义不同一般。2、交流:抓住这一句“当中国队队员入场时,人们用异样的目光,指点着”(1)“异样”什么意思?(2)你觉得会有哪些人向中国队中的容国团投来怎么样的目光?(3)讨论:那么,那一声声“中国!容国团!”出包含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请试着说一说:(出示)当中国队队员入场时,(谁)(怎么样地)呼叫着“中国!容国团!”第二段:过渡容国团更是心潮澎湃1、自读,体会容国团当时想到了些什么?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2、交流。(1)学生自由说。(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容国团想到,感到,决心。(3)练习朗读。第三段:过渡人生能有几回搏,大家想感受当时比赛的激烈吗?1、指名读。2、评议,再练习朗读。以读来体会。三、补充写话,加深体验。1、再次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2、当时,容国团的心里一定百感交集,他在心里默默地呼唤:“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这个省略号起什么作用?(2)他还会想到些什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开头,续写一段话。(3)指名读。3、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复习,总结全文。2、指导完成作业本。3日新月异的电视机教学要求:1、通过本文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电视机的特点和功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2、懂得说明文分类说明的特点,体会数据对说明事物特点的作用。3、进一步理解“总起分述总结”的结构形式。4、了解第6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特殊”、“智慧”、“随心所欲”等词语。并能用“特殊”、“智慧”造句。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各种电视机的特点和功能。体会数据,举例等对说明事物特点的作用。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用示课题、板书:日新月异“日新月异”什么意思?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板书:日新月异的电视机。读课题。二、自学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电视机?、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读字连词。()说说“乖”的部首。()指名分节读课文。()讨论思考题。板书:大屏幕、微型、多屏幕、遥控、电脑三、初读课文,理清结构、自由轻声读课文。、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给课文分段。、分段读课文。四、学习第一段、指名读第一段。、找出解释课题的句子。、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法说明“电视机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课文中的第节是围绕第节中哪一句话写的?、齐读第一段。、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组词。荧()健()钮()营()键()扭()、给多音字组词。调tiao()屏ping()系xi()称chen ()dua0()bing()ji()cheng()二、学习第二段、默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中介绍了电视机家族中的哪几个成员?、默读第节。()用直线划出大屏幕电视机的特点,用曲线划出大屏幕电视机的功能。()引读第节。()完成课后表格。()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大屏幕电视机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主要运用数据进行说明。)()小结学习方法。(一、默读,二、划句,三、填表,四、体会。)、用学习第节的方法,学习第小节。、默读第节。()这节有几句话?可分几层?三层,第句第层,第句第二层,第句第三层。()师生配合读。师读第句。生读第句。()问:第句与第句什么关系?(先概括后具体。)()四小组分别读第句,集读第句。()问:第句与第句什么关系?第句之间什么关系?(第句与第句因果关系,第句之间并列关系。)()完成课后表格。齐读第二大段。小结:这一段分别介绍了大屏幕电视机、微型电视机、多屏幕电视机、遥控电视机的特点、功能。在介绍过程中,作者运用数据、举例等方法加以说明,将被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了、形象化了。三、学习第三段、齐读第三段。、讨论:这一段对全文起了什么作用?(起总起全文的作用。)四、总结全文、朗读全文。、联系课文说说电视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造句。特殊智慧板书设计:大屏幕:个子大供球迷观看球赛微型:个子小为旅行者服务16、日新月异的电视机多屏幕:附有黑白屏幕同时收看其他频道节目遥控:装着全部控制可以遥控操纵键钮的遥控器电脑:有智慧可随时提醒应注意的问题竹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按要求预习课文。2、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感受畲家孩子继承革命传统,勤工俭学,奋发向上的可贵精神。教学重点:预习课文、读通课文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竹笠吗?看题目,你推想这篇课文可能是写什么内容的?二、自学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准备回答课后作业题1三、检查自学1、同桌互查词语读音,开火车检查2、质疑问难3、将你认为难写的字写几遍直到记住为止。(重点:畲、榴、潇、聊、舍)4、回答课后题1四、理清课文思路1、指名轮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填空:竹芯是个()族女孩,她带“我”来到()。 “我”看到孩子们向()学习,()风()雨,()自己编(),十分感动。2、按作者的采访地点给课文分段。五、作业自由朗读全文2、抄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描写竹笠的话是围绕哪个词语的意思来写的,并理解课后题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仿照课文中的总起分述句式写句子。