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楠溪江水清澈见底,秀丽多姿,游鱼碎石,历历在目。日间泛舟坐f_漂游江上,远眺绵绵青山,近看郁郁滩林,欣赏碧蓝江水,饱览溪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夜间游江,渔火点点,渔舟晚唱,江风柔拂,足以尽抒幽情雅zh_;如果歇息滩林,横柯上蔽,草坪如茵,白昼如昏,促膝_谈心,诗意盎_然,此乐何极!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1)庭中有奇树,_。(庭中有奇树)(2)_,甲光向日金嶙开。(雁门太守行李贺) (3)王绩在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写景句是:“_,_。”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4)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捕巧,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_,_。” (5)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_,_。”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3. (3分)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的划线词。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往事_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策勋_今当涂掌事 当涂_4.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天辅中,辽东平,张浩以策干太祖,太祖以浩为承应御前文字。太宗将幸东京,浩提点缮修大内,超迁卫尉卿。平阳多盗,临汾男子夜掠人妇,浩捕得,杖杀之,盗遂衰息。近郊有淫祠,郡人颇事之。庙祝、田主争香火之利。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强宗黠吏屏迹,莫敢犯者。海陵欲伐宋,而汴京大内失火,于是使浩营建南京宫室。浩从容奏曰:“往岁营治中都,天下乐然趋之。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不听。浩朝辞,海陵问用兵利害。浩婉词以对,欲以微止海陵用兵,奏曰:“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海陵愕然曰:“何以知之?”对曰:“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海陵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初,近侍有欲罢科举者,上曰:“吾见太师议之。”浩入见,上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浩对曰:“有。”曰:“谁欤?”浩曰:“秦始皇。”上顾左右曰:“岂可我为始皇乎!”事遂寝。(1)下列句中“之”与“何以知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何陋之有B . 属予作文以记之C . 公将驰之D . 公将鼓之(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张浩先后受金太祖和金太宗的器重,后来还越级升任为卫尉卿。B . 汴京大内宫廷失火,皇帝命令张浩等人营建南京宫室。张浩认为民力没有恢复,不宜大兴土木。C . 张浩用赵构没有儿子的事实来婉言阻止海陵王攻打宋朝,海陵王虽然很喜欢张浩说的话,但并未采纳他的意见。D . 皇帝想废除科举制,张浩暗示皇帝自古以来的帝王除秦始皇外,都任用文人学士。(3)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浩捕得,杖杀之杖: 郡人颇事之事:强宗黠吏屏迹屏: 事遂寝寝:(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浩撤其祠屋,投其像水中。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5. (2分)下列各项摘自知识卡片。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汉语语调一般有三种:降抑调、高升调、平直调。用来表示疑问语气的时候多用高升调。B . 比较是常用写作手法,它能使人或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例如凡卡中用比较手法来突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C . 叙述也称“记叙”,是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之分。花脸一文的叙事就是比较典型的顺叙。D . 科幻小说又称“科学幻想小说”,大多超越现实,情节离奇,与海底奇光这样完全纪实的文章风格迥异。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6. (7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甲】“简爱!简爱!”他只知道叫唤着。“我亲爱的主人,”我回答说,“我是简爱,我终于找到你了我回到你身边来了。”“真的是吗?真的是有血有肉的简?我那活生生的简?”“你已摸到了我,先生你正搂着我,而且搂得紧紧的。我可不是像尸体那样冰冷,也不像空气那样虚无缥缈,是不是?”“我活生生的宝贝!这的确是她的四肢,这的确是她的五官。不过我受了那么多苦以后,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幸福了。这是梦。