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食物的营养教科版.doc_第1页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食物的营养教科版.doc_第2页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食物的营养教科版.doc_第3页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食物的营养教科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物的营养教学纪实与评析 一、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师: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各种食物? 生:食物中有营养。 生:不吃食物会饿死。 生:食物中含有很多营养成分。 师:对,食物中含有很多营养成分。关于食物的营养,你们想了解什么呢? 生: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生:怎样才能做到营养全面。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一些问题。 【点评:教师从每天“为什么要吃各种食物”入手,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问题来自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科学探究活动和日常生活接轨,使学生迫切地想开展探究活动,找到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设计实验 自主探究 1.认识人体需要的营养 师: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哪些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又有什么作用呢?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相关内容,请同学们把你收集的资料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学生互相交流。) 师:哪个同学愿意代表小组说一说你们收集了哪些相关信息? 生: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种类很多,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缺少维生素C牙龈容易出血,缺少维生素A眼睛会生病,缺少维生素D骨骼发育不好,缺少维生素B12容易生口疮。 生:人身体的各个部分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比如: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等。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体、没有生命。 生: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肉、骨、血液里都含有水,占人体重量的6070。 师:谁还收集到不同的信息? 生:人体无论进行什么活动走、跑、跳、读书、写字、思考、消化、呼吸等都需要消耗能量,淀粉、脂肪是人体的能源材料。人体没有了能源就不能进行各种活动。 生:盐类是指含有铁、钙、钾、钠、碘等成分的营养物质,我们吃的食盐,只是盐类的一种,是含有钠的盐。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知识。这些营养成分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食物中除了含有这些营养成分以外,还含有其他的营养。现在我们主要来研究这几种营养成分。下课以后,同学们把你们刚才交流的资料贴在教室周围的墙壁上,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点评: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与食物营养相关的信息,引领他们通过不同渠道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课堂上引发学生自由畅谈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从而拉近了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距离,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继而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反馈的技能。】 2.探究淀粉的检验方法。 师:大家知道面粉里主要成分是什么吗? 生:淀粉。 师:我们家里炒菜时用来勾芡的粉面子就是淀粉,是从含有淀粉的食物中提炼出来的。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比赛“争当小厨师”,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这个塑料袋里包的是面团,先请同学们把塑料袋打开,让面团露出来。这个药瓶里装的是碘酒,大家先用棉签醮着碘酒在你们十个手指上分别消毒。大家先看一看,碘酒是什么颜色的? 生:有点黄。 生:接近黄色。 师:好,一会老师说一、二,大家一起去拿面团抻面条,看谁抻得快。准备好了?一、二开始。(学生动手抻面条。) 师:同学们面条抻得太好了,都快成一级大厨了。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们的面条怎么变成黑色的了? 生:我的面条变成了深蓝色。 师:真的吗?其他同学呢? 生:也变黑色了。 师:是纯黑色吗? 生:应该是变成了蓝黑色了。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面条变成蓝黑色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分组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一定和手上的碘酒有关。 生:面团主要成分是淀粉,我们手上有碘酒,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了。 师:淀粉遇碘酒可以变成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性质。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点评: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做“抻面条”的游戏。学生通过游戏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并产生联想,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 “寓教于趣”,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师:今天老师带来很多食物,怎样才能知道它们是否含有淀粉呢?你想到什么好方法? 生:往食物上滴碘酒。 生:把碘酒滴在食物上,看变没变成蓝黑色,变色了就说明食物里含有淀粉。 师:这是个好办法。大家看桌上这个器材叫滴管,它有什么用处? 生:用滴管往食物上滴碘酒。 生:用滴管吸一些碘酒然后滴在食物上。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别试一试,并且把这些食物按照含有淀粉和不含有淀粉分成两类。(学生分组实验区分食物,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说一说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生:我们小组把碘酒分别滴在各种食物上,发现米饭、馒头、土豆、蛋黄、饼干沾有碘酒的地方都变成了蓝黑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生:我们组蛋白中也含有淀粉。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生:蛋白中不含淀粉。 