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年度第一学期张静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1页
2011-12年度第一学期张静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2页
2011-12年度第一学期张静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3页
2011-12年度第一学期张静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4页
2011-12年度第一学期张静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12年度第一学期张静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亲爱的同学们,学期末又到了,又是语文期末考度的时间了,请同学们认真看题、答题,考好成绩!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基 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美好风光的诗句。 , 2分(2)钱塘湖春行作者对早春西湖留连忘返的诗句。 , 。(2分)(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2分 (4)默写泊秦淮。(4分) , 。 , 。2根据拼音写出句子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n ning( )。(2)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 ru ru qing sh( )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3)夏正当chn hu qi sh( )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4)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n b( )3下殃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B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C市文明办、城管局、绿化委联合开展、策划的“我给城市添抹绿”大型爱心志愿活动,得到了市民很多的响应。 D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采用一种修辞,写一段描写某人神态动作的话。(80字以内)(4分)备选词语: 高昂 轻盈 激动 慢条斯理 忘乎所以5请自己组织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4分)欧盟委员会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随身听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二、阅 读(35分)(一)(12分)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不知而不愠 愠:恼恨,怨恨 B由!诲女知之乎 诲:后悔。C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愉快。 D默而识之 识:记。7. 翻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3分8.用原文答,认为只思考而不学习是不好的 ,自己不喜欢的,我们要 孔子认为最重的任务是 3分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断地学习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当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当中最优秀的去学习,其中不优秀的注意改正他们的缺点。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断地学习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不应当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不应当感到厌倦。(三) 窗 (15分) 泰格特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得下他们俩。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能看到外界。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藉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中全部内容了。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到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到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另一位病人仍然继续盯着天花板。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稍过了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房,剩下他一个静静地躺在那儿。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10小说以“窗”为题,这个“窗”字,有哪些深刻含义?(4分) 11请从不靠窗病人的角度梳理小说的情节。(4分)开端:与同伴关系融洽 ,享受同伴的描述。发展: 高潮: 结尾:挪到窗口,只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12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 13下面对小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以“窗”为焦点,以两位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的态度为线索展开情节,在对比中表现人物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B.小说对公园美景的详细描写,为小说情节的展开蓄势铺垫,也反衬出近窗病人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善良无私的心灵。C. “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这句话,突出强调了两位病重者的需要,暗示出靠窗病人应该注意保持病房的安静。D. 离窗病人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是因为他心理恶化,产生嫉妒,私心膨胀。这是心病,所以医生不知其原因。(三)推荐名著阅读(8分)(a)母亲呵! 我的头发披在你的膝上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b)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言语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c)一般的碧绿,只多些温柔,西湖呵,你是海的小妹妹么?。14.结合这三首诗,说说这部诗集的主题是什么? 4分15.结合这三首诗,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4分三、写 作(40分)人生的经历中会得到许多爱,有老师的关爱,有父母的关爱,也有同学的友爱,陌生人无私的爱因为有爱,生活才变得阳光灿烂,生活才充满希望,爱是那么美好的情感。请以“成长中的关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2011年张静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答 案 卡题序一基础二阅读三作文总分得分(一)(二)(三)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学 校班 级姓 名座号一、基础25分1、10分(1) , 。2分(2) , 。2分(3) , 。2分(4) , 。 , 。4分2、(1)yn ning( ) (2)ru ru qing sh( )(3)chn hu qi sh( ) (4)yn b( )4分3、( )3分4、 。4分5、 4分二、阅读35分 (一)12分6、( )3分7、 3分8、( )3分9、 、 、 3分(二)15分10小说以“窗”为题,这个“窗”字,有哪些深刻含义?(4分) 11请从不靠窗病人的角度梳理小说的情节。(4分)发展: 高潮: 12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 13下面对小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三)8分14.结合这三首诗,说说这部诗集的主题是什么? 4分 15.结合这三首诗,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4分_ 4分三、作文(40分)。题目: 100 200 200300400 500 6007002011-12年度第一学期张静中学七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1)酝酿(2)弱肉强食(3)荫蔽(4)春花秋实3B4.(4分)示例:站在领奖台上,她高昂着头,由于激动,稚气而嫩白的脸红彤彤的,就像远处飘来的一片火烧云。灵动的眼睛扑闪扑闪的,有一种东西在流动。嘴唇紧抿,仿佛要把闸门狠命关住一样。(句子通顺,符合要求即可)5(4分)示例: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二、9(一 )96B7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成自己的任务,不也很重大吗?8思而不学则殆,勿施于人,仁以为己任9A(二)15分10. 指医院病房的窗,指折射人物内心世界的窗。(一点2分) 11. 产生嫉妒心理,身心为之困扰; 发觉同伴病危,漠然纹丝不动。(意对即可)12. (4分)“照例”一词,表现离窗病人受嫉妒心理的困扰时间之长,程度之重。“纹丝不动”表现离窗病人嫉妒心理的极度恶化,同伴病危竟然见死不救。13.C.(三)14.主题:(a)歌颂母爱,歌颂亲情,(b)歌颂童心,(c)歌颂大自然。15.写法上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把母亲的爱比作万缕柔丝,将呀呀学语的婴儿说成是诗人,将西湖比作海的妹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三、作文(略)评分标准如下: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类卷(5045分)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3语言得体、流畅。二类卷(4440分)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3语言规范、通顺。三类卷(3930分)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四类卷(2915分)1立意不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