是我夜里常做的那种梦,我梦见像现在这样又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吻她我觉得她是爱我的,相信她绝不会离开我。”“从今天起,先生,我永远不会离开你了。”(选自简爱,商务印书馆,宋兆霖译)【乙】“简爱!简爱!”罗切斯特激动得只能说出这几个字。“罗切斯特,我是简爱,我回来了!”“我不是又在做梦吧?我做过很多这样的梦,梦见我的简回到我的身边。可是醒来后,她就像空气一样消失了,她不会再消失了吧?”“不会了,先生,我要永远留在你身边,从今天起。”(选自简爱,吉林文史出版社,李勋译写)(1)简爱离开罗切斯特到两人重逢这段时间内,她经历了很多事。下面时间不发生在这一期间的一项是( )A . 被舅妈关进红房子B . 三天流浪和挨饿C . 获得叔叔的遗产D . 拒绝圣约翰的求婚(2)甲文选自全译本,乙文选自缩写本。请对比分析两端文字,并结合你对简爱整本书的理解,阐述全译本好在哪里。200字左右。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沉默如此美好陈风波金色的夕阳轻抚着农家小院。石榴树上,拳头大的石榴,青里透着红,红里透着黄,有的还裂开了嘴儿;老枣树上,硕果累累的大枣似红色玛瑙缀满枝头,枝蔓伸向了屋檐;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满了屋顶这幅美丽的画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温馨,美得让人心醉。院子里的屋檐下,一毛驴车的玉米棒子,一个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从车上把玉米棒子装到箩筐里,房檐上站着一个六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像是爷爷、父亲、孙子,三个人用绳子往上提玉米棒子。不知为什么,满头白发的爷爷,一边装筐一边吵吵嚷嚷,快语速、大嗓门、急躁而生气的表情,与这个农家院温馨的景色显得不太和谐。一会儿嚷着干活太慢,一会儿吵着说不会干,又一会儿说自己年轻时能把一麻袋玉米棒子扛到房上去嘟嘟囔囔、吵吵嚷嚷。孙子终于不耐烦了,刚要张嘴,父亲眼睛一瞪:“好好听爷爷把话说完。”气氛平静下来,父子俩边干活边继续听爷爷嘟囔着,偶尔还说一句“您说的对”“是这样的”之类安慰的话。一毛驴车的玉米棒子都提到房顶上去了,老人还在唠叨。父亲和儿子挑着最大最红的大枣摘了两大把,从房上下来把枣洗得干干净净递给老人:“爷爷,咱家这棵老枣树结的枣儿又大又甜,您尝尝?树还是老的强。”父子俩夸赞着老枣树,却给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老人停止了嘟囔,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儿子和孙子。脸色瞬间“阴转晴”,笑呵呵地把儿子和孙子的大枣各咬了一口:“甜,真甜啊!”红彤彤的大枣,又大又红的石榴,黄灿灿的玉米棒子,金色的夕阳,笑容绽放的白发老人这是我欣赏到的最唯美的画意,聆听到的最优美的沉默,品读到的最动人的诗情。“孝顺决不仅仅是让老人衣食无忧,有时候能够平心静气地听听父母嘟囔和唠叨,也是一片难得的孝心。八十多岁了,还能听一听父亲的训斥,难道不是幸福的事吗?”脑海里,每每忆起父亲的话,我的心都会被潮湿的泪水温暖着。在那幅唯美绝伦的画卷中,分别是爷爷、父亲和我。(选自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文中画线句子耐人寻味,请你说说语句所蕴含的深意。“爷爷,咱家这棵老枣树结的枣儿又大又甜,您尝尝?树还是老的强。”(3)文章标题为“沉默如此美好”, “沉默”指什么?标题有何含义?(4)段“这是我欣赏到的最唯美的画意,聆听到的最优美的沉默,品读到的最动人的诗情。”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8. (2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留一份寂寞给自己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看那路上行人,行色匆匆,鱼贯穿行;你看那空中航班,南来北往,穿云破雾哪一个不是为名,抑或为利而忙碌?正是因为太多太多的人把名利当作了人生的基点,才使得原本清静的世界喧嚣不已,才使得原本简约的人们繁忙不堪。然而,为名为利繁忙之余,倍感身心疲惫的人们却又常为终生碌碌无为而遗憾不止,于是在垂暮之年依然发出“可怜白发生”的人生哀叹!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名利于人,实乃身外之物,如何值得用弥足珍贵的生命去换取?如何值得用欢歌与笑语去赎买?再说“鹪鹩(jiolio)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一腹。”人又何必用无谓的繁忙,去充塞自己人生的闲暇与安宁,去漠视自己人生的快乐与欢欣;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份至清至性的寂寞呢?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才能在寂寞中享受生活的真味,体味生命的快慰。真水无香,平淡最真。人只有在心无羁绊,思无杂念的境况下,才能看见生活的本真,还原生命的滋味,追寻到生命的乐趣。陶渊明辞官而归田园,抛弃虚伪和浮华,把一份寂寞留给自己,终于使自己体会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一份惬意,享受到“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的人生的三大快慰;方山子“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归隐山林,把一份寂寞留给自己,终于使自己享受到了“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刘禹锡隐居陋室,把一份寂寞留给了自己,终于品味到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一份诗情画意,享受到了一份“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心灵的恬静与快乐。