师:大家意见不一致,有分歧应该怎么办? 生:再做一次实验检验一下。 师:科学要用事实来说话,请大家重新检验一下蛋白是否含有淀粉。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细心,看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学生重新实验。) 师:那么蛋白到底含不含有淀粉呢?请刚才那个同学再说说。 生:蛋白中应该是不含有淀粉的,我第一次实验时蛋白上沾有蛋黄,是蛋黄含有淀粉变成蓝黑色了。 师:这个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改正,非常了不起。 【点评: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正确对待学生不同的意见,用鼓励和赞许的目光对待学生个性火花的闪烁,并及时引领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找到正确答案。】 3.探究脂肪的检验方法。 (略。) 4.探究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略。) 三、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师: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是一门科学。刚才我们检验蛋白质、脂肪、淀粉的方法是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的最简便的方法。营养学家会运用更精确的仪器来检验。只有通过实际检验,才能确定各种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含量多少,这样才能更好地搭配食物,做到营养配餐。 师:那么你们知道这些营养成分存在于哪些食物中吗? 生:牛奶中含有很多钙。 生:芹菜中有许多铁。 生:桔子中含有的维生素C比较多。 生:胡萝卜里有较多的维生素A。 生:豆腐含钙多,蛋白质也很多。 生:海带、紫菜含有碘。 师:那么有哪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生:没有。 师:人体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却没有哪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吃多种食物。 生:不挑食,不偏食。 生:合理搭配、营养配餐。 师:那么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呢? 生:吃得太多不好。 生:吃得太多会成小胖子的。 【点评:使学生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关心自己及身边的人身体健康的意识,知道科学饮食是健康成长的保证。】 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有关营养学的知识,都快成这方面的专家了。老师这有几位病人(出示幻灯片)。 1.小明刚刚10岁,已经100斤了,每次稍稍运动就心慌气喘。 2.小强的姑姑原来身体很健康,后来发现脖子逐渐变粗了。 3.小华得了夜盲症,每到傍晚,视力就急剧下降,看不清物体。 4.王刚个子长得矮,走路腿不听使唤,经常摔跟头。 5.玲玲不爱吃饭,身体很虚弱,经常头晕、感冒。 师:谁来读一读病历。(学生读病历。) 师:现在你能不能以一个营养学家的身份帮老师给这几个病人看病,诊断出病因,并且针对病情开一个“药方”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研究一下你自己感兴趣的病例,并找出治疗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诊断。) 师:谁来说一说,你给哪位病人诊断的?他的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我们组给第5位病人玲玲诊断,她的病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师:给她开个“药方”吧,她应该怎样做? 生:她应该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不挑食。 师:你说得非常有针对性。其他小组呢? 生:小明太胖了,可能是营养过剩了吧!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还得多运动。 师:你们诊断得很好,并且开出了“药方”。 生:我在书上看到过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小华应该吃含有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比如说胡萝卜。 师:你很会对症下药呀! 生:我认为小刚一定是缺钙了,要多吃豆腐和牛奶这样的食物,还要常晒太阳。 生:我觉得玲玲身体虚弱,应该补点锌,我小时候就喝过葡萄糖酸锌。 生:小强的姑姑得的可能是“粗脖根”病,是缺碘引起的。她应该多吃紫菜和海带。 师:你都快成名医了,不会是神医华佗转世吧!“粗脖根”病在医学上叫“地甲病”,确实是缺碘引起的。 【点评:展现生活中常见的与营养不均衡有关的病症,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诊断病情。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把获得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认识营养均衡对人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学生用科学指导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使知识与技能和谐发展。】 师:大家诊断得非常准确,继续努力以后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营养学家。刚才我们只是一个模拟诊所,如果同学们真的生了病,不舒服,那该怎么办呢? 生:去医院。 生:到医院找真正的医生看病。 师:说得非常对,千万不能自己随便诊断开药方哦! 四、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有关食物营养的知识,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不挑食,营养全面的重要性。 生:我知道了食物中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生:我懂得做实验时,小组合作才能成功。 师:课后请你们为自己设计一套一日三餐的食谱,看谁的食谱设计的既科学又合理。 【点评: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不能把上下课的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要重视引导学生课后开展后续活动。】 总评: “食物的营养”一课的教学,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以食物为载体,通过研究“吃”的问题,引领学生们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从每天经历的活动开始,展开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从而不断深入到科学探究过程中。整个教学活动运用有层次的材料,在“自主创新”上做文章,力求实现以自主探究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意识,提高科学素养。激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他们对食物中的营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到营养均衡的重要意义,实现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养成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用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