3、感受畲家孩子继承革命传统,勤工俭学,奋发向上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学习第一段,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难点:能仿照课文中的总起分述句式写句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轻声自由读课文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2、课文的开头告诉了我们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3、作者遇到了一位怎样的小女孩,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小女孩外貌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们小女孩的印像。读出可爱的语气。4、作者的心情如何变化?这两部分应该怎样读?5、小女孩在干什么?她戴的竹笠是怎样的呢?用波浪线划出相应的句子。 讨论课后题2:说说这几句话是围绕哪个词语的意思写的。作者是怎样描写出竹笠的玲珑别致的?自已画出来并讨论。板: 尖顶嵌珠玲珑别致:竹笠上画星 竹笠里衬叶笠绳上系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先总后分)读出喜爱的语气。6、看到这么美的竹笠,我的感情又起了什么变化?(羡慕称赞)指导读好两个语气词:哦、嗯7、指导朗读:读出感情的变化三、仿写1、用先总后分的方法写一件自己心爱的物品。(如:我的文具盒特别地精致我有一个新颖的变形多刚)2、评议、小结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尖顶嵌珠玲珑别致:竹笠上画星 竹笠里衬叶(画图)笠绳上系珠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2、理解第2段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感受畲家孩子继承革命传统,勤工俭学,奋发向上的可贵精神。教学重点:理解第2段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在途中,作者看到竹芯的外貌,竹笠有什么特点?二、学习第二段指名读58小节,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1、学习第5小节(1)划出描写竹笠的句子。为什么要编成花的图案,你能从下文中找出来吗?(吉祥如意、岁月如花)(2)为什么说“那千万条嫩绿的竹丝,交织着孩子们的勤劳与智慧,幸福与欢欣呢?(表达了作者赞赏畲乡孩子们编的竹笠精致美观,赞许孩子们的勤工俭学,赞扬孩子们热爱民族、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品质的思想感情)(3)指导感情朗读。2、学习第6、7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2)在风雨的夜里,孩子们也来学校编竹笠,你有什么样的感觉?(3)竹芯送了我一顶竹笠,她当时的神态怎样?你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热情、勤劳、淳朴)(4)有感情地朗读。3、学习第8自然段(1)指名读(2)我目送着竹芯她们远去,想象着什么? 说说这一句的含义。 (作者被孩子们学习红军,继承革命传统的实际表现深深地感动了,对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满怀信心和希望。)(3)指导朗读三、总结全文1、朗读全文2、说说为什么以“竹笠”为题?3、说说本文给你留下的印像最深的是哪些地方?你觉得对你现在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发吗?四、作业指导板书设计:竹笠竹笠美心灵手巧、热爱劳动编竹笠风雨无阻、勤劳俭朴革命事业后继有人送竹笠善良热情、淳朴可爱暑假中的一件事教学目标1、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从而使记事的作文写得比较有条理、比较具体。2、学会在很多事情中选取一件事情作为习作的材料。3、提高参加假期活动的认识:参加活动能使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才干,了解社会,丰富写作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选取材料,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得有条理。教学难点:把事情写具体。教具:投影片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题,谈话引入,激发写作兴趣。回忆暑假中,你有哪些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情。二、学生口述暑假中的活动,小组交流。例如:学校组织的;小队活动情况;家务劳动;外出旅游等。三、明确本次习作内容。、投影出示习作内容:写一件暑假中自己经历过的或看到、听到的事。、指导学生选取一件事作为习作材料:()什么事情比较容易写:亲身经历、印象深刻。()什么事情写出来别人喜欢看:高兴的、有趣的、新奇的、有意义的、学生思考,选材。四、投影出示“习作要求”: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语句通顺。、引导学生默读“参考习作”,结合要求具体讨论分析。事情的起因:稻子成熟可以收割了。事情的经过:一家三口下田割稻,爸爸妈妈动作熟练,我使劲赶还是落在后面。事情的结果:我经受了劳动,体会到了“勤劳的可贵”。、想想自己要写的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准备怎么写。(同桌议论,教师请两三位学生讲讲想法,作指点。)、学生交流,讲评,教师总结。五、开始写作。学生先拟草稿,教师巡视。发现写得好的片断,指点大家学习。第2课时一、学生继续习作,教师指导。指导要点:学生习作是否能够确定比较好写的事;写的时候能否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明白。二、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参与其中,挑选较好与不够好的典型作文各一篇,准备交流。三、交流讲评。学生上讲台读作文,同学评议,教师小结。四、按习作要求修改作文,教师巡视指导。五、誊写作文。练习1教学目标、体会音节中间有无介母“u”在读音上的区别,注意读准带介母“u”音节的字音。、提高用“音序”“部首”两种查字法查字典和据词定义的能力。、积累词语和句式,能用“为了”“难道”造句。、能按预定的三项要求读懂短文不动笔墨不读书,独立完成文后作业。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按预习的三项要求阅读短文不动笔墨不读书,独立完成文后作业。教学难点:读句子,用“为了、难道”分别仿写目的关系的复句和反问句。教具:投影片教学过程 第1课时一、指导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