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才能在寂寞中坚守自己的本性,在坚守中丰厚自己。在现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人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在寂寞中坚守本性,在坚守中励精图治,风发扬励,才不至于身心俱损,徒耗光阴,毕生一事无成,徒增感叹。真正珍爱生命的人,都懂得抛弃繁文缛节,崇尚简约,将自己置于一份寂寞之中,让有限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最旺,生命之光照耀得最远。大学问家钱钟书谢绝一切采访,也从不在任何会议上露面,长期蜗居书斋,杜门避嚣,专心治学,终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简约生活。他说:“我不愿意因为开着无谓的会,做着无聊的事,说着不痛不痒的话而浪费生命。”结果钱先生著述等身,人生丰厚无比。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为心灵腾出一个宁静的空间,才能反躬自省,感悟生命。老子说:“五色令目盲,五音令耳聋,五味令口爽。”一个生活在喧嚣嘈杂社会中的人,如果不能心有定力,就容易随波逐流,进而丧失心志和灵魂,人也就变得平庸甚至庸俗。因而,一个人,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时常给心灵腾出一个宁静的空间,让心灵遨游于天地,才能“养天地之正气”;让言行比照于贤人,才能“法古今之完人”,才能“吾日三省吾身”,才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才能达到心灵的饱满和充盈。由此可见,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人啊,与其无谓地在喧闹中为名利忙碌,不如留一份寂寞给自己,让自己在寂寞中嬗变,变得飞扬而超越。(1)阅读全文,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段列举大学问家钱钟书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3)请具体分析第段的论证过程。(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第段引用司马迁史记中的语句目的在于引出论题,同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B . 第段在文中起过渡作用,段末的疑问句自然引出下文三个分论点。C . 第 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论证了“只有留一份寂寞给自己,才能在寂寞中享受生活的真味,体味生命的快慰”的观点。D .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 证结构,即开头提出话题,主体从三个方面论证论点,最后归纳总结,发出号召。条理清晰,论证严密。(5)读了本文,你对“寂寞”又有了怎样深刻的认识?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治学的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也就是说做学问成大事者,必须登高望远,明确目标方向,耐得住寂寞。材料二:名人传中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在两耳失聪后,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村,他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寂寞和安静。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音乐创作上,完成了命运交响曲欢乐颂等著名的音乐作品,最终成为时代的巨人。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9. (7分)阅读登飞来峰,完成下列小题。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此诗最能体现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 (2)这两句诗包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长城专题阅读。学习完“长城”专题后,在你的再三恳求下,爸爸决定带你去游览长城。登上雄伟的长城,爸爸看到的是一块块城砖,而你看到的则是一首首诗,是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是一篇篇不朽的赞歌。请你为爸爸做一次导游,吟诵一句诗或谚语 : , 。讲述一个传说: 。在你的带动下,爸爸兴致大发,决心在城墙上刻字留念。你应该怎么劝说他呢?。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初三的孩子们,初三这条人生之路,也许是康庄大道,也许是崎岖小路。但因为有信念指引,你就不会迷茫;因为有亲人朋友等的陪伴,你就不会孤独。人在旅途,我们必须要风雨兼程。请以“走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可以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文体记叙文;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不少于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