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一 编制依据一 编制依据 3 二 编制原则二 编制原则 3 三 工程概况三 工程概况 4 四 工程地质四 工程地质 4 五 五 排水方案排水方案 6 一 斜井施工过程 6 二 正洞施工阶段 6 六 设备选型及管路布置六 设备选型及管路布置 7 七 供电方案七 供电方案 7 十 设备配置表十 设备配置表 8 十一 预测预报十一 预测预报 8 十二 涌水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十二 涌水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 9 十三 排水施工管理十三 排水施工管理 10 十四 安全保证措施十四 安全保证措施 11 十五 环水保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十五 环水保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2 隧道工程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一 编制依据 1 蒙华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 大中山隧道设计图 及相关参图 3 相关技术规范及国家 中国铁路总公司 原铁道部 颁发的现行 规范 规程 验标等各项技术标准和有关的法律 法规 4 中国铁路总公司 原铁道部 下发的有关铁路建设施工安全 质 量 文明施工方面的有关文件 通知 5 我单位上场后根据现场踏勘 调查 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6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 204 2008 7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 TB 10005 2009 8 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 TZ 331 2009 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 10304 2009 10 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 铁建涵 1995 95 号 二 编制原则二 编制原则 1 在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 为了控制隧道涌水 可采用超前预注 浆减少涌水量和水压 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环境条件许可时 对于地层中 的空隙水或节理 裂隙水 可采用地表或洞内降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 提高地层的稳定性 当降水方案不能满足要求或无降水条件 在隧道施工 中遇到高压涌水危及施工安全时 宜先采用排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压力 2 隧道涌水的处理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应采用先堵后排的措施 预计有大量涌水或涌水量虽不大 但开挖后可能引起大规模塌方时 应在 开挖前进行注浆处理 3 在施工发生大涌水时 水量超出泵站的能力 将下坡段掌子面段 作为临时水仓 但是必须保证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能够有及时撤离掌子面 4 如涌水量大 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在确保抢险人员生命安全的 情况下 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方案 减少人员伤亡程度 降低灾害损失 积极组织人力 物力 财力全力抢险救灾 处理涌水 尽快恢复正常施工 生产 5 反坡段施工排水应以设计图为依据 尊重现场实际情况 超前规 划 统筹全局 合理安排施工方案 与实际不符时及时给予优化 随现场 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 实现施工动态管理 三 工程概况三 工程概况 MHTJ 16 标反坡排水主要集中在大中山隧道 1 及 2 斜井工点 大中山 隧道全长 14 533km 为标段控制性工程 工程总造价约 7 8 亿元 隧道设 计为单洞双线 隧道设双车道无轨运输斜井 2 座 横洞 1 座 施工按照进 口和 3 座辅助坑道共 4 个工点 7 个工作面组织施工 出口地势陡峭 不 设工作面 其中 进口工点施工长度 2409m 1 莫家沟斜井平长 1464m 综合坡度 7 87 正线施工长度 4802m 2 瓦窑沟斜井平长 860m 综合坡 度 7 22 正线施工长度 3663m 3 大中山横洞长 333 5m 正线施工长度 3659m 隧道施工总工期 39 个月 1 斜井与正洞交于 DK794 500 正洞大里程方向为 10 7 的下坡 至 斜井洞口最大落差约 139m 2 斜井与正洞交于 DK798 850 正洞大里程方 向为 10 7 的下坡 至斜井洞口最大落差约 76m 四 工程地质四 工程地质 隧道区出露的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 Q4 白垩系上统朱阳关组下 段 K2Z 加里东期侵入岩二长花岗岩 Y3 早古生代漂池系列 NYB3 新元古代侵入花岗岩 NYB23 中元古代峡河岩群寨根岩组 PT1Z 古元 古代秦岭岩群石槽沟岩组 PT1SH 该区地处秦岭造山带腹部 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秦岭褶皱系的北秦岭 褶皱带 经历了漫长多期的地质演变 构造错综复杂主要包括玉皇垭构造 带和寨根北韧性剪切带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 大中山隧道洞身穿越的 F1 F4 大型断层 均在磨 子壕 土地岭构造带内 隧区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 按其赋存空间及区内地层岩性及构造 可分为 岩溶水 风化裂隙水 构造裂隙水三类 本隧含 12 处断层带 断层带及其影响范围内裂隙发育 为较好的储水构造 地下水较发育 另 外 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部位岩溶水可能较发育 隧道最大涌水总量约 24258m d 单位长度最大涌水量 q0 0 21 11 99m d 整体属弱富水 区 中等富水区 局部强富水区 DK794 640 DK795 245 为单日涌水量最 大的强富水区 预测该段正常涌水量为 2627 44m d 最大涌水量为 5433 83m d 根据多年降水资料统计 年平均降水量为 846 8mm 最大年降雨量 1755mm 降水一般集中于 6 7 8 三个月 占年降水量的 51 4 极端最 大日降雨量 184 5mm 无霜期 220d 年平均风速 2 2m s 根据设计图纸 预计 1 斜井正洞预测平均涌水量为 2990m3 d 预计 2 斜井正洞预测平均涌水量为 2863m3 d 五 五 排水方案排水方案 一 斜井施工 一 斜井施工过过程程 1 斜井平距为 1464m 综合坡度 7 87 斜井高差 115m 排水基本属 于逐级增大过程 因此斜井施工中采用逐级排放的方式 施工过程中掌子 面后方 20m 左右设置移动式泵站 移动式泵站集水箱尺寸为 4m 长 2m 宽 1 5m 深 移动式泵站配备两台排污泵 排污泵有效仰程不小于 60m 排 水量不小于 125m h 一台抽水一台备用 将水抽至最近的固定集水箱或 集水井 1 斜井每 500 米设置一处固定集水箱或集水井 斜井共设置 3 个 集水井 集水井尺寸 6m 长 1 5m 宽 2m 深 每个集水井内配置两台 QW125 80 75 型潜水泵递级排水 潜水泵有效仰程不小于 60m 排水量不 小于 125m h 排水管选用 150 钢管 钢管与水泵之间用软管绑扎 为方 便水泵看管 集水井内水泵自动启动控制器 等集水井内水位达到设定高 度自动启动电源抽排积水 等集水井内水位低于设定高度时自动关闭电源 2 斜井平距为 860m 高差 62m 预计涌水量为 2863m3 d 2 斜井与 1 斜井类似 设置固定集水箱 2 个 集水井 1 个 采用 QW125 60 55 型潜水 泵递级排水 二 正洞施工 二 正洞施工阶阶段段 1 斜井工点及 2 斜井工点均在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处设置长 10m 宽 4m 深 2m 的集水井一座 正洞大里程均为下坡 小里程均为上坡 小里 程段由既有水沟自然汇聚 大里程测采用掌子面后方 20m 左右设置移动式 泵站 移动式泵站集水箱尺寸为 4m 长 2m 宽 1 5m 深 移动式泵站配备 两台排污泵 排污泵有效仰程不小于 30m 排水量不小于 125m h 一台 抽水一台备用 通过布设 150 排水钢管 直接抽排至交叉口 1 斜井交叉口处集水井设置 150MD155 30 6 水泵两台 单台功率 132kw 2 斜井交叉口处集水井设置 100MD155 30 3 水泵两台 单台功率 75kw 六 设备选型及管路布置六 设备选型及管路布置 1 斜井斜长度 1464m 高差 115m 预计涌水量为 2990m3 d 即 125m h 共设置 3 个集水井 其中交叉口处设置长 10m 宽 4m 深 2m 的 永久集水井 2 斜井平距为 860m 高差 62m 预计涌水量为 2863m3 d 斜 井共设置 3 个集水井 同样交叉口处设置长 10m 宽 4m 深 2m 的永久集 水井 1 斜井交叉口处集水井设置 150MD155 30 6 水泵两台 单台功率 132kw 2 斜井交叉口处集水井设置 100MD155 30 4 水泵两台 单台功率 90kw 如遇断层涌水量较大则将施工用高压风管作为备用排水管供应应急 排水使用 七 供电方案七 供电方案 为确保洞内排水正常进行 不因电路问题导致抽排工作的间断 设置 两条供电系统 一路运行 一路备用 交叉口处均设置 1 台 300KVA 升压 器供抽排水使用 当网电停电后 应急电源的能力应能够满足排水 洞内照明需要 1 斜井洞内 2 台 132KW 多级离心泵 照明 20KW 共计 284KW 2 斜井洞内两 台 75KW 多级离心泵 照明 20KW 共计 170KW 根据以上计算 结合洞内 施工需要 设置双回路电源 每个工点各备用 1 台 500KW 的发电机作为应 急电源 十 设备配置表十 设备配置表 表表 2 2 设备选型配置表设备选型配置表 序 号 设备 名称 型号 流量 m3 h 扬程 m 数量备注 1150MD155 30 61551802 台 2 卧式多级离 心泵 100MD155 30 4155120 2 台 3QW125 80 75125802 台 4 潜水泵 QW125 60 5512560 2 台 5 升压器 300KVA 2 台 6 发电机 500KW 2 台 7 无缝钢管 114 900 米 8 无缝钢管 150 1500 米 注 其它小型抽水设备按照需要进行适量配置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水量较图纸资料变化较大 设备配置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十一 预测预报十一 预测预报 施工至设计图的电阻异常段或地下水发育段时 实施 TSP 超前地质探 测预报 根据 TSP 预报的结果 在可能发生涌水的地段进行超前地质钻探 验证地质情况 根据实际的地址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在 TSP 探测可能存在涌水的地段前 10m 位置 实施超前地质探孔 探 孔设置孔口管 并安装阀门 如果将地下水打漏 水量 水压很大 停止 钻孔 关闭阀门 控制出水量 减小排水压力 根据水量 水压情况 及 时通知相关各方 制定施工方案 每循环开挖钻眼过程中 采用 5m 长钻杆进行超前钻探 发现异常情 况 及时停止开挖施工 采取超前地质探孔验证或采取帷幕注浆等施工方 案 十二 涌水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十二 涌水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 1 1 应急小组成员及联系电话 应急小组成员及联系电话 职务职务姓姓 名名部部 门门备注备注 组 长张林工区经理 副组长骆海剑工区总工 副组长张义安工区副经理 副组长姜德军安全总监 成员宋飞工程部长 成员潘光学物机部长 成员游松安全部长 成员赵春峰1 斜井工班长 成员陈长江2 斜井工班长 2 2 组长职责 组长职责 1 对公司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 2 应宣传 贯彻执行各种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及制度 3 定期向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4 贯彻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 5 定期听取安全情况汇报 研究和解决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6 组织审批防止突泥涌水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积极采纳合理化建 议 总结推广 7 安全生产中的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 8 组织大型安全检查和安全活动 加强安全教育 9 组织发生突泥涌水事故时的抢险救援工作 并主持重大伤亡事 故的调查分析 10 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并督促落实 3 3 副组长职责 副组长职责 1 在组长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进行各项安全工作 对项目部施工 生产的安全负具体领导责任 2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 法规 制度 标准和条例 负责制定和落实防止突泥涌水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 不违章指挥 经常组织安全检查 清除事故隐患 4 制止违章作业 5 坚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6 当发生突泥涌水事故时 负责组织领导应急小组进行抢险救援 工作 4 4 成员职责 成员职责 1 在分部领导下 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2 对安全生产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3 当发生突泥涌水事故时 在应急小组领导的指挥下 进行各种 抢险救援工作 积极参加事故原因的调查 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 防止类 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十三 排水施工管理十三 排水施工管理 1 根据设计及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经工区主要管理 技 术人员讨论通过后报监理站审批 2 施工前 工程部组织相关管理 技术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方案学 习 使人人熟知施工过程和操作要求 3 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及管路要严格按照方案 由专业队伍进行现 场排水管理和实施 管路安装必须平 直 顺 并且弯度平缓 避免转锐 角弯 以减小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并且要加强日常维修和管理 避 免返工现象发生 4 机械管理人员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 尤其是备用设备的完好 保证紧急情况下设备的正常运转 5 安排有经验的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 维护 必须配有专 人对现场抽水机进行管理 并负责进行维修 6 电工必须定期检修抽水机 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 保证抽水机正 常运转 7 为了保证抽水机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转 必须为抽水机提供合适的 供电设备 8 要求管路接头处必须处理好 不得漏水 9 在无轨运输期间 加强对管路的保护 避免因机械或人为损坏 十四 安全保证措施十四 安全保证措施 1 对于排水系统的运转 机械队安排专人值班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设计与印刷课件
- 工业网络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年度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年度安全培训个人总结课件
- 娱乐行业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工业气瓶安全使用培训
- 威海高区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城乡企业管理咨询业务合作合同7篇
- 年会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工业安全用电培训报告课件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面向航空制造过程排产的关键参数智能感知计算研究
- NBT 10322-2019 海上风电场升压站运行规程
- 高效液相色谱简介及操作课件
- 【教师必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 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涨停战法研究精华总结(经常复读-多有收获)
- 现代汉语全套课件
- 智慧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 二十四山开门放水作灶真诀
- 生物基础电